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2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课件+教案+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2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课件+教案+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9 18:15:31

文档简介

选必二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依据大单元建构的设计理念,本单元单元主题为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本课主要介绍的是古代时期村落的产生、古代早期的城镇化及古代世界各地的民居,据此,本课设计分为三个部分:咱们都从村里来、咱们爱往城镇去、世界民居异与同。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多种史料认识古代时期人类由村落走向城镇的历程及世界各地民居的异同,理解唯物史观中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居住环境变化的根源,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人类居住环境变迁的动力,认识世界各地不同时空条件下的民居既各具特色又有相同之处,理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增强学生对于人类各文明历史的“理解之同情”。
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 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本指出: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为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了解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本课位于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第四单元,单元主题为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本单元内容分为两课,分别是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和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由村落走向城市是人类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反映的是人类对更优越的居住环境的追求。本课探讨的主要内容是古代史时期人类的早期城市化问题及世界各地人民的居住环境。 本课教材分为四个子目,分别是村落的产生、集镇的出现、城市的产生和世界各地的民居,由村落走向城镇反映的是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居住环境不断改善的进程,世界各地民居各有特点但亦有很多相通之处,反映出人类各文明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深圳市高二学生,学生在以往的地理课中已经学过了人类的城市化问题,在历史课中对农业的出现、集镇的兴起、长安城等城市的布局问题等也有了一定了解,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对于村落城镇兴起的原因及意义理解较为困难、对于影响世界各地民居特点的多方面因素等缺乏系统思考,需要教师于此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 策略:通过提供图片、材料等多种史料,引导学生以学生较为熟悉的中国的村落城镇、中国的传统民居为例理解村落城镇兴起的原因、意义和影响民居的因素,进而触类旁通地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世界其它文明的相似问题,通过提供多种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论从史出地独立思考自由表达,在史料实证中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教学目标
[目标1]在史料分析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梳理时空脉络知道人类的居住条件是由村落到集镇再到城市的过程,理解生产力的发展是这一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 [目标2]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尝试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探讨关于城市出现原因的多种学术观点,体会历史解释的多元性; [目标3]在前后对比的过程中,能够结合各地历史背景理解世界各地民居的特点,用史实对其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与评价。通过学习世界各地民居的异同,理解作为共同体的人类各文明发展历程中存在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特点,增强学生对于人类各文明“理解之同情”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影响世界各地民居特点的因素 (二)教学难点 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史料研习法、问题探究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以“家”为切入点走近学生与学生们聊天“你的老家从哪里来?”“你未来又希望去哪里安家呢?”进而引出本课问题:历史上人类的“家”又是从哪里来的?人们又更愿意去哪里安家呢?进而引入本课内容。 认真思考,自由回答问题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拉近学生与本课的距离,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一、咱们都从村里来 (一)村落何以产生 教师出示图片并引导学生回顾过去所学:渔猎采集时代人们时常迁徙,食物供给不稳定,人口规模也很小。从北京人到山顶洞人的数十万年间,人类群落的规模一般保持在三五十人之间。而原始农业出现后人类生产力提高,粮食供给相对稳定且有了剩余。 教师出示材料并以汉语和拉丁语中“家”字为例,引导学生认识农业使人类过上了定居生活,人类最早的家——村落由此出现。 (二)村落的设施及其意义 教师出示姜寨村落遗址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村落里的设施及村落的功能。 回顾所学知识,通过分析材料及字词理解农业使人类过上了定居生活,孕育出了村落。 通过观察遗址图片,思考分析村落的设施及其为人们提供的诸多功能。 联系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及观察遗址图的方式,培养学生读图、读史料归纳分析关键信息的能力,了解村落出现的原因及村落的重要意义。
