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一生4蚕变了新模样
一、课堂练习
1.观察蚕蛹,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蚕茧里有蚕蛹和蜕下的皮
B.与蚕宝宝相比,蚕蛹的身体外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C.蚕蛹不吃不喝,触碰时也不动,所以是没有生命的
2.在观察蚕茧和蚕蛹的过程中,下列方法不适宜采用的是( )。
A.用尺子量一量蚕茧、蚕蛹的长度
B.借助放大镜仔细地观察
C.用小刀解剖蚕蛹进行观察
3.下列关于蚕茧的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呈长椭圆形,与橄榄的形状相似。( )
(2)一定是白色的。( )
(3)大小与拳头差不多。( )
(4)一个蚕茧只有一个丝头。( )
4.蚕宝宝吐丝结茧的过程是(填序号) → → 。
①不吃桑叶,身体发黄发亮,头不停地摆动,开始寻找合适的位置。
②找到合适的位置,让吐出的丝粘结在鞋盒的角落。
③吐的丝越来越多,结的茧厚实起来,将自己包裹在茧里面。
5.实践拓展
让我们学着来抽丝吧!
步骤1:把蚕茧放在温水中浸泡几分钟。
步骤2:用竹签搅拌,把丝头挑出来。
步骤3:将蚕丝一圈一圈地绕在纸板上。
步骤4:测量和计算抽出的蚕丝有多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蚕蛹
【解析】【分析】 蚕蛹不吃不喝,触碰时也不动,但是它是有生命的。
2.【答案】C
【知识点】蚕蛹
【解析】【分析】 在观察蚕茧和蚕蛹的过程中, 不可以用小刀解剖蚕蛹进行观察。
3.【答案】(1)正确
(2)错误
(3)错误
(4)正确
【知识点】蚕蛹
【解析】【分析】1、蚕茧一般是椭圆形、与橄榄的形状相似,故答案为:正确。 2、橄榄大多数是白色的,但吃了有色燃料的蚕茧也会呈彩色的,故答案为:错误。 3、蚕茧和一个手指头差不多大,故答案为:错误。 4、 一个蚕茧只有一个丝头。故答案为:正确。
4.【答案】①;②;③
【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蚕蛹
【解析】【分析】 蚕宝宝吐丝结茧的过程是 不吃桑叶,身体发黄发亮,头不停地摆动,开始寻找合适的位置。 找到合适的位置,让吐出的丝粘结在鞋盒的角落。 吐的丝越来越多,结的茧厚实起来,将自己包裹在茧里面。
5.【答案】略
【知识点】蚕蛹
【解析】【分析】 抽丝要把茧放在热水中浸泡一下,养蚕、抽丝织成丝绸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远在4000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养蚕,织布。
1 / 1动物的一生4蚕变了新模样
一、课堂练习
1.观察蚕蛹,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蚕茧里有蚕蛹和蜕下的皮
B.与蚕宝宝相比,蚕蛹的身体外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C.蚕蛹不吃不喝,触碰时也不动,所以是没有生命的
【答案】C
【知识点】蚕蛹
【解析】【分析】 蚕蛹不吃不喝,触碰时也不动,但是它是有生命的。
2.在观察蚕茧和蚕蛹的过程中,下列方法不适宜采用的是( )。
A.用尺子量一量蚕茧、蚕蛹的长度
B.借助放大镜仔细地观察
C.用小刀解剖蚕蛹进行观察
【答案】C
【知识点】蚕蛹
【解析】【分析】 在观察蚕茧和蚕蛹的过程中, 不可以用小刀解剖蚕蛹进行观察。
3.下列关于蚕茧的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呈长椭圆形,与橄榄的形状相似。( )
(2)一定是白色的。( )
(3)大小与拳头差不多。( )
(4)一个蚕茧只有一个丝头。( )
【答案】(1)正确
(2)错误
(3)错误
(4)正确
【知识点】蚕蛹
【解析】【分析】1、蚕茧一般是椭圆形、与橄榄的形状相似,故答案为:正确。 2、橄榄大多数是白色的,但吃了有色燃料的蚕茧也会呈彩色的,故答案为:错误。 3、蚕茧和一个手指头差不多大,故答案为:错误。 4、 一个蚕茧只有一个丝头。故答案为:正确。
4.蚕宝宝吐丝结茧的过程是(填序号) → → 。
①不吃桑叶,身体发黄发亮,头不停地摆动,开始寻找合适的位置。
②找到合适的位置,让吐出的丝粘结在鞋盒的角落。
③吐的丝越来越多,结的茧厚实起来,将自己包裹在茧里面。
【答案】①;②;③
【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蚕蛹
【解析】【分析】 蚕宝宝吐丝结茧的过程是 不吃桑叶,身体发黄发亮,头不停地摆动,开始寻找合适的位置。 找到合适的位置,让吐出的丝粘结在鞋盒的角落。 吐的丝越来越多,结的茧厚实起来,将自己包裹在茧里面。
5.实践拓展
让我们学着来抽丝吧!
步骤1:把蚕茧放在温水中浸泡几分钟。
步骤2:用竹签搅拌,把丝头挑出来。
步骤3:将蚕丝一圈一圈地绕在纸板上。
步骤4:测量和计算抽出的蚕丝有多长。
【答案】略
【知识点】蚕蛹
【解析】【分析】 抽丝要把茧放在热水中浸泡一下,养蚕、抽丝织成丝绸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远在4000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养蚕,织布。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