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9 00:0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你知道《西游记》的故事吗?唐僧师徒四人到灵山取经,“灵山”是现在的哪里?他们为什么去这地方取经?对于这个地方你的印象是?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亚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人类产生:
距今约二三百万年
早期人类文明:
人类文明发展的特点:都分布在大河流域,以农耕为主。
古代文明中心示意图

爱琴文明
希腊
两河流域
巴比伦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中 国
尼罗河流域
埃及
印度河流域
印度
古印度


第3课 古代印度
古代亚非文明
第一单元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史实概况;知道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内容、特点;知道佛教的创立及传播状况,培养唯物史观。(重点)
2.通过学习世界古代文明示意图,了解古印度文明的文化遗存的分布,正确评价古印度种姓制度,分析古印度能成为古文明发源地的原因,培养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核心素养。(难点)
3.正确认识世界古代文明多元化特征,培养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难点)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古代印度河文明
(1)地理位置:
(2)名称起源:
古代印度示意图
印度河
恒河
位于南亚次大陆、印度河流域(印度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今巴基斯坦境内,入阿拉伯海,雨水丰沛、植被茂盛,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恒河流域。
印度的名称起源于印度河,中国古代称它为“身毒”或“天竺”。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古代印度河文明
(3)印度的早期文明
古代印度示意图
印度河
恒河
古印度文明最早产生于印度河流域,目前发现有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早期文明遗址。
①代表遗址:
②存在年代:
约BC23世纪—前18世纪。
摩亨佐·达罗遗址
哈拉帕遗址
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
来自西亚的雅利安人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走向衰亡:外族侵扰(大月氏入侵建立贵霜帝国)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BC187年
BC18世纪
BC23世纪
BC1500年
AD1世纪
BC324年
2、文明发展历程
意为“高贵的人”
摩亨佐·达罗遗址
哈拉帕遗址
孔雀王朝位置
贵霜帝国
孔雀王朝
3、孔雀王朝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孔雀王朝 时间
都城
范围
地位
经济
结果 多次受到外族的侵扰,走向灭亡。
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华氏城(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
约公元前324年到公元约前187年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第三代君主阿育王统治是其极盛时期)
阿育王
前303—前232年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传说,印度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是黄金,因而印度有“黄金之国”的美称。印度也是“大象之国”,象兵是古代印度的重要兵种。传说,古代印度国王出游时,常动用上千头大象。
古代印度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世界上广泛应用的“阿拉伯数字”,实际上起源于印度,后经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
相关史事
4、古印度的代表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4、古印度的代表
文明成就 数学
史诗
宗教
制度
建筑
阿拉伯数字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世界上著名的史诗。
佛教
种姓制度
阿育王石柱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1.建立: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2.内容:
等级 名称 职业
第一等级 婆罗门 掌管祭祀
第二等级 刹帝利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第三等级 吠舍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第四等级 首陀罗 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最低等 贱民 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等级制度示意图
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
贱民
排除在种姓制度之外:“不可接触者”——贱民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2.内容:——贱民
他们一般是屠夫、刽子手、扫街、鞋匠等人,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走路的时候还要在身上挂铃铛或敲打两根木棍,提醒人们即使避开他们。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3.特点:
等级森严
贵贱分明
职业世袭
法律地位不平等
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
(1)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
(2)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4.本质:
(1)思考婆罗门这样编造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维护奴隶主利益的等级制度
材料一:这种制度……让印度社会保持了强大的稳定性,更给予了印度人极高的民族认同感,让印度虽然历经侵略和征服,却依然保持印度特色。……甚至印度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莫卧儿帝国长达几百年的伊斯兰教统治也没有让印度伊斯兰化。
——澎湃新闻《印度:种姓制度是如何阻碍印度发展的》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5.影响:
材料二:(这种制度)扼杀了占人口大多数的低种姓人群的奋斗动力……由于经济贫困、缺乏教育、眼界狭窄……很多低种姓百姓还是像他们的祖祖辈辈一样,守在自己种田、屠宰、理发、掏粪的世袭岗位上等待“来世”。……当占社会大多数的底层没有改变自己处境的动力时,社会怎能不缺乏生机与活力?