二、咱们爱往城镇去 教师出示以下材料: 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 ——《史记·货殖列传》 特别是对于贫苦农民来说,工商活动较多的闪烁着摆脱贫困的希望之光。 ——陈湘柯《集镇经济学》第116页 引导学生认识与农业相比,工商业有着更多的致富机会,而工商业更多的存在于城镇之中,吸引着人们不断由农村走向城镇: 教师出示关于城市出现原因的多种历史解释,要求学生阐明自己更认可哪种观点,并结合史实尝试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说明自己支撑这一观点的原因。 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后,教师予以点评; 教师总结学生发言情况后出示恩格斯的话,引导学生认识虽然人们对城市的出现有着多种历史解释,但城市无疑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教师出示中国商周时期的文献记载和西欧中世纪的民间谚语,引导学生认识人们更愿意前往城市生活,进而进一步向学生提问,城市里都有什么呢?为什么人们更愿意去城市生活? 教师以古罗马城的城市布局图为例,引导学生认识罗马城内的种种设施,为人们提供了安全的秩序、便利的交通、舒适的居住环境、商机、各种公共设施等种种更加优越的环境,也吸引着人们前往城市生活。 阅读史料,认识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以工商业为主要经济模式的集镇和城市逐渐产生,并不断吸引着人们由农村走向城镇,体会集镇出现的历史意义。 通过了解对城市出现原因的多种历史解释,尝试自选一种观点,论从史出地自由表达论证自己的想法。 回顾以往所学内容,体会人们更愿意前往城市生活,进而思考其原因何在? 通过观察分析古罗马城布局图中的各项设施及遗存,自主思考城市生活在哪些方面有着更加优越之处,为何会吸引人们前往城市生活。 通过分析史料,引导学生认识唯物史观中生产力的发展使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产业,推动集镇逐渐形成,认识集镇的出现对于商品流通的重要意义。 为学生提供对于城市出现原因的多种历史解释,鼓励学生选择一种观点自行阐释论证,锻炼学生的历史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阅读恩格斯的经典论断,引导学生理解城市的出现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文史结合,联系学生已有知识,通过《诗经》等经典文献记载和西欧中世纪谚语,说明人们更愿意前往城市生活,为下一问题的提出埋下伏笔。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古罗马城的城市布局图中的各项设施,以及古罗马的各遗存图片,认识古罗马城市在种种方面都有着优越的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的同时也在吸引着人们不断前往城市生活。
世界民居异与同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以相对较为熟悉的中国民居为例,依次出示以下图片及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民居的特点都是由哪些因素影响决定的: 教师以中国南北民居的图片为例,引导学生认识民居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 教师以中国传统木建筑房屋图及明清时盛行的砖瓦房图及相关材料为例,引导学生认识民居修筑材料及风格受生产力发展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教师通过出示史料,引导学生认识民居受到文化习俗等级制度的影响: 教师小结并进一步提问:中国民居的特点是受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那么世界其它地区的民居是否也是如此呢? 教师出示两河流域及古埃及民居模型图及相关材料,讲解两河流域及古埃及民居的建筑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两河流域及古埃及民居亦深受其各自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教师出示古希腊非常常见的两种柱子——多立克柱和爱奥尼柱,结合材料引导学生认识其分别代表着男性与女性的人体之美,其建筑深受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古希腊建筑亦深受文化习俗的影响。 教师出示图片讲解古罗马贵族富豪与普通人居住的民居的巨大差异,引导学生认识古罗马不同的民居亦深受经济实力水平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世界各地民居的特点与中国民居一样,都是由当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因素所决定的。 教师总结:在从村落到城镇这一城镇化的历程中,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居住方式等方方面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人类历史上居住条件的变迁反映的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人是城镇化进程中的真正主体。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城镇化建设要以人为核心。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住有所居、居有所享将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永远在路上! 通过观察分析图片及材料,认识中国民居的特点是受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等多种因素影响决定的。 在掌握影响中国民居特点因素的基础上,触类旁通地观察世界其它文明的民居,认识其它文明的民居也是受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等多种因素影响决定的。 从学生既有认知经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材料及图片,依次分析认识影响中国民居特点的多方面因素,并为下文学习世界其它地区民居打下基础。 通过图片及材料,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其它地区的民居也和中国民居一样,深受当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理解作为共同体的人类各文明发展历程中的存在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特点,增强学生对于人类各文明“理解之同情”的情感态度。 通过总结人类从村落走向城镇的城镇化进程,引导学生体会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是人类居住环境变迁的动力,厚植人民史观,联系社会实际培育学生的家国天下情怀。
课堂小结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一、咱们都从村里来 二、咱们爱往城镇去 三、世界民居异与同 落实关键知识,理清思维脉络,理解人类居住环境变迁的历史进程。 梳理本课脉络,为下一课第11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共27张PPT)
石器时代史前豪宅——中国最早的四室一厅
总面积达450平方米!
