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张PPT)
25 古人谈读书
第八单元
分
轻松过关
基础练习课内阅读
一、读拼音,结合语境写词语。
读书时,只漫浪sòngdú(诵读)是起不到作用的。suǒwèi(所谓)读书,就是要做到
心到、眼到、口到。
二、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知(A)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C)也。
A.知道,明了。
B.使知道。
C.同“智”,智慧。
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B),诲人不倦。
A.憎恶,嫌弃。
B.满足。
C.压制。
三、读一读,做一做。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句中“好”的读音是hà0,意思是
喜好
(2)这句话的意思:示例:才思敏捷而又喜爱学习,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
羞耻。
(3)从这句话中,我学到的读书方法:示例:遇到不懂的问题,要虚心向别人请教。不仅要诚
心诚意地向长辈、老师等请教,还要诚心诚意地向比自己年龄小、学历低的人请教。
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句中加点字“识”的读音是z
ì,意思是
记住
(2)这句话告诉我们:示例:要有恒心、有毅力,有勤奋好学的精神。
四、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断句是对的。
(×)
2.“默而识之”讲述的是学习方法,“学而不厌”讲述的是学习态度。
(/)
3.“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勤奋学习,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要有上进心。
(√)
五、课内精彩再现。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
、眼到
、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
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
最急。心既
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解释文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1)谓:
说0
(2)漫浪:
随意。
能力提升
课外阅读素养训练
六、阅读提升。
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节选)
我每天都离不开书,书己经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有一次出差,路上竟把手提包丢了,到了下榻的招待所,我懊丧得不
行,手提包里的钞票及一些生话用品固然可惜,更可惜的是带出来的一
本心爱的书。这个晚上没有了书,我怎么过啊?怎么办呢?唉,捡包的
人,你把东西都拿走算了,要能把书还给我,我可感谢你呢!忽然,我眼光扫到了桌上的台历,啊,那
不也可当作一本书读吗?于是,我兴奋地跳下床,抓过台历。那是一本有关中外历史知识的台历,
真棒!于是我津津有味地翻阅起来,那一个夜晚我没有感到空虚和寂寞,像往常一样读了书。(共9张PPT)
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八)
第八单元
分
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
一、完成下面的对话。
爱老师:阅读文学书籍或观看影视作品时,我们常常会被其中的一些人物吸引或感动。你能
把喜欢的人物形象介绍给大家吗?
真真:我喜欢的是
哪吒
,他是
动画片《哪吒闹海》
中的人物。我喜欢他的理由是
一是年纪小但武功高强,能变出三头六臂;二是见义勇为,敢于担当,有一次,他还
枚了被龙王欺负的老百姓
爱老师:你分条讲述,理由说得很清楚,真棒!
习作一推荐一本书
二、[理要求]对本次习作的要求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推荐理由可以只写一点,也可以写几点。
B.可以结合书中的相关情节、人物、对话或插图等来说明你的推荐理由。
C.要有自己的想法,不可以摘录书中的精彩片段,不能引用别人对书的评价。
三、[能选材门我想写“推荐一本书一《三国演义》”,下面哪些材料可以选择?(ABC)(多选)
A.书中介绍了很多性格鲜明的人物,有很多吸引人的故事。
B《三国演义》是我国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罗贯中。
C.我最喜欢的故事是“孔明借东风”,因为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智比武更有用。
四、[小练笔]阅读下面的习作片段,完成练习。
①本书是作家曹文轩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主要讲了一个乡村男孩与一个城市女孩
的故事。男孩名叫青铜,女孩名叫葵花。一个特别的机缘让城市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了
以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苦难。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
孩召回她的城市。男孩青铜从此便常常在芦苇荡的尽头,遥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
②我推荐这本书是因为它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苦难几乎是永恒的,在少年时,我们有了
面对苦难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故事中的青铜一家在经历了蝗灾后,家里最后
一粒米也吃光了,但他们没有一个人会哭丧着脸喊:“我饿。”他们想方设法地从广阔的田野里
找能吃的东西,他们把家收拾得比原来还干净。主人公青铜和葵花与我们年龄相仿,经历了
那么多我们难以想象的苦难,但他们却是那样勇敢地去面对困难、去战胜困难。
1.片段的第①自然段主要介绍的是
书的作者和内容简介,第②自然段写的是
从书中所悟出的道理
2.你认为推荐这本书还可以写一写哪些方面的内容?
示例:我觉得还可以摘录书中的好词佳句进行积累,还可人写写这本书值得学习的写
作方法。
3.如果给这个片段加个开头和结尾,你觉得怎样写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示例:开头用“开门见山”的手法,直接交代推荐的书名,或运用“引用名言”的方法,巧
设悬念。结尾用文中主人公的话结尾,更具有感染力、吸引力和说服力。(共9张PPT)
周末阅读提升(八)
第八单元
分
阅读专项训练
圳练点:根据要求梳理信自,把握内容要点。
读书再读书
一位巴格达商人走在山路上,突然,有个陌生的声音对他说:“捡几块石头吧,明天,你会既高
兴又懊悔。”商人捡了几块石头继续赶路。天亮了,他掏出石头,发现它们都变成了宝石!商人无
比高兴,可是,过了一会儿,他却很懊悔。高兴的是,石头变成了宝石;懊悔的是,捡得太少了。
亲爱的小读者,读书也如此。我们今天读的书,明天就会变作宝贵的财富,当我们长大成人,
总会懊悔自己读得太少。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读书?因为:
读书使我们视野开阔。我没有去过非洲,没有到过南极大陆,但我却领略过非洲大陆的美丽
风情,为南极洲的圣洁天地深深陶醉,这是因为读书让我身临其境。
读书使我们情趣高雅。初春,当我在晨光中吟诵泰戈尔的《金色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
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哈哈地在风中摇摆,妈妈,你会认识我么?”我感觉有花瓣儿
正悄悄地在我心中开放,并潜入我的气息。
读书使我们美丽。书一本一本地读,时光一年一年地溜走,暮然抬头,那股书卷气已从内心
悄然映在脸上。是啊,还有什么比书卷气更让人赏心悦目的呢?