——澎湃新闻《印度:种姓制度是如何阻碍印度发展的》
根据下列材料给的方向正确的评价印度的种姓制度。
(1)积极:该制度有利于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及社会安定。
(2)消极:制造了种姓隔离、激化了社会矛盾,不利于民族团结,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
长期的压迫和阶级矛盾,大多底层人民生活及其苦难,由于人们对物质的最求无法实现,转辗最求精神上的寄托,佛教在印度产生。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人物扫描
释迦牟尼佛像
乔达摩·悉达多是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城释迦族的王子。据说,他看到走投无路的乞丐、痛苦不堪的病人、暴露于荒郊的尸体时,心灵受到极大震撼,感到人生皆苦,于是下决心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道路。他离家修行,后来创立佛教,被尊为“佛陀”。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背景:
背景:种姓制度下,激化了社会矛盾,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经济落后。
依据人物扫描,分析佛教的创造背景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2.简介:
佛教的创立 时间
人物
地点
教义
释迦牟尼传教图
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印度
VS
佛是境界圆满之人
众生平等
反对杀生
战胜自我
婆罗门是人间之神
等级分明
杀牲祭祀
取悦天神
(1)反对婆罗门特权,提出“众生平等”
(2)宣扬“忍耐顺从”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3.教义:
获得下层人民的支持
获得统治者国王支持
佛教为什么能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呢?国王等统治阶级为什么支持佛教?
有利于维护统治,也可以说是古代印度统治者维护统治的工具(实质)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4.传播:
古印度洞窟坐佛
古印度佛教艺术遗址
释迦牟尼佛像
古代印度的佛像艺术对中国产生了很大影响。观察下图,你能说出深受印度佛像艺术影响的中国古代石窟吗
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大同云冈石窟
洛阳龙门石窟
敦煌莫高窟
孔雀王朝阿育王在位时期把佛教定为印度的国教,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后传入中国内地,随后传到周边各国。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4.传播:
玄奘取经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5.佛教在世界:
佛教传入中国建的第一个官办寺庙(建于公元68年)
韩国通度寺(建于646年)
日本奈良东大寺(建于745年)
朝鲜普贤寺(建于1042年)
泰国曼谷玉佛寺(建于1782年)
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地理位置——南亚次大陆(印度河流域)
森严的种姓制度
释迦牟尼创建佛教
公元前1500年左右—— 入侵
鼎盛时期—— 王朝,首都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时间:
创始人:
教义:
传播: 传入中国
世代相袭、贵贱分明,界限森严、不得通婚
早期遗址——
哈拉帕、摩亨佐·达罗
雅利安人
华氏城
孔雀
特点:
乔达摩·悉达多
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公元前1世纪
公元前6世纪
贱民——连等级都算不上。
课堂小结
1.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古印度人民创造的是( )
A.楔形文字 B.汉谟拉比法典 C.种姓制度 D.金字塔
2.小说及电视剧《西游记》中描述的“如来佛”这一角色,其原型来自于历史人物( )
A. 乔达摩·悉达多 B. 耶稣 C. 真主安拉 D. 宙斯神
课堂练习
3、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用到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的广泛使用也直接促进了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对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创制作出重要贡献的有( )
①印度人 ②中国人 ③阿拉伯人 ④希腊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4、在古代印度有一户人家,有着自己的住房,在城市里开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你认为这户人家的等级属于( )
A. 婆罗门 B. 刹帝利 C. 吠舍 D. 首陀罗
课堂练习
1.连线。
金字塔 两河流域
种姓制度 尼罗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 恒河流域
课后活动
2.活动与探究。
下边是一幅关于公元前2 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的地图,请你结合地图回答:
古埃及文明,约公元前3500年;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约公元前3500年;
古印度文明,约公元前2300年;中国文明,约公元前3000年。
大河流域。原因是:
①大河流域气候温和,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②有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1)按从左至右的顺序写出古代文明的名称,并写出它们产生的大致时间。
(2)这些古代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为什么?
再见!
下一课见。
爱琴海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