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入学摸底考试试卷【gb】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入学摸底考试试卷【gb】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6.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1970-01-01 08:00:00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入学摸底考试试卷【gb】
一、选择题
1.(2020九上·运城开学考)基督教被确定为国教是在(  )
A.3世纪末 B.4世纪末 C.5世纪末 D.6世纪末
【答案】B
【知识点】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
【解析】【分析】A.3世纪末,不符合史实;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故选项B符合题意;
C.5世纪末,不符合题意;
D.6世纪末,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基础知识,需要学生牢记。
2.“他收了12名弟子,在巴勒斯坦各地传教;他诅咒剥削者,说他们的灵魂要升入天堂‘比骆驼穿针眼还难’”。这里的“他”是指(  )
A.释迦牟尼 B.耶稣 C.穆罕默德 D.三藏法师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督教起源公元1世纪,耶稣与其十二使徒开始在巴勒斯坦、小亚细亚一带从事宗教活动。他收了12名弟子,在巴勒斯坦各地传教;他诅咒剥削者,说他们的灵魂要升入天堂。这个是基督教。其他三个选项都不是基督教。所以答案选B。
【点评】
3.(2018九上·九江月考)法兰克王国国王接受洗礼,皈依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此后获得了罗马教皇的支持,国家实力强大。他是(  )
A.亚历山大 B.屋大维 C.克洛维 D.查理曼
【答案】C
【知识点】法兰克王国的建立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是很有远见和才干的国王。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在他的推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克洛维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教会和部下,从而获得了罗马教会的支持。克洛维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到他去世时,法兰克王国版图增大,实力强大。C项符合题意;
亚历山大是马其顿国国王,他在位是经过10年征战,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A项不合题意;
公元前31年屋大维在罗马共和国的内战中胜出,首创元首制,掌握最高统治实权,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进入罗马帝国。B项不合题意;
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800年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加冕礼,此后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D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法兰克王国相关知识的识记。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记忆。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法兰克王国克洛维的史实,以此排除其它选项最终确定答案。
4.(2019九上·东明月考)8世纪时,法兰克王国版图与原来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基本相当,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当时的统治者是(  )
A.克洛维 B.屋大维 C.查理 D.凯撒
【答案】C
【知识点】查理曼帝国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8世纪”、“法兰克王国”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8世纪时,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的国王。继位后,查理四处征伐。800年前后,法兰克王国的版图扩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与原来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基本相当,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因此当时的统治者是查理,所以C项正确;
克洛维是5—6世纪时的法兰克王国的国王,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
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的建立者,与法兰克王国无关,排除B项;
凯撒是罗马共和国的首领,与法兰克王国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依据题干信息“8世纪”,影城判断出是查理曼帝国时期。
5.(2021九上·高州月考)西欧中世纪乡村典型的组织形式是庄园,生活在庄园里的佃户承担的义务不包括(  )
A.为领主耕种“自营地” B.向教会缴纳“什一税”
C.向领主缴纳捐税 D.为领主耕种“共用地”
【答案】D
【知识点】西欧庄园的概况及性质
【解析】【分析】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一般每周要在直领地上劳动3天,剩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己。领主还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佃户向教会缴纳“什一税”,使用领主的磨坊缴纳使用费。但庄园的周围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称为“公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按照规定共同使用。
ABC三项都是生活在庄园里的佃户承担的义务,不符合题意;
D项为领主耕种“共用地”不是生活在庄园里的佃户承担的义务,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欧封建庄园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世纪封建庄园的相关知识。
6.在西欧庄园中,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等,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这说明(  )
A.庄园法庭维护领主的利益 B.庄园法庭维护庄园公共秩序
C.庄园法庭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D.庄园法庭维护佃户的利益
【答案】B
【知识点】庄园法庭的特点及作用
【解析】【分析】 A.庄园法庭维护领主的权益,题干材料未体现,故排除A。
B.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等,也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所以题干材料所述,说明庄园法庭维护庄园公共秩序,故B正确。
CD.庄园法庭限制了领主的特权、庄园法庭维护佃户的利益均错误,故排除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庄园法庭的特点及作用。解答此类题时,要紧扣题干内容,结合所学,运用排除法较为简单,排除说法错误、片面或与题干无关的选项即可。
7.(2019九上·新兴期中)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
A.城市自治权 B.人身自由权
C.特许经营权 D.男女平等权
【答案】A
