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师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孔子拜师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2-19 17:0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孔子拜师》 教学设计
一、整体设计:
(一)教学目标:
《孔子拜师》,这篇文章,写了孔子不畏艰辛、千里迢迢拜老子为师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反映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学生的优秀品质。基于对文本的解读,我对本课总的设计是:“阅读——理解——运用”三个环节,具体目标如下:
⒈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通过阅读理解交流,使学生对我国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有初步的了解。
⑵积累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并要学会应用。
⑶学习文章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为表现人物品质的习作方法,并能运用说说身边的人及事。
⒉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学生会通过阅读和探究解决问题。
⑵教给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品析词句。
⑶通过学习品味文章,让学生领会文章的习作方法,为三年级学生的习作奠定基础。
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通过学习文本内容,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孔子的优秀品质,从而激发学生求学时期尊敬师长、勤奋好学的意识。
⑵激发学生探索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品析句子、理解句子的含义是一个重点;同时三年级学生步入习作阶段,以教材为引领,使学生学习习作方法,会运用是一个弱项,所以在这课中我以理解文本内容及运用作者的习作方法来说说身边的向孔子一样的学生或像老子一样的老师为重、难点展开教学,这样多学多练,孩子们的习作方法、习作能力会有显著的变化。
(三)教学重点:
⑴品读句子,通过孔子和老子的言行,感受他们的优秀品质。
⑵了解文章的习作方法。
(四)教学难点:
能运用文章的习作方法,说说身边的向孔子一样的学生或像老子一样的老师。
(五)突破难点的方法:在学生分析文本中的句子时,使学生认识到体现人物品质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法,在进行说说身边的向孔子一样的学生或像老子一样的老师时,使学生利用语言、行动,心理、神态等抓住细节进行阐述,这样既突出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六)教具使用:
⑴文本中的图片
⑵文本中的重点语句及重点问题的幻灯片
二、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课题,回忆文章的主要内容。
同学们,中国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不但有诗词、古文、还有民族音乐、戏剧、国画、书法、对联、灯谜、歇后语、传统节日、古建筑等,今天让我们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末期,认识一位圣贤之人。(板:孔子拜师)“温故而知新”通过今天的学习,看看你们又会有哪些新的收获?
大家回忆一下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呢?
通过这件事体现了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质呢?(板书:关于他们的优秀品质)
(二)品读课文:分析人物的优秀品质。
看看文章中有这些词语吗?哪些语句体现了他们的这些品质呢?
⒈分组:孔子组和老子组。
⒉朗读课文,孔子组和老子组的边读边分别用“——”画出有关他们的句子。
⒊检查交流阅读感受:(老师给大家补充一个提示,一定要抓住关键语句和关键词 。)
幻灯片出示重点句子:
①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②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学习方法:①先后检查孔子组、老子组 ②找重点词句感悟人物品行 ③用不同的方法朗读重点句子 ④评人物形象 ⑤学生及时评价,补充。设计意图:分析人物品行,激发学生学习孔子和老子的优秀品质 )
⒋请用不同形式表达对两位圣人的赞美。
(三)深入探究:分析作者的写作方法。
幻灯片按人物的语言、行为出示关于孔子、老子的句子。
分析作者是通过语言和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教师提示:除此之外,还有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四)学习运用:学习圣人、落实习作方法。
1、谈话。
孔子是圣贤之人,在他的身上具备了很很多多的优秀品质,我们只是普普通通的人,我们身上具备他一方面的优秀品质,已经很不容易了,你发现我们周围有像孔子或像老子的学生和老师吗?(提示:谁勤奋好学?谁不耻下问?谁尊敬师长、谦虚有礼? 谁爱护学生?谁诲人不倦?)
2、方法指导:
提示: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或神态、心理等来表现人物品质。
(四)收获平台:学生梳理交流本节课中的收获。
(五)课外作业:搜集语言材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做一项或两项作业。
⒈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希望同学们课外查找书籍或上网查询,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吧!
⒉课后请观看电影《孔子》
⒊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设计意图:①激发学生不但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而且拓宽学生的知识面;②继续了解孔子,学习孔子的优秀品质,很可能电影中孔子的言行让学生终身难忘,受益终身;③积累课内的语言材料。)
附板书设计
17 孔子拜师(事) —————人物品质
习作方法 永不满足 勤奋好学
行为 不畏艰辛 谦虚有礼
语言 不耻下问
心理
神态 爱护晚辈 诲人不倦
(设计意图:从重点和难点上突出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