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上学期 6.1 电能的获得和转化(第2课时)
一、夯实基础
1.下列用电器工作时,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是( )
A.电风扇 B.电水壶
C.电视机 D.微波炉
2.电炉通电后,电炉丝热得发红,而跟电炉连接的铜导线却不那么热,这是因为( )
A.通过铜导线的电流小,所以它消耗的电能较少
B.电炉丝和铜导线消耗的电能相同,但铜导线散热快,所以就不那么热
C.通过电炉丝的电流大,所以它消耗的电能较多
D.铜导线电阻较小,所以相同时间内它消耗的电能较少
3.将两电炉丝R1、R2串联起来,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R1>R2,则先被点燃的火柴是( )
A.电炉丝R1上的火柴 B.电炉丝R2上的火柴
C.两电炉丝上的火柴同时被点燃 D.无法确定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电流表两次示数之比是1∶5。R1与R2的阻值之比和闭合S后产生的热量之比分别是( )
A.4∶1;1∶4 B.1∶4;4∶1 C.1∶5;5∶1 D.5∶1;1∶5
5.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6V,R1=30Ω,只闭合开关S时,电流表示数为 A;同时闭合开关S、S1时,电流表示数为0.5A,则通电1min,电阻R2产生的热量为 J。
6.如图装置,在两相同烧瓶内装满等量煤油,瓶塞上各插入一根粗细相同的玻璃管,瓶内装入粗细、材料相同的电阻丝R甲和R乙,R甲长度大于R乙,闭合开关,经过一段时间t1后,甲玻璃管液面上升高度h甲 (选填“大于”或“小于”)乙玻璃管液面上升高度h乙。断开开关,当两根玻璃管液面回到原来高度后,向右移动滑片,再闭合开关,则甲玻璃管液面上升高度h甲所需时间t2 t1(选填“大于”或“小于”)。
7.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分别与“1”“2”“3”接触时,各自出现什么现象?出现的现象分别利用了电流的什么效应?
(1)与“1”接触现象: ,效应: 。
(2)与“2”接触现象: ,效应: 。
(3)与“3”接触现象: ,效应: 。
二、能力提升
8.利用如图所示电路可定性研究电热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图中三个电阻的材料和质量相同,且R1=R3=5Ω,R2=10Ω,三个电子温度计分别与三个电阻相连(图中未画出),并能测量它们的温度。闭合开关后,每隔一定时间记录各电阻的温度,通过比较温度的变化来间接反映电阻产生电热的多少。下列有关分析与推断错误的是( )
A.分析任意一个电阻的温度变化,可知电热与通电时间有关
B.分析比较R1和R2的温度及变化,可知电热与电阻有关
C.分析比较R1和R3的温度及变化,可知电热与电流有关
D.分析比较R2和R3的温度及变化,可知电热与电流和电阻有关
9.小亮同学在做研究电热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甲、乙两个烧瓶内的煤油质量应该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把两根电阻丝串联连接的目的是 ,通电一段时间后,甲烧瓶中煤油温度上升了5℃,乙烧瓶中煤油温度上升了3℃,则甲、乙两根电阻丝的阻值之比是 。
三、拓展创新
10.如图是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下列正确的是( )
A.甲实验中两个电阻串联只是为了保证流过两个电阻的电流相等
B.甲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容器内空气吸收的热量之比为1∶2
C.乙实验是为了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D.乙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容器内空气吸收的热量之比为1∶4
11.小明家的电热毯内的电阻丝断了,他爸爸把断了的电阻丝搭在一起,电热毯仍能使用,但不久搭接处又会烧断。搭接处烧断的原因是( )
A.电阻丝上搭接处电阻较小,造成局部过热
B.电阻丝上搭接处电阻较大,造成局部过热
C.电阻丝上搭接处电流比其他处电流小,造成局部过热
D.电阻丝上搭接处电流比其他处电流大,造成局部过热
12.有两根电阻丝R1、R2和一个电源E,且电源E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如果只将电阻丝R1接在电源E两端,电阻丝R1在120s内产生的热量为12Q;如果将电阻丝R1、R2并联接在电源E两端,电阻丝R1、R2在60s内产生的总热量为8Q,则( )
A.R1∶R2=1∶4
B.R1∶R2=1∶3
C.如果将电阻丝R1、R2串联接在电源E两端,为使电阻丝R1、R2产生的总热量为4Q,则需要通电的时间为320s
D.如果将电阻丝R1、R2串联接在电源E两端,为使电阻丝R1、R2产生的总热量为4Q,则需要通电的时间为150s
13.将光敏电阻R和定值电阻R0、电流表、电压表连成电路,接在9V的电源上,光敏电阻阻值随光强变化关系见表:(“光强”表示光强弱程度的物理量,符号为“E”,单位坎德拉,符号为“cd”)
光强E/cd 1 2 3 4 5 6
光敏电阻R/Ω 18 9 6 4.5 3.6 3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光强E=1.5cd时,光敏电阻的阻值R= 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则通电1min,R0上产生的热量为 J。
14.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相同烧瓶内装满了煤油。
(1)烧瓶中装入的煤油是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2)请根据实物电路,在虚线框图乙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3)为达到实验目的,选用的两电阻丝R1与R2的阻值应 ,通过R1的电流 通过R2的电流。
(4)通电一段时间后,烧瓶Ⅱ中玻璃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较大,说明 。