【知识点】西欧城市的兴起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0世纪起,西欧新的城市不断产生,为摆脱封建领主的控制,城市居民采取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的方式,取得城市的自由和自治。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并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B人身自由权,不是题干材料体现的本质问题;
C特许经营权,不符合题干内容;
D男女平等权,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有关史实。从10世纪起,西欧城市不仅表现为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是政治权利的获得。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城市自治权。学生主要准确掌握相关史实,紧扣题干内容,然后逐一分析选项,很易得出结论。
8.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兴起。它兴起的重要原因有(  )
①经济的发展 ②希腊罗马文化传播 ③阿拉伯文化不断传入西欧 ④资产阶级形成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可是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开始兴起,①②③符合题意,D项正确;此时欧洲的资产阶级尚未形成,④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
【点评】
9.(2019九上·长春期中)我们平时所说的千年帝国——拜占庭帝国,其实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是(  )
A.西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东罗马帝国 D.法兰克王国
【答案】C
【知识点】拜占庭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依然存在,又称拜占庭帝国。直到15世纪中期,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攻陷,这样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东罗马帝国终于灭亡了。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拜占庭帝国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熟知它的来历便可做题。 东罗马帝国的首都是在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原名叫拜占庭,所以,东罗马帝国又叫拜占庭帝国。
10. 529年,法典编纂委员会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仑法典》
【答案】C
【解析】【分析】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故C符合题意;《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巴比伦的文明成就,排除A;《十二铜表法》颁布于公元前450左右,排除B;《拿破仑法典》是法国的文献,排除D。故选C。
【点评】
11.(2020九上·运城开学考)4世纪末,罗马皇帝对基督教的态度是(  )
A.定基督教为罗马国教 B.大肆迫害基督教徒
C.禁止基督教传播 D.阻拦行省总督信教
【答案】A
【知识点】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
【解析】【分析】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大肆迫害基督教徒,不符合史实;
C. 禁止基督教传播 ,不符合史实;
D. 阻拦行省总督信教 ,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即可,比较简单。
12.(2020九上·运城开学考)克洛维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为了巩固统治,他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克洛维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B.在他的带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
C.克洛维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
D.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
【答案】D
【知识点】法兰克王国的建立
【解析】【分析】A. 克洛维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B. 在他的带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C. 克洛维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是8世纪以后,法兰克王国进行了改革,这就是封君封臣制,它不属于克洛维统治时期采取的措施,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基础知识,只有准确记忆,才能顺利回答。
13.(2020九上·运城开学考)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材料体现的制度是(  )
A.君主立宪制度 B.共和制
C.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D.元首制
【答案】C
【知识点】封君与封臣
【解析】【分析】A.君主立宪制度,不符合题意;
B.共和制,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 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故选项C符合题意;
D.元首制,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起来进行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4.(2019九上·邵阳期中)近代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三国的前身是(  )
A.罗马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查理曼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答案】C
【知识点】查理曼帝国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因此:
A罗马帝国,与题意不符;
B拜占庭帝国,与题意不符;
C查理曼帝国,符合题意;
D亚历山大帝国,与题意不符;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查理曼帝国的分裂,难度不大,熟记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15.(2020九上·运城开学考)“农奴的房舍、可耕地、森林、湖泊都归领主所有,农奴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或服一定的徭役方可使用它们。”文中的情景出现于(  )
A.古希腊时代 B.中国夏商时期
C.古罗马时期 D.中世纪的西欧庄园
【答案】D
【知识点】西欧庄园的概况及性质
【解析】【分析】A.古希腊时代,不符合题意;
B.中国夏商时期,不符合题意;
C.古罗马时期,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 “农奴的房舍、可耕地、森林、湖泊都归领主所有,农奴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或服一定的徭役方可使用它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情景出现于中世纪的西欧庄园,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起来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符合题意的选项。
二、综合题
16.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建立了哪一国家?结合所学请你写出他的主要贡献。
(2)图二人物是谁?他是哪一国家的国王?他的帝国分裂后成为哪些国家的雏形?
