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3.6地球表面的板块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3.6地球表面的板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2-09 11:01:38

文档简介

3.6地球表面的板块
一、基础与巩固
1.20世纪初,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意外地发现   ,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大陆是漂移的,即地球上所有的大陆曾经是   ,后来经过   ,直到演变为现在的位置。此后,他努力寻找证据,于1915年正式确立“大陆漂移说”。下列发现中,能成为支持该理论的证据有   。(多选)。
A.自大洋中脊两侧,沉积物逐渐变薄
B.北美洲和非洲、欧洲在地层、岩石构造上遥相呼应
C.在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的岩层中发现舌羊齿植物化石
D.在北极发现了热带植物化石,在南非发现了冰川遗留的痕迹
【答案】大西洋两岸轮廓相对应;连成一片;分裂 、漂移;BC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南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并且坚持自己的看法,一直研究下去,直到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解答】20世纪初,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意外地发现大西洋两岸轮廓相对应,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大陆是漂移的,即地球上所有的大陆曾经是连成一片,后来经过分裂 、漂移,直到演变为现在的位置。此后,他努力寻找证据,于1915年正式确立“大陆漂移说”。大陆漂移假说主要证据有3点,分别是:大陆轮廓的吻合性;拼合大陆几种古地层的相似性;拼合大陆几种生物的相近性,因此能成为支持该理论的证据有北美洲和非洲、欧洲在地层、岩石构造上遥相呼应,在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的岩层中发现舌羊齿植物化石,在北极发现了热带植物化石,在南非发现了冰川遗留的痕迹,BC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大西洋两岸轮廓相对应;连成一片;分裂 、漂移;BCD
2.1960~ 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林斯和迪茨基于对   的研究发现,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   ,提出了“海底扩张说”。该理论认为,在大洋中部形成一个   ,那里热的   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较老的岩石   。
【答案】大洋中脊;越来越老;地壳裂缝;地幔物质;向两边不断地推开
【知识点】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海底扩张学说
【解析】【分析】海底扩张说认为海洋地壳上有一个分裂带(表现为洋中脊或洋隆),是海洋地壳的产生地。地幔物质由此不断涌出,冷却后成为新的大洋地壳,原来的海底则随着新的海底地壳的产生而向两侧扩张。
【解答】1960~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林斯和迪茨基于对大洋中脊的研究发现,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提出了“海底扩张说”。该理论认为,在大洋中部形成一个3地壳裂缝,那里热的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较老的岩石向两边不断地推开。
故答案为:大洋中脊;越来越老;地壳裂缝;地幔物质;向两边不断地推开
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由   大板块组成,它们被   、   和   分割而成,这些“板块”漂浮在   上,相互不断地发生   和   ;板块的   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六;海岭;海沟;巨大的山脉;软流层;碰撞;张裂;碰撞和张裂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地壳运动(最主要形式):按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也称造山运动或褶皱运动。该种运动常常可以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以及巨型凹陷、岛弧、海沟等。垂直运动,又称升降运动、造陆运动,它使岩层表现为隆起和相邻区的下降,可形成高原、断块山及凹陷盆地和平原,还可引起海侵和海退,使海陆变迁。
【解答】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它们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相互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六;海岭;海沟;巨大的山脉;软流层;碰撞;张裂;碰撞和张裂
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示板块的名称。
A   ;
B   ;
C    ;
D   ;
E   ;
F   。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为海洋的是   板块,我国地处   板块。
(3)日本位于   板块和   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极不稳定,因此多   和    。
【答案】(1)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2)太平洋;亚欧
