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二第14课《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知道古代历史上疫病的流行与影响;了解中医药的主要成就和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
学生能结合典型史料,在时空框架下梳理古代疫病流行与中西医的发展与成就,落实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学生能结合历史背景分析疫病对人类生活和历史发展的影响,提升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通过了解惠康博物馆的数字化藏品与场馆空间设计,学生能认识到历史和人类医学发展的复杂性和曲折性,看到人类面对疫病的力量与局限,提升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重难点
重点:古代疫病的流行、中医学的成就、西医在中国的传播
难点:疫病对人类生活和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导学
根据教材,列举人类历史上重大的疫病:
阅读教材P80-83和相关史料,梳理中医药学的成就,完成表格:
史料 成就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叙了战国扁鹊、西汉淳于意的医事活动,图为京都大学图书馆藏宋本书影。 战国名医扁鹊使用 进行诊断
图为明刊本《黄帝内经》书影 战国至西汉时期成书的《 》奠定了 基础;西汉政府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来众方……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伤寒杂病论·序》 东汉 精通外科手术,创制麻沸散、五禽戏;东汉 《 》奠定中医临床学基础
“青蒿一握,以水两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肘后备急方》 东晋 《 》记载了青蒿抗疟疾的方法。
图为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藏《千金方》清光绪时期刻本书影 唐朝 著成临床百科全书《千金方》;世界上第一部政府颁布的药典是《 》;寺庙病坊收治病人
图为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本草纲目》明万历刻本书影 明朝 《 》内容详实、体例完备,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明朝已经广泛使用 法防治天花
明仿宋针灸铜人,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在中医治疗中也发挥了很大作用
设计意图:本课内容庞杂,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后,能举例说出人类历史上重大的疫病,为课堂新课导入打基础。另外,考虑到古代中医药学在课标和教材编排上占据较重要的位置,而课时有限,故将部分图文史料作为前置预习作业的主要内容,作为课外史料拓展,以方便加快课堂节奏。
课堂研讨
【新课导入】
材料:惠康博物馆及其藏品伊丽莎白一世蜡像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惠康收藏馆,营造学习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介绍伊丽莎白一世蜡像,引出“生死”的话题,过渡到疫病的课程内容上。
【主题活动一:疫病——死神的召唤?】
人类历史上有哪些重大的疫病?
材料:重大疫病简表、明末农民起义和鼠疫流行地图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疫病,知道疫病的概念。教师以明末鼠疫为例,介绍疫病不仅给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结合明末农民起义和鼠疫流行地图,从医学社会史的角度,补充了解明朝衰亡的原因,为分析疫病影响做铺垫。
简单介绍世界历史上的重大疫病,说明疫病对政治局势会产生一定影响。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黑死病为例,分析疫病对人类生活和历史发展的影响。
材料:宏伟的宫室,华丽的大厦,高大的宅第,从前达官贵妇出入如云,现在却十室九空,连一个最低微的仆从都找不到了!有多少显赫的姓氏、巨大的家产、富裕的产业遗下来没有人继承!有多少英俊的男子、美丽的姑娘、或活泼的小伙子,在早晨还同亲友们一起吃点心,十分高兴,到了夜里,已经到另一个世界去陪他们的祖先吃晚饭了。
——薄伽丘:《十日谈》
材料:这个时候小冰川期还没开始太长时间,人们也刚开始人口的自觉调整。但不幸的是,此时黑死病爆发了。黑死病直接夺走大量的人口,打断了人口调整的自然进程,也改变了英国的土地、工资、价格之间的关系。
——李化成:《深入研究医学社会史问题,促进知识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设计意图:以中世纪欧洲黑死病的流行为例,分析疫病对人类生活和历史发展的影响。学生可以结合必修知识,从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等角度,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认识疫病的影响。
【主题活动二:医学——人类的抗争?】
在视频中,中世纪威尼斯防治黑死病的方法有哪些?结合教材,说明古代防治疫病还有哪些举措。
设计意图:仍然以中世纪欧洲黑死病的流行为衔接,通过具体的问题设计,要求学生有目的地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黑死病的概念,并能结合教材内容,列举古代防疫举措。让学生意识到,即使是如此重大的疫情,人类也不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刺激医学的进步,不断改善公共卫生条件、建立更多的救治机构。并由此衔接至介绍古今中外重大的医学成果。
核对表格答案,了解古代中医药学的成就。
材料:惠康收藏馆藏18世纪中国针灸图、古代中医药学成就简表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惠康博物馆的中国藏品,引出古代中医药学的成就。