7扇大落地窗,采光良好!
南北通透,连廊设计
室内火塘,温暖如春
全村最大最舒适的豪宅!
——孝感门板湾遗址房屋院落(局部)
课标要求:
了解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
一、咱们都从村里来
二、咱们爱往城镇去
三、世界民居异与同
本课目录:
第10课《何以为家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渔猎采集,时常迁徙,食物供给不稳定,人口规模小。
从北京人到山顶洞人的数十万年间,人类群落的规模一般保持在三五十人之间。
原始农业出现,生产力提高,粮食供给相对稳定且有剩余
(一)村落何以产生?
“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劳动,要求人们较长时间居住在同一地方......人类过上了定居生活,产生了原始的农业村落。”
——杨林《中外经济史》
村落——人类最早的家
家,上面是“宀”(mián),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圈养的生猪能提供食物安全感,因此蓄养生猪便成了定居生活的标志。
拉丁语家“domus”一词亦有房屋、住宅之意
防御壕沟
窖穴
住宅
公共广场
(二)你能看到村落里有哪些设施?思考村落能为人们提供哪些功能?
姜寨村落遗址
安全
居住
生存繁衍
集体活动
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
——《史记·货殖列传》
特别是对于贫苦农民来说,工商活动较多的闪烁着摆脱贫困的希望之光。
——陈湘柯《集镇经济学》第116页
生产力的发展使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便于手工业品与农产品交换的农村聚落逐步发展成为了集市......
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使商业成为与手工业和农业并列的独立经济部门,适应手工业生产相对集中的需要和商人务商的便利,集市就演化成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共同定居的具有多种功能的集镇。
——据张虎林《农村经济学》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第281页整理
集镇
生产力的发展导致集镇逐渐形成
聚落
集市
(一)集镇的出现
流通是集镇最主要的经济职能。绝大多数集镇是“商贾辐辏”,“百货云集”的商业集镇......集镇上商业的发展一般超过手工业生产的水平......都是商品流通的意义大于商品生产的意义。
——据陈湘柯《集镇经济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第112页整理
清朝《武昌汉口鸟瞰图》
集镇促进了市场的繁荣
(二)集镇的意义
学术界对于城市的起源长期争论不已,但大致存在三种观点:
一是“保家卫国”的防御说;这种观点认为,人们筑墙建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抵御其他危害自身的对象;
二是“剩余劳动产品交易集市说”;认为城市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提高,为此,在社会中便出现了除了可以满足基本生存性的剩余产品,这就需要在不同对象之间进行交易,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交易的地方渐趋固定,而且规模也逐渐扩大,为此,以市为中心的区域便出现了;
第三种观点则是“社会分工说”;认为因为生产力的提高,在社会内部出现了专门以一定技能见长的人群,比如手工业与商业等从业者,以这些人群所从事的劳动为主要内容的地方便形成了城市。
(三)城市的出现——多种历史解释
你更认可哪一种观点呢?为什么?结合史实论述
“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墙壁并非无故:它们的壕沟深陷为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耸入文明时代了。”
——恩格斯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城市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商邑翼翼,四方之极!
——《商颂·殷武》
“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彼都人士,台笠缁撮。彼君子女,绸直如发。我不见兮,我心不说……”
——《诗经·小雅·都人士》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西欧中世纪谚语
人们更愿意去城市生活
城里都有什么呢?为什么人们更愿意去城市?——以古罗马城为例
城墙、兵营
更安全的秩序
密集发达的道路
更便利的交通
发达的给排水系统
更舒适的居住环境
市场、神殿、斗兽场等
更多的商机、更多的宗教场所、更多的公共设施......
——古罗马城平面图·百科图册
“条条大路通罗马”——更便利的交通
——古罗马阿庇亚大道等道路遗址
古罗马高架引水渠遗址
方便行人饮水的水龙头与公共饮水池遗址
更舒适的居住环境
市场、神殿、广场、斗兽场等......
古罗马广场遗址
更多的商机、更多的宗教场所、更多的公共设施......