读书使我们思想深邃。它帮助我们在别人的思想上建立自己的思想。当我们在阅读的时
候,己经把别人的智慧“偷”过来装在自己的头脑中,多好!我们本来天生只有一个头脑,是读书
让我们又多了一个头脑。
更为重要的是,读书能使我们多话几度生命。不读书的人,只有一次生命,充其量只能过一
辈子。读书,使我们拥有丰富的人生:过去、现在和将来。
读书真让人受益无穷,所以,亲爱的小读者,请你从看电视、看卡通漫画、玩游戏机的时间中
务必抽出时间来读书。别忘了,“书是奇迹”,如果你也想让自己的生命发生奇迹的话,那就去读
书再读书一为了明天不致懊悔,让我们快快来捡“宝石”吧!
1.“商人捡石头”的故事中作者形象地把“读书”类比成“
检石头
”,把“读书获得的好处”类
比成“石头变成宝石
”。
2.面对读书,作者是“既高兴又懊悔”,她高兴的是
读书带给她很多好处
;懊
悔的是
自己读得太少
3.在作者眼中,读书都有哪些好处?请根据提示,从选文中梳理信息,填入下面的方框中。
使我们视野开阔
使我们情趣高雅
使我们美丽
读书
使我们多活几度生命
使我们思想深邃
使我们心胸宽广
在你眼里,读书还有什么好处?
请填到这个方框里。(共9张PPT)
26 忆读书
第八单元
分
轻松过关
基础练习课内阅读
一、用“/”画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1.《水浒传(chun
Zhuò)》着力描写的人物性格极富个性,具有生动传(Zhuànchu0)神
的效果。
2.整理书包的时候,不要把试卷(juà0juǎn)卷(juànjuǎ)起来放,不然书包就乱糟糟的。
二、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jiùjiu(舅舅)经常给我讲《三国演义》,我最喜欢听里面的“宴桃园豪杰三结义,Zhǎn
huang jin(斩黄巾)ying xi6ng(英雄)首立功”这个故事,每次听到“下回分解”,我都恋恋
不舍又充满w心Xiàn(无限)期待。
2.《红楼梦》以iiǎf(贾府)的日常Suǒsh(琐事)为背景,描写了四大家族的ing shuāi
(兴衮)史。
三、从文中找出恰当的四字词语来形容下列情景。
1.她依然坐在枫树脚下,膝上还是那本书,些许清风拂去了她肩上的一片枫叶。不觉外物变
化,只求书中韵味。
(津津有味)
2.读完《红楼梦》,有的内容我能够理解,但有的内容我却无法读懂。
(一知半解)
3.我将这本书从前到后翻了个遍,从中找不出一点能吸引我的地方。
(索然无味)
四、读句子,做练习。
1.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1)“一…就…”这个关联词体现了作者
对读书有浓厚的兴趣和深切的体会
(2)用“一…就…”写句子:示例:妈妈一回到家就千这干那,没有清闲的时候。
2.《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
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
酸泪”所包含的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
(1)“我”在年少时读《红楼梦》的感受是
厌烦
,中年以后再读时的感
受是
读懂了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
●
(2)句中这一鲜明的对比体现了(B)
A.《红楼梦》只能在中年时期读。
B.读书与作者的生活、感情、灵魂紧紧联系在一起。
五、课内精彩再现。
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
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
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
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
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
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己!(共5张PPT)
27 * 我的“长生果”
第八单元
分
轻松过关
基础练习课外阅读
--e
一、下列选项中带点字读音不同的一项是(C)。
A.馈赠惭愧
B.借鉴
关键
C美差
差别
D.磁石
瓷器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语境选词填空。
千篇(一)(律)
不言(而)(喻)
大显(身)(手)
心安(理)(得)
囫囵(吞)(枣)
如饥(以)(渴)
浮想(联)(翮)
津津(有)(味)
1.这可是一次
大显身手
的好机会。
2.只有通过正当劳动赚来的钱,才能花得
心安理得
三、结合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这个比喻,我觉得特别亲切。
“长生果”加上引号,表示
特殊的含义。作者把“书
”比作“长生果”
说明了示例: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传承和延续的生命源泉
2.“我”写的作文《秋天来了》,得了个“甲优”,“我”从中悟得的道理是(B);“我”的作文《一
件不愉快的往事》得到了好评,“我”从中悟出的道理是(A)。
A.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
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B.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儿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四、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读书须有疑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致融
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B)。
A.疑渐渐释(放下)
B.读书无疑者(…的人)
C.以致融会贯通(致敬)
D.方始是学(方向)
2.朱熹描述的读书进程是怎样的?请根据原文完成流程图。
未知有疑
渐渐有疑
节节有疑
疑渐渐释
无疑者须教有疑
有疑,却要无疑
方是长进
3.在你的读书进程中,有过上图所示的经历吗?请举例说明。
示例:有过。比如说阅读古文的时候,碰到一个不理解的词语,用笔标记下来,慢慢读到
下面的时候,可能上一个词就能猜出来是什么意思,后面再有疑问的话就询问老师同学,或
是自己查字典,这样问题就迎刀而解了,对于文章的理解也更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