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孔子拜师》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孔子拜师》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2-20 19:0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兼”等7个生字,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等方式,理解“远近闻名、渊博、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学无止境”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情境表演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3、学会用抓重点词句的方法理解、感悟孔子的品行。    
教学重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品行。
教学难点:懂得学习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尊敬师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一)了解孔子。
1、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板书课题:孔子,并在“子”上注音:zǐ)
(学生齐读)
2、强调“子”的读音。了解“子”在古代是对有学问、有道德的先生的尊称。像古代名人孔子、孟子、老子、韩非子等等都是受人敬重的。
3、交流孔子资料。大家对孔子还有什么了解呢?
(二)课题质疑。
1、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位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故事——《孔子拜师》。
2、质疑:从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3、孔子为什么拜师?怎样拜师又怎样学? 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一)检查生字词。
1、出示课件生字词:
 远近闻名 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纳闷  孔丘 迎候 
等候 学无止境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 品行
2、齐读。
3、 指导书写“迎、授”等生字。
(二)了解课文大意。
1、请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汇报。
三、研读课文,感悟品质。
(一)了解孔子为什么拜师?
1、指名回答,相机出示:
句子一: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师板书:学无止境)所以,孔子要去拜师。
句子二 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2、理解 “渊博”的意思。
3、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还不够多。所以,他去拜师。但是,他的知识真的不够“渊博”吗?
4、换词理解“远近闻名”。
5、小结:这样远近闻名、大名鼎鼎的孔子却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于是他离开家乡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二)了解孔子怎样去拜师?
1、孔子是怎样去拜师的?课文是怎样写的?
2、相机出示: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3、好好读一读句子,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4、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一路上孔子会遇到什么困难?
5、小结:那么多的困难!他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这就是——风餐露宿。为了早一点赶到洛阳,孔子白天忙着赶路,有时候晚上还要——赶路,就这样 “日夜兼程”。
6、风尘仆仆的孔子终于走到了洛阳。此时,你有什么想说?
(三)了解孔子怎样拜师?
1、孔子终于走到了洛阳,他见到了大思想家老子。师徒见面后的对话情景让人感动。
2、请以小组为单位,集体有感情地朗读对话部分,然后小组分角色配上道具表演对话。
3、生开展小组合作,师巡视了解情况。
4、师抽小组上台展示表演
5、师生合作表演。
6、从孔子的言谈举止中,你觉得孔子是个怎样的人? (师适时板书:谦虚有礼)
7、引读孔子名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温故而知新。
(四)了解孔子怎样学?
从此,孔子每天——(出示句子: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四、说话拓展,升华情感。
1、谈收获。
2、小结。 推荐阅读《孔子拜七岁项橐tuó为师》的故事,并把《孔子拜师》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作业布置:
1、推荐阅读《孔子拜七岁项橐tuó为师》的故事。
2、把《孔子拜师》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板书设计
17 孔子拜师
学无止境 为什么
不怕困难 怎样拜师
谦虚有礼  怎样学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