(3)太平洋;亚欧;火山;地震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构成的地球表面不是一块整齐,而是由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构成。
【解答】(1)A亚欧板块;B非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D太平洋板块;E美洲板块;F南极洲板块。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为海洋的是太平洋板块,我国地处亚欧板块。
(3)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极不稳定,因此多火山和地震。
故答案为:(1)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2)太平洋;亚欧(3)太平洋;亚欧;火山;地震
5.进行下面的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取两本书做碰撞实验,碰撞使书本   ,而板块的碰撞常形成   。
(2)取两块板,用牛皮纸胶合,然后在上面放一空瓶子,朝不同的方向馒慢用力拉,直至断裂。木板上的牛皮纸断裂时,产生   使瓶子翻倒,而板块的张裂常形成   和   。
【答案】(1)隆起;山脉
(2)振动;裂谷;海洋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通过实验模拟山脉、海洋、裂谷的形成。
【解答】(1)取两本书做碰撞实验,碰撞使书本隆起,而板块的碰撞常形成山脉。
(2)取两块板,用牛皮纸胶合,然后在上面放一空瓶子,朝不同的方向馒慢用力拉,直至断裂。木板上的牛皮纸断裂时,产生振动使瓶子翻倒,而板块的张裂常形成裂谷和海洋。
故答案为:(1)隆起;山脉(2)振动;裂谷;海洋
6.地质学家认为一个新的板块边界正在印度洋形成,如图所示,澳大利亚所在的大陆板块部分正从印度所在的大陆板块中分离出去。
(1)箭头所指方向是板块运动的方向, 请分别说出澳大利亚和印度所在的大陆板块运动的方向。
(2)印度一澳大利亚板块的北部正向北移动,与亚欧板块相撞。推测在两个板块的接触部位会发生什么现象。
【答案】(1)澳大利亚所在的大陆板块向东北方向运动,印度所在的大陆板块向北运动。
(2)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在临近亚欧板块海底处形成海沟和一系列岛屿,而在亚欧板块上则形成高原和山地。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方,碰撞边界处易形成海岸山脉、岛弧和海沟。
【解答】(1)根据图中箭头方向指示澳大利亚所在的大陆板块向东北方向运动,而印度所在的大陆板块向北运动。
(2)图中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了世界上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脉, 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形成世界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图中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形成世界上最长的安第斯山脉。
二、拓展与提高
7.2010年4月14日,冰岛艾雅法拉火山开始大规模喷发,大量火山灰在空中飘散。历史上,冰岛曾多次发生火山爆发活动,下列关于其原因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
A. 冰岛处于板块内部 B.冰岛处于板块交界处
C.冰岛处于火山.地震带上 D.冰岛处于地壳运动活跃的区城
【答案】A
【知识点】火山;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板块运动学说认为,有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中。
【解答】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冰岛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所以火山地震频发,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北极熊是一种寒带的动物,能在水中捕食,但不善于长途跋涉,主要以海豹、鱼类为食。北极熊只有北极有,而南极没有。你认为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南极缺乏淡水,北极熊不能生存
B.南极是低纬度地区,气候条件不适合北极熊生存
C.南极以前是有北极熊的,但由于经历过剧烈的地质运动,所以北极熊灭绝了
D.在北极熊出现前,由于板块运动,南极大陆已与其他大陆分离,北极熊无法渡海到南极
【答案】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板块运动是指地球表面一个板块对于另一个板块的相对运动,而板块运动使板块分离。
【解答】北极熊能适应寒冷的北极生活,由于板块运动,南极大陆已与其它大陆分离,北极熊无法渡海到南极,因此北极熊只有北极有,而南极没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9.如图为板块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洋地壳,岩层年龄较轻的是   (多选)。
(2)下列有关板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板块即为软流层部分
B.板块交界即为海陆交界
C.板块即为地壳及部分地幔
D.大陆的垂直升降造成板块的移动
(3)依据海底扩张学说,造成海洋地壳扩张的动力为(  ) 。
A.大陆漂移 B.地球的自转 C.潮汐效应 D.热地幔上涌
【答案】(1)甲、乙
(2)C
(3)D
【知识点】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地壳和地幔上部软流层以上)被一些断裂构造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解答】(1)海底岩石的年龄很轻,一般不超过2亿年,岩石离海岭越近,年龄越轻,离海岭越远,年龄越老,并在海岭两侧呈对称分布,而甲、乙离海岭最近,因此岩层年龄较轻。
(2) 板块即为地壳及部分地幔,C符合题意。
