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22《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册22《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29 12:39:5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八年级下册《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选自部编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下第六单元《礼记二则》的第二则。“大道之行也”取自《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本文是孔子回答弟子言偃的一段答语,孔子认为在大道施行的时候,一定能形成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孔子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短短百余字,却蕴含着大同社会的丰富内涵。
教学目标:
1.多种朗读,诵文言之美。
2.咀嚼关键,描大同之貌。
3.联读前后,悟先贤之梦。
课型:
诵读型+主题型
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大道之行也》歌曲视频——
一个冬日,孔子参加鲁国的年终重大祭祀活动“蜡zhà祭”,祭祀结束后,他站在宗庙外的楼台上抬眼远望,有感于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现实,描绘了他虽然没能见到,但却十分向往的理想社会——“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齐读课题——《大道之行也》。
一 多种朗读,诵文言之美
大|道|之|行|也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一)读出字字响亮之美。
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留心容易读错的地方,作上标记。
通假字:选贤与(jǔ)能
生僻字:讲信修睦(mù ) 矜(guān)寡孤独 
多音字:幼有所长(zhǎng) 男有分( fèn ) 货恶(wù)其弃于地也 谋闭而不兴(xīng)
(二)读出文章大意之美
1.“大道之行也”取自《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你会给本文另起个什么题目?
预设:《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为公》《行大道,得大同》《礼记大同篇》等
2.文段以“大道之行也”开头,以“是谓大同”结尾。“大道”指什么 “大同”又指什么 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预设:
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政治制度;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概括地说,就是“行大道,成大同。”
(三)读出节奏分明之美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指名单独朗读,注意文中停顿。
齐读。
(四)读出文中对偶句之美。
文中对偶句式的工整、节奏分明、琅琅上口,师生对读,师读上句,生读下句。
(师读)人/不独/亲其亲
(生读)不独/子其子
(师读)男/有分
(生读)女/有归。
(师读)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生读)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五)读出层次结构之美
1、全文共5句话,107字,根据文意,可分为几层?
预设:
本文分为三层。
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
2、读出层次
明确:
(男生读)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女生读)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齐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六)读出情读之美
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品味语言,明晰文意。
穿插朗读指导:
(1)大道之行也:用提示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就是“大道”的内涵。
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用分列语气读,当读出层次感,要有停顿变化,不能连的太紧。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全用排偶句式,共有四组,应读出层次感。有些字有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的“人”“使老有所终……”中的“使”,这些字后均当作一顿。最后一组谈“货”“力”观念,此两字后亦当作一顿。读至“不必为己”,要作稍长停顿,收住这一层意思。
(3)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是故”用承上作结的语气读。“故外户而不闭”后停顿稍长。“是谓大同”是全文结论,要一字一顿,要读得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七)读出创意读之多样美
组织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创意读。
如:吟诵、唱读、演读、男女分读、打节拍读、对读、齐读等。
先自由朗读,接着小组内互读互听互相指导,再推荐优秀的展示。
二咀嚼关键,描大同之貌
大|道|之|行|也
探暗而见明,循理以求道。朱熹说:“诵读的要义在‘得他滋味’;’须是沉潜讽咏,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
(一)描大同之貌
1.孔子会怎样向我们描述他心目中的这个大同社会?
明确:
结合文本,用句式“这就是大同社会,那里 ,真是个理想社会。”来说话。(力求言文融合,在描述中增进对文言词句理解。教师相机答疑疑惑或指正引导)
预设:
◎这就是大同社会,那里施行大道,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真是个理想社会。
◎这就是大同社会,那里人们不只是敬爱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抚育自己的子女,真是个理想社会。
◎这就是大同社会,那里使老年人有终老的保障,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真是个理想社会。
◎这就是大同社会,那里男子有职业,女子及时婚配,人人安居乐业,真是个理想社会。
◎这就是大同社会,那里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真是个理想社会。
◎这就是大同社会,那里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但(之所以厌恶)不一定是因为想要据为已有。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自己多出力)不一定是为了自己的私利,真是个理想社会。
◎这就是大同社会,那里(人们)都只是把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真是个理想社会。
2.难句讲析:
试翻译“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并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①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恶:厌恶,憎恶 其:指货,财物 藏:私藏
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但(之所以厌恶)不一定是因为想要据为已有。
②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其:指力,力气 为:为了
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自己多出力)不一定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预设:这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不会将它据为己有;“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全力地工作,却没有“多得”的念头。即“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二)咀嚼关键词
1.咀嚼“公”字:
《说文解字》:“公”会意字,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公”,平分也,平均分配。韩非子说,与私相背,就是公。即“公正无私”的意思。
《礼记正义》解释说:“天下为公,谓天子位也,为公谓揖让而授圣德,不私传子孙,即废朱、均而用舜、禹也。”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为天下人共有,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世传于子孙,如尧不以帝位传其子丹朱而传给舜,舜又不传其商均而传禹的王位禅让,正是“天下为公”的独特体现。“天下为公”,具体措施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说说“天下为公”的反义词?