(3)图三人物是谁?他在位时编成了哪些法典?统称为什么?有何影响?
【答案】(1)屋大维;罗马帝国;屋大维采取许多措施解决矛盾,巩固自己的独尊地位,罗马帝国进入了和平发展的时代。
(2)查理大帝;法兰克王国(或查理曼帝国);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
(3)查士丁尼;《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统称《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解析】【分析】(1)依据图片中的人物图,可知是屋大维。结合课本所学,公元前31年屋大维在罗马共和国的内战中胜出。他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屋大维采取许多措施解决矛盾,巩固自己的独尊地位,罗马帝国进入了和平发展的时代,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2)依据图片二可知人物是查理大帝。结合课本所学,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800年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加冕礼,此后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841年查理曼大帝去世,强盛一时的帝国很快走向分裂。843年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3)依据图片三人物图可知是查士丁尼。结合课本所学,4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529年委员会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后来委员会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查士丁尼还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做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点评】
17.(2019九上·临翔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把自行聚散,私相贸易的定期集市,称为草市。在人 烟稠密的乡村聚落和交通要道上,草市星罗棋布,构成地方市场的基础,不少颇具规模的草市后来发展成固定的商业居民点,上升为镇或县。
——《中国历史》
材料二:北宋时,商业的繁荣促进了货币的变化,……(出现了)一种既轻便而又易得原料的纸币——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通行“会子”“关子”等纸币。
——《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中国历史》
材料四: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1)材料一、二、三从哪些方面反映了宋代经济的发展
(2)西欧城市为自治而斗争的常用手段有哪些 国王给自治城市颁发特许状有何意义
(3)材料四表明中古西欧城市有着怎样的地位 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有什么历史意义?
(4)宋代城市和中古西欧城市在形成时,有哪些相同点
【答案】(1)发展:城市(镇)兴起,商业繁荣,纸币产生,海外贸易兴盛。
(2)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既削弱了割据势力,又获得城市的拥护。
(3)地位:经济中心;意义:瓦解封建制度;孕育早期资产阶级。
(4)都在交通要道上产生,都由集市贸易兴起,都产生了市民阶级,都由小集市发展成城市(镇),都是自发形成。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西欧城市的兴起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在人烟稠密的乡村聚落和交通要道上,草市星罗棋布,构成地方市场的基础,不少颇具规模的草市后来发展成固定的商业居民点,上升为镇或县”的信息可知,材料一从城市兴起,发展的方面反映了宋代经济的发展;依据材料二“(出现了)一种既轻便而又易得原料的纸币——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的信息可知,材料二从商业繁荣,纸币产生的方面反映了宋代经济的发展;依据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的信息可知,材料三从海外贸易兴盛的方面反映了宋代经济的发展。
(2)依据所学可知,由于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因此,领主像控制庄园一样,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甚至要求居民像佃户一样的履行义务,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反抗,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3)依据材料四“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的信息可知,表明中古西欧城市是经济中心,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瓦解了封建制度;孕育了早期资产阶级。
(4)依据上述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城市和中古西欧城市都在交通要道上产生,都由集市贸易兴起,都产生了市民阶级,都由小集市发展成城市(镇),都是自发形成。
故答案为:(1)发展:城市(镇)兴起,商业繁荣,纸币产生,海外贸易兴盛。
(2)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既削弱了割据势力,又获得城市的拥护。
(3)地位:经济中心;意义:瓦解封建制度;孕育早期资产阶级。
(4)都在交通要道上产生,都由集市贸易兴起,都产生了市民阶级,都由小集市发展成城市(镇),都是自发形成。
【点评】本题考查宋代经济的发展、发达的中外交通与西欧城市兴起的有关知识。问题涉及了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西欧城市取得自治常用的手段、形式及意义等基础知识。在了解历史的过程中进行对比是本题的难点。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到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为防御侵扰,他们在聚居地筑起栅栏或围墙,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
材料二: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取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米兰、琅城等都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才取得城市自治权利。
(1)材料一中西欧新的城市是什么时候开始产生的?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请列举出意大利、法兰西和英格兰新兴的著名工商业城市(写出两个即可)。
(3)材料二中城市开展反封建斗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4)西欧城市的兴起给西欧历史带来了哪些深远影响?
