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综合与测试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本课综合与测试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28 22:5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本课综合与测试
峨眉山月歌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因性格傲岸,不为权贵所容,使他对腐败社会加深了认识,写下了许多抨击帝王权贵荒淫奢侈和控诉现实政治黑暗的诗篇。李白从二十四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离开四川之后,便浪迹天涯,四海为家,直到他六十二岁时,在安徽长江边的采石矶醉酒落水仙逝。
其作品风格豪放飘逸,想象奇特。代表作品有《静夜思》《春夜洛城闻笛》《将进酒》《蜀道难》等。
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年轻时离开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最早的一首写月诗。这首诗写于他出蜀远游,向三峡进发的途中,他怀着“遍谒诸侯,海县清一”的政治抱负和生活理想,扬帆东下,辞亲远游。然而这个青少年生活过的山清水秀的蜀地,又使他踌躇满志的胸中萦绕着留恋的情绪。
研读赏析
(一)赏读第一二句,诗人表达了什么?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远游的时令在秋天。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次句“影”指月影。“入”“流”两个动词意思是说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此句不仅明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写了秋夜行船之事。
1
2
3
4
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
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
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
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
添加标题
03
单击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
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
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单击此处输入内容
小结
这首诗描写了“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无处不渗透着诗人的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这种体验和情感统一于广阔的时空。
首句写青山吐月,交待特定场合——峨眉山和特定时间——秋天夜晚。次句写月映清江,明写空间变换:峨眉山——平羌江;暗写秋夜行舟。三、四句写连夜从清溪向渝州向三峡进发。继续明写空间推移,暗写时间变化。
全诗二十八字,连用五个地名,统一了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流畅飘逸,处处给读者以启发、联想。
检测
下课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