预设:天下为私、天下为家等。
2.咀嚼含“有”的句子:
①齐读下面句子,说说这几句话的意思,说说你的发现:
明确: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②换成“无”字,比较读:
原文: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改文:
使老无所终,壮无所用,幼无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无所养。男无分,女无归。
结合理解,再读好这句。
3.咀嚼含“不”的否定句:
明确:
齐读下面句子,说说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再说说你的发现。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预设:
多含“不”,否定句。
②去掉“不”字,改成肯定句,与原文比较读。
明确:
原文: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作者为什么用否定句?说说你的理解与发现。
预设:首先,否定句起强调作用,突出作者的追求。作者用否定句,就是要让我们看到当时的现实社会的情况。
结合理解,再读好这几句。注意重音、节奏语气停连等。
4.思考:“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预设: 
(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的是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对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适的安排。对“矜、寡、孤、独、废疾者”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体现出了社会的关爱。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有稳定的职业,男女婚配及时,有安定和睦的家庭,男耕女织,丰衣足食。男女都能安居乐业。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人们珍惜劳动果实,无自私自利之心,不会将它据为己有;“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全力地工作,却没有“多得”的念头,更不会据为己有。这主要是就人们的思想观念说的,因为只有树公心、去私心,才能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5.学生按提示读。
师:这就是大同社会,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生: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师:这就是大同社会,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生:男有分,女有归。
师:这就是大同社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生: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师:这就是大同社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生: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户而不闭。
三联读前后,悟先贤之梦
大|道|之|行|也
(一)本文是孔子回答弟子言偃的一段答语,原文前有一段文字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
明确:
原文此前文字记述:
思考:生活在变乱纷呈的春秋末期的孔子,通过这番言论表达了他怎样的政治理想?
预设:没有赶上大道实行的时代,希望出现太平盛世。
(二)原文后有也一段文字:
明确:
原文此后文字记述:
明确:
学生读并疏通文意。
思考:结合甲乙两则材料,概括当时社会、理想社会各有何特点?
预设:
现实社会: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战乱频繁、民不聊生。
理想社会:天下为公,安居乐业,和平安定。
可见现实社会是战乱频繁,民不聊生!正是基于现实社会的不安定,孔子提出了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
(三)对比读:
读中体会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之不同:
【理想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现实社会】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小结: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
助读资料:
(四)学生活动:
模拟央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同位两人一组,一生模拟当代读书人,一生扮演夫子,围绕课文,结合课文内容,问你所问,说你想说,穿越古今,与古代的圣贤对话,让典籍中的文字活起来。
例:
主持人(师):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以典籍作舟,畅游华夏文明之河,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在血脉和文脉传承中找到个人、民族的根与魂,寻求典籍里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今天我们走进《礼记》的《大道之行也》篇。穿越古今,与古代的圣贤对话,让典籍中的文字活起来。
当代读书人:夫子,今读《大道之行也》,我想请教您几个问题。
夫子:请讲。
当代读书人:周室衰微,诸侯割据,礼坏乐崩,世人多争名逐利,夫子,求什么?
夫子:人人学为君子,实现天下归仁,大道之行,以求天下大同。
当代读书人:敢问夫子,何谓大道?何谓大同?
夫子: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当代读书人:夫子,文章用了大部分的笔墨阐述“大同”社会,而课文题目却是“大道之行也”,两者之间有何关系?
夫子:行大道,得大同。“大道行”才能达到“大同”社会。
当代读书人:夫子,“大同”社会有何基本特征
夫子: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当代读书人:夫子,您认为这种理想社会在当时实现了吗?
夫子:“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是一种和平安定的局面,是对大同社会的一个总结,这个理想在当时并没有实现,因为社会很黑暗,还有搞阴谋、盗窃财物和作乱等奸邪之事,文尾再次肯定“外户而不闭”的大同社会。这种理想在当时虽不能实现,但它具有积极意义,是我们的精神财富。
当代读书人:这样的“大同”社会,真的存在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
夫子:存在,比如当今社会能选贤举能,公开选拔人才,社会和谐,并且社会有保障,做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等。(或:不存在,不是大同社会,仍然有犯罪现象、做不到路不拾遗等)
小结:《大道之行也》在阐明“大同”社会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大同”社会的美好前景。作者通过自己对理想社会的描写,表达出希望建立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一个“大同”社会。
(四)熟读成诵。
请同学们自由背诵
思维导图助背:
隐字背:
明确:
大道之行也, ,选 与 ,讲 修 。故人 , ,使老有 ,壮有 ,幼有 ,矜、 、 、 、 者皆有所养。 男 ,女 。货 ,不必 ;力 ,不必 。是故 ,盗窃乱贼而 ,故外户而 ,是谓大同。
指名背。
全体配乐齐背。
小结: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从孔子的大同梦 ,到陶渊明的桃源梦 ,到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梦,再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立小康之治,追大同之远。撸起袖子加油干,炎黄子孙一定会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