(5)小红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进一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经过多次实验测量,收集实验数据,绘制了烧瓶中玻璃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h与电流的关系图线。根据焦耳定律可知,图丁中能正确反映h-I关系的是 。
(6)如图所示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插线板。现在市场上有一些劣质插线板,经质检部门检查发现,部分劣质插线板电源线芯线比合格产品细。请根据焦耳定律解释使用这种插线板将会存在什么隐患。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D
【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用电器的能量转化情况即可。
【解答】电风扇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故A不合题意;
电水壶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故B符合题意;
电视机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声能和内能,故C不合题意;
微波炉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故D符合题意。
故选BD。
2.【答案】D
【知识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可知,当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铜导线和电炉丝为串联,通过二者的电流相等,通电时间也相等,但是铜导线的电阻比电炉丝的电阻小得多,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可知,铜导线产生的热量少,温度低,也就是相同时间内消化的电能较少,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3.【答案】A
【知识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可知,当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两电炉丝R1、R2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因为R1>R2,所以电阻R1产生的热量多,温度高,那么它上面的火柴先被点燃,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4.【答案】A
【知识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在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即。首先根据并联电路I总=I1+I2计算出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之比,再根据上面的规律计算它们的电阻之比;
(2)电路将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可根据Q=W=UIt计算产生的热量之比。
【解答】(1)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等于通过R1的电流I1;
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等于通过干路的总电流I总。
根据公式I总=I1+I2可知,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之比:I1:I2=1:4。
根据公式得到,它们的电阻之比:;
(2)闭合开关S后产生的热量之比:。
5.【答案】0.2;108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只闭合开关S时,只有电阻R1单独工作,根据公式计算电流表的示数;
(2)同时闭合开关S、S1时,两个电阻并联,首先根据I2=I总-I1计算出通过电阻R2的电流,再根据公式Q2=W2=U2I2t2计算电阻R2产生的热量。
【解答】(1)只闭合开关S时,只有电阻R1单独工作,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就等于通过R1的电流,
那么电流表的示数:;
(2)同时闭合开关S、S1时,两个电阻并联,此时电流表测通过干路的总电流,
那么通过电阻R2的电流I2=I总-I1=0.5A-0.2A=0.3A;
电阻R2产生的热量Q2=W2=U2I2t2=6V×0.3A×60s=108J。
6.【答案】大于;大于
【知识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玻璃管内液面上升高度的大小取决于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根据焦耳定律Q=I2Rt分析即可;
(2)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可知,当产生的热量和电阻相同时,加热时间与电流成反比,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1)R甲长度大于R乙,那么电阻R甲>R乙;电阻丝R甲和R乙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和时间相等,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可知,甲产生的热量大于乙产生的热量,那么甲内煤油的温度更高,体积膨胀更多,则甲玻璃管液面上升高度h甲大于乙玻璃管液面上升高度h乙。
(2)断开开关,当两根玻璃管液面回到原来高度后,向右移动滑片,变阻器接入的阻值增大,那么通过电阻甲的电流变小。甲内玻璃管液面上升高度h甲与原来相同,即产生相同的热量时,根据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可知,现在所需的时间t2大于t1。
7.【答案】(1)电铃响;电流的磁效应
(2)灯泡发光;电流的热效应
