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一、基础与巩固
1.以下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①地球是个球体;②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③天圆地方。按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先后顺序,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2.(2018·金华)限于活动范围,人们通常无法直接观察地球的形状,但可通过身边某些现象和事件找到地球是球体的证据,下列现象和事件不能作为证据的是( )
A.麦哲伦环球航行
B.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C.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位置变化
D.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3.读地球形状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是指 半径,字母b为两极半径,a比b长 千米。
(2)经现代科技测量知道,地球是一个 稍扁、 略鼓的椭球体;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上看,地球是很圆的,这是因为 。
A.地球外面有大气层
B.地球本身就是个球体
C.过去的测量有错误
D.地球赤道半径和两极方向的半径相差很小
4.读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所示意的地球内部圈层:A 、B 、C 。
(2)各圈层厚度按照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 。
(3)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位于字母 所示圈层顶部。
(4)岩石圈包括字母 所示圈层和字母 所示圈层顶部。
5.结合“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木板上移动的铅笔长度,随着铅笔位置的移动,观察到的铅笔长度 (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观察在篮球上移动的铅笔长度,随着铅笔的移动,观察到的铅笔长度 (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2)在解释“海面上远去的船只为什么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这一现象时,活动中的“铅笔头”相当于 ,铅笔的“笔身"相当于 ,“ 篮球”相当于 。
(3)如果海面上的帆船从远方驶来,在岸边可以观察的现象是 。
6. 1519年9月,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船队从西班牙出发,一直向西航行。他们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1522年9月返回了西班牙。麦哲伦为这次探险活动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请回答下列问题。
(1)麦哲伦的这次航行路径可以证明 。
(2)麦哲伦的船队走到世界最西的地方了吗?为什么?
二、拓展与提高
7.1864 年凡尔纳的小说《地心游记》激起了人们对地球内部结构的想象。假如有一天你真的能在地面乘坐某一工具通向地心,由地面直达地心的旅程中,将依次穿过的圈层是( )。
A. 地核——地幔——地壳 B.地幔——地核——地壳
C.地壳——地幔——地核 D.地壳——地核——地幔
8.“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与毛泽东主席这句诗最吻合的地点是( )。
A.赤道 B.南纬30° C.北纬30° D.北纬40°
9.如果你乘船出海,你看到的港口灯塔会( )。
A.从上到下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B.塔顶和塔基同时从视野中消失
C.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D.整个突然从视野中消失
10.站得高,看得远,这是由于地球是个巨大的 ,登高才能望远。登多高,望多远,通过计算得到了下表所示数据,其中h为观察者眼睛离地面的高度(垂直距离)。从表中可知,离地越高, 越广。
离地高度h(米) 1 2 10 20 50 100 1000 5000 10000
可见范围s(千米) 4 5 11 16 25 36 113 252 357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解答】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最后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古代的天圆地方说:我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的说法,也有“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的说法.近代的球体理论:后来人们根据太阳月球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个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现代的椭球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经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并非是一个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球体
【解答】A、麦哲伦环球航行是朝着一个方向航行最终回到起点,能够证明地球是圆的;故A正确;
B、太空拍摄的照片更加直观的证明地球是圆的;故B正确;
C、铅笔位置的变化是模拟麦哲伦航行,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故C错误;
D、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说明地球是圆的;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3.【答案】(1)赤道;21
(2)两极;赤道;D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内部的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照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1.5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呈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圆球体
【解答】(1)图中字母a是指赤道半径,字母b为两极半径,a比b长21千米。
(2)经现代科技测量知道,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上看,地球是很圆的,这是因为地球赤道半径和两极方向的半径相差很小 。
故答案为:(1)赤道;21(2)两极;赤道;D
4.【答案】(1)地壳;地幔;地核
(2)ABC
(3)B
(4)A;B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内部的结构
【解析】【分析】地表以下为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地表以上为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岩石圈是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圈而言的坚硬的岩石圈层,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岩石圈下面是软流圈。岩石圈可分为6大板块: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
【解答】(1)A、B、C所示意的地球内部圈层:A地壳、B地幔、C地核。
(2)各圈层厚度按照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ABC。
(3)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位于字母B地幔所示圈层顶部。