【答案】(1)十世纪。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过剩;商业贸易发展。
(2)米兰,巴黎,伦敦。
(3)摆脱领主的控制;成为自由人,获得自治权。
(4)西欧城市的兴起;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起来,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可知西欧新的城市是10世纪开始产生的,形成的原因是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等。(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意大利、法兰西和英格兰新兴的著名工商业城市,如米兰,巴黎,伦敦。(3)根据材料二“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取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取得城市自治权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开展反封建斗争的主要目的是摆脱领主的控制;成为自由人,获得自治权。(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城市的兴起,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
【点评】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拜占庭”是指哪一帝国?“古老的国度”是指哪一国家?
(2)根据材料二回答,此帝国在地里分布上有何特点?
(3)此帝国文化有何影响?
【答案】(1)拜占庭帝国(或东罗马帝国);罗马帝国。
(2)拜占庭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3)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解析】【分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拜占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原称拜占庭,因此东罗马帝国也叫拜占庭帝国。所以材料一的“拜占庭”是拜占庭帝国或东罗马帝国。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庭帝国诞生于罗马帝国,因此“古老的国度”是罗马帝国。(2)根据材料二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庭帝国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材料、地图中提取相关信息,并掌握“拜占庭帝国”相关的基础知识。第一小题,抓住材料一“拜占庭”结合基础知识得出拜占庭帝国、罗马帝国。第二小题,观察图片结合基础知识得出拜占庭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第三小问,根据基础知识可得,拜占庭文化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入学摸底考试试卷【gb】
一、选择题
1.(2020九上·运城开学考)基督教被确定为国教是在(  )
A.3世纪末 B.4世纪末 C.5世纪末 D.6世纪末
2.“他收了12名弟子,在巴勒斯坦各地传教;他诅咒剥削者,说他们的灵魂要升入天堂‘比骆驼穿针眼还难’”。这里的“他”是指(  )
A.释迦牟尼 B.耶稣 C.穆罕默德 D.三藏法师
3.(2018九上·九江月考)法兰克王国国王接受洗礼,皈依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此后获得了罗马教皇的支持,国家实力强大。他是(  )
A.亚历山大 B.屋大维 C.克洛维 D.查理曼
4.(2019九上·东明月考)8世纪时,法兰克王国版图与原来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基本相当,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当时的统治者是(  )
A.克洛维 B.屋大维 C.查理 D.凯撒
5.(2021九上·高州月考)西欧中世纪乡村典型的组织形式是庄园,生活在庄园里的佃户承担的义务不包括(  )
A.为领主耕种“自营地” B.向教会缴纳“什一税”
C.向领主缴纳捐税 D.为领主耕种“共用地”
6.在西欧庄园中,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等,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这说明(  )
A.庄园法庭维护领主的利益 B.庄园法庭维护庄园公共秩序
C.庄园法庭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D.庄园法庭维护佃户的利益
7.(2019九上·新兴期中)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
A.城市自治权 B.人身自由权
C.特许经营权 D.男女平等权
8.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兴起。它兴起的重要原因有(  )
①经济的发展 ②希腊罗马文化传播 ③阿拉伯文化不断传入西欧 ④资产阶级形成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9.(2019九上·长春期中)我们平时所说的千年帝国——拜占庭帝国,其实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是(  )
A.西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东罗马帝国 D.法兰克王国
10. 529年,法典编纂委员会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仑法典》
11.(2020九上·运城开学考)4世纪末,罗马皇帝对基督教的态度是(  )
A.定基督教为罗马国教 B.大肆迫害基督教徒
C.禁止基督教传播 D.阻拦行省总督信教
12.(2020九上·运城开学考)克洛维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为了巩固统治,他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克洛维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B.在他的带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
C.克洛维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
D.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
13.(2020九上·运城开学考)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材料体现的制度是(  )
A.君主立宪制度 B.共和制
C.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D.元首制
14.(2019九上·邵阳期中)近代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三国的前身是(  )
A.罗马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查理曼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15.(2020九上·运城开学考)“农奴的房舍、可耕地、森林、湖泊都归领主所有,农奴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或服一定的徭役方可使用它们。”文中的情景出现于(  )
A.古希腊时代 B.中国夏商时期
C.古罗马时期 D.中世纪的西欧庄园
二、综合题
16.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建立了哪一国家?结合所学请你写出他的主要贡献。
(2)图二人物是谁?他是哪一国家的国王?他的帝国分裂后成为哪些国家的雏形?