屠呦呦等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从青蒿中分离出治疗疟疾的青蒿素,是受到下面哪本古代医学著作的启发( )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利用表格,快速介绍中医药学的重大成就。辅之以选择题,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屠呦呦青蒿素的发现,意在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中医在当代社会的积极作用,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理解中西医的相同与不同
材料:美国扁桃体挤切刀
设计意图:通过文物,对中西医进行简单的比较,顺势介绍近代西医的发展成果。
了解近代西方医学在中国的传播
材料: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地图
材料:1920年代中后期以降,中医与中国民族、身体、思想、文化系统的关联逐渐紧密。钱穆认为,包括中医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容受近代西方之科学文明,应该还能融化能开新”。
——摘编自 皮国立:《近代中西医的博弈:中医抗菌史》等
设计意图:通过地图介绍西医在中国的传播,结合时代背景,强调明清时期、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等重要知识点。并设问“我们如何看待中西医之间的文化隔阂和差异”,引出钱穆的观点,从交流互鉴这一共同目的出发,了解从古至今的人们为保护生命健康、改善生命质量所做出的贡献,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
【小结:人类勇气与智慧的见证】
材料:惠康收藏馆四层图书馆
设计意图:通过利用惠康收藏馆三层和四层之间独特的空间和装潢设计,说明人类在对抗疫病方面的共通与共荣,疫病是人类勇气与智慧的见证。人类面对疫情传播,既非束手无策、也不能为所欲为,不能坐以待毙,也不夸大自己的力量,这样才能划转危机。学生通过学习本课内容,感受历史发展的曲折性与复杂性,体会全体人类的共同努力,对人类历史充满同理心,并最终学会承担人类的共同命运,渗透家国情怀与时代担当。
教学测量与评价
夏商周时期,人们普遍认为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是天神降祸或恶鬼作祟,所以祭祀和巫术便是商人向神灵求福消灾的主要方式,但除了用巫术祭祀救荒之外,也会采取一些较为积极的救治措施。据材料可知那时( )
A.政治生活中神权色彩浓厚 B.人们应对自然的能力有所提高
C.天人感应思想已深入民间 D.统治者对百姓推行愚民政策
【答案】B
(2018全国Ⅲ卷)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答案】B
公元2—3世纪,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天花、鼠疫和麻疹疫乱。两个帝国遭受了疾病的蹂躏,人口数量急剧下降。这一事件( )
A.说明世界已经联成一个整体 B.表明专制制度不断强化
C.反映出中国与西方有所交流 D.导致两个帝国分崩离析
【答案】C
(2020天津)1910~1911年间,当鼠疫波及华北之时,颇有影响的《大公报》刊载了天津官医院的来稿,详细介绍了鼠疫的危害、病因、症状以及预防鼠疫的方法;还开设专栏介绍防疫知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报刊宣传( )
A.加速了清朝防疫体系的建立 B.开启了对疫情的专业研究
C.推动了公共卫生意识的增强 D.控制了疫情的暴发和扩散
【答案】C
14世纪欧洲鼠疫大流行,教会逐渐同意尸检以查明死因。1543年,维萨里出版《人体构造》,根据解剖事实指出天主教义里所说的帮助耶稣复活的“复活骨”不存在。1564年,重压之下的维萨里去耶路撒冷“谢罪”。这些历史现象( )
A.说明了宗教改革的复杂曲折 B.奠定了生命科学的研究基础
C.冲击了罗马教廷的神圣统治 D.摧毁了封建神学的创世理论
【答案】C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欧亚大陆,寒冷期与瘟疫时代的来临不期而遇。据估计,在14世纪的100年中,黑死病在欧洲共夺去了2400多万欧洲人的生命,约占当时全欧洲人口的 1/4。面对黑死病的肆虐,以意大利为代表的欧洲一些城市的市政当局,通过相关法律禁止集会以防瘟疫传播;对丧葬进行规范管理,以杜绝病源扩散;强制对出入发生瘟疫的城市进行限制;加强基础卫生设施建设,重视对垃圾的处理,人们懂得了许多卫生习惯。此后几百年里,地中海沿岸通过隔离防治鼠疫便成为人们司空见惯的时期,黑死病给世界带来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欧洲乃至世界各国从此非常注意对传染病的防治,国际上通常称其为“第一次卫生革命”。
——【美】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王旭东《世界瘟疫史》等
材料二 “清洁”一词,中国古已有之。近代以来,国人的清洁观念逐渐变得重要而明晰,清洁事物不仅被视为卫生防疫的关键乃至首要之务,而且成为关乎种族强弱、国家兴亡 与体面的政治大事;原来基本属于个人事务的清洁活动也日益被作为公共事务纳入官府的日 常行政事务之中。
——余新忠《防疫·卫生行政·身体控制——晚清清洁观念与行为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4 世纪西欧人应对黑死病的措施,并分析其影响。(13 分)
措施:政府重视,积极应对;加强基础卫生设施建设;防疫工作制度化、法律化;采取隔离措施避免疫情扩散。(每点2 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共6 分)影响:推动医疗技术进步,促进近代欧洲医学理念和实践的变革;动摇天主教会的权威,有利于人文主义思想的产生;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社会转型;提高公民卫生意识。(每点2分,答对3个给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赋予了“清洁”一词怎样的新内涵,并分析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积极作用。(12 分)