(4)岩石圈包括字母A所示圈层和字母B所示圈层顶部。
故答案为:(1)地壳;地幔;地核(2)ABC(3)B(4)A;B
5.【答案】(1)不会;会
(2)船身;桅杆;海面
(3)先观察到船帆,后观察到船身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因为光是直线传播,运动在平面上的物体,根据视觉原理,物体越远感觉越小,但都能看到原貌;运动在球面上的物体却不同,越远所能看见部分越小,最后全不见。粉笔在球面上由近及远移动时,越远越小,最后会全看不见。
【解答】(1)观察木板上移动的铅笔长度,随着铅笔位置的移动,观察到的铅笔长度不会发生变化。观察在篮球上移动的铅笔长度,随着铅笔的移动,观察到的铅笔长度会发生变化。
(2)在解释“海面上远去的船只为什么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这一现象时,活动中的“铅笔头”相当于船身,铅笔的“笔身"相当于桅杆,“ 篮球”相当于海面。
(3)如果海面上的帆船从远方驶来,在岸边可以观察的现象是先观察到船帆,后观察到船身。
故答案为:(1)不会;会(2)船身; 桅杆;海面(3)先观察到船帆,后观察到船身
6.【答案】(1)地球是圆的(球体)
(2)没有。因为地球是个球体,没有真正的最西端。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1519年9月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出地中海经直布罗陀海峡到达大西洋,穿越大西洋经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在菲律宾折向南方,进入印度洋,在好望角南进入大西洋,再穿越直布罗陀海峡回到西班牙。
【解答】(1)麦哲伦的这次航行路径可以证明地球是圆的(球体)。
(2)麦哲伦的船队没有走到世界最西的地方,因为地球是个球体,没有真正的最西端。
故答案为:(1)地球是圆的(球体) (2)没有。因为地球是个球体,没有真正的最西端
7.【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答】地球的内部结构为一同心状圈层构造,由地心至地表依次分化为地核、地幔、地壳, 由地面直达地心的旅程中,将依次穿过的圈层是地壳——地幔——地核,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照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1.5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 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呈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圆球体。
【解答】地球在自转,24小时自转一周。因为地球赤道的全长为40076千米,所以当你坐在赤道附近的教室里专心听课时,你正以464米/秒的速度飞驰着。这个速度超过了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以这样的速度运动,每天可行4万千米。这就是诗句中“坐地日行八万里”所指的意思,因此与毛泽东主席这句诗最吻合的地点是赤道,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9.【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地球本身是一个球体,我们在船上能够看到港口的灯塔,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解答】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随着船舶离开陆地开往海洋,灯塔会逐渐没入地平线,所以给人的效果是从下而上从视野中消失,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答案】球体;可见范围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结合表中数据可得出可见范围与观察者眼睛离地面的高度的关系。
【解答】站得高,看得远,这是由于地球是个巨大的球体,登高才能望远。登多高,望多远,通过计算得到了下表所示数据,其中h为观察者眼睛离地面的高度(垂直距离)。从表中可知,离地越高,可见范围越广。
故答案为:球体;可见范围
1 / 13.1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一、基础与巩固
1.以下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①地球是个球体;②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③天圆地方。按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先后顺序,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解答】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最后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2018·金华)限于活动范围,人们通常无法直接观察地球的形状,但可通过身边某些现象和事件找到地球是球体的证据,下列现象和事件不能作为证据的是( )
A.麦哲伦环球航行
B.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C.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位置变化
D.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古代的天圆地方说:我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的说法,也有“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的说法.近代的球体理论:后来人们根据太阳月球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个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现代的椭球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经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并非是一个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球体
【解答】A、麦哲伦环球航行是朝着一个方向航行最终回到起点,能够证明地球是圆的;故A正确;
B、太空拍摄的照片更加直观的证明地球是圆的;故B正确;
C、铅笔位置的变化是模拟麦哲伦航行,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故C错误;
D、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说明地球是圆的;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3.读地球形状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是指 半径,字母b为两极半径,a比b长 千米。
(2)经现代科技测量知道,地球是一个 稍扁、 略鼓的椭球体;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上看,地球是很圆的,这是因为 。
A.地球外面有大气层
B.地球本身就是个球体
C.过去的测量有错误
D.地球赤道半径和两极方向的半径相差很小
【答案】(1)赤道;21
(2)两极;赤道;D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内部的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照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1.5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呈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圆球体
【解答】(1)图中字母a是指赤道半径,字母b为两极半径,a比b长21千米。
(2)经现代科技测量知道,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上看,地球是很圆的,这是因为地球赤道半径和两极方向的半径相差很小 。
故答案为:(1)赤道;21(2)两极;赤道;D
