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大熊猫(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国宝大熊猫(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2-10 19:58:43

文档简介


学习目标:
  1.认识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它成为国宝的原因;
  2.了解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并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3.学习文中说明次序的方法和形象生动的说明方法。
学习重点:
目标1、2。
学习难点:
目标3。
基础知识:1、作者:叶永烈。 2、字词的音、形、义。
学习方法:阅读讨论。
学习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理清内容和结构,重点感受大熊猫的可爱和珍贵。
学习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在这个奇妙的自然界里,动物永远作为我们人类的生存伙伴,与人类共存共荣,和谐发展。在我们的周围既有勇猛凶险的狮子,聪明机灵的猕猴;又有温文尔雅的企鹅,高贵典雅的长颈鹿……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他们的身影。许多动物深得人们的喜爱。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些小动物呀?(学生可能回答:喜欢澳大利亚的树熊。喜欢南极的企鹅。我喜欢中国的大熊猫。)刚才同学讲到世界各地的许多动物,其中李明同学特别喜爱大熊猫,那么哪位同学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大熊猫?(学生可能回答:活泼可爱的动物。大熊猫毛色黑白相间。它走路懒洋洋的。它最爱吃竹子。大熊猫会爬树。)刚才几位同学从不同的方面给大家介绍了大熊猫,讲得都不错。那么老师将带着大家走进叶永烈的《国宝——大熊猫》一文,近距离地观察大熊猫的神奇世界。(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二、简介作者、释题。
1、作者:叶永烈。
2、释题:“大熊猫”点明说明对象。“国宝”点明说明重点。
“---”解释说明。
三、检查预习。
四、 研析新课
1、我们回到文章的题目上。标题中的“大熊猫”是文章的说明对象,那么你们能否从题目找出大熊猫的特点。(学生回答:是国宝。)国宝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大熊猫的珍贵。)
很好!大熊猫是非常珍贵的。那文中有哪些地方体现了大熊猫的“珍贵”?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划出相关语句,独立思考后,同桌间讨论。
(生自由朗读课文,并讨论)
许多同学都举手了,那么我们一起来分享大家的研究成果,究竟文中有哪些地方体现了大熊猫的“珍贵”?
(学生回答:课文17小节中“大熊猫之所以珍贵,不仅因为它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更重要的是……大熊猫有着‘活化石’之称”。)
对。这位同学一下子找准了17小节,我们一起把17小节来读读,看看大熊猫珍贵的原因何在?
(生齐声朗读后,学生回答)
对,是大熊猫“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活化石”的特点使大熊猫很珍贵。
2、结合学生回答,理清思路,列出提纲。(三大部分)
3、同学们再思考思考,前文哪些语句具体表现了这三个特点。(1—7段)
(学生快速在文中找,并作圈点,然后举手)
(学生可能回答:课文第6小节“大熊猫……给人以优美活泼的感受”,可以看出它体态可爱。
课文第4小节“大熊猫……摇摇晃晃在草地上玩耍”,也可看出它体态可爱。)
师:第4小节的确把大熊猫写得很可爱,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
在这节中作者如何来写熊猫体态可爱的。
(学生可能回答:我认为这节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使语言显得很生动。拟人和排比。“有时……有时……有时……”是排比手法,“悠然自得”,“漫不经心”“摇摇晃晃”是拟人的动作。)
师:对。这些修辞手法把大熊猫喜欢嬉戏,憨态可掬的模样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了。
再读1---7段思考:(1)引用古籍记载意在说明什么?(2)日本“熊猫热”说明什么?
五、小结。
六、作业:1、抄写词语。2、《学习与评价》和《补充习题》相关题目。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感悟二、三部分,体会其珍贵和稀有,增强保护意识。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1、字词。 2复述内容。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指读第8节,思考:大熊猫受宠爱表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不习惯于人工饲养?
2、自读9---12节,思考:(1)它生长环境如何?(2)文中介绍它哪一方面的生活习性?有和特点?(3)它的活动范围又有何特点?
3、小结。
三、学习第三部分。
自读课文,思考:(1)为什么它被称为“活化石”?说明了什么?
(2)最后一节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四、总结:(1)中心。(2)写作特色(顺序和语言)。
五、拓展延伸。
1、从各个方面概括了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我们再回到题目上,“宝”为什么说是“国宝”,能否换成“宝贝”?
(学生可能回答:生:“国宝”是指中国所特有的珍稀动物。而“宝贝”一般在任何场合都可以用。生:我国把大熊猫赠送给了外国友人。生:大熊猫是友好使者。)
2、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是世界友好使者。但是由于环境变化的自然因素和偷猎者的人为原因,使我们的“国宝”数量更稀少。下面我请每位同学都来做一回动物世界的保护人,为大熊猫设计一个安全、合理、舒适、快乐的家。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一位代表作笔录。讨论后,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可能回答:生:我打算建立一个生态圈、,里面种许多竹子,让大熊猫自由自在的生活。生:我要改变大熊猫的饮食居住习惯,让它和我们人类一样生活。生:我要把大熊猫送到太空去,让它作为友好使者访问宇宙。)
同学们的设想很有创意,相信若干年后你们的愿望都会实现,“国宝”大熊猫也一定会生活得更美好,让我们共同去努力吧!
六、作业:1、探究与练习。2、《学习与评价》。3、预习下一课
课件22张PPT。大熊猫国宝——科普说明文
学习目标: Z x xk
1、学习大熊猫的有关知识
2、认识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并提高保护
动物的意识叶永烈——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
家。小说作品颇多,其中
中篇科幻《小灵通漫游未
来》获全国第二届少年儿
童文艺作品评选一等奖。
作者简介
濒危 苑 璀璨 浩瀚
栖息 孤僻 分娩 小仔
翌日 繁衍 憨态 悠然
拯救 兴高采烈 呵护
查查我的普通话:解释下列词语:
憨态:
悠然:
殊荣:
屈指可数:
国宝:天真而略显傻气的神态。悠闲的样子。特殊的光荣。弯着指头计算数目。国家的宝物。Z x xk 外形特点
生长环境
生活习性
活动范围
繁殖情况整体感知一、(1-7)大熊猫的 和
(1-3)贵宾待遇
( 4 ) 嬉戏表演
( 5 ) 特有珍稀
( 6 )
( 7 ) 二、(8-16)野生大熊猫的
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及
濒临灭绝的处境( 8 )不惯“舒适”