三、世界民居异与同
尝试以中国民居为例,分析民居的特点都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中国南方潮湿多雨——巢居
中国北方干燥少雨——穴居
1.受自然环境影响
中国古建筑木架构示意图
——《中国古代建筑史》
随着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木构架建筑的墙壁逐步以砖代替......从元朝起开始用砖拱建造地面上的房屋......明朝又出现了完全用拱券结构的碉楼和结构用砖拱而外形仿木建筑的无梁殿......
——《中国古代建筑史》
2.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
中国古代是受礼法约束的等级森严的社会。......在住的方面,自春秋以来,史籍上就载有等级限制......
房屋面阔九间为皇帝专用,七间为王以上用,五间限贵族、显宦用,小官及庶人只能建三间之屋;在屋顶形式上,庑殿顶为皇宫主殿及佛殿专用,歇山顶在唐代王及贵官、寺观都可用,宋以后只限王及寺观用,公侯贵官下至庶民只能用两坡的悬山或硬山屋顶;作为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特点之一的斗拱也只限于皇宫、寺观和王府使用,公侯以下仍不许用;在油漆彩画上,只有皇宫、寺观、贵邸方可用朱,一般官可用土红,庶民只用黑色......
——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十论》
3.受文化习俗影响
中国民居的特点是受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那么世界其它地区的民居是否也是如此呢?
两河中下游缺乏良好的木材和石材,所以人们用粘土和芦苇造房屋,并大量使用土坯。一般土坯墙房屋窄而长。由于内部空间不发达,加之当地气候炎热,所以房屋重视内院通风。
尼罗河两岸树木稀少,气候炎热......早期的建筑材料是土坏和芦苇......为了防热,建筑物的墙和屋顶做得很厚,窗洞开得很小而且数量很少。
——《世界建筑艺术发展史》
古埃及民居3D模型
两河流域土坯房屋内部图
多立克柱式的柱子刚劲、挺直,追求有生命的弹性和丰盈。爱奥尼柱线条柔和,追求整体的清秀柔美。这两种柱式的发展演变均源出于一个重要的美学观点,那就是∶人体是最美的东西。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曾记载一则希腊故事说,多立克柱式是仿男体的,爱奥尼柱式是仿女体的。这两种柱式,确实可以说是分别典型地概括了男性和女性的体态与性格。
——《世界建筑艺术发展史》
多立克柱
爱奥尼柱
雅典神庙局部
古罗马普通人住的多户型复合式公寓原型
古罗马贵族、富人居住的中庭式房屋
城市化也叫城镇化,从本质上说,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转变的过程。
——陈萍编著《城市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03,第143页
习近平:“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感谢垂听~选择性必修二第四单元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学案
【课标要求】
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
了解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学习重难点】
影响世界各地民居特点的原因;
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基础知识大填空】
出现后,人们筑屋定居,形成居民聚居点——村落。
村落建有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用于人们的 、 、 和进行 活动。
原始社会末期, 者开始聚集,形成了古代集镇的雏形;
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了 ,在聚居的地方筑垒设防,形成 。
城市是一定区域内政治 、军事 、 活动、宗教 的中心场所。
各地民居体现了居住地的 ,也反映了当地的社会 和 。
【课堂小练】
1.村落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世界其他地区,如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及辽河流域等,也存在大量的原始村落遗址。由此可以得出(  )
A.村落的形成与水源有密切关系
B.农业的发展是村落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C.村落为人们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保障
D.中国的原始村落规模比其他国家大
2.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催生了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松江棉布有“衣被天下”之称;丝绸业市镇有著名的盛泽镇、濮院镇;景德镇瓷业也是“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
A.草市开始成为地方商业中心
B.区域生产的专业化明显
C.手工业的经济主导地位日趋显现
D.市镇的规模不断扩大
3.集镇与城不同,作为商业中心,集镇联系的对象是四周的乡民。明朝前期,农民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江南地区在原有集镇的基础上,出现了一批新兴集镇,但集镇的分布不能过于稠密,否则就会出现被迫衰退者。这说明明朝前期(  )