4.读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所示意的地球内部圈层:A 、B 、C 。
(2)各圈层厚度按照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 。
(3)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位于字母 所示圈层顶部。
(4)岩石圈包括字母 所示圈层和字母 所示圈层顶部。
【答案】(1)地壳;地幔;地核
(2)ABC
(3)B
(4)A;B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内部的结构
【解析】【分析】地表以下为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地表以上为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岩石圈是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圈而言的坚硬的岩石圈层,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岩石圈下面是软流圈。岩石圈可分为6大板块: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
【解答】(1)A、B、C所示意的地球内部圈层:A地壳、B地幔、C地核。
(2)各圈层厚度按照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ABC。
(3)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位于字母B地幔所示圈层顶部。
(4)岩石圈包括字母A所示圈层和字母B所示圈层顶部。
故答案为:(1)地壳;地幔;地核(2)ABC(3)B(4)A;B
5.结合“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木板上移动的铅笔长度,随着铅笔位置的移动,观察到的铅笔长度 (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观察在篮球上移动的铅笔长度,随着铅笔的移动,观察到的铅笔长度 (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2)在解释“海面上远去的船只为什么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这一现象时,活动中的“铅笔头”相当于 ,铅笔的“笔身"相当于 ,“ 篮球”相当于 。
(3)如果海面上的帆船从远方驶来,在岸边可以观察的现象是 。
【答案】(1)不会;会
(2)船身;桅杆;海面
(3)先观察到船帆,后观察到船身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因为光是直线传播,运动在平面上的物体,根据视觉原理,物体越远感觉越小,但都能看到原貌;运动在球面上的物体却不同,越远所能看见部分越小,最后全不见。粉笔在球面上由近及远移动时,越远越小,最后会全看不见。
【解答】(1)观察木板上移动的铅笔长度,随着铅笔位置的移动,观察到的铅笔长度不会发生变化。观察在篮球上移动的铅笔长度,随着铅笔的移动,观察到的铅笔长度会发生变化。
(2)在解释“海面上远去的船只为什么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这一现象时,活动中的“铅笔头”相当于船身,铅笔的“笔身"相当于桅杆,“ 篮球”相当于海面。
(3)如果海面上的帆船从远方驶来,在岸边可以观察的现象是先观察到船帆,后观察到船身。
故答案为:(1)不会;会(2)船身; 桅杆;海面(3)先观察到船帆,后观察到船身
6. 1519年9月,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船队从西班牙出发,一直向西航行。他们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1522年9月返回了西班牙。麦哲伦为这次探险活动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请回答下列问题。
(1)麦哲伦的这次航行路径可以证明 。
(2)麦哲伦的船队走到世界最西的地方了吗?为什么?
【答案】(1)地球是圆的(球体)
(2)没有。因为地球是个球体,没有真正的最西端。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1519年9月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出地中海经直布罗陀海峡到达大西洋,穿越大西洋经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在菲律宾折向南方,进入印度洋,在好望角南进入大西洋,再穿越直布罗陀海峡回到西班牙。
【解答】(1)麦哲伦的这次航行路径可以证明地球是圆的(球体)。
(2)麦哲伦的船队没有走到世界最西的地方,因为地球是个球体,没有真正的最西端。
故答案为:(1)地球是圆的(球体) (2)没有。因为地球是个球体,没有真正的最西端
二、拓展与提高
7.1864 年凡尔纳的小说《地心游记》激起了人们对地球内部结构的想象。假如有一天你真的能在地面乘坐某一工具通向地心,由地面直达地心的旅程中,将依次穿过的圈层是( )。
A. 地核——地幔——地壳 B.地幔——地核——地壳
C.地壳——地幔——地核 D.地壳——地核——地幔
【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答】地球的内部结构为一同心状圈层构造,由地心至地表依次分化为地核、地幔、地壳, 由地面直达地心的旅程中,将依次穿过的圈层是地壳——地幔——地核,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与毛泽东主席这句诗最吻合的地点是( )。
A.赤道 B.南纬30° C.北纬30° D.北纬40°
【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照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1.5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 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呈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圆球体。
【解答】地球在自转,24小时自转一周。因为地球赤道的全长为40076千米,所以当你坐在赤道附近的教室里专心听课时,你正以464米/秒的速度飞驰着。这个速度超过了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以这样的速度运动,每天可行4万千米。这就是诗句中“坐地日行八万里”所指的意思,因此与毛泽东主席这句诗最吻合的地点是赤道,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9.如果你乘船出海,你看到的港口灯塔会( )。
A.从上到下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B.塔顶和塔基同时从视野中消失
C.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D.整个突然从视野中消失
【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地球本身是一个球体,我们在船上能够看到港口的灯塔,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解答】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随着船舶离开陆地开往海洋,灯塔会逐渐没入地平线,所以给人的效果是从下而上从视野中消失,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站得高,看得远,这是由于地球是个巨大的 ,登高才能望远。登多高,望多远,通过计算得到了下表所示数据,其中h为观察者眼睛离地面的高度(垂直距离)。从表中可知,离地越高, 越广。
离地高度h(米) 1 2 10 20 50 100 1000 5000 10000
可见范围s(千米) 4 5 11 16 25 36 113 252 357
【答案】球体;可见范围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结合表中数据可得出可见范围与观察者眼睛离地面的高度的关系。
【解答】站得高,看得远,这是由于地球是个巨大的球体,登高才能望远。登多高,望多远,通过计算得到了下表所示数据,其中h为观察者眼睛离地面的高度(垂直距离)。从表中可知,离地越高,可见范围越广。
故答案为:球体;可见范围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