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习题课件(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习题课件(1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9 21:07: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学习任务 素养培育
任务1 通过义和团运动的兴衰,认识运动的性质、特点与影响 史料实证
任务2 分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原因 历史解释
任务3 通过《辛丑条约》的内容,分析战争的影响及中国革命任务的艰巨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一、义和团运动
1.背景:19世纪末,随着  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兴起:山东、直隶一带。
3.性质:具有广泛群众性的   运动。
4.发展:清政府为利用义和团,以“   ”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1900年夏,义和团已经控制了京津地区。
5.口号:义和团提出“   ”的口号,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二、抗击八国联军
1.目的:镇压   运动。
2.发动:   年6月,英、美、俄等八国组成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下发动侵华战争。
帝国主义侵略
反帝
招抚
扶清灭洋
义和团
1900
3.斗争
(1)廊坊阻击战:1900年6月,西摩尔率领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义和团破坏沿线铁路,并在廊坊一带阻击敌人,使其被迫撤回天津。
(2)在北京的战斗:义和团和清军围攻西什库教堂和   使馆区。
(3)天津保卫战:天津的义和团在清军帮助下,与侵略军在老龙头火车站展开争夺战,并炮轰紫竹林租界,清军直隶提督   殉国。1900年7月中旬,天津失陷。
4.结果及影响: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但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5.罪行: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   ,采取了报复性的屠杀、劫掠,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本质。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1.时间:   年9月,清政府被迫同英、美等11国签订了《   》。
东交民巷
聂士成
北京
1901
辛丑条约
探究主题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华民族满怀着丧权辱国的屈辱与悲愤跨入20世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强在华掀起瓜分狂潮后,经济、政治和精神上的侵略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其中以义和团运动最具代表性。因此,1900年八国借口义和团运动损害了它们的在华利益,发动了又一次的侵华战争。
(1)“又一次的侵华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 它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点拨:解题时紧扣材料一中信息“1900年”“八国借口义和团运动损害了它们的在华利益”分析作答。
答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为了镇压义和团的反帝斗争。
材料二 北京居民所受之物质损失甚大,但其详细数目,亦复不易调查。
——瓦德西
(2)侵略者为什么能在中国犯下如此罪行 面对侵略者的暴行,你有怎样的感受
点拨:“原因”可从清政府和侵略者两方面分析,“感受”体现落后就要挨打即可。
答案: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统治者的妥协投降,侵略者的贪婪残暴等。感受:落后就要挨打,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中国近代落后的外部根源。(言之有理即可)
材料三 这个条约使清政府感激涕零,愿意从此更忠顺不贰地做列强的孝子贤孙;而列强由此就更直接地成为清政府的监护人。各国使团成为中国实际上的太上政府,凌驾于“紫禁城”中的朝廷之上。
——胡绳《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个条约”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已成为“列强的孝子贤孙”的条款,并分析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点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条约”是《辛丑条约》。由“而列强由此就更直接地成为清政府的监护人。各国使团成为中国实际上的太上政府,凌驾于‘紫禁城’中的朝廷之上”并结合《辛丑条约》内容可知,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据此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答案:条款: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2023四川资阳期末)如图是小张同学所做的读书卡片,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D
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口号:“扶清灭洋”
性质:反帝爱国运动
A.虎门销烟
B.戊戌变法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2.历史学家蒋廷黻说:“天下事无其力则已,有其力,是总要发泄掉,才得太平的。义和团之事,亦是其一例。”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史实有( )
①黄海海战 ②廊坊阻击战 ③天津老龙头火车站争夺战 ④三元里抗英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在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天津保卫战中,直隶提督壮烈殉国,他是( )
A.林永升 B.聂士成
C.邓世昌 D.左宝贵
4.“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累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这一描述与哪一次侵华战争有关(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B
D
5.下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G应为( )
A.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允许中国人居住
C.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D.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6.(2023山东青岛模拟)如果把中国由完全主权的封建国家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看作是一个人从山崖上下坠的过程,那么《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处于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B
D
7.《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中写道:“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下列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是列强的欺凌 ②义和团运动具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 ③义和团运动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④义和团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D
8.哲学家唐君毅曾说:“太平天国与义和团之事件,其产生之原因主要是政治的,太平天国是要排满,义和团是要灭洋。但在口号标语上说,太平天国是打着‘上帝’的旗帜,而义和团之口号,亦是要排斥洋教,而打着中国道教诸神的旗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 )
A.都颁布了土地纲领 B.都利用宗教信仰发动群众
C.都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D.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9.(2023四川雅安期末)“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的组织,违者处死。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5年。”材料说明( )
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中国门户开始被列强打开
C.清政府沦为列强的侵略工具
D.列强联合镇压中国人民反抗
B
C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
——瓦德西给德皇威廉二世的报告
中国此后仍须以华人治华地,凡有意开通中国之人,应须小心谨慎,团匪之事即可取以为鉴。我英亦不能以待印度待中国也。
——英国外交副大臣勃罗叠立克在议会的演说
材料二 第六款:大清国大皇帝允定付诸国偿款,海关银四百五十兆两……
第七款: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材料三 当初次起义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人识者,几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也。惟庚子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
——孙中山《建国方略》
(1)材料一的主张是什么 为什么他们会提出这样的主张
答案:不直接瓜分中国,而采取“以华治华”的策略侵略和控制中国。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伟大力量。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第六款”“第七款”内容出自哪一条约。这一条约给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3)材料三中的“庚子失败”指的是什么事件 根据材料三,说明“庚子失败”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清政府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战败求和。极大地提升了人们对清政府本质的认识,推动了反清革命运动的开展。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