(3)图三人物是谁?他在位时编成了哪些法典?统称为什么?有何影响?
17.(2019九上·临翔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把自行聚散,私相贸易的定期集市,称为草市。在人 烟稠密的乡村聚落和交通要道上,草市星罗棋布,构成地方市场的基础,不少颇具规模的草市后来发展成固定的商业居民点,上升为镇或县。
——《中国历史》
材料二:北宋时,商业的繁荣促进了货币的变化,……(出现了)一种既轻便而又易得原料的纸币——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通行“会子”“关子”等纸币。
——《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中国历史》
材料四: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1)材料一、二、三从哪些方面反映了宋代经济的发展
(2)西欧城市为自治而斗争的常用手段有哪些 国王给自治城市颁发特许状有何意义
(3)材料四表明中古西欧城市有着怎样的地位 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有什么历史意义?
(4)宋代城市和中古西欧城市在形成时,有哪些相同点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到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为防御侵扰,他们在聚居地筑起栅栏或围墙,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
材料二: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取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米兰、琅城等都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才取得城市自治权利。
(1)材料一中西欧新的城市是什么时候开始产生的?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请列举出意大利、法兰西和英格兰新兴的著名工商业城市(写出两个即可)。
(3)材料二中城市开展反封建斗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4)西欧城市的兴起给西欧历史带来了哪些深远影响?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拜占庭”是指哪一帝国?“古老的国度”是指哪一国家?
(2)根据材料二回答,此帝国在地里分布上有何特点?
(3)此帝国文化有何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
【解析】【分析】A.3世纪末,不符合史实;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故选项B符合题意;
C.5世纪末,不符合题意;
D.6世纪末,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基础知识,需要学生牢记。
2.【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督教起源公元1世纪,耶稣与其十二使徒开始在巴勒斯坦、小亚细亚一带从事宗教活动。他收了12名弟子,在巴勒斯坦各地传教;他诅咒剥削者,说他们的灵魂要升入天堂。这个是基督教。其他三个选项都不是基督教。所以答案选B。
【点评】
3.【答案】C
【知识点】法兰克王国的建立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是很有远见和才干的国王。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在他的推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克洛维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教会和部下,从而获得了罗马教会的支持。克洛维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到他去世时,法兰克王国版图增大,实力强大。C项符合题意;
亚历山大是马其顿国国王,他在位是经过10年征战,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A项不合题意;
公元前31年屋大维在罗马共和国的内战中胜出,首创元首制,掌握最高统治实权,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进入罗马帝国。B项不合题意;
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800年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加冕礼,此后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D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法兰克王国相关知识的识记。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记忆。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法兰克王国克洛维的史实,以此排除其它选项最终确定答案。
4.【答案】C
【知识点】查理曼帝国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8世纪”、“法兰克王国”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8世纪时,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的国王。继位后,查理四处征伐。800年前后,法兰克王国的版图扩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与原来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基本相当,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因此当时的统治者是查理,所以C项正确;
克洛维是5—6世纪时的法兰克王国的国王,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
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的建立者,与法兰克王国无关,排除B项;
凯撒是罗马共和国的首领,与法兰克王国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依据题干信息“8世纪”,影城判断出是查理曼帝国时期。
5.【答案】D
【知识点】西欧庄园的概况及性质
【解析】【分析】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一般每周要在直领地上劳动3天,剩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己。领主还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佃户向教会缴纳“什一税”,使用领主的磨坊缴纳使用费。但庄园的周围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称为“公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按照规定共同使用。
ABC三项都是生活在庄园里的佃户承担的义务,不符合题意;