(3)发生化学反应;电流的化学效应
【知识点】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焦耳定律)
【解析】【分析】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磁场,这就是电流的磁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都会发热,这就是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溶液时可能发生化学变化,这就是电流的化学效应。根据开关的位置,确定哪个用电器被接通,然后根据用电器的种类确定电流效应的种类。
【解答】(1)开关与“1”接触时,电铃所在的电路被接通,那么现象:电铃响;电流内部有一个电磁铁,通过它利用电流产生磁场不断切断和接通电路,从而带动小锤敲击铃铛盖发出声音,因此效应:电流的磁效应。
(2)开关与“2”接触,接通灯泡所在电路,那么现象:灯泡发光;因为灯泡不断的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所以效应为:电路的热效应。
(3)开关与“3”接触,接通溶液所在的电路,其中的铜离子会在负极得到电子变成红色的铜而析出,现象:发生化学反应;由于有新物质铜生成,所以发生了化学变化,那么效应:电流的化学效应。
8.【答案】D
【知识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可知,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各个选项即可。
【解答】A.任意一个电阻,它本身的电阻和电流大小不变,而通过改变时间,观测温度的高低,就可知电热与通电时间有关,故A正确不合题意;
B.R1和R2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但电阻不同,因此分析比较R1和R2的温度及变化,可知电热与电阻有关,故B正确不合题意;
C.R1和R3电阻相同和通电时间相同,但是电压不同,因此通过它们的电流大小不同,那么分析比较R1和R3的温度及变化,可知电热与电流有关,故C正确不合题意;
D.R2和R3的电阻不同,通过它们的电流大小也不同,只有二者的通电时间相同,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分析比较R2和R3的温度及变化,不能得到电热与电流和电阻有关,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9.【答案】相等;使电流大小和通电时间相等;5∶3
【知识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在研究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需要通过烧瓶内煤油温度的升高量判断电阻产生热量的多少。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比热容和质量相同时,热量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因此比较保证烧瓶中煤油的质量相等;
(2)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因此通过电阻丝的串联,可以保证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个电阻丝电流的通断,因此能够保证它们通电时间相等。
(3)首先根据Q=cm△t得到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之比,然后根据公式Q=I2Rt计算电阻丝的阻值之比。
【解答】(1)小亮同学在做研究电热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甲、乙两个烧瓶内的煤油质量应该相等;
(2)把两根电阻丝串联连接的目的是:使电流大小和通电时间相等;
(3)两个烧瓶内煤油的质量和比热容都相等,根据公式Q=cm△t可知,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即Q甲:Q乙=△t甲:△t乙=5:3。通过两个电阻丝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根据公式Q=I2Rt可知,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成正比,即R甲:R乙=Q甲:Q乙=5:3。
10.【答案】B
【知识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分析;
(2)根据公式Q=I2Rt计算即可;
(3)分析乙实验中影响电流产生热量的哪个因素不同即可;
(4)根据焦耳定律式Q=I2Rt计算即可。
【解答】A.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因此甲实验中两个电阻串联只是为了保证流过两个电阻的电流相等,故A正确;
B.根据甲图可知,两个电阻串联,那么通过它们的电流和时间相同;根据公式Q=I2Rt得到,电阻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成正比,即Q左:Q右=R左:R右=5Ω:10Ω=1:2,故B正确;
C.在乙实验中,左边的电阻在干路上,右边的电阻在支路上,因此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大小不等,而阻值和通电时间相同,因此是为了研究电流产生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故C错误;
D.在乙图中,根据I总=I1+I2可知,通过左边电阻的电流是右边电阻的2倍;再根据Q=I2Rt可知,当阻值和时间相同是,热量与电流平方成正比,即Q左:Q右=I左2:I右2=(2)2:(1)2=4:1,故D错误。
故选B。
11.【答案】B
【知识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Q=I2Rt计算即可。
【解答】根据公式Q=I2Rt可知,当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成正比。将断裂的电阻丝搭接在一起后,由于接头处比较松,因此搭接处的电阻会比别处大,因此产生的热量比别处多,更容易烧断,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2.【答案】B