(3)海底扩张说认为,大洋底部地壳不断生成--扩张--消亡的过程,是地幔中物质对流的结果,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甲、乙(2)C(3)D
1 / 13.6地球表面的板块
一、基础与巩固
1.20世纪初,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意外地发现   ,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大陆是漂移的,即地球上所有的大陆曾经是   ,后来经过   ,直到演变为现在的位置。此后,他努力寻找证据,于1915年正式确立“大陆漂移说”。下列发现中,能成为支持该理论的证据有   。(多选)。
A.自大洋中脊两侧,沉积物逐渐变薄
B.北美洲和非洲、欧洲在地层、岩石构造上遥相呼应
C.在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的岩层中发现舌羊齿植物化石
D.在北极发现了热带植物化石,在南非发现了冰川遗留的痕迹
2.1960~ 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林斯和迪茨基于对   的研究发现,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   ,提出了“海底扩张说”。该理论认为,在大洋中部形成一个   ,那里热的   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较老的岩石   。
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由   大板块组成,它们被   、   和   分割而成,这些“板块”漂浮在   上,相互不断地发生   和   ;板块的   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示板块的名称。
A   ;
B   ;
C    ;
D   ;
E   ;
F   。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为海洋的是   板块,我国地处   板块。
(3)日本位于   板块和   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极不稳定,因此多   和    。
5.进行下面的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取两本书做碰撞实验,碰撞使书本   ,而板块的碰撞常形成   。
(2)取两块板,用牛皮纸胶合,然后在上面放一空瓶子,朝不同的方向馒慢用力拉,直至断裂。木板上的牛皮纸断裂时,产生   使瓶子翻倒,而板块的张裂常形成   和   。
6.地质学家认为一个新的板块边界正在印度洋形成,如图所示,澳大利亚所在的大陆板块部分正从印度所在的大陆板块中分离出去。
(1)箭头所指方向是板块运动的方向, 请分别说出澳大利亚和印度所在的大陆板块运动的方向。
(2)印度一澳大利亚板块的北部正向北移动,与亚欧板块相撞。推测在两个板块的接触部位会发生什么现象。
二、拓展与提高
7.2010年4月14日,冰岛艾雅法拉火山开始大规模喷发,大量火山灰在空中飘散。历史上,冰岛曾多次发生火山爆发活动,下列关于其原因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
A. 冰岛处于板块内部 B.冰岛处于板块交界处
C.冰岛处于火山.地震带上 D.冰岛处于地壳运动活跃的区城
8.北极熊是一种寒带的动物,能在水中捕食,但不善于长途跋涉,主要以海豹、鱼类为食。北极熊只有北极有,而南极没有。你认为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南极缺乏淡水,北极熊不能生存
B.南极是低纬度地区,气候条件不适合北极熊生存
C.南极以前是有北极熊的,但由于经历过剧烈的地质运动,所以北极熊灭绝了
D.在北极熊出现前,由于板块运动,南极大陆已与其他大陆分离,北极熊无法渡海到南极
9.如图为板块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洋地壳,岩层年龄较轻的是   (多选)。
(2)下列有关板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板块即为软流层部分
B.板块交界即为海陆交界
C.板块即为地壳及部分地幔
D.大陆的垂直升降造成板块的移动
(3)依据海底扩张学说,造成海洋地壳扩张的动力为(  ) 。
A.大陆漂移 B.地球的自转 C.潮汐效应 D.热地幔上涌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大西洋两岸轮廓相对应;连成一片;分裂 、漂移;BC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南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并且坚持自己的看法,一直研究下去,直到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解答】20世纪初,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意外地发现大西洋两岸轮廓相对应,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大陆是漂移的,即地球上所有的大陆曾经是连成一片,后来经过分裂 、漂移,直到演变为现在的位置。此后,他努力寻找证据,于1915年正式确立“大陆漂移说”。大陆漂移假说主要证据有3点,分别是:大陆轮廓的吻合性;拼合大陆几种古地层的相似性;拼合大陆几种生物的相近性,因此能成为支持该理论的证据有北美洲和非洲、欧洲在地层、岩石构造上遥相呼应,在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的岩层中发现舌羊齿植物化石,在北极发现了热带植物化石,在南非发现了冰川遗留的痕迹,BC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大西洋两岸轮廓相对应;连成一片;分裂 、漂移;BCD
2.【答案】大洋中脊;越来越老;地壳裂缝;地幔物质;向两边不断地推开
【知识点】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海底扩张学说
【解析】【分析】海底扩张说认为海洋地壳上有一个分裂带(表现为洋中脊或洋隆),是海洋地壳的产生地。地幔物质由此不断涌出,冷却后成为新的大洋地壳,原来的海底则随着新的海底地壳的产生而向两侧扩张。
