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的利用练习
一、单选题
下列关于声的应用中,主要体现了声波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A. 声呐探测鱼群位置 B. 声波震碎玻璃杯
C. 老师用声音解读物理现象 D. 蝙蝠利用声音辨别方向
声音既能传递信息,也能够传递能量。下列有关声音的利用上,属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A. 能源部门,用超声波勘察地下资源
B. 工业上,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的仪器
C. 医疗上,用B超对病人进行诊断
D. 军事上,用声纳探测敌方的情报
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 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 现在绝大多数小汽车都安装汽车雷达
C. 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D. 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在医院中,医生用B超检查出病人体内含有结石以后,再用超声波碎石仪发出超声波,将病人体内的结石击碎,以便于排出体外,关于这两种声音的利用事例,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种都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B. 两种都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能量
C. 第一种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第二种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能量
D. 第一种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能量,第二种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有一种电子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A. 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 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 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 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小华同学在整理复习关于声音的相关知识的笔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我们都能听到
B. 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且传声速度最快
C.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 超声波碎石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我们听到消防车的警报声时都应主动让路。该警报声
A. 由物体振动产生 B. 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C. 属于超声波 D. 不能传递信息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振动的空气柱一定在发声
B.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 在小房间里说话听不到回声,是因为空间小,没有产生回声
D. 超声能破坏细菌结构,从而可以对医疗器械和食物进行杀菌消毒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次声波预报仪可以预报台风和地震活动等
B. 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水下仍能听见音乐,说明水能传声
C. 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 我们不能听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蝴蝶发出的声音传播速度太慢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越来越重视。下列有关声音的认识正确的是
A.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指音调高
B.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
C. 风吹树枝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 汽车安装倒车雷达,是利用声可以传递能量
如图,是四个与声现象相关的图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可以说明真空能够传声
B. 图乙可以探究音色与频率的关系
C. 图丙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D. 图丁的倒车雷达可以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
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
A. “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
B. “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C.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
D.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
二、填空题
如图所示为正在清洗眼镜片的超声波清洗器,它能产生频率高于______Hz的声波,从而使清洗液产生剧烈振动,这也说明了超声波能传递______。
如图甲所示,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一个冲击波,再用椭球形凹面镜使声波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胆结石粉碎,这一现象主要说明声能够传递 。如图乙所示,设计师将3D打印技术与医用B超相结合,给准妈妈腹中胎儿打印了的3D模型,作为孩子成长的记录。B超利用的是超声波能传递 。
如图所示为倒车雷达,倒车雷达是利用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工作的;如果倒车雷达发出信号后,接受到回声,已知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则障碍物距汽车为______m,若以正在倒车的汽车为参照物,障碍物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声音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______ 。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 来判断的;戴着耳机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听音乐时,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______ ,若长此以往会导致听力下降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看病,听诊器运用了______的道理选填“声音具有能量”或“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来自患者体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到医生的耳朵中,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利用听诊器可以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声呐探测鱼群位置,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
B、声波震碎玻璃杯,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故B符合题意;
C、老师用声音解读物理现象,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
D、蝙蝠利用声音辨别方向,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
2.【答案】B
【解析】解:A、能源部门,用超声波勘察地下资源,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故A错误;
B、工业上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的仪器,说明声传递能量;故B正确;
C、医疗上,用B超对病人进行诊断,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故C错误;
D、军事上,用声纳探测敌方的情报声波,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故D错误;
3.【答案】C
【解析】解: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错误;大多数小汽车都安装汽车雷达帮助司机倒车,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故B错误;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C正确;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C。
4.【答案】C
【解析】解:医生用B超检查出病人体内含有结石利用的是声音能传递信息;用超声波碎石仪发出超声波将病人体内的结石击碎以便于排出体外,利用的是声音能传递能量。
5.【答案】D
【解答】
A.超声波指的是频率比较高的声波,其振动频率超出了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所以人听不到超声波,而不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故A错误;
B.超声波指的是频率比较高的声波,超过了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所以听不到,故B错误;
C.不论是超声波还是次声波都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故C错误;
D.声波除了传递信息外,还可以传递能量,例如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故D正确。
故选D。
6.【答案】C
【解析】解:A、物体振动能够产生声音,但是产生的声音不一定被人听到,只有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的声音才能被人耳听到,即使在人耳听觉范围内的声音,如果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人也是无法听到的,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
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C正确;
D、超声波碎石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D错误。
7.【答案】A
【解析】解: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该警报声是由喇叭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故B错误;
C、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振动频率大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人耳听不到。所以人们能够听到警报声不是超声波,故C错误;
D、声音能传递信息,故D错误;
8.【答案】C
【解答】
A.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振动的空气柱一定在发声,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在小房间里说话,声音会被墙壁反射回来产生回声,在小房间里说话听不到回声,是因为空间小,听见原声和听见回声的时间间隔小,人耳无法分辨,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超声也是声音,声音能传递能量,超声能破坏细菌结构从而可以对医疗器械和食物进行杀菌消毒,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答案】D
【解析】解:
A、地震、台风、核爆炸都可以产生次声波,所以可以通过产生的次声波对它们进行监测,故A正确;
B、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下仍能听见音乐,说明水能传声,故B正确;
C、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故C正确;
D、蝴蝶飞行时,其翅膀振动的频率低于20赫兹,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所以听不到,故D错误。
故选:D。
10.【答案】C
【解答】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不敢高声语”意思是不敢大声说话,所以“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因此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故B错误;
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风吹树叶发出声音,这是由树叶的振动发出的声音,故C正确;
D.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汽车安装倒车雷达,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C。
11.【答案】C
【解答】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随着向外抽出空气的进行,钟罩内的空气越来越少,所以听到的声音会越来越小,可以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
B.乙实验说明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大,故B错误;
C.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丙图通过观察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故C正确;
D.图丁汽车上的倒车雷达,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C。
12.【答案】D
【解析】解:
A、重锤敲鼓时,鼓面的振动幅度大,声音的响度大,所以,“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故A错误;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笛声是由笛管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
C、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故C错误;
D、诗人根据听到的犬吠声,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正确。
13.【答案】20000 能量
【解析】解:频率高于20000Hz声音为超声波;超声波使清洗液产生剧烈振动,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故答案为:20000;能量。
人耳的听觉范围是,其中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声音也能够传递能量。
14.【答案】能量;
信息;
15.【答案】超声波;;运动
【解析】解:
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来测量车尾到障碍物的距离;
由题知,超声波到达障碍物所用的时间:,
由可得,车尾到障碍物的距离;
以正在倒车的汽车为参照物,障碍物与汽车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因此障碍物是运动的.
16.【答案】能量 音色 响度
【解析】解: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不同的发声体,其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戴着耳机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听音乐时,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响度。
17.【答案】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