【知识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2)首先根据热量与时间成正比,计算出电阻丝R1在60s内产生的热量,然后根据Q2=Q总-Q1计算出60s内R2产生的热量,最后再根据焦耳定律计算电阻之比;
(3)(4)根据公式写出两个电阻串联时产生热量的表达式以及R1单独工作时的热量表达式,然后作比即可。
【解答】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可知,热量与时间成正比,因此R1在60s内产生的热量:;
那么电阻R2在60s内产生的热量:Q2=Q总-Q1=8Q-6Q=2Q;
根据焦耳定律可知,热量与电阻成反比;
即,故B正确,而A错误;
当R1单独接在电源上时,产生的热量:;
将两个电阻串联在电源上时,产生的热量:;
两个式子作比得到:;
解得:t=160s,
故C、D错误。
故选B。
13.【答案】12;90
【知识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找到光敏电阻阻值和光强的数量关系,然后计算出E=1.5cd时的阻值;
(2)首先根据计算出此时的总电阻,再根据R0=R总-R计算出定值电阻的阻值,最后根据Q0=I02R0t计算产生的热量。
【解答】(1)比较表格中数据可知,光敏电阻的阻值与光照强度的乘积都是18,那么当光强E=1.5cd时,光敏电阻的阻值R=。
(2)此时的总电阻;
此时定值电阻R0=R总-R=18Ω-12Ω=6Ω;
那么它产生的热量为:Q0=I02R0t=(0.5A)2×6Ω×60s=90J。
14.【答案】(1)绝缘体
(2)
(3)相等;小于
(4)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等时,电流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5)A
(6)在材料和长度一定时,导体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劣质插线板的电源线的芯线比合格产品细,则电阻大。根据Q=I2Rt可知,在电流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阻越大,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易发生火灾。
【知识点】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焦耳定律)
【解析】【分析】(1)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包括橡胶、塑料、玻璃和陶瓷,各种油类;
(2)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要保证串并联关系和先后顺序一致,一般先从正极到负极连接一条通路,再补充其他部分。
(3)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
(4)液面上升的高度大,说明电阻产生的热量多,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描述结论;
(5)根据焦耳定律的公式Q=I2Rt判断图像的形状即可;
(6)根据导体电阻和横截面积的关系分析这种导线的电阻变化,再根据焦耳定律Q=I2Rt判断产生的热量的变化。
【解答】(1)烧瓶中装入的煤油是绝缘体;
(2)根据实物图可知,电流从正极出发,依次经过R1、R2和开关流回负极,然后电阻R并联在电阻R1的两边,如下图所述:
(3)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时,必须控制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而改变电流大小。电阻R2在干路上,而电阻R1在支路上,因此通过R1的电流肯定小于R2的电流,那么:为达到实验目的,选用的两电阻丝R1与R2的阻值应相等,通过R1的电流小于通过R2的电流。
(4)通电一段时间后,烧瓶Ⅱ中玻璃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较大,说明: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等时,电流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5)根据公式Q=I2Rt可知,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根据二次函数图象的知识可知,热量与电流变化的图像应该是一条抛物线。因为玻璃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h与产生的热量成正比,所以高度h随电流变化的图像也是一条抛物线,故选A。
(6)在材料和长度一定时,导体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劣质插线板的电源线的芯线比合格产品细,则电阻大。根据Q=I2Rt可知,在电流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阻越大,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易发生火灾。
1 / 1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上学期 6.1 电能的获得和转化(第2课时)
一、夯实基础
1.下列用电器工作时,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是( )
A.电风扇 B.电水壶
C.电视机 D.微波炉
【答案】B,D
【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用电器的能量转化情况即可。
【解答】电风扇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故A不合题意;
电水壶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故B符合题意;
电视机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声能和内能,故C不合题意;
微波炉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故D符合题意。