【解答】1960~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林斯和迪茨基于对大洋中脊的研究发现,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提出了“海底扩张说”。该理论认为,在大洋中部形成一个3地壳裂缝,那里热的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较老的岩石向两边不断地推开。
故答案为:大洋中脊;越来越老;地壳裂缝;地幔物质;向两边不断地推开
3.【答案】六;海岭;海沟;巨大的山脉;软流层;碰撞;张裂;碰撞和张裂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地壳运动(最主要形式):按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也称造山运动或褶皱运动。该种运动常常可以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以及巨型凹陷、岛弧、海沟等。垂直运动,又称升降运动、造陆运动,它使岩层表现为隆起和相邻区的下降,可形成高原、断块山及凹陷盆地和平原,还可引起海侵和海退,使海陆变迁。
【解答】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它们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相互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六;海岭;海沟;巨大的山脉;软流层;碰撞;张裂;碰撞和张裂
4.【答案】(1)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2)太平洋;亚欧
(3)太平洋;亚欧;火山;地震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构成的地球表面不是一块整齐,而是由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构成。
【解答】(1)A亚欧板块;B非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D太平洋板块;E美洲板块;F南极洲板块。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为海洋的是太平洋板块,我国地处亚欧板块。
(3)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极不稳定,因此多火山和地震。
故答案为:(1)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2)太平洋;亚欧(3)太平洋;亚欧;火山;地震
5.【答案】(1)隆起;山脉
(2)振动;裂谷;海洋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通过实验模拟山脉、海洋、裂谷的形成。
【解答】(1)取两本书做碰撞实验,碰撞使书本隆起,而板块的碰撞常形成山脉。
(2)取两块板,用牛皮纸胶合,然后在上面放一空瓶子,朝不同的方向馒慢用力拉,直至断裂。木板上的牛皮纸断裂时,产生振动使瓶子翻倒,而板块的张裂常形成裂谷和海洋。
故答案为:(1)隆起;山脉(2)振动;裂谷;海洋
6.【答案】(1)澳大利亚所在的大陆板块向东北方向运动,印度所在的大陆板块向北运动。
(2)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在临近亚欧板块海底处形成海沟和一系列岛屿,而在亚欧板块上则形成高原和山地。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方,碰撞边界处易形成海岸山脉、岛弧和海沟。
【解答】(1)根据图中箭头方向指示澳大利亚所在的大陆板块向东北方向运动,而印度所在的大陆板块向北运动。
(2)图中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了世界上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脉, 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形成世界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图中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形成世界上最长的安第斯山脉。
7.【答案】A
【知识点】火山;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板块运动学说认为,有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中。
【解答】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冰岛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所以火山地震频发,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答案】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板块运动是指地球表面一个板块对于另一个板块的相对运动,而板块运动使板块分离。
【解答】北极熊能适应寒冷的北极生活,由于板块运动,南极大陆已与其它大陆分离,北极熊无法渡海到南极,因此北极熊只有北极有,而南极没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9.【答案】(1)甲、乙
(2)C
(3)D
【知识点】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地壳和地幔上部软流层以上)被一些断裂构造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解答】(1)海底岩石的年龄很轻,一般不超过2亿年,岩石离海岭越近,年龄越轻,离海岭越远,年龄越老,并在海岭两侧呈对称分布,而甲、乙离海岭最近,因此岩层年龄较轻。
(2) 板块即为地壳及部分地幔,C符合题意。
(3)海底扩张说认为,大洋底部地壳不断生成--扩张--消亡的过程,是地幔中物质对流的结果,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甲、乙(2)C(3)D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