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新课导入
据德新社新德里8月24日报道,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称,印度的“月船三号”月球车24日在月面进行了行走。ISRO写道:“印度在月亮上散过步了。”印度23日成为有史以来第四个成功实现在月球表面软着陆的国家。此前,只有苏联、美国和中国实现过这一壮举。
“印度在月亮上散过步了”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文明奠基
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濒临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
(一)地理位置:
(二)重要河流:
印度河、恒河
古印度
印度河
印度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今天巴基斯坦境内,注入阿拉伯海。河水一部分来自高山冰雪融水,一部分来自季风降雨,水量丰沛。良好的农耕自然条件,保障了人们稳定的衣食之源,从而创造了古代印度文明。
一、文明奠基
(三)自然环境:
一、文明奠基
(四)文明发展:
阅读课本及示意图,找出古代印度文明发展过程
外敌入侵
早期文明
鼎盛时期
孔雀王朝
公元前23-18世纪
公元前1500年
一、文明奠基
(四)文明发展:
哈拉帕遗址
摩亨佐﹒达罗遗址
哈拉帕和摩亨佐 达罗都是城市遗址。从遗址看,这两座城市的建设都经过精心规划。城市分为上城和下城两部分:上城是政治中心,有高大的公共建筑;下城是住宅区和工商业活动区,街道笔直宽阔,垂直交叉,街区整齐划一,有完整的下水道系统。
一、文明奠基
雅利安人是古代印度主要居民。雅利安意为“出身高贵的人”。雅利安人原是乌拉尔山脉南部草原上的一个古老民族,是世界三大古游牧民族之一。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的逐步占有印度河、恒河流域,征服了该地区原有的土著居民,取代了印度原有文明。
(四)文明发展:
一、文明奠基
(四)文明发展: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一、文明奠基
孔雀王朝灭亡以后,西北印度不断有外族入侵。先是中亚的巴克特里亚、希腊人,接着又有安息人、塞种人、大月氏人的入侵。古印度的文明已成为过去,但“失落的文明”魅力犹存……
阿拉伯数字
《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01
02
03
一、文明奠基
(五)文明成果:
黄金之国 大象之国
二、种姓制度
雅利安人征服印度后,那些被征服的印度原住民和沦为卑微奴隶的人被视为最低贱的等级… …随着奴隶制的发展和社会分化,等级的差异逐渐以制度的形式被确定下来。四种社会群体分别成为种姓制度中的四级种姓,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朱寰等编《世界古代史》
《梨俱吠陀·原人歌》:
婆罗门是原人的嘴
刹帝利是原人的双臂
吠舍是原人的大腿
首陀罗是原人的脚
至于贱民,则被排除在原人的身体之外
等级名称 职责和义务 实质
维护奴隶主利益的等级制度
婆罗门
刹帝利
吠 舍
首陀罗
掌管祭祀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等级服务
“不可接触者”——贱民
二、种姓制度
阅读课本,完成表格
二、种姓制度
“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
低贱种姓的人如果用身体的某一部分伤害了高级种姓的人,就必须将那一部分肢体斩断;如果是首陀罗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而高级种姓人的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
——《摩奴法典》
婆罗门和刹帝利为了保证自己的特权和地位不致因通婚而发生混乱,制定了种姓内婚制原则。在种姓内婚制下,同一种姓的人通婚受到赞美,不同种姓的人通婚受到歧视,甚至惩罚。
阅读材料,概括种姓制度的特点
等级世代相袭
贵贱分明
等级森严
不同等级不得通婚
二、种姓制度
印度大部分村落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各种姓分居不混。……种姓的这种空间隔离性,起着维持和强化种姓意识的作用。生活在同一个种姓区的成员,形成了一个稳定、封闭的社交圈子。因此,即便是那些地位最低的不可接触者,由于有这个圈子的保护,也并不感觉种姓制度有什么不好。
——尚会鹏《种姓与印度教社会》
“种姓制度及其相关的许多东西是完全不协调的、反动的、拘束的,并且是进步的障碍。在它的体制之内是不可能有地位上和机会上的平等的,也不可能有政治上的民主,更不可能有经济上的民主。
——印度总理尼赫鲁
阅读材料,概括种姓制度的影响
积极:有利于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及社会安定。
消极:制造种姓隔离,维护社会不平等,使下层劳动群众备受压迫和歧视,延缓社会发展的过程。
1.创立时间:
2.创立人:
3.基本教义:
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
“释迦牟尼”
三、佛教创立
三、佛教创立
佛陀的教义和婆罗教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就是主张“众生平等”……佛陀又驳斥婆罗门教的不同种姓从普鲁沙身体不同部分产生的神话。……佛陀还说明,社会上的不同种姓只是由于不同职业分工形成的,而不是自然如此的。
——吴于廑主编:《世界史·古代史》
四谛即苦谛(人生各种痛苦)、集谛(引起痛苦的原因)、灭谛(消除种种烦恼)、道谛(消除烦恼的道路)。人的一生本质是痛苦的,痛苦来源于个人的欲望,人只有克服了所有这些欲望,才能获得宁静的生活。
——《中国佛教百科全书 》
阅读材料,概括佛教教义及发展原因
1.创立时间:
2.创立人:
3.基本教义:
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
“释迦牟尼”
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三、佛教创立
三、佛教创立
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
佛教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
印度
中亚
中国
朝鲜半岛、
日本、越南
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等
北传
南传
三、佛教创立
观察示意图材料,绘制佛教传播路线
佛教与中国
敦煌莫高窟
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
大同云冈石窟
洛阳龙门石窟
中国古代佛教四大名山
山西五台山—
文殊菩萨
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
四川峨眉山—
普贤菩萨
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
三、佛教创立
临时抱佛脚、借花献佛
普渡众生、四大皆空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地理环境:大河流域,大约在北纬20°—北纬40°。
原因:大河流域气候温和,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有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共同点:大河文明、农业文明、专制王权
观察地图,回忆所学,分析古代亚非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为什么?有何共同点?
古代亚非文明
古代文明 产生时间 诞生地 主要文明标志
古代埃及
古代两河流域
古代印度
古代中国
约公元前3500年
约公元前3500年
约公元前23世纪
约公元前21世纪
尼罗河流域
两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金字塔、象形文字、太阳历
《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阴历、60进位制
佛教、阿拉伯数字
甲骨文、青铜器
古代亚非文明
古代印度
地理位置、重要河流
自然环境、文明发展及成果
(二)种姓制度
(一)文明奠基
(三)佛教创立
内容、特点、影响
本课小结
创立时间、创立者、教义、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