(9-13) 环境习性
(14-16)三、(17-18)大熊猫生活
历史 的特征国宝保护( 果 —— 因 )逻 辑 顺 序可爱珍贵俊俏长相繁殖困难友好使者称“活化石”9生长环境10-11命名由来12食竹习惯13活动特点(因——果)古老 可爱的大熊猫探究学习:
1、课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你能给大家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吗?
2、请找出课文中你喜欢的段落,说出
你喜欢的理由,并朗读出来。
小结:1、本文从多方面介绍了大熊猫的特点
和习性,说明了大熊猫成为国宝的原因。
2 、从全文看,结构上按由果到因的逻
辑顺序来安排组织材料。
3、为了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作
者准确使用了形容词、动词 ,同时还运
用了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形象
生动地说明大熊猫可爱、机警等特点。比较探讨:大熊猫体态丰满,四肢粗壮,尾巴短秃,
毛色奇特,头和身躯乳白色,而四肢和肩
部黑色,头上有一对整齐的黑耳朵,还有
两个黑眼眶,很象戴着一副八字形的黑眼
镜。大熊猫长相俊俏,神态温驯,给人以
优美、活泼的感觉。(《国宝——大熊猫》)体肥胖,形似熊而略小,长约1.5米,肩高
66厘米,尾很短。毛密而具光泽,眼周、
耳、前后肢和肩部黑色,其余均为白色。
(《辞海》)课文对大熊猫的体态、四肢、尾巴作了较为具体的描绘,对毛色黑白的具体分布作了详细的描写。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比《辞海》的介绍更生动,更形象。加上描写了人的心理感受,更突出了大熊猫可爱的特点。阅读课文13段,完成下列问题
1、本段说明了熊猫活动的哪些特点?
2、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分别说明什
么特点?
3、给下列文字填空,思考这段文字说
明了熊猫的什么特点?
别看它 ,走路 ,爬起
树来却挺 。它的听觉非常,受到
惊扰时,就非常 地攀上 的树梢
起来。请用
“有时……
有时……
有时……
有时……”
造句。再 见课件24张PPT。 国宝——大熊猫
叶永烈
学习目标:
1、学习大熊猫的有关知识
2、认识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并提高保护
动物的意识我心中的---”国宝”一 想一想,你们都了解那些关于大熊猫特点,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1. 黑眼圈,黑耳朵,全身黑白相间
2. 身体肥胖 四肢粗短 憨态可掬
3. 爱吃竹子,不冬眠
4. 是我国特有珍稀动物,濒危动物和重点保护动物,被称为---”国宝”
课文分析二.作者介绍:
叶永烈: 浙江温州人,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家.
作品: <<水灵通漫游全国>>全国第二界少年儿童作品二等
三. 学生阅读全文,疏通字词:

濒危 岷山 邛崃 浩瀚
孤僻 分娩 繁衍 北碚
翌日:第二天.………………三:自渎课文,概括文章都介绍了大熊猫的那些方面 外形特点
生长环境
生活习性
活动范围
繁殖情况——可爱。——人烟稀少,泉水丰富
竹类众多。——喜爱食竹,食量很大,
  性情孤僻,爱独处。
—— 随季节交替而改变活动范围——繁殖力低,大多每胎产一仔。四 重点品读1 大熊猫名字的由来?
最初叫”猫熊”,解放前四川重庆北碚博物馆展出猫熊标本,说明牌上自左往右横写着”猫熊”两字.可是,当时报刊的横标题自右往左认读,于是记者们便在报道中把”猫熊”误写为”熊猫”,”熊猫”一词通过媒体广泛传播,很难纠正,于是将错就错,称”猫熊”为”熊猫”.2 大熊猫的祖先为食肉目的熊科动物,但为什么吃竹子?
大熊猫远祖虽是肉食动物,但后来由于寻不着肉食,只得吃满山丛生的竹子,代代相传,于是就养成了吃竹子的习惯.
3 成年大熊猫的食量每天在15—20公斤.为什么如此之大?
因为竹子中营养成分不多,主要是难以消化的纤维素,所以大熊猫的食量很大.大熊猫的珍贵表现在?
1 体态可爱
2 数量稀少
3 活化石
四 结合课文请你谈一谈大熊猫的生存现状? 大熊猫生活现状
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断的侵噬属于大熊猫的自然领地,
迄今为止,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濒临绝迹的大熊猫,
只有在我国的四川、陕西、甘肃部份地区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们的身影。
目前全世界的大熊猫总数仅1000只以下,而且数量在不断减少。
1.50年代至今,其栖息地已消失4/5,现仅存一万余平方公里,
分布于30多个县境内。种群数量下降到1000只以下,
且被分割成20个孤立的小种群。这种小种群随着遗传多样性的丧失,
势必导致大熊猫适应、繁殖和对疾病抵抗等能力的日益下降,
更容易使其陷于极危境地。

2.人为猎杀和捕捉对大熊猫的生存也构成威胁,

3.由于大熊猫完全依赖竹子为生,竹子周期性开花死亡,对环境中竹
种单一地区的大熊猫是致命的打击。70年代和80年代岷山、
邛崃山竹子大面积开花就曾造成大熊猫种群数量明显下降。

4.大熊猫生殖艰难,存活又难.濒临灭亡讨论:
根据我们今天所学以及你课外查阅资料的结果,
请你谈谈 应当如何来保护我们的国宝——大熊猫?保护大熊猫1、建立保护区。杜绝一切人类破坏性行为,
建立完善的林业管理 体制,兴建自然保护区,
提高保护大熊猫意识。2、兴建竹子走廊。如二处栖息地相距过远,
可兴建成走廊以连接 各大小栖息地,增加
大熊猫的流动性。3、人工饲养。人工饲养可对大熊猫作出多项
研究。例如食物研究 食物营养方面及人工授孕
等研究。协助拯救大熊猫。作业:根据你现在的理解,写一篇关于大熊猫的文章,
    让更多的人认识它、保护它。本节课到此结束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