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2-10 19:3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命题人:张小云、徐静华 审核人:李志忠 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癖好(pì) 澄清(chéng) 酝酿(niàng) 苦心孤诣
B.腆着(tiǎn) 恣睢(zì) 蓬蒿(gāo) 芳草萋萋
C.潺水(chán) 荇藻(xìng) 粗拙(zhuō) 心旷神怡
D.诓骗(kuāng) 绽出(zhàn) 匀称(chèn) 猝不急防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国家林业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有关省区加强森林火灾的预防工作,采取坚决措施_____ 重特大森林火灾频发之势。
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娃娃抓起,针对儿童特点用形象化的教育模式_______孩子的心智,这样的道德教育确有必要。
③喀麦隆足球明星罗杰米拉今天正式成为联合国爱心大使,并做出以自己的影响力宣传艾滋病在非洲危害性的_______。
A.遏制 开发 许诺 B.遏止 开启 许诺
C.遏制 开启 承诺 D.遏止 开发 承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我记得,父亲对我们兄弟三人从没有过好脸色,有时耳提面命,甚至棍棒相加。
B.新产品的试验已经到了极其关键的时刻,希望大家同心协力,做好准备,功败垂成就在此一举了。
C.今年“十一”国庆节,我去北京旅游,竟与五年不见的小学同学在故宫萍水相逢,真是太让人欣喜了。
D.喜欢在洁白的墙上笔走龙蛇,写字题诗,竟成为我们中国人一种奇怪的积习和癖好,也不知此风起于何时,始作俑者为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我国正在研究酝酿在条件成熟的部分大中城市试点设立少年法院,以便进一步提高并完善少年司法制度和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水平。
B.现在人们认识到,一方面极光与地球高空大气和地磁场的大规模相互作用有关,另一方面又与太阳喷发出来的高速带电粒子流——通常称为太阳风——有关。
C.中国百姓餐饮集团决定从3月16日起在全国所有的肯德基餐厅中停止出售新奥尔良烤翅和新奥尔良烤鸡腿堡两种产品,同时销毁所有剩余调料。
D.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合乎民意、顺乎民心,体现了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我告诉孩子,要经常进行这样的思考: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没答案,却最有意义,它能够把我们的生命引向高处。
B.据《南都娱乐周刊》记者透露,周立波为某企业做脱口秀表演,出场10分钟,报酬高达90万元;在《达人秀》栏目的出场费更是每集近100万元。
C.品尚网自称是“国内第一家国际顶级奢侈品在线私卖”的电商网站,其发展轨迹,被称为典型的互联网电商模式——融资,扩张;再融资,再扩张。
D、重法度是书法家理性化思维的体现,正如《书谱》所说:“一字乃终篇之准”。而以文字为起点,“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则是道法自然的书法大境界。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苏轼对儒、道、释的融合
苏轼在政治上奋发有为、希望实现他经世济民的政治思想时,曾经批判过释、道思想;但在他处于逆境时,即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难以实现而个人又遭受到排斥打击时,则又更多地接受清静无为、超然物外的思想,在释、道思想中找到精神的寄托。在《醉白堂记》一文中,他借称颂韩琦来表现自己的处世态度:“齐得丧,忘祸福,混贵贱,等贤愚,同乎万物而与造物游,非独自比于乐天而已。”这完全是用庄子“万物齐一”的思想来求得精神上的解脱。而在《超然台记》一文中,他通过推究人们“乐少悲多”的原因来阐发和推崇那种超然物外的思想时说:“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他认为如果认识到美恶齐一,无所谓“去取之择”,就可以“游于物之外”了。而他之所以能“无往而不乐”,“盖游于物之外也”,可见他的乐天派的性格和生活态度,确实跟庄子齐生死、齐得丧、等富贵的思想是分不开的。
苏轼尽管怀抱着“致君免舜”的理想,但现实却难尽如人意。那么,如何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种种矛盾?苏轼的回答是:淡化功名意识;守着“用舍由时,行藏在我”的随机应变的人生哲学;抱定“乐天知命”的处世态度。苏轼的人生思考超出凡俗,儒家的入世和有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道家的无为特别是庄子的齐物论,又使他在逆境中淡泊名利,显得从容自如;佛家的静达圆通,则启迪他走向圆融和通达。
其实不仅仅是苏轼,从历代文学家的身上,从他们刚正不阿清廉正直的人格上,我们可以悟出做人的道理,处事的妙章:“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
(选自《论苏轼对儒佛道三家思想的吸收与融合》,有删节)
6.关于苏轼“超然物外”思想的理解,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苏轼的“齐得丧,忘祸福,混贵贱,等贤愚”思想,来源于庄子“万物齐一”的思想。
B.苏轼认为如果有了美恶齐一,无所谓“去取之择”的认识,就可以“游于物之外”了。
C.这种思想主要表现在苏轼人生态度、处世哲学和治乱兴亡上,体现在身处逆境遭受打击时。
D.这种思想在苏轼的《醉自堂记》《超然台记》等作品中都有解释和阐发。
7.对于苏轼“调和儒学和佛、老思想之间的差别和矛盾”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苏轼认为“儒释不谋而同”,儒学和佛、老思想不但不是对立的,而且还有相通之处。
B.苏轼认为,道家的“清静无为”之道与《周易》“何思何虑”、《论语》“仁者静寿”之说是吻合的。
C.苏轼对庄子诋訾孔子之徒的做法是持批评态度的,他认为庄子的做法实际上帮助了孔子。
D.苏轼批评韩愈待孔孟甚尊而不能吸收佛、老之学。表明他对韩愈的为人颇有微词。
8.下列表述,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
