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孔子拜师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孔子拜师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2-20 19:0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孔子拜师》 教案
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2、学科:语文3、课时:第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1)有关孔子的资料和孔子的名言
教学课题教养方面:
1、 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
3、理解课文内容,从文中人物的对话,行动等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懂得学无止境,谦虚好学,尊敬师长的道理。
4、能积累孔子的名言。 教育方面:
1、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良好习惯。
2、激发学生对古代名人的爱戴之情。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材分析小学三年级课文《孔子拜师》。这篇名人故事是通过孔子拜师的过程,让我们体会到了孔子谦虚好学,尊敬师长的品质,同时也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 《孔子拜师》一课是一篇名人故事。教学重点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教学难点是读懂课文 ,了解孔子的拜师过程。
教学方法本课课文是名人故事,它的语言浅显易懂,内容读起来很简单,一目了然。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我所读作为教学的重点。我在朗读教学中采用了大声读,齐读,默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经历了一个自读、学读、练读、美读的提高过程。我在本课教学中还创设了一定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语境中边读边悟孔子拜师过程的艰辛,来体会孔子的执著精神。学生各个都积极踊跃,学习气氛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文章后面,让学生说出孔子的名言,并要求齐读,个人读,等方式来记忆孔子名言,能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这是一篇主题阅读实验课,在课的最后,还紧随课文学习了一篇《孔子巧对字》来加深对孔子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这两篇课文的学习,重点难点我在教学中都能把握住,对于课内的问题和难点学生能迎刃而解。
教学过程教学要点: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孔子拜师的全过程。教学过程:一、 出示诗句,导入新课。1.出示《读书》诗句,让学生齐读。体会读书的快乐。2.板书课题《孔子拜师》。二、 检查预习1.说一说自己搜集的有关孔子的资料。(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他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据说他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人名气很大。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记录下来,编成《论语》,这本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检查课前预习的生词的情况。三、初读感知。1. 自己大声朗读一遍课文,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 的老师了。 (2)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 , ,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3)老人见这位 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 (4).老子也所自己的知识 地传授给他。3.学生自己填写。4.在句子中理解“远近闻名”“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的意思。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孔子拜谁为师?学生回答:老子。2.细读课文 思考:孔子作为大学问家,为什么还要向老子拜师呢?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指导朗读这句话“总觉得”“不句渊博”这两个词让我们明白孔子拜师的真正原因。3.指导默读二、三段。 思考:孔子是怎么拜师的?学生讨论。学生回答。老师讲解:“上前行礼”“再次行礼”说明孔子很有礼貌。想想里面的“等候”和“迎候”能不能替换呢?(不能,老子“迎候”孔子,“迎候”是迎接,等候的意思,说明老子对孔子很尊敬,“等候”是等待的意思。所以不能替换。理解“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的含义。小组讨论并回答。(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我们要多学习知识,多向人请教。)齐读这句话并记忆。4.孔子拜师后,是怎么学习的呢?指导朗读第四段。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理解“毫无保留”的意思。5.小结:孔子这种大学问家,还谦虚地向老子拜师,因为我们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因此,他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我们要向他学习,认真学习,谦虚学习。五.拓展阅读诗句。 1.出示学生搜集的孔子的名言。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学生齐读并背诵。  3.教师检查背诵情况。六.主题阅读拓展让我们一起相约主题阅读丛书《孔子巧对字》检查预习情况: 1.想想课文的主人公是谁?2.为什么颜回说:“真”字就被店主人赶出来?而孔子说“直八”,店主人却笑脸相迎?学生讨论并回答。3.小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能让人心情愉快,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在书中寻找快乐。4.质疑:你们学习了这篇课文还有不懂的地方吗?提出来,小组内交流讨论。 七.作业设计1.把课文中你特别佩服和敬重孔子和老子的句子抄下来。2.查找有关孔子的其它名言,读一读。
教学反思《孔子拜师》,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文章,本文通过孔子千里迢迢拜师的叙述,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不倦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同时告诉我们学无止境的道理。这篇文章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孔子的拜师过程,识字朗读也是重点。作为第一课时,我把重点就放在了这两个方面,本课生字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主要是让学生课下预习,然后上课回顾学习的,学生掌握的比较好。但总结了一下,觉得原因还是有很多:1、应让学生把孔子的资料再搜集的详细一点,并进行记忆。2、讲课文用了太多的时间,学生对文中的重点句子还是读的太少。3、对于孔子的名言应让学生多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