故选BD。
2.电炉通电后,电炉丝热得发红,而跟电炉连接的铜导线却不那么热,这是因为( )
A.通过铜导线的电流小,所以它消耗的电能较少
B.电炉丝和铜导线消耗的电能相同,但铜导线散热快,所以就不那么热
C.通过电炉丝的电流大,所以它消耗的电能较多
D.铜导线电阻较小,所以相同时间内它消耗的电能较少
【答案】D
【知识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可知,当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铜导线和电炉丝为串联,通过二者的电流相等,通电时间也相等,但是铜导线的电阻比电炉丝的电阻小得多,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可知,铜导线产生的热量少,温度低,也就是相同时间内消化的电能较少,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3.将两电炉丝R1、R2串联起来,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R1>R2,则先被点燃的火柴是( )
A.电炉丝R1上的火柴 B.电炉丝R2上的火柴
C.两电炉丝上的火柴同时被点燃 D.无法确定
【答案】A
【知识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可知,当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两电炉丝R1、R2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因为R1>R2,所以电阻R1产生的热量多,温度高,那么它上面的火柴先被点燃,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电流表两次示数之比是1∶5。R1与R2的阻值之比和闭合S后产生的热量之比分别是( )
A.4∶1;1∶4 B.1∶4;4∶1 C.1∶5;5∶1 D.5∶1;1∶5
【答案】A
【知识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在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即。首先根据并联电路I总=I1+I2计算出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之比,再根据上面的规律计算它们的电阻之比;
(2)电路将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可根据Q=W=UIt计算产生的热量之比。
【解答】(1)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等于通过R1的电流I1;
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等于通过干路的总电流I总。
根据公式I总=I1+I2可知,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之比:I1:I2=1:4。
根据公式得到,它们的电阻之比:;
(2)闭合开关S后产生的热量之比:。
5.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6V,R1=30Ω,只闭合开关S时,电流表示数为 A;同时闭合开关S、S1时,电流表示数为0.5A,则通电1min,电阻R2产生的热量为 J。
【答案】0.2;108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只闭合开关S时,只有电阻R1单独工作,根据公式计算电流表的示数;
(2)同时闭合开关S、S1时,两个电阻并联,首先根据I2=I总-I1计算出通过电阻R2的电流,再根据公式Q2=W2=U2I2t2计算电阻R2产生的热量。
【解答】(1)只闭合开关S时,只有电阻R1单独工作,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就等于通过R1的电流,
那么电流表的示数:;
(2)同时闭合开关S、S1时,两个电阻并联,此时电流表测通过干路的总电流,
那么通过电阻R2的电流I2=I总-I1=0.5A-0.2A=0.3A;
电阻R2产生的热量Q2=W2=U2I2t2=6V×0.3A×60s=108J。
6.如图装置,在两相同烧瓶内装满等量煤油,瓶塞上各插入一根粗细相同的玻璃管,瓶内装入粗细、材料相同的电阻丝R甲和R乙,R甲长度大于R乙,闭合开关,经过一段时间t1后,甲玻璃管液面上升高度h甲 (选填“大于”或“小于”)乙玻璃管液面上升高度h乙。断开开关,当两根玻璃管液面回到原来高度后,向右移动滑片,再闭合开关,则甲玻璃管液面上升高度h甲所需时间t2 t1(选填“大于”或“小于”)。
【答案】大于;大于
【知识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玻璃管内液面上升高度的大小取决于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根据焦耳定律Q=I2Rt分析即可;
(2)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可知,当产生的热量和电阻相同时,加热时间与电流成反比,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1)R甲长度大于R乙,那么电阻R甲>R乙;电阻丝R甲和R乙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和时间相等,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可知,甲产生的热量大于乙产生的热量,那么甲内煤油的温度更高,体积膨胀更多,则甲玻璃管液面上升高度h甲大于乙玻璃管液面上升高度h乙。
(2)断开开关,当两根玻璃管液面回到原来高度后,向右移动滑片,变阻器接入的阻值增大,那么通过电阻甲的电流变小。甲内玻璃管液面上升高度h甲与原来相同,即产生相同的热量时,根据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可知,现在所需的时间t2大于t1。
7.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分别与“1”“2”“3”接触时,各自出现什么现象?出现的现象分别利用了电流的什么效应?