A.政府对集镇分布进行合理规划
B.各地的集镇具有明显的排他性
C.新兴集镇导致原有集镇的衰退
D.农业对集镇发展具有双重作用
4.古希腊雅典城市的中心是卫城,最早的居民中心形成于卫城的山脚下。整个城市形成的标志是卫城西北角城市广场的形成。由此说明(  )
A.城市易在山脚下形成
B.城市广场是城市的前身
C.卫城是雅典唯一的城市
D.居民中心结合会形成城市
5.四合院全宅的平面构图是按家长作为全家核心的原则布置的,一切房屋皆簇拥着正房,而且在开间尺寸、高矮、装饰等各方面皆低于正房。此种设计出现的原因是(  )
A.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制度
B.宗法制和儒家思想的影响
C.布局对称,主次分明有序
D.使用材料和木构抬梁结构
6.唐宋以来的城市发展展现出一种新的城市面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都城汴京最繁荣的商业街是宣德门东的潘楼街、土市子一带,州桥东的相国寺一带等。潘楼街一带是金融中心。金银交易的发达和交子、会子等货币的发达,正说明了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达。相国寺位于城市繁华区,正在汴河北岸,交通便利,因而形成大的交易市场。城内还有一种瓦子,集中着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这种瓦子全城有五六处。
——摘编自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三版)》
  材料二 晚唐以来商业中心兴起,至两宋而大盛,促成了中国历史上另一个城市发展的新起点,即商业镇的出现。这些县以下的镇级聚落的发展,主要依托于自身的经济功能而不是行政功能。它们中的大部分是不设城墙的、在交通交汇处以手工业或贸易发展起来的小城市。当发展至一定规模时,政府便赋予它们新的城市行政身份。不少镇是在大型商贸城市周边出现的,如在开封府便有31个镇,河南府有22个镇,大名府有20个镇,成都府有19个镇。
——摘编自薛凤旋《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1)据材料一,指出北宋汴京城市发展繁荣的表现。
(2)据材料二,概括两宋时期商业市镇发展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案】
A 由材料“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长江及辽河流域”可知,原始村落的形成与水源有密切关系,A项正确;从材料中无法推断出农业与村落形成的关系,排除B项;C项属于村落的功能,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材料中并未涉及中国与外国原始村落规模的对比,排除D项。
2.B 材料中“棉布”“丝绸业”“瓷业”等反映了明清时期新兴工商业市镇专业化明显,故选B项;A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明清时期农业占经济主导地位,故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市镇的专业分工,没有反映市镇的规模,故排除D项。
3.D 根据材料“农民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江南地区在原有集镇的基础上,出现了一批新兴集镇”可知,农业的发展对集镇的兴起有促进作用;根据材料“但集镇的分布不能过于稠密,否则就会出现被迫衰退者”可知,农业的现状对集镇又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故选D项。材料没有反映政府在集镇发展中的作用,故排除A项;集镇与集镇之间的关系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故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4.D A项是对“最早的居民中心形成于卫城的山脚下”的错误解读,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商品经济发达的地方容易形成城市,故排除;城市广场是居民中心发展的结果,并不是城市的前身,故排除B项; “唯一”说法太过绝对,故排除C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居民中心结合会形成城市,故D项正确。
5.B “家长作为全家核心”体现了宗法制的影响,“皆低于正房”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等级尊卑,故B项正确;A、C两项是对“家长作为全家核心的原则布置的,一切房屋皆簇拥着正房,而且在开间尺寸、高矮、装饰等各方面皆低于正房”的总结而非原因,故均排除;D项是关于使用材料和设计结构的说明,与原因无关,故排除。
6.答案 (1)表现:商业街繁荣,商业发展突破了空间限制;金融业较为发达;城市交易市场规模扩大;涌现瓦子等娱乐场所;城市功能多样化。
(2)特点:逐步形成镇级聚落;主要依托经济功能;处于交通交汇处;得益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城市行政功能增强;主要聚集在大型商贸城市周边。
(3)因素: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政府政策;历史的积淀与传承;城郊一体化进程。