新内涵:“清洁”由个体性向社会性转变;关乎国家命运;被其纳入政府行政职能。(6 分)积极作用:促进民族觉醒;推动近代民主革命发展;促进民族经济发展;推动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纠正陋习。(任意三点6 分)
附录:参考文献
牛秋实:《近代文化视野下中医与西医的比较研究》,《中医学报》2010年第2期
李化成:《深入研究医学社会史问题,促进知识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李化成教授访谈录》,《历史教学》2021年第20期
李凯:《论新高中选择性必修教学中的删繁就简——以选择性必修 2《经济与社会生活》为例》,《历史教学》2021年第7期
赵纷纷:《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医疗与公共卫生”内容的编写研究——以统编版教科书选择性必修2第六单元为例》,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年(共14张PPT)
--
第14课《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生与死的较量
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主题探究一:疫病——死神的召唤
伦敦惠康收藏馆(Wellcome collection)
伊丽莎白一世蜡像
(一)古代历史上疫病的流行
疫病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
时期 中国 时期 世界
明末 鼠疫 古埃及拉美西斯五世 天花
清初 天花 伯罗奔尼撒战争 雅典鼠疫
1910-1911 东北鼠疫 6世纪 地中海沿岸鼠疫
2003 非典 14世纪 欧洲鼠疫
2019 新冠病毒 17世纪 欧美非洲黄热病
18世纪 欧洲天花
1918-1919 全球流感
20世纪早期 斑疹、伤寒
“宏伟的宫室,华丽的大厦,高大的宅第,从前达官贵妇出入如云,现在却十室九空,连一个最低微的仆从都找不到了!有多少显赫的姓氏、巨大的家产、富裕的产业遗下来没有人继承!有多少英俊的男子、美丽的姑娘、或活泼的小伙子,在早晨还同亲友们一起吃点心,十分高兴,到了夜里,已经到另一个世界去陪他们的祖先吃晚饭了。”(薄伽丘:《十日谈》)
“这个时候小冰川期还没开始太长时间,人们也刚开始人口的自觉调整。但不幸的是,此时黑死病爆发了。黑死病直接夺走大量的人口,打断了人口调整的自然进程,也改变了英国的土地、工资、价格之间的关系。”(李化成:《深入研究医学社会史问题,促进知识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Q: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黑死病的流行为例,分析疫病对人类生活和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疫病的影响
A: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影响政治走向和国家兴衰;推动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转型;启发社会反思;刺激医学的发展。疫病的流行给历史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主题探究二:医学——人类的抗争
Q:在视频中,中世纪威尼斯防治黑死病的方法有哪些?结合教材,列举史实说明人类“战胜疫病”的措施。
(一)疫病的防治
Q:在视频中,中世纪威尼斯防治黑死病的方法有哪些?结合教材,列举史实说明人类“战胜疫病”的措施。
(一)疫病的防治
中国 世界
防 改善卫生 清理污水、疏通井渠河道;及时掩埋尸体 古罗马修建引水道、下水道
防疫方法 青蒿素对抗疟疾;防治狂犬;人痘接种法;采取土方法预防 发明牛痘接种法;创立巴氏灭菌法;发现青霉素
治 建立救治机构 西汉、隋唐时期设立隔离机构;一些寺院也收治病人 古罗马的医院收治疫病患者
古代中医药学的成就
战国名医扁鹊使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进行诊断
战国至西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
西汉政府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
东汉华佗精通外科手术,创制麻沸散、五禽戏;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临床学基础
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抗疟疾的方法。
唐朝孙思邈著成临床百科全书《千金方》;
世界上第一部政府颁布的药典是《唐本草》;
寺庙病坊收治病人;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内容详实、体例完备,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
明朝已经广泛使用人痘接种法防治天花
针灸在中医治疗中也发挥了很大作用
(二)古代中医药学的成就
18世纪,针灸图,中国,惠康收藏馆
(单选题)屠呦呦等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从青蒿中分离出治疗疟疾的青蒿素,是受到下面哪本古代医学著作的启发( )
【答案】B
(二)古代中医药学的成就
ABCD
(三)近代西医的发展与传播
19世纪,扁桃体挤切刀,美国,惠康收藏馆
(三)近代西医的发展与传播
1920年代中后期以降,中医与中国民族、身体、思想、文化系统的关联逐渐紧密。钱穆认为,包括中医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容受近代西方之科学文明,应该还能融化能开新”。(摘编自 皮国立:《近代中西医的博弈:中医抗菌史》等)
Q:根据材料,概括说明钱穆对中医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钱穆提出这一观点的理由。
A:中西文明在碰撞中逐步交融;中医本身具有独特的医疗价值;一战后,反帝运动高涨,民族主义思潮兴起,传统文化受到重视。
(三)近代西医的发展与传播
小结:人类勇气与智慧的见证
惠康收藏馆的开放式图书馆
Thanks for watching
选择性必修2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