A.苏轼在逆境中从释、道思想中找到了精神寄托,表现出了“无往而不乐”的乐天派性格和生活态度。
B.“相反而相为用”“世间即出世间”表明了苏轼是极力想对本不相同的道佛思想进行调和的。
C.儒、道、释的融合,使得苏轼既热爱现实人生而又能做到在逆境中淡泊名利,从容自如。
D.在如何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种种矛盾方面,苏轼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给了我们很好的启迪。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家世世受射。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力战为名。匈奴大入上郡,有数千骑。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引兵而去。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后从大将军青①击匈奴,既出塞,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太史公曰:“《传》②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注释:①青,是汉代名将卫青。
②《传》是对经的解释文字,汉代儒家著作有五经,其余解释性的著作多称为传。这里指《论语》。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蹊 :小路
B. 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 怪:责怪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曲折:原委,详细情况
D.遂引刀自刭 引:拿,举起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广之百骑大恐 牛何之?
B.今如此以百骑走 宁许以负秦曲
C.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广对待部下“宽缓不苛”的一组是( )
①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②得赏赐辄分其麾下 ③专以射为戏
④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⑤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⑥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广为行伍出身,家中世世传授射箭之法,因而骑射精熟,骁勇善战。曾在抗击匈奴时杀敌立功,并在平定吴楚军时,攻营拔寨,建立卓越功勋。
B.李广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谋。他面对匈奴数千骑兵,沉着镇定,功用疑兵之计,使敌军不敢贸然追击,而自己的小部队则安然得以保全。
C.李广不善言辞,少言寡语,而又廉洁自律,重义轻财。他屡建战功,威震匈奴,常有增加财富的机会,但却终身没有多余财物,也从不以家产为念。
D.李广作为主将,部队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担过错。面对处罚,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老,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刭。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 24分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4分)

其李将军之谓也?(3分)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3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卜算子?漫兴①
辛弃疾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万一朝家举力田③,舍我其谁也? 【注】①这首词是辛弃疾因力主抗金遭贬,赋闲在江西农村时所作。因遭小人诬陷,辛弃疾被罢去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官职,赋闲在江西铅山县期思渡附近的瓢泉别墅。此词写于他人生的低潮时期。②李蔡:李广堂弟,才能平庸,元朔五年被封为乐安侯。③力田:汉代掌管农事的小官。
上阕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下阕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携来百侣曾游, 。
(2)亦余心之所善兮 。
(3) ,以手抚膺坐长叹。
(4)艰难苦恨繁霜鬓, 。
(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
(6)此情可待成追忆, 。
五、(12分)
1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4分)
记者从山东省政府食品安全工作办公室获悉,将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山东省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试行)》作出了明确规定:山东消费者举报食品安全事件如果查证属实可荻得奖励,举报奖励设四个等级,最高可按涉案货值金额的8%-lO%奖励举报人。
对突发食品安全事件或者其他涉及人体健康、生命安全,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食品安全问题及时进行举报,并积极协助调查处理的,山东消费者协会等部门将给予举报人1千元至l万元的奖励。对于举报违法制售、使用食品非法添加物,生产假冒伪劣食品的地下“黑窝点”、“黑作坊”以及违法生产经营单位内部或者食品行业内部的举报人员,应在原来基础上提高一个奖励等级。每次举报奖励最高金额一般不超过30万元。

17.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4分)
瓦尔登湖“波平如镜”,________,____________,或许,一只燕子飞掠在水面上,低得碰到了湖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或许,还会有一只鸭子在整理它自己的羽毛?
