教科版(2017秋) 五年级上册 3.6 制作钟摆 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 五年级上册 3.6 制作钟摆 说课稿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8-28 22:4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6制作钟摆》说课稿
我说课的课题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制作钟摆》。科学教学中,怎样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呢?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会以项目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接下来,我将会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我是如何在本课实践这一理念。
项目设计依据
本课位于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计量时间》单元的第6课。整个单元具有独特的价值,是以计时工具的发展史为线索,感受技术、工程与社会的相互影响。本单元的第六课是一项需不断调试、改进以达成预期目标的简易工程,本课学习中需要学生经过问题、设计、制作、改进与评价的过程,初步建立工程技术过程的认知。在2022版课程标准中指向13个学科核心概念中的“技术、工程与社会”这一核心概念,课程标准中对本节课有以下要求:
内容要求:12.2 技术与工程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的③知道技术对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的影响,举例说明应用适当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应用所学科学原理设计并制作出可以提高效率的作品。
学业要求:1.能尝试应用所学科学原理设计并制作简单的装置,能进行模拟演示并简要解释如何提高效率。2.能以事实为依据做出判断。
教学建议:1.通过可操作的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提倡在研讨中培养学生全面地认识和看待问题的意识。
根据以上内容对教材进行分析,本课主要围绕任务“制作一个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展开活动。学生先设计方案,不断调节摆绳长度的方法来调节摆的快慢,经过这节课的研究学生将更好地理解钟摆。在教学中学生利用技术与工程的方法和流程完成钟摆设计和制作,用于验证科学原理,从而使学生对“系统与模型”这一跨学科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应知道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但是一秒摆动一次的摆具体摆长是多少呢?这是学生本节课需要探索的。对学生来说,比较难的是第一次摆绳长度的选择。如果第一次选择的绳的长度比较合适,后面的调整的难度就会减少。
根据以上分析,我制定了以下项目教学目标。
项目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1.通过实践活动,知道同一个摆,摆绳长度越长,摆动越慢;摆绳长度越短,摆动越慢。2.知道利用技术与工程能提高生产效率。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与比较的方法,调整摆绳长度,预测摆的摆动快慢。展示对钟摆的系统的理解。
实践探究:1.能在真实情境中研究摆绳长度如何影响摆动快慢,不断调整摆,直至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2.能根据证据改进钟摆的设计与制作,具有初步的构思、设计、实施、验证与改进的能力。
责任态度:1.在实践探究中,养成细心观察、准确测量的习惯,能对新问题的研究保持积极的探究欲望。2.意识到人类对产品需要不断的改进以适应现实的需求。
为了更好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我制定了以下实施策略。
项目实施策略
创设情景,提出驱动问题;“制作一个1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
依托记录单,训练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让学生通过可操作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的评价不追求标准答案;
开展丰富多样的展示交流活动。
为了支持实施策略,准备一下教学器材。
学生准备:钟摆实验装置、计时器、记录单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下面我将重点讲解项目实施过程。
项目实施过程
项目引入(4分钟)
呈现学生上一节课“探究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的关系”15秒摆动次数的数据。让学生回忆上一节课的摆绳长度与摆快慢的关系。提出问题: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摆绳长度为多少呢?说说理由。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运用和巩固,在这个环节给学生辩思的时间,为方案设计环节铺垫。
看来是可行的,今天我们就来进行钟摆挑战赛,明确任务要求。板贴课题:制作钟摆。
项目实施
活动(一):阅读海报,了解项目规则(4分钟)
学生在阅读海报的过程中通过解决两个问题:(1)制作的步骤是怎样的?(2)钟摆有什么要求?从而达成对工程设计的典型过程以及制作钟摆的评价标准的认识。
本环节创设任务情境,激发学生进行项目设计的爱好,以任务驱动学习,增加学生的主动性。利用活动海报的形式,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海报,了解项目规则及评价标准,初步了解工程技术所要经历“问题——设计——制作——测试——改进完善”的过程。海报中将标准前置,评价先行,让学生在设计和制作之前确定目标,明确衡量标准,参照评价标准进行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
下面呈现的是本节课的记录单,活动二和三都以记录单为支架展开。分为四个部分,设计方案、记录表、评价表以及我的发现。设计方案旨在学生分析数据找到摆动次数与摆绳长度的关系。学生图文结合,设计可以简单表达出方法即可。记录表中需要记录四个维度内容,目的是对设计方案的改进与补充。利用开放的时间、长度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外增加最后一栏“偏快与偏慢”让学生思考,进一步内化摆绳长度与摆动快慢的科学知识,不断提升科学思维。“我的发现”为研讨提供支架。以此展开活动二。
活动(二):基于原理,问题求解(18分钟)
学生小组讨论,制定方案,制定过程中主要解决(1)判断初始摆长?(2)怎样减少调试次数?依托记录单,通过制作、测量、分析数据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整理信息、分析数据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进一步发展。
18分钟的大活动,是一个学生有着充足的探索实践和探究空间的活动,体现了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它不仅仅是指向科学知识获得的活动,更是一个渗透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思维的活动。依据方案调试钟摆,将每一次测量过程记录下来,通过不断分析数据调整自己的测试方法,以减少调试次数,逐步培养“问题——改进——新问题——再改进”的实践习惯。让学生亲自参与设计、制作、测试、改进等活动,体验和理解技术与工程特点的同时,体会科学原理在技术与工程中的应用。
研讨是项目教学中重要的环节。
活动(三):讲解方案,展示钟摆(10分钟)
本环节,我将以“钟摆展示会”为交流平台提供学生展示,请小组上台讲解制作过程以及测试准确性。在展示环节学生通过讲解我们是怎么做的?摆得过快或过慢怎么办?这两个问题对摆的快慢影响因素进行概括和反思,加深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研讨环节,每个小组说出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让学生相互配合讲解过程,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这是工程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记录单,会看到学生在测试过程中发现问题,有意识的会在下一次测试中做出相应改变,记录单也是对方案的改进。在展示与分析中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这个过程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和“学位中心”的教学思想。
学生展示过程中,将小组方案概括,以及摆绳长度呈现在黑板上,内容根据真实上课调整。
项目评价(3分钟)
计时正确是评价钟摆的最重要指标,利用项目评价量表,将数据可视化,有利于数据的分析。小组在展示环节通过自评和他评的方式对项目进行评价,课上借助参赛卡现场进行评选和表彰,让孩子们有一个真实的完整的体验情景。同时在评价过程中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梳理。
项目拓展和延伸(2分钟)
在知道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绳长度为25cm后,进一步思考如何快速制作一分钟摆动120次的摆?学生无法说出具体数据,但是会针对60次进行推测。这个环节需要学生进一步分析数据,得出摆绳长度与摆动周期之间的关系。对学生来说,科学的学习不仅仅在于科学知识的习得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兴趣,锻炼正确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实践探究的能力。
板书设计
本节课整体的板书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清晰地展示了工程与设计的过程以及学生思维方法。把知识重点鲜明地展示在学生眼前,更加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认识。
基于项目化的学习活动设计是以学生学习科学的视角而展开的学习过程,是学生的科学学习从单纯的知识目标走向科学素养发展的目标。就本课而言,学生通过设计方案,制作钟摆,整堂课强调学习活动的设计,努力让学生全身参与,思维参与。
以上是我对《制作钟摆》的说课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