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9 00:06: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新课导入
空中花园
楔形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石掉雕柱
看图说名称,并说说它们都哪个文明的代表?
新课导入
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亚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人类产生:
距今约二三百万年
早期人类文明:
人类文明发展的特点:都分布在大河流域,以农耕为主。
古代文明中心示意图

爱琴文明
希腊
两河流域
巴比伦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中 国
尼罗河流域
埃及
印度河流域
印度
古巴比伦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学习目标
1.了解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史实,知道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衰和统治和《汉谟拉比法典》的基本史实。培养“唯物史观”学科核心素养。(重点)
2.通过世界古代文明中心地理范围示范图,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文化遗存的分布及其特点,提高“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学科核心素养。(难点)
3.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特征和内容,能正确评价汉谟拉比法典,培养“家国情怀”的学科核心素养。(难点)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两 河:
两河流域:
1.地理位置
美索不达米亚
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出现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混战不止
两河流域实现初步统一
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建立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古巴比伦王国灭亡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2.文明发展--国家
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BC539年
约BC3500年
BC2400年
BC18世纪
BC16世纪
BC19世纪
新巴比伦王国
苏美尔文明阶段
巴比伦文明阶段
汉谟拉比
古巴比伦王国疆域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3.古巴比伦王国
古巴比伦王国的统一
时间 国王
统一策略
统一区域
国家性质
国家制度
地位
君主专制制度
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
各个击破
公元前18世纪
汉谟拉比
汉谟拉比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3.古巴比伦王国
思考:为什么汉谟拉比统治时期能使古巴比伦完成统一和强盛呢?
统治措施:
政治上: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宣传君权神授,加强中央集权。
法制上: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经济上:兴修水利,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4.文明发展--成就
(“古代东方的拉丁语”)
楔(xie)形文字
约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所发明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苏美尔人通常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板上压刻出符号。这些符号的线条由粗到细,很像木楔,被称为“楔形文字”。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4.文明发展--成就
世界上独立形成的三种古老的文字比较表
文字 不同点 共同点
发源地 形成时间 发明者 构造特点 书写材料
象形文字 尼罗河流域 BC3000年左右 古埃 及人 “画成其物” 芦管削尖为笔写在“纸草”上 1、都从图画文字发展而来;
2、都有读音;
3、是三地人们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楔形文字 两河 流域 BC3000年左右 苏美 尔人 笔画像 楔子 削尖的芦苇秆、骨棒作笔,在泥版上写字
黄河流域(殷墟) (BC16-11世纪)商朝 中国商朝人 “刻成其物”
甲骨文
刻在龟甲、兽骨上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4.文明发展--成就
阴历和星期制度
  苏美尔人制定了阴历,以月的圆缺,周而复始为一个月。一年分12个月,其中有6个月各为30天,另6个月各为29天,全年共354天。这样每年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少11天多时间,于是他们又设置闰月来调整阴历和阳历之问的天数差距。确定了今天星期的名称和7天1周的规定。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4.文明发展--成就
数学:60位进制
在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时代,数字以楔形文字表达,分“个位”和“十位”。60进位制至今仍在不少领域内应用,如1小时等於60分;1分等於60秒;角度制、勾股定理等。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4.文明发展--成就
建筑:空中花园、巴比伦古城
古巴比伦王国灭亡后,古代两河流域还经历了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时期。公主日夜思念花木繁茂的故土,郁郁寡欢。国王为取悦爱妃,即下令在都城兴建了高达25米的花园。园中种植各种花草树木,远看犹如花园悬在半空中,王妃见后大悦。故又称“空中花园”。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公元前539年,新巴比伦王国被波斯帝国灭亡。
空中花园
巴比伦通天塔
古巴比伦遗址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4.文明发展--成就
律法: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文物现存法国巴黎卢浮宫
汉谟拉比法典
制定者
地位
目的
内容 ……
影响 ……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
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保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正文有282条:涉及诉讼程序、盗窃处理、土地管理、租佃、雇佣、高利贷、债务、买卖奴隶、合伙经商、家庭婚姻、继承以及行医、建筑等技术性劳动。