②其时,只有一些掠水虫,隔开了同等的距离,分散在全部的湖面
③有时,全部的圆弧展露了,银色的圆弧?
④在远处,有一条鱼在空中画出了一个大约三四英尺的圆弧来
⑤它跃起时一道闪光,降落入水,又一道闪光?
按照要求续写句子。(4分)
要求:①运用比喻修辞手法;②“回忆”与“希望”的内容形成对比;③语意连贯。
回忆和希望的关系,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回忆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回忆 ,希望 ;
回忆 ,希望 。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丰收岭绿岛
梁衡
从戈壁新城石河子出发,汽车像在海船上一样颠簸了三个小时后,我登上了一个叫丰收岭的地方。这已经到了有名的通古特大沙漠的边缘。举目望去,沙丘一个接着一个,黄浪滚滚,一直涌向天边。没有一点绿色,没有一点声音,不见一个生命。我想起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丁在我国新疆沙漠里说过的一句话:“这里只差一块墓碑了。”好一个死寂的海。再往前跨一步,大约就要进入另一个世界。一刹那,我突然感到生命的宝贵,感到我们这个世界的可爱。
我不由回过身来,只见沙枣、杨、榆、柳,筑起莽莽的林带。透过绿墙的缝隙,后面是方格的农田,红的高粱,黄的玉米,白的棉花,正扬着笑脸准备登场。这大概就是丰收岭名字的由来。起风了。风从沙漠那边来,那苍劲的沙枣,挺起古铜色的躯干,挥动厚重的叶片;那伟岸的白杨,拔地而起,在云空里傲视着远处的尘烟;那繁茂的榆柳拥在白杨身下,提起她们的裙裾,笑迎着扑面的风沙。绿浪澎湃,涛声滚滚,绿色就在我的身后,我不觉胆壮起来。这绿色在史前原始森林里叫人恐怖;在无边的大海上,让人寂寞;在茫茫的草原上,使人孤独。而现在,沙海边的这一点绿色啊,使人振奋,给人安慰,给人勇气,只有在此时此地,我才真正懂得,绿色就是生命。现在,这许多的绿树,连同她们的根须所紧抱着的泥沙,泥沙上覆盖着的荆棘、小草,已勇敢地深入到沙海中来,形成一个尖圆形的半岛。我沿半岛的边缘走着,想到最前面去看看那绿色和黄沙的搏斗。前面杨、榆、柳那类将帅之木已经没有,只派这些与风沙勇敢肉搏着的尖兵。她们是红柳、梭梭树、沙拐枣、沙打子旺等灌木,一簇簇,一行行。要论个人容貌,她们并不秀气,也不水灵,干发红,叶发灰,而且稀疏的枝叶也不能尽遮脚下的黄沙。但这是一个伟大的群体,方圆几百亩,我抬头望去,一片朦胧的新绿,正是“沙间绿意薄如雾,树色遥看近却无”。这绿雾虽是那样的淡,那样的薄,那样的柔,但却是一张神奇的网,她罩住了发狂的沙浪,冲破了这沉沉的死寂。我沿着人工栽植的灌木林走着,只见一排排的沙土已经跪伏在她们的脚下,看来这些沙子已被俘获多时,沙粒已经开始黏结,上面也有了稀疏的草,有了鸟和兔子的粪,已有了生命的踪迹。
治沙站的同志告诉我,前两三年这脚下是流动的沙丘,我们引进这些沙生植物后,沙也就驯服多了。梭梭林前涌起的沙梁,像一匹嘶鸣的烈马。虽将头身探起老高,但还是跃不过树丛。那树踩着它的身子往上长,将绿的枝去抽它的背,用绿的叶去遮它的眼,连小草也敢“草假树威”,到它的头上去落籽生根。它终于认输了,气馁了,浑身被染绿了。治沙站的同志又转过身子,指着远处那些高大的防风绿墙说:“七八年前,连那些地方也是流沙肆虐之地。”我停下脚来重新打量着这个绿岛,她由南而北。尖尖地伸进沙漠中来,像一支绿色的箭,带着生命世界的信息,带着人们征服荒原的意志,来向这块土地下战表了。漠风吹过来,这个绿岛上涛声滚滚,潮起潮落,像一股冲进荒漠里的绿流,正浸润着黄沙,慢慢地向内渗移。
我联想到,千百年来流水剥去了大地的绿衣,挟带着泥沙冲进碧波滔滔的大海。黄色在海口渐渐蔓延,渐渐推移.于是我们的海域内竟出现了一座黄海。这是大自然的创造。而现在,人们却让沙海边出现了一座绿岛。这是人的创造。
我在这座人工绿岛上散步,细想着,这里的绿不同于黄河上碧绿的水库。也不同于天山上冷绿的天池。那些绿的水,是生命的乳汁,是生命的抽象,是未来的理想;而这里的绿,就是生命自己,是生命力的胜利,是伟大的现实。