(1)与“1”接触现象: ,效应: 。
(2)与“2”接触现象: ,效应: 。
(3)与“3”接触现象: ,效应: 。
【答案】(1)电铃响;电流的磁效应
(2)灯泡发光;电流的热效应
(3)发生化学反应;电流的化学效应
【知识点】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焦耳定律)
【解析】【分析】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磁场,这就是电流的磁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都会发热,这就是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溶液时可能发生化学变化,这就是电流的化学效应。根据开关的位置,确定哪个用电器被接通,然后根据用电器的种类确定电流效应的种类。
【解答】(1)开关与“1”接触时,电铃所在的电路被接通,那么现象:电铃响;电流内部有一个电磁铁,通过它利用电流产生磁场不断切断和接通电路,从而带动小锤敲击铃铛盖发出声音,因此效应:电流的磁效应。
(2)开关与“2”接触,接通灯泡所在电路,那么现象:灯泡发光;因为灯泡不断的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所以效应为:电路的热效应。
(3)开关与“3”接触,接通溶液所在的电路,其中的铜离子会在负极得到电子变成红色的铜而析出,现象:发生化学反应;由于有新物质铜生成,所以发生了化学变化,那么效应:电流的化学效应。
二、能力提升
8.利用如图所示电路可定性研究电热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图中三个电阻的材料和质量相同,且R1=R3=5Ω,R2=10Ω,三个电子温度计分别与三个电阻相连(图中未画出),并能测量它们的温度。闭合开关后,每隔一定时间记录各电阻的温度,通过比较温度的变化来间接反映电阻产生电热的多少。下列有关分析与推断错误的是( )
A.分析任意一个电阻的温度变化,可知电热与通电时间有关
B.分析比较R1和R2的温度及变化,可知电热与电阻有关
C.分析比较R1和R3的温度及变化,可知电热与电流有关
D.分析比较R2和R3的温度及变化,可知电热与电流和电阻有关
【答案】D
【知识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可知,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各个选项即可。
【解答】A.任意一个电阻,它本身的电阻和电流大小不变,而通过改变时间,观测温度的高低,就可知电热与通电时间有关,故A正确不合题意;
B.R1和R2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但电阻不同,因此分析比较R1和R2的温度及变化,可知电热与电阻有关,故B正确不合题意;
C.R1和R3电阻相同和通电时间相同,但是电压不同,因此通过它们的电流大小不同,那么分析比较R1和R3的温度及变化,可知电热与电流有关,故C正确不合题意;
D.R2和R3的电阻不同,通过它们的电流大小也不同,只有二者的通电时间相同,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分析比较R2和R3的温度及变化,不能得到电热与电流和电阻有关,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9.小亮同学在做研究电热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甲、乙两个烧瓶内的煤油质量应该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把两根电阻丝串联连接的目的是 ,通电一段时间后,甲烧瓶中煤油温度上升了5℃,乙烧瓶中煤油温度上升了3℃,则甲、乙两根电阻丝的阻值之比是 。
【答案】相等;使电流大小和通电时间相等;5∶3
【知识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在研究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需要通过烧瓶内煤油温度的升高量判断电阻产生热量的多少。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比热容和质量相同时,热量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因此比较保证烧瓶中煤油的质量相等;
(2)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因此通过电阻丝的串联,可以保证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个电阻丝电流的通断,因此能够保证它们通电时间相等。
(3)首先根据Q=cm△t得到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之比,然后根据公式Q=I2Rt计算电阻丝的阻值之比。
【解答】(1)小亮同学在做研究电热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甲、乙两个烧瓶内的煤油质量应该相等;
(2)把两根电阻丝串联连接的目的是:使电流大小和通电时间相等;
(3)两个烧瓶内煤油的质量和比热容都相等,根据公式Q=cm△t可知,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即Q甲:Q乙=△t甲:△t乙=5:3。通过两个电阻丝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根据公式Q=I2Rt可知,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成正比,即R甲:R乙=Q甲:Q乙=5:3。
