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爱上生物课】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优质课件(人教版)(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爱上生物课】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优质课件(人教版)(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8-30 22:3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通过观看视频,说出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影响因素
通过观看图片,能够判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举出生物可以影响和适应环境的例子。
01
02
学习目标
教师:陈凯华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生物的生存空间和周围各种影响因素统称为环境。
想一想 议一议
大熊猫主要分布在那些地区吗?
这些地区的环境有哪些特点?
影响因素是什么?分为几类?分别是?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阳光
温度

土壤
田鼠
蚯蚓
七星瓢虫
麦蚜虫
杂草
生态因素: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从图片中找到非生物因素有哪些?生物因素有哪些?
一、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乌鲁木齐——罗布泊大裂谷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阔叶林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方,针叶林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方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温度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昼伏夜出的动物
“外绿里白”的蔬菜
飞蛾扑火

阅读课本P16,“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用红笔圈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哪些?
一、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生物因素
种间关系
竞争
种内关系
杂草节节麦
生物因素
种间关系
竞争
种内关系
捕食
生物因素
种间关系
竞争
种内关系
捕食
共生
生物因素
种间关系
竞争
种内关系
捕食
共生
寄生
种内互助
生物因素
种间关系
竞争
种内关系
捕食
共生
寄生
种内互助
生物因素
种间关系
竞争
种内关系
捕食
共生
寄生
种内斗争
环境
生物
影响
在如此复杂的条件下,我们的地球为什么依然存在多种多样的生物?
小组讨论书本P17页,并回答讨论部分的问题。
保护色
雷鸟
雷鸟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雷鸟
胡峰
箭毒蛙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警戒色
兰花螳螂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叶背螳螂
拟态
竹节虫
环境
生物
适应
影响
影响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砍伐森林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温室气体排放
蓝眼泪(夜光藻)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地衣分解岩石
蚂蚁森林公益工程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植物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湿度
澳大利亚引进蜣螂处理羊粪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蚯蚓疏松土壤
退耕还林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环境
生物
适应
影响
影响
环境
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本节小结
光、温、水等
种间关系
种内关系
竞争
捕食
共生
寄生
种内互助
种内斗争
环境
生物
适应
影响
影响
4.(2分)普通水稻难以在盐碱地生长,海水稻能从盐碱地有选择地吸收无机盐,从而能在盐碱地上正常生长,并能降低土壤中的盐浓度,这说明(  )A.环境不能影响生物的生活 B.生物能适应所有的环境 C.生物只有改变环境才能生存 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2020-2021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七年级(上)期末
C
4.(2分)下列能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沙漠中靠近水源的地方大多会出现绿洲 B.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C.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 D.稻田中的杂草过多会影响水稻的产量
2019-2020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七年级(上)期末
B
2.(2分)经过大量实验观察发现,山茶、杜鹃等在偏酸性的土壤中生存较好,而黄刺玫、木槿等在这样的土壤中生长会受到抑制。这种现象说明(  )A.生物会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各种环境 C.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 D.生物需要适宜的环境
2018-2019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七年级(上)期末
D
3.(2分)爬山虎的根部能够分泌一种酸性物质,可以腐蚀周围环境获得它所需要的营养。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中,与此相似的是(  )A.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B.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 C.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 D.荒漠中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2017-2018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七年级(上)期末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