解析 (1)据材料一“北宋都城汴京最繁荣的商业街是宣德门东的潘楼街、土市子一带,州桥东的相国寺一带等”得出商业街繁荣,商业发展突破了空间限制;据材料一“潘楼街一带是金融中心。金银交易的发达和交子、会子等货币的发达,正说明了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达。相国寺位于城市繁华区,正在汴河北岸,交通便利,因而形成大的交易市场”得出金融业较为发达、城市交易市场规模扩大;据材料一“城内还有一种瓦子,集中着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这种瓦子全城有五六处”得出涌现瓦子等娱乐场所、城市功能多样化。
(2)据材料二“这些县以下的镇级聚落的发展,主要依托于自身的经济功能而不是行政功能”得出逐步形成镇级聚落、主要依托经济功能;据材料二“它们中的大部分是不设城墙的、在交通交汇处以手工业或贸易发展起来的小城市”得出位于交通交汇处、得益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据材料二“当发展至一定规模时,政府便赋予它们新的城市行政身份。不少镇是在大型商贸城市周边出现的,如在开封府便有31个镇,河南府有22个镇,大名府有20个镇,成都府有19个镇”得出商业市镇主要聚集在大型商贸城市的周边、城市的行政功能增强。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地理位置、政府政策、经济发展的程度、历史的积淀与传承等。选择性必修二: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理论准备
从村落到集镇,从集镇到城市,以宏观的角度视之,人类居住形式无疑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变化。在这样的历史主线下,各地居住形式也并非“整齐划一”。不同的地域、迥异的自然环境、有差别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多样的社会组织形态,使得民居、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特点。当我们聚焦于各地的民居时,可以发现民居的建造同样体现了居住地的自然环境,反映了当地的社会经济水平和文化习俗。人类在与环境、社会的互动中不断成长。近代以来城市化不断推进,人们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不断改善,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也日益加剧。
本单元立意在使学生从历史的视角认识人类居住形式的变化,剖析其内在的原因和所具备的共同的功能。通过概述不同地区人们居住形式的特征,理解人类与所处社会、环境的关系。结合相关史料,探讨城市化的利与弊,从而初步确立人地和谐、和而不同的历史观念。
教学研读
读课标: 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和特征;了解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
读教材:
村落的产生:
人类的居住形式经历了从穴居、巢居、半穴居到地面筑屋的演变。
村落出现的原因?
随着农业的出现,村落逐渐出现
村落的功能?
村落建有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为人们的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为人们进行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
集镇的出现:
集镇出现的原因?
手工业与农业相分离,手工业者在便于交换的地方集聚,形成古代集镇的雏形,商人的出现使手工业者聚居地逐渐繁荣,筑垒设防形成集镇
集镇的作用
推动商品经济发展;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城乡经济联系
城市的产生
城市产生的原因?
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军事防御和商品交换等等
城市的功能:城市是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城市人口、手工业生产、商品交换以及财富集中,促进工商业发展;古代城市一般有城墙,增强了安全防御;城市庇护了各种各样的非农业人士,促进了技术和文化的发展
中西方城市发展的异同点?
中方:规划特点:分级定制、中正对称、囊括山水;理念:礼法精神、皇权至上、道法自然
西方:规划特点:自由活泼、公共空间丰富;理念:人文精神、民主精神
各地的民居
民居的建造不仅体现了居住地的自然环境,而且反映了当地的社会经济水平和文化习俗
Q:民居特点形成的原因:
生产力、习俗、自然环境、历史传统、国家制度与政策、文化水平、宗教习俗
读考情: 综合本单元,核心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五点:1)村落、集镇、城市出现的原因及功能;2)各地民居和城市的不同特点;3)近代城市化的原因;4)中西城市化的对比;5)城市化发展的利与弊。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理解生产力的发展是居住形式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同)从时空观念的角度来看,不同的地理环境、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组织形态等条件造就了风格迥异、功能多样的居住形式。(异)从家国情怀的角度来看,需理解居住形式体现的是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思考。从史料实证的角度来看,对人类居住史、城市史的基本史料有所了解。