三、拓展创新
10.如图是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下列正确的是( )
A.甲实验中两个电阻串联只是为了保证流过两个电阻的电流相等
B.甲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容器内空气吸收的热量之比为1∶2
C.乙实验是为了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D.乙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容器内空气吸收的热量之比为1∶4
【答案】B
【知识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分析;
(2)根据公式Q=I2Rt计算即可;
(3)分析乙实验中影响电流产生热量的哪个因素不同即可;
(4)根据焦耳定律式Q=I2Rt计算即可。
【解答】A.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因此甲实验中两个电阻串联只是为了保证流过两个电阻的电流相等,故A正确;
B.根据甲图可知,两个电阻串联,那么通过它们的电流和时间相同;根据公式Q=I2Rt得到,电阻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成正比,即Q左:Q右=R左:R右=5Ω:10Ω=1:2,故B正确;
C.在乙实验中,左边的电阻在干路上,右边的电阻在支路上,因此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大小不等,而阻值和通电时间相同,因此是为了研究电流产生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故C错误;
D.在乙图中,根据I总=I1+I2可知,通过左边电阻的电流是右边电阻的2倍;再根据Q=I2Rt可知,当阻值和时间相同是,热量与电流平方成正比,即Q左:Q右=I左2:I右2=(2)2:(1)2=4:1,故D错误。
故选B。
11.小明家的电热毯内的电阻丝断了,他爸爸把断了的电阻丝搭在一起,电热毯仍能使用,但不久搭接处又会烧断。搭接处烧断的原因是( )
A.电阻丝上搭接处电阻较小,造成局部过热
B.电阻丝上搭接处电阻较大,造成局部过热
C.电阻丝上搭接处电流比其他处电流小,造成局部过热
D.电阻丝上搭接处电流比其他处电流大,造成局部过热
【答案】B
【知识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Q=I2Rt计算即可。
【解答】根据公式Q=I2Rt可知,当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成正比。将断裂的电阻丝搭接在一起后,由于接头处比较松,因此搭接处的电阻会比别处大,因此产生的热量比别处多,更容易烧断,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2.有两根电阻丝R1、R2和一个电源E,且电源E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如果只将电阻丝R1接在电源E两端,电阻丝R1在120s内产生的热量为12Q;如果将电阻丝R1、R2并联接在电源E两端,电阻丝R1、R2在60s内产生的总热量为8Q,则( )
A.R1∶R2=1∶4
B.R1∶R2=1∶3
C.如果将电阻丝R1、R2串联接在电源E两端,为使电阻丝R1、R2产生的总热量为4Q,则需要通电的时间为320s
D.如果将电阻丝R1、R2串联接在电源E两端,为使电阻丝R1、R2产生的总热量为4Q,则需要通电的时间为150s
【答案】B
【知识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2)首先根据热量与时间成正比,计算出电阻丝R1在60s内产生的热量,然后根据Q2=Q总-Q1计算出60s内R2产生的热量,最后再根据焦耳定律计算电阻之比;
(3)(4)根据公式写出两个电阻串联时产生热量的表达式以及R1单独工作时的热量表达式,然后作比即可。
【解答】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可知,热量与时间成正比,因此R1在60s内产生的热量:;
那么电阻R2在60s内产生的热量:Q2=Q总-Q1=8Q-6Q=2Q;
根据焦耳定律可知,热量与电阻成反比;
即,故B正确,而A错误;
当R1单独接在电源上时,产生的热量:;
将两个电阻串联在电源上时,产生的热量:;
两个式子作比得到:;
解得:t=160s,
故C、D错误。
故选B。
13.将光敏电阻R和定值电阻R0、电流表、电压表连成电路,接在9V的电源上,光敏电阻阻值随光强变化关系见表:(“光强”表示光强弱程度的物理量,符号为“E”,单位坎德拉,符号为“cd”)
光强E/cd 1 2 3 4 5 6
光敏电阻R/Ω 18 9 6 4.5 3.6 3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光强E=1.5cd时,光敏电阻的阻值R= 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则通电1min,R0上产生的热量为 J。
【答案】12;90
【知识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找到光敏电阻阻值和光强的数量关系,然后计算出E=1.5cd时的阻值;
(2)首先根据计算出此时的总电阻,再根据R0=R总-R计算出定值电阻的阻值,最后根据Q0=I02R0t计算产生的热量。
