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9 15:0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一、基本信息
学校 湾沚区陶辛中学 教师姓名 王晓亮
教材、学科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章节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学时 2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问题教学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具、学具 PPT、智慧课堂
二、课程标准
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
三、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史料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基本史实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进一步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分析、对比,掌握透过现象找出本质的学习方法。通过分析本课与前后相关内容的内在联系,掌握广泛联系的历史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史实,体会中国民主革命的艰巨性。通过对中华民国建立以及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史实讲述,让学生明白实现民主政治的曲折性,从而让学生树立实现民主制度化的远大目标。
四、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了中华民国的创建,上承辛亥革命,下启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包括“中华民国的建立”、“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个板块的内容。武昌起义之后,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终于推翻了清政府统治,革命果实却被袁世凯窃取了。但是资产阶级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中国人继续为反帝反封的革命事业不断奋斗。
五、学情分析
通过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革命志士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只有推翻腐朽的封建统治,才能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接下来在社会矛盾激化,内外矛盾加重的情况下爆发了武昌起义。武昌起义后的发展态势对于学生来说不难理解。但是对于袁世凯篡夺革命胜利果实,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对于学生来说较难理解。所以本课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能力,通过师生互动,进一步理解本课的重难点。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华民国建立的时间、地点、标志、领导人、影响。
难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评价辛亥革命。通过智慧平板进行全班作答、演示材料等方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七、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时长 媒体作用及分析
新课导入 情景创设 1、老师多媒体出示英文单词“Dreem”,和同学们聊聊梦想创设教学情境;
2、图片展示“洪秀全”、“李鸿章”、“康有为”,说说他们的“天国梦”、“强国梦”、“宪政梦”。他们的梦想都失败了,那么孙中山的“共和梦”怎样了?从而导入本课。 1、师生轻松的谈话方式;
2、回答出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2分钟 畅言优质的图片资源,作情境导入,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先知道 展示学习目标,根据学习目标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老师的教学思路。 观看学习目标 2分钟 利用屏幕推送功能,将资源推送到学生平板上,方便学生自主学习,自由讨论。
一、民国初现 ——中华民国的创建 1.背景
全班作答:多媒体展示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图,结合课文师生共同从课本内容找出中华民国成立的背景;并通过随机作答的方式选出同学说出来。
2.成立
抢答:a.请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抢答的方式请同学们介绍中华民国建立的基本情况。
(提示:参考课本46-47页内容,可以从时间、领导人、国都、纪年、地位等方面进行介绍)
b.请同学向大家介绍,老师PPT总结,并教会学生纪年的换算方法。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建立。(性质)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分组作答3.对外措施
出示材料:临时政府成立之后,……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思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对外立场是什么? 1、被选到的学生,大声朗读出中华民国成立的背景;
2、抢到的同学结合课文说出中华民国成立的基本情况; 3.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小组讨论,教师最后总结。“不敢公开反对帝国主义;换取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 7分钟 1.全班作答—课本中划出答案,通过拍照的方式提交,教师课随机抽取学生答案通过大屏幕展示。 2.利用抢答的方式更加方便学生积极性的调动。 纪年换算方法的介绍提高学生的时空观念 3.课前分组进行小组活动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二.袁氏窃国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屏幕推送:临时政府成立前后形势,推送给每位同学。 老师呈现中华民国成立之初革命党人遇到的情形。
分组讨论:出示讨论性供小组讨论问题:这样的情况下革命党人作何选择?为什么?
(妥协退让;这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2.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
全班作答:在课本中划出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了解袁世凯是如何一步步窃取革命果实的,强调宣统帝下诏退位,标志着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1.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
2.学生根据题目在课本中划出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过程性事件。 5分钟 1.利用屏幕推送功能,将PPT推送至学生平板上,方便学生小组。 2.全班作答,学生在学生端课本上划出自己的答案。老师通过屏幕巡视了解学生作答情况,能够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三、法律“紧箍”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孙中山的“紧箍咒“——学生根据老师在课本中划出。
临时政府驻地设于南京不得更改;新总统亲自到南京受任之日,本总统及国务员才解职;临时参议院所指定的临时约法,新总统必须遵守。
抢答:2.颁布约法——出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图片。抢答的方式让学生找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时间,机构和人物。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约法内容——阅读《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由老师最后总结得出三个方面:
主权在民: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自由平等: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三权分立: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特别强调三权分立,用图示的方式解释“三权分立”,其目的在于防止独裁。这就是孙中山留下的“紧箍咒”。
全班作答:4.意义——阅读课文全班作答划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意义。
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意义: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2.抢到的同学说出答案; 3.学生根据老师图示理解”三权分立“。 4.全班作答,学生在学生端课本中划出答案。 11分钟 2.抢答提高学生积极性; 3.图示能够更好地突破本课难点。 4.全班作答,电子课本划出答案老师通过屏幕巡视直观呈现全班学生作答详情,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找出优秀答案供全班参考。
四、共和之思 ——辛亥革命的评价 全班讨论:请同学们看课本49页“课后活动”第3题,开启全班讨论,师生共同探讨,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还有什么遗憾?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历史教训?
教师总结:
历史意义: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遗憾: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与妥协(根本原因),辛亥革命的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得到彻底改变。
教训: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当时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根据已经学习的内容进行全班讨论。 8分钟 本部分内容比较难以理解,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可通过A.I.录课方式录制音频资源,推送给学生,供学生课下复习使用。
课后小结 老师屏幕推送本节课主要内容
一九一二民国创,中山就任大总统;
帝制终结约法颁,三权分立体制建;
窃国大盗袁世凯,民主共和受挫折;
中共开创新篇章,你我共建中国梦。
梦想依旧在,我们要砥砺前行,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全班同学进行齐声朗读 2分钟
课堂练板布置作业当堂完成 3 全班作答—选择题,大数据展示作业回答情况。
课后作业 基础训练同步作业
八、板书设计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一、民国初现——中华民国的创建二.袁氏窃国——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三、法律“紧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四、共和之思——辛亥革命的评价
九、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首先感受到了备课的重要性,不仅仅要备教材,备学生,还要备在教学过程中的突发情况,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不至于手忙脚乱; 2.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谈话导入、多种教学互动、小组合作等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在谈话导入环节,通过初中生都曾经有过的梦想导入到”天国梦“”强国梦“”宪政梦“自然导入孙中上的”共和梦“这样的导入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复习前面的知识。3.畅言智慧课堂对我们老师的要求更高,但更体现了课堂要交给学生,要让学生动起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填鸭式的教授学生知识,更加要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4.在本节课中充分地体现了大数据的精准定位的作用,通过一系列的互动—全班作答,呈现出全班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的大数据,我可以快速掌握学生语法知识掌握的薄弱点,针对性讲题,提高教学效率;通过PK板,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