丰收岭的绿岛啊,就从这里出发,我们会收获整个世界。
我从西北回来顺手摘了三片绿叶。亲爱的读者,你看,西北还荒凉吗?我可以骄傲地宣布,我们的西北将会出现历史上最美丽的时期。
(选自《粱衡散文集》,有改动)
简要分析开头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4分)?
20.结合文意,赏析文中两处线的句子。(4分)?
(1)红的高粱,黄的玉米,白的棉花,正扬着笑脸准备登场。?
(2)梭梭林前涌起的沙梁,像一匹嘶鸣的烈马,虽将头身探起老高,但还是跃不过树丛。?
21.文章第二段先说丰收岭之绿是“一点绿色”,后又说“这是一个伟大的群体”,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4分)?
22.文章结尾说“丰收岭的绿岛啊,就从这里出发,我们会收获整个世界”,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句话给你的启发。(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有人说:山脚也有别样的风景。
尼采说: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下,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题材为议论文,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
语文期中答案
C(遏止:用力阻止;遏制:制止、控制。针对心灵用开启;开发,指利用。“承诺”比“许诺”词义重一些。)
D(A.“耳提面命”指导教诲殷切,要求严格,句中误解为严厉凶狠;B.“功败垂成”指事情在即将成功的时候失败了,本句中的意思不是说试验已经失败了;C.“萍水相逢”应为“不期而遇”。)
C(A搭配不当,“提高并完善”与“司法制度和司法保护水平”不能搭配。B语序不当,关联词“一方面”应放在主语“极光”之后。D成分残缺,加宾语“的意志”)
A(B“达人秀”改用引号:C引号的内容应包括“电商网站”;D.引号放在句号外)
C(“治乱兴亡”属经世济民之举,此时苏轼是批判释道的)
7.B(A.原文是“他认为佛、老思想同儒家思想并不是完全对立的”;C.苏轼批评的是《史记》中的说法,而非庄子;D.原文说苏轼“对韩愈他是十分尊祟的”,他对韩愈的批评不涉及“为人”)
8.B(苏轼调和的是“儒释”而非“道佛” )
9.B 10.C 11.D 12.D
13.(1)《传》上记载:“为人正直,不需要命令也可以使人跟随听从他,其为人偏斜自私,就算身处高位也不能使人听从他。”
(2)“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或“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3)我不是吝啬我的钱财才拿羊来换牛,百姓认为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
14.(1)上阕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①用典,全从《史记·李将军列传》化出,表达词人胸中郁结的愁闷或气愤(2分)。②对比,用李广英勇善战难封侯与李蔡才能平庸却封侯进行对比,突出李广的悲剧命运。词人以李广自比,表达了心中的愤愤不平。(2分) (2)下阕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分) 答案:表面上很自信,其实是自我解嘲。表达了词人对南宋统治者不重用人才的强烈不满(2分)和自己怀才不遇、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懑之情。(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