【解答】(1)比较表格中数据可知,光敏电阻的阻值与光照强度的乘积都是18,那么当光强E=1.5cd时,光敏电阻的阻值R=。
(2)此时的总电阻;
此时定值电阻R0=R总-R=18Ω-12Ω=6Ω;
那么它产生的热量为:Q0=I02R0t=(0.5A)2×6Ω×60s=90J。
14.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相同烧瓶内装满了煤油。
(1)烧瓶中装入的煤油是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2)请根据实物电路,在虚线框图乙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3)为达到实验目的,选用的两电阻丝R1与R2的阻值应 ,通过R1的电流 通过R2的电流。
(4)通电一段时间后,烧瓶Ⅱ中玻璃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较大,说明 。
(5)小红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进一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经过多次实验测量,收集实验数据,绘制了烧瓶中玻璃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h与电流的关系图线。根据焦耳定律可知,图丁中能正确反映h-I关系的是 。
(6)如图所示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插线板。现在市场上有一些劣质插线板,经质检部门检查发现,部分劣质插线板电源线芯线比合格产品细。请根据焦耳定律解释使用这种插线板将会存在什么隐患。
【答案】(1)绝缘体
(2)
(3)相等;小于
(4)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等时,电流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5)A
(6)在材料和长度一定时,导体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劣质插线板的电源线的芯线比合格产品细,则电阻大。根据Q=I2Rt可知,在电流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阻越大,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易发生火灾。
【知识点】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焦耳定律)
【解析】【分析】(1)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包括橡胶、塑料、玻璃和陶瓷,各种油类;
(2)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要保证串并联关系和先后顺序一致,一般先从正极到负极连接一条通路,再补充其他部分。
(3)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
(4)液面上升的高度大,说明电阻产生的热量多,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描述结论;
(5)根据焦耳定律的公式Q=I2Rt判断图像的形状即可;
(6)根据导体电阻和横截面积的关系分析这种导线的电阻变化,再根据焦耳定律Q=I2Rt判断产生的热量的变化。
【解答】(1)烧瓶中装入的煤油是绝缘体;
(2)根据实物图可知,电流从正极出发,依次经过R1、R2和开关流回负极,然后电阻R并联在电阻R1的两边,如下图所述:
(3)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时,必须控制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而改变电流大小。电阻R2在干路上,而电阻R1在支路上,因此通过R1的电流肯定小于R2的电流,那么:为达到实验目的,选用的两电阻丝R1与R2的阻值应相等,通过R1的电流小于通过R2的电流。
(4)通电一段时间后,烧瓶Ⅱ中玻璃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较大,说明: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等时,电流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5)根据公式Q=I2Rt可知,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根据二次函数图象的知识可知,热量与电流变化的图像应该是一条抛物线。因为玻璃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h与产生的热量成正比,所以高度h随电流变化的图像也是一条抛物线,故选A。
(6)在材料和长度一定时,导体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劣质插线板的电源线的芯线比合格产品细,则电阻大。根据Q=I2Rt可知,在电流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阻越大,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易发生火灾。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