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语文第2课《济南的冬天》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上语文第2课《济南的冬天》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29 09:42: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济南的冬天》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1968年,老舍和其超现实作品《猫城记》进入诺贝尔文学奖终评,在五个候选人投票中获得第一名。遗憾的是老舍已于1966年8月去世。 最终,奖项颁给了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老舍虽未获奖,但他以深刻远博的文学思想、醇厚质朴的艺术风格,成为永远闪耀在世界文坛的一颗明星。
老舍曾在山东济南和青岛生活过,今天,我们将追随老舍先生的足迹,走进济南的冬天,去领略冬天的济南那特有的温馨……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体会济南的冬天之美。
2、品味精妙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学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4、体会作者对济南冬日的独特感受,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著名作家。著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短篇小说《断魂枪》,话剧《龙须沟》《茶馆》等。老舍的作品多以市民阶层的生活为题材,有强烈的正义感,语言诙谐轻松、幽默风趣、“京味”十足,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深受群众喜爱。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读音释义】
①响晴:晴朗无云。
②设若:假如。
③秀气:秀美小巧。
④贮蓄(zhù xù):存放、积存。
⑤澄(chéng)清:清亮。
⑥空灵:美妙无穷而不可捉摸。
【整体把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一个词语概括济南冬天的气候特点,然后说说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明确:温晴。是从山、水两个方面来表现温晴这一特点的。
2、课文写了哪些状态下的山?各有什么特点?济南冬天的水又有什么特点?
明确:阳光照耀下的山:可爱、充满温情。
薄雪覆盖下的山:娇美、秀气。
城外的远山:淡雅。
济南的冬水:暖、绿、清亮。
3、划分结构层次。
明确:第一部分(1):总写济南冬天温晴,是个“宝地”。
第二部分(2-6):分写济南冬天的山和水。
第三部分(7):总结全文,让人回味。
【合作探究】
1、第1段作者用什么写作手法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有何好处?
明确:对比。分别把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亮与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作比较,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赞赏济南是个“宝地”。
2、第1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总领全文,为下文具体描述作铺垫。
3、文章是怎样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的?
明确: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到写冬天的山。
4、“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拟人。“睡”“醒”将老城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是个“理想的境界”,表达喜爱和赞美之情。
5、赏析: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明确:比喻、拟人。把围着济南的一圈小山比作“小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济南小山围城的地形特点;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的小山可爱、慈善和充满温情的特点。
6、作者还写了济南人的神情和心理,目的是什么?
明确:写济南人的神情和心理,从侧面表现济南冬天的慈善,表现冬天的济南是一个适于人们生活的暖和安适的“理想的境界”。
7第4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全段是围绕哪个字来写的?
明确: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妙”。
8、“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一句中“妙”字,体现在何处?
明确:写“薄雪覆盖下的小山”之妙,是通过描绘其他的景物来体现:山尖的白雪与蓝天相映成辉;矮松的青黑与树尖的白花相映生色;给小山穿带水纹的花衣,薄雪微微露出点粉色,富有情态。
因此,雪后小山之妙:妙在雪光,妙在雪色,妙在雪态。
9、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的?
明确:按照自上而下的空间顺序,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移步换景,有层次地写出秀美的山景。
10、下列各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1)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明确:比喻。将树尖的雪比作“白花”,将树尖顶雪的矮松比作“日本看护妇”,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矮松的秀美风姿。
(2)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明确:拟人、比喻。把山坡上斑驳的色彩生动形象地说成是“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显得秀丽迷人,抒发了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
(3)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明确:拟人。“害了羞”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表达喜爱之情。
11、作者按怎样的顺序描写城外的远山?请找出表示方位的词语。
明确:由里向外的空间顺序。城里→城外。
12、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
明确:两个“卧”字,用拟人手法赋予小村庄、雪以生命和感情,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烘托出一种安适、恬静、和谐的气氛。和前文“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相呼应。
13、第6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哪些词语能看出来?
明确:自下而上的空间顺序。河水→空中→半空中→天上。
14、“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拟人。使水有了灵气,生动形象地写出水的温暖、多情,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
15、“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文章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
明确:①点题;②首尾呼应;③总结全文;④让人回味。
16、纵观全文,说说济南为何“真得算个宝地”。
明确:济南的冬天在与北平的朔风、伦敦的重雾、热带的毒日相比较后,给人的感受是:无风声、响晴和温晴,天气暖和安适,三面环山,山是可爱、温情、隽秀的,水是绿色、温暖、澄清的。
17、归纳主旨
明确:本文生动而真切地描写了冬天济南的山和水,表现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课堂检测】
1、“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去掉“声”字可以吗?为什么?
答案:不能。“没有风声”不是没有风,而是有风,但很小,微风而已。用词准确。如果去掉“声”就成了“没有风”,与实际情况不符。
2、“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表达作者对济南小山的无比怜惜和喜爱之情。流露出作者对济南小山的爱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