前言主要是神化王权、炫耀权力,表明他立法的目的。
结语主要宣扬他的法典之公平正义,希望垂之后世。
石碑上的浮雕右边为太阳神,左边为汉谟拉比;雕像表明太阳神正在授予汉谟拉比象征权利的魔标和魔环。
汉谟拉比
太阳神
整个浮雕图意在宣扬“君权神授”思想。


二、汉谟拉比法典
二、汉谟拉比法典
内容
根据法典条文信息结合课本指出相关的内容。
第196条 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眼,则应毁其眼。
第199条 倘自由民损毁自由民之奴隶之眼则应赔偿其买价之一半。
第282条 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第7、15、16、205、282条 规定奴隶主可以买卖、处罚、处死奴隶
(1)社会等级: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二、汉谟拉比法典
内容
根据法典条文信息结合课本指出相关的内容。
第282条 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第7、15、16、205、282条 规定奴隶主可以买卖、处罚、处死奴隶
第117条 第一一七条 倘自由民因负有债务,将其妻、其子或其女出卖,或交出以为债奴,则他们在其买者或债权者之家服役应为3年,至第4年应恢复自由。
第195条 倘子殴其父,则应断其指。
(3)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
(2)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二、汉谟拉比法典
内容
根据法典条文信息结合课本指出相关的内容。
第99条 倘自由民以银与自由民合伙,则彼等应在神前均分其利益。
第100条 塔木卡(大商人)以银与沙马鲁(小商人)经营买卖,令其出发,而沙鲁马应在旅途中......使委托彼之银获利,倘沙马鲁于所至之处获利,则应结算所获取全部银额之利息,而后应计算自己的日期,以偿还塔木卡。
(4)经济领域:有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二、汉谟拉比法典
活学活用
也打掉
他的牙齿
割其耳朵
无罪
一自由民不小心打掉了另一自由民的牙齿
奴隶打自由民一个耳光
奴隶主将奴隶伤害致死
一个人盗窃了商行的货物
处死刑
某人在正常利率(谷物1/3, 银1/5)之上,肆意提高贷款利率
没收所贷之物
同态复仇, 比较原始
不平等
保护私有财产,协调社会矛盾
案例
案例内容
认识
1
2
3
4
5
模拟法庭
判定结果
不平等
二、汉谟拉比法典
讨论总结
根据材料结合《汉谟拉比法典》内容,谈谈你对法典的看法?
材料一:汉谟拉比法典法典,较为系统地继承了两河流域的法律精华。对犹太法典、波斯等国的成文法典,乃至古希腊、罗马的立法都产生影响。
——张宏生《外国法制史资料汇编》
材料二:我,汉谟拉比......使国家得享太平......为使强不凌弱,为使孤寡各得其所......为受害之人得申正义......
——杨共乐《世界上古史资料汇编》
材料三: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汉谟拉比法典》第282条
2.《法典》表面上维持社会公平和正义,实际上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1.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是古巴比伦文明的重要标志,古巴比伦文明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高峰。
古代文明 产生时间 诞生地 主要文明标志
古代埃及 约公元前3500年
古代两河流域 约公元前3500年
古代中国 约公元前21世纪
特征
尼罗河流域
幼发拉底河和低格里斯河流域
黄河和长江流域
金字塔、象形文字、太阳历
《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阴历、60进位制
甲骨文、青铜器
二、汉谟拉比法典
探究
完成下表,并对比古代文明之间有何共同特征?
都是大河文明,文明都有多元化,都是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两河流域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兴衰历程
兴起:约公元前3500年
初步统一:公元前24世纪
强盛:
衰亡: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被王族所灭
楔形文字、阴历、60进位制
内容: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家庭奴隶制、商品经济活跃
文明成就
《汉谟拉比法典》
地位:
制定者:汉谟拉比
实质:
意义:宝贵文化遗产,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课堂小结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统治时期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课后活动
被压迫、剥削的地位,没有任何自由。
奴隶主阶级
1、处在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都有着自己灿烂的文明。下面大河流域与之相对应的文明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课堂练习
2、一书中曾收录了这样一个案例:奴隶阿卜对主人尼布说“你不是我的主人”,结果阿卜被判割掉耳朵。阿卜被判的法律依据出自《汉谟拉比法典》。由此看出制定该法典的目的是( )
A. 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B. 为地主阶级的利益着想
C. 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保护
D. 维护法老的权益
课堂练习
3.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世界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下列属于古代西亚地区文明的是( )
①种姓制度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基督教 ④楔形文字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4.《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等,必须遭到同样损害;但如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一点钱财。这说明该法典具有( )
A.等级性 B.公平性 C.随意性 D.民主性
课堂练习
5.下图所示石碑刻有“此为确立真正福祉及仁政于国内的常胜之王汉谟拉比所制定的公正的法律”等文字。下列有关该石碑文字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古代埃及建造金字塔的情况
B.反映了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
C.反映了古代印度严格的等级制度
D.证明了古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课堂练习
古印度
再见,
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