读学情: 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部分属于高二年级上学期所学内容,学生经过《中外历史纲要》和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部分的学习,已经初步建立起历史学科的基本脉络,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共性与差异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是开展进一步教学的基础。其次,学生普遍对经济与社会相关内容有所隔阂,印象相当模糊。教师应当从生活出发,通过考古发现进行探索,用文献资料补充说明,通过具体形象的材料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古代村落、集镇与城市的形成和影响;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教学难点: 古代村落、集镇与城市发展的时空关联
教学目标: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理解生产力的发展是居住形式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同)从时空观念的角度来看,不同的地理环境、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组织形态等条件造就了风格迥异、功能多样的居住形式。(异)从家国情怀的角度来看,需理解居住形式体现的是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思考。从史料实证的角度来看,对人类居住史、城市史的基本史料有所了解。
实施策略(略)
教学设计
导入
各位同学好,大家请看这幅图片,这是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所拍摄的除夕夜的灯火,华夏大地灯光璀璨,万家齐聚共度佳节。但是万年前的人类能够想象到今天我们是这样聚集在大地上吗?人类的居住形式在时间长河中发生了什么变化?让我们探索居住形式的秘密,一起进入第10课《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的学习。
实施
首先我们要思考这个标题,为什么是村落、集镇和城市,而不是乡、省?其实从村落、集镇到城市,从“小桥流水人家”到“钱塘自古繁华”,正是城市产生的脉络。乡村是城市的母体,城市是乡村的分化。任何一个城市都来源于乡村,而又不同于乡村。城市产生的路径一般表现为村落-集镇-城市,这是一个过程,一个漫长的动态发展过程。我们首先看第一个阶段。
设计意图:介绍城市史的相关理论,串联起本课的逻辑,便于各个子目的衔接。
1. 村落的产生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的居住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图文材料,我们可以看到居住形式经历了从穴居、巢居、半穴居到地面筑屋的演变,而更深层次的变化是人类不断聚集,进而形成聚落。我们可以总结为,人们逐渐从迁徙走向定居,从分散走向聚居。结合我们所学,大家能够想到这与人类哪次革命性变化密切相关?
答案预设:农业革命
没错,考古发掘证明了大家的猜想。一旦人们以务农为生,他们就建造房子并定居在固定的村落里。村落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在世界的其它地区,比如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今天都发现了许多原始村落的遗址。而这些地方大多是农业起源的中心。
那为什么人类会持续地走向定居呢?定居和村落究竟如何改变人类的日常生活?我们来看看被誉为“华夏第一村”的内蒙古兴隆洼遗址,从中看看能否找到答案。
材料:兴隆洼文化的遗迹主要包括百余座半地穴式房址,占地3万余平方米,主体部分被一圜状壕沟围绕。房址大多圆角方形,无门道,圆形灶炕居中,一些房址还设坑穴,并有多例室内挖墓埋人的现象。
——王巍:《中国考古学大辞典》
问题设置:兴隆洼遗址有一些什么设施?能够满足人类什么需要?
答案预设:有住宅、墓葬、壕沟,为人们的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了条件,进行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
设计意图:通过结合考古学家复原的穴居、巢居演变图和古代文献史料,学生能够概括人类居住形式的变化趋势。通过考古发掘的相关资料,学生能够概括原始村落遗址出现的各种基础设施,培养史料实证素养;通过将村落发展特点与所学知识结合,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归纳村落的出现与农业革命之间的关联,对村落出现的原因有更深的把握,培养唯物史观素养。
2. 集镇的产生
集镇介于村落和城市之间,集镇有很多功能:行政功能、司法功能、军事功能不一而足。但最核心的还是集市的功能。在我们湖南便有一个词汇与集市有关,叫做——赶集,每到过年前夕,集市更是热闹非凡!年鉴学派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在《法兰西的特性》一书中就对此有精彩的论述。
材料:
集镇的存在只是因为四周的大小村庄利用其规模不一的集市,使之成为服务和聚会的中心。集镇既是村庄不可或缺的补充,它又“从交流活动中吸取财富(以及它的存在理由),并因此而兴旺发达起来。集镇通常设在十字路口,设在河谷的出入口,始终(或几乎总是)位于两个不同的生产地区的交界处,附近的居民前来集镇交换各自的劳动果实。归根到底,集镇的职能在于它是当地各个村庄共同的市场……”
——费尔南·布罗代尔:《法兰西的特性:空间与历史》
问题设置:结合上述材料和教材第55页第2子目的内容,能不能归纳集镇出现的原因?