D项为领主耕种“共用地”不是生活在庄园里的佃户承担的义务,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欧封建庄园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世纪封建庄园的相关知识。
6.【答案】B
【知识点】庄园法庭的特点及作用
【解析】【分析】 A.庄园法庭维护领主的权益,题干材料未体现,故排除A。
B.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等,也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所以题干材料所述,说明庄园法庭维护庄园公共秩序,故B正确。
CD.庄园法庭限制了领主的特权、庄园法庭维护佃户的利益均错误,故排除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庄园法庭的特点及作用。解答此类题时,要紧扣题干内容,结合所学,运用排除法较为简单,排除说法错误、片面或与题干无关的选项即可。
7.【答案】A
【知识点】西欧城市的兴起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0世纪起,西欧新的城市不断产生,为摆脱封建领主的控制,城市居民采取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的方式,取得城市的自由和自治。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并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B人身自由权,不是题干材料体现的本质问题;
C特许经营权,不符合题干内容;
D男女平等权,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有关史实。从10世纪起,西欧城市不仅表现为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是政治权利的获得。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城市自治权。学生主要准确掌握相关史实,紧扣题干内容,然后逐一分析选项,很易得出结论。
8.【答案】D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可是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开始兴起,①②③符合题意,D项正确;此时欧洲的资产阶级尚未形成,④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
【点评】
9.【答案】C
【知识点】拜占庭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依然存在,又称拜占庭帝国。直到15世纪中期,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攻陷,这样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东罗马帝国终于灭亡了。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拜占庭帝国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熟知它的来历便可做题。 东罗马帝国的首都是在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原名叫拜占庭,所以,东罗马帝国又叫拜占庭帝国。
10.【答案】C
【解析】【分析】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故C符合题意;《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巴比伦的文明成就,排除A;《十二铜表法》颁布于公元前450左右,排除B;《拿破仑法典》是法国的文献,排除D。故选C。
【点评】
11.【答案】A
【知识点】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
【解析】【分析】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大肆迫害基督教徒,不符合史实;
C. 禁止基督教传播 ,不符合史实;
D. 阻拦行省总督信教 ,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即可,比较简单。
12.【答案】D
【知识点】法兰克王国的建立
【解析】【分析】A. 克洛维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B. 在他的带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C. 克洛维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是8世纪以后,法兰克王国进行了改革,这就是封君封臣制,它不属于克洛维统治时期采取的措施,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基础知识,只有准确记忆,才能顺利回答。
13.【答案】C
【知识点】封君与封臣
【解析】【分析】A.君主立宪制度,不符合题意;
B.共和制,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 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故选项C符合题意;
D.元首制,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起来进行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4.【答案】C
【知识点】查理曼帝国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因此:
A罗马帝国,与题意不符;
B拜占庭帝国,与题意不符;
C查理曼帝国,符合题意;
D亚历山大帝国,与题意不符;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查理曼帝国的分裂,难度不大,熟记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15.【答案】D
【知识点】西欧庄园的概况及性质
【解析】【分析】A.古希腊时代,不符合题意;
B.中国夏商时期,不符合题意;
C.古罗马时期,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 “农奴的房舍、可耕地、森林、湖泊都归领主所有,农奴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或服一定的徭役方可使用它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情景出现于中世纪的西欧庄园,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起来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符合题意的选项。
16.【答案】(1)屋大维;罗马帝国;屋大维采取许多措施解决矛盾,巩固自己的独尊地位,罗马帝国进入了和平发展的时代。
(2)查理大帝;法兰克王国(或查理曼帝国);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
