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项目设计,发展工程思维
——《制作我的小乐器》说课稿
教材分析
《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是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最后一课,该内容适合运用项目化学习融合工程设计思维进行教学。教材可设计两部分内容:设计自己的小乐器;设计和制作自己的小乐器。这两部分内容如果都要展开,一节课的时间是不够的,于是尝试着运用项目化学习与工程设计的思想,通过创设情境把项目要求、自主实践及交流反思这几个环节融合在一起,最终希望孩子初步经历从设计、制作、改进、展示的完整的制作自己的小乐器的过程,建构起改变物体的属性可以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这一概念,同时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将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起来。
基于项目化学习融合工程设计理念在小学科学新版课标提出,技术与工程是小学科学知识学习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常教学要重视“技术与工程”内容。2021年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科学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规定“要重视技术与工程教学。把握工程实践教学的特点,让学生学习明确问题、设计图纸、制作测试、修改改进等工程实践的过程,渗透工程思维。”可见,本节课运用工程思维学习路径是必然选择。
二、目标定位
基于以上,本次项目式学习的教学目标定为:
1.经历从设计、制作、改进、展示的项目过程制作自己的小乐器。
2.通过口述、图示等方法表达自己的设计,在交流中提取信息改进自己的小乐器。
3.感受科学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利用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可以改变我们听到的声音高低,并演奏悦耳的音乐作品。
三、设计理念
《制作我的小乐器》旨在运用工程设计的理念制作小乐器来检验学生对声音的认识,让孩子初步经历项目学习过程,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起来。教材分两部分,分别是设计小乐器和制作展示小乐器。对于本节课,我也有以下几点思考:
思考一:本节课教材上安排了多个环节,按照教材建议上把每个内容展开来一节课是远远不够的。大多数老师会把本节课安排成两个课时,一课时为设计指导,一课时为制作改进展示。我在解读本节课教材时思考,把本节课整合成,以任务链为核心项目化学习方式,融合工程技术理念,通过真实、有意义、连贯的任务项目,驱动师生围绕项目核心展开教学可大大提高探究的效率。
思考二:工程设计教学重在设计,在教材中仅仅出示一张敲击类和吸管等图片,加之学具带配套制作的材料也是吸管,很大程度上把学生的思维固化,并没有激起学生创造力,可能会导致学生做出的小乐器会很单一。由此我创编了个性化活动支架,通过搭建脚手架减缓学生知识迁移的坡度。我是这样实施的,在创设情境环节,播放老师和学生自制的小乐器的微视频,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且容易找到的材料也可以做成小乐器,看来用上生活化的材料可以缩短知识迁移的距离。在设计个性化小乐器环节,我设计了个性化活动学习单,用多种材料让学生自选出自己想制作的乐器,活动学习单中有文字和图片进一步展开说明怎么设计,极其巧妙地突破了学生能否顺利画设计图的难点。
思考三:教材中能根据自己设计,制作并修改的三种乐器类型中弹奏类效果不明显,我们会发现调整音阶时难度很大。由此我对本环节实验教具进行改进:
增大弦与纸面的距离
把橡皮筋换成玻璃线,且改变固定方法。改进后的教具效果明显,且材料很容易找到。方便一线教师复制的好处。
针对以上思考及教具改进我创编了如下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构建“任务项目式”科学课堂,提出“项目设计展示任务、材料选择自主探索、产品优化改进展示”的策略,下面是我本节课的流程图。
(一)“任务”驱动,提出真实问题
1.上周,柯城区实验小学四年级同学在科技节上挑战自制小乐器项目,他们发出邀请,想和我们尼山小学的你们来一场制作小乐器挑战赛,你看,他们的科学老师把他们的作品拍成一段视频,想让你来挑战?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2.播放视频,出示课题。(微视频播放)
简约而真实的情境创设能迅速引发学生的关注,通过实验学校四年级学生科技节乐器制作的邀请,自制的乐器的播放有指向性的追问又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思考,紧接着出示任务,进入研究。这样的“任务”情境既不拖泥带水,又源于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最感兴趣也最易于接受。
(二)明确“任务”,提出真实设计
1.问题:想要完成这个任务,小乐器必须满足哪些标准?
能发出声音→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能发出有规律的声音
出示多种个性化材料(学生活动单)
(1)学生讨论设计方案,用什么材料做,了解发声原理的奥秘
(2)交流设计乐器标准:
1.简单2.方便
3.创意4.美观
(3)讨论设计图与小乐器成品相一致,这样比较科学。
针对问题,自己思考、与人讨论,尝试解决问题。大胆设计乐器草图,让教学的难点在小组的交流、合作、探讨和老师的适机点拨中得到解决。这些问题设计为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小乐器提供了一个坡度,减低了难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激发了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
(三)完善“任务”,制作真实产品
1.学生制作我的小乐器。
(1)各组根据设计图,小组内几个同学分工制作,初步制作小乐器。同时小组内进行交流,边制作边调试。
(2)制作成的小乐器,看看它能否发出有规律的,高低不同的声音。
(3)调整和校对小乐器的音准,让它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乐器。
2.交流分享:问题:在制作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什么问题?我们是如何解决的?完善我们的小乐器。
在项目式探究活动中要立足目标和学情,深挖学生思维的成长点,让学生在有结构的探究“任务”中开展项目活动,以任务链的形式层层递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引导学生完成预设的“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
(四)交流研讨“任务”,自制乐器展示会。
1.小组展示作品
2.交流制作乐器及发声特点
3.根据评价标准,完成小组自评.
4.请得分较高的小组展示他们的成果,并演奏乐曲。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交流和掌控课堂的能力,此时教师只要追问、提点,为学生们穿针引线。汇报前教师在留言区要求学生把发现逐条写在活动单上,无形之中是在要求学生先认真处理自己组的实验结果,思考后再进行汇报。“当其他小组倾听的时候把发现整理好,如果想法一致可以不用说,不一样想法可以后面补充。”是要求在听取其他组的汇报后,要对照自己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甄别,思考完善自己的想法后再进行汇报。这样的过程实际上经历:思考—汇报—甄别—补充-优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感受到证据对科学结论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以及科学就是在不断完善中被人们认可的。
五、说板书设计
本堂课的板书设计紧扣教学重难点,体现工程技术课的思维路径。具体设计如下:
六、评价与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引领学生发展工程思维”这一主线,利用创意材料自制教具所呈现的产品以问题为驱动,层层深入,激发学生 创造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实现了工程素养在课堂落地生根。从探究效果来看,本节课学生对工程目标明确,项目化学习氛围浓厚,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工程设计的兴趣,培养了创新精神。让课堂有趣、有序、有料。
本实验过程体现三个原则:实用性、开放性、整合性。选用学生生活中常见器材进行实验,可以将学生的视角和他们生活实际相联系引领学生思考、观察声音高低变化,体现课标中科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利用材料超市让学生自主选择想要探究制作的乐器进行实验,使得探究更升入,拓宽学习空间。最后,此内容收编在校本微课程的项目中,适合1-6年级学生探索,体现为整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