答案预设:
而集镇的产生也在反哺人类。
材料:明朝初年,汉口只是一片与汉阳城紧紧相连的荒滩,人迹罕至。成化年间,汉水改道,这里成为天然的避风良港。各处商民在此建房造屋,商船也来此停泊,市场开始出现。
到了清朝嘉庆、道光年间,汉口镇的市场规模更加扩大,商业分工业日趋繁细,形成了白布街、花布街、棉花街、衣服街等各具特色的专业街肆,涌现出叶开泰药店、汪玉霞茶食店、永兴和粮行等风格独特的名店名铺。
问题设置:集镇对于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
答案预设:促进了市场的繁荣
设计意图:通过文献史料,学生从中归纳集镇产生的原因及功能,培养历史解释素养。
3. 城市的产生
城市位于人类居住形式的最高一级,但我们不要简单地以为,到了城市一级,所有的问题就变得豁然开朗。事实上,这个问题并不好解决。城市是怎么形成的呢?学术界对于城市的起源长期争论不已,但大致存在三种观点:
材料:
一是“保家卫国”的防御说;这种观点认为,人们筑墙建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抵御其他危害自身的对象;
二是“剩余劳动产品交易集市说”;认为城市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提高,为此,在社会中便出现了除了可以满足基本生存性的剩余产品,这就需要在不同对象之间进行交易,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交易的地方渐趋固定,而且规模也逐渐扩大,为此,以市为中心的区域便出现了;
第三种观点则是“社会分工说”;认为因为生产力的提高,在社会内部出现了专门以一定技能见长的人群,比如手工业与商业等从业者,以这些人群所从事的劳动为主要内容的地方便形成了城市。
问题设置:你赞同哪种观点?
答案预设:其实每个观点都有合理之处。城市起源动因多样:安全保障、行政管理、交通枢纽、土地状况、农耕技术、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等等,都是古代城市起源的动因。
城市是那么高大、那么神秘,以致于在不少人的心理埋下了一段城市之梦,甚至中世纪留下一段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我们也有一句口号:“来了就是深圳人”。结合古罗马城市的设施,思考城市的产生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答案预设:城市为人们参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宗教、体育和艺术等方面的群体生活创造了条件。
到这里为止,我们讲解了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产生的一些共性特征。但我们如果喜欢到各地去旅游,我们就能感受到不同城市带来的不同文化感受。比如深圳是拼搏的奋进的,长沙可能是娱乐的多彩的。古代也是这样,我们以古代的中西方城市——元大都与古罗马为例,看看城市间的不同特征。
问题设置:元大都的规划理念有什么不同?
答案预设:规整的城墙、重视祖宗社稷、皇帝居中、等级观念浓厚
问题设置:这种不同来源于什么?
答案预设:生产力、习俗、自然环境、历史传统、国家制度与政策、文化水平、宗教习俗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比不同历史学家关于城市起源原因的争论,结合本课所学和生活经验,提出自己对城市产生原因的看法,落实历史解释素养。学生通过考古材料,观察古罗马和元大都城市基础设施,思考城市基础社会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并能对比两座城市的不同,理解不同特征产生的来源,落实历史解释素养。
生活并不是某人的创造,而是世代繁衍的传承,人们对自然与社会的长期思考就体现城市的规划里,直至人们的居所。
4. 世界各地的民居
参见央视纪录片:《从长安到罗马:从家开始》
结合教材简要介绍中国古代民居和希腊罗马民居的主要特点。
中国:
远古时期:巢居(南方)、穴居(北方)两大类型;
先秦以来:民居设计遵循严格的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住宅布局讲究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民居普遍采用的是木构抬梁结构。
明朝时期:砖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开始普及。现存的明清民居类型主要有北方的窑洞、四合院,南方的徽派民居、福建土楼等。
古希腊罗马:
建筑材料:木、石、砖为主要材料,后来混凝土逐渐普及;
布局、结构:在古希腊罗马,带有列柱围廊的中庭是民居的核心;
混凝土、拱券、希腊柱式结构相结合,成为古罗马建筑最主要的特征;3世纪,古罗马出现多层楼板叠加组合而成集体住宅;4世纪,出现复合式公寓。
设计意图:结合视频和教材的相关表述,观察中国古代民居和古罗马民居的不同之处,感悟民居的差异来源于不同地域的人们对于人和自然的长期思考。民以居为安,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民居的精巧设计体现了不同文明人们共同的生活智慧,落实家国情怀素养。
总结
反思
经济社会史的内容总体比较抽象,就理论讲理论比较枯燥,在讲授本课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陷入同一窠臼。教师对于城市的发展有没有更深刻的认识,有没有贴近生活的理解,极大地影响了本课能不能深入浅出地被学生掌握。阅读更多专业书籍,查找更多生动的史料,丰富理论的细节,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