(3)查士丁尼;《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统称《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解析】【分析】(1)依据图片中的人物图,可知是屋大维。结合课本所学,公元前31年屋大维在罗马共和国的内战中胜出。他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屋大维采取许多措施解决矛盾,巩固自己的独尊地位,罗马帝国进入了和平发展的时代,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2)依据图片二可知人物是查理大帝。结合课本所学,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800年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加冕礼,此后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841年查理曼大帝去世,强盛一时的帝国很快走向分裂。843年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3)依据图片三人物图可知是查士丁尼。结合课本所学,4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529年委员会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后来委员会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查士丁尼还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做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点评】
17.【答案】(1)发展:城市(镇)兴起,商业繁荣,纸币产生,海外贸易兴盛。
(2)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既削弱了割据势力,又获得城市的拥护。
(3)地位:经济中心;意义:瓦解封建制度;孕育早期资产阶级。
(4)都在交通要道上产生,都由集市贸易兴起,都产生了市民阶级,都由小集市发展成城市(镇),都是自发形成。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西欧城市的兴起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在人烟稠密的乡村聚落和交通要道上,草市星罗棋布,构成地方市场的基础,不少颇具规模的草市后来发展成固定的商业居民点,上升为镇或县”的信息可知,材料一从城市兴起,发展的方面反映了宋代经济的发展;依据材料二“(出现了)一种既轻便而又易得原料的纸币——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的信息可知,材料二从商业繁荣,纸币产生的方面反映了宋代经济的发展;依据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的信息可知,材料三从海外贸易兴盛的方面反映了宋代经济的发展。
(2)依据所学可知,由于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因此,领主像控制庄园一样,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甚至要求居民像佃户一样的履行义务,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反抗,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3)依据材料四“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的信息可知,表明中古西欧城市是经济中心,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瓦解了封建制度;孕育了早期资产阶级。
(4)依据上述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城市和中古西欧城市都在交通要道上产生,都由集市贸易兴起,都产生了市民阶级,都由小集市发展成城市(镇),都是自发形成。
故答案为:(1)发展:城市(镇)兴起,商业繁荣,纸币产生,海外贸易兴盛。
(2)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既削弱了割据势力,又获得城市的拥护。
(3)地位:经济中心;意义:瓦解封建制度;孕育早期资产阶级。
(4)都在交通要道上产生,都由集市贸易兴起,都产生了市民阶级,都由小集市发展成城市(镇),都是自发形成。
【点评】本题考查宋代经济的发展、发达的中外交通与西欧城市兴起的有关知识。问题涉及了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西欧城市取得自治常用的手段、形式及意义等基础知识。在了解历史的过程中进行对比是本题的难点。
18.【答案】(1)十世纪。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过剩;商业贸易发展。
(2)米兰,巴黎,伦敦。
(3)摆脱领主的控制;成为自由人,获得自治权。
(4)西欧城市的兴起;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起来,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可知西欧新的城市是10世纪开始产生的,形成的原因是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等。(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意大利、法兰西和英格兰新兴的著名工商业城市,如米兰,巴黎,伦敦。(3)根据材料二“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取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取得城市自治权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开展反封建斗争的主要目的是摆脱领主的控制;成为自由人,获得自治权。(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城市的兴起,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
【点评】
19.【答案】(1)拜占庭帝国(或东罗马帝国);罗马帝国。
(2)拜占庭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3)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解析】【分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拜占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原称拜占庭,因此东罗马帝国也叫拜占庭帝国。所以材料一的“拜占庭”是拜占庭帝国或东罗马帝国。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庭帝国诞生于罗马帝国,因此“古老的国度”是罗马帝国。(2)根据材料二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庭帝国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材料、地图中提取相关信息,并掌握“拜占庭帝国”相关的基础知识。第一小题,抓住材料一“拜占庭”结合基础知识得出拜占庭帝国、罗马帝国。第二小题,观察图片结合基础知识得出拜占庭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第三小问,根据基础知识可得,拜占庭文化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