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色彩的渐变 教学设计(表格式) 人教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 色彩的渐变 教学设计(表格式) 人教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08-29 14:3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姓名: 学科:美术 备课组: 美术组
教研组:音美组 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第 6 课
课 题 色彩的渐变
课型 造型.表现 课时 2
课标 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与想法,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媒介,采用写实、夸张等手法进行表现。 能使用传统或现代的工具、材料和媒介,创作不同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 在创作美术作品时,能提出各种构想,并尝试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和方法,创作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在活动结束时,能收拾、整理工具和材料,保持课桌和教室的整洁。 能主动学习,具有问题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教材分析 《色彩的渐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六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课程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讲既抽象又具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理解画面中色彩由深到浅的变化会产生色彩的渐变。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学生可直观地了解其中的奥妙。启发并引导学生感受色彩渐变的魅力、探究色彩渐变的原理和进行色彩渐变创作是本节课的重点。
学情分析 色彩渐变是色彩的调色练习,具有浓郁的美术专业色彩,对于本课的授课对象——正处于儿童发展期的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太过专业的色彩知识传授显然不适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因此本课的设计上强调直观性,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明度及明度渐变的概念,作尝试性的调色游戏,采用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第五课的学习中,学生学习了原色和间色的知识,已经有用颜料调配色彩的经验。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实验探究,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技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丰富他们对美术的感受和理解,提升审美水平。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巩固关于色彩明度、纯度的知识。 2.教会学生运用色彩渐变的原理画一幅美术作品。 3.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意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利用色彩渐变的原理,画一幅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学会根据色彩渐变的原理,创作美术作品。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PPT课件、调色盘、水粉颜料、水粉笔、水杯、抹布。 学生准备:墨镜、用于调色的水杯若干、水粉颜料、水粉笔(或毛笔)、调色盘、抹布。 废旧材料、剪刀、胶水等。
课前 三分钟 树立高远志向 志向是人生的航标。一个人要做出一番成就,就要有自己的志向。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志向,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该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这是人们各种具体志向的底盘,也是人生的脊梁。——2015年6月1日,习近平在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
教 学 流 程 主 体 设 计 二次备课及反思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白板强化知识 1.师:同学们,在上节课《色彩的明与暗》一课中,我们学习了明度的渐变。我们一起复习一遍。 2.明度渐变的复习知识:一种颜色逐渐加黑或加白会产生明度的渐变。同时,它也是单色的渐变。(板书:明度渐变) 3.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欣赏这幅农民画作品《葡萄熟了》。仔细观察,作品在什么地方运用了明度的渐变? 生:葡萄 4.利用白板巩固知识:请一位同学上来在白板上将这些色块按照葡萄的渐变顺序进行排列。 学生在白板上拖动色块,将色块按照明度的渐变进行排列。 5.师:这位同学排列得对不对? 6.师:除了葡萄有渐变色以外,作品在什么地方也运用渐变色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深入学习《色彩的渐变》。 二、利用微课讲解试验,提高教学效率 1.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渐变色知识,叫色相的渐变。什么是色相的渐变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微课播放色相渐变的知识。 3.师:由此我们得知一种颜色逐渐加另一种颜色会产生色相的渐变。(板书:色相渐变)。那么是任意两种颜色都可以直接产生渐变色吗?让我们一起来做实验。 4.师:首先验证原色与间色:红色与绿色。 (1)教师当场做红色颜料水和绿色颜料水相混合的实验,验证结果为颜料水变成黑色,所以不能直接产生渐变。 (2)请学生上台利用白板的拖拽功能为红色与绿色排列正确的渐变色:红→紫→蓝→绿 或者 红→橙→黄→绿。 (3)师:验证另外两个原色与间色:蓝与橙,黄与紫。 (4)请2名学生上台做颜料水实验,验证结果为颜料水变成黑色,所以不能直接产生渐变。 (5)请学生上台利用白板的拖拽功能为蓝与橙,黄与紫排列正确的渐变色顺序。 蓝→绿→黄→橙或者蓝→紫→红→橙 黄→橙→红→紫或者黄→绿→蓝→紫 5.验证间色与间色:你们认为间色与间色能直接产生渐变色吗?我们一起来探个究竟。橙与绿,橙与紫,绿与紫。三者间互相调和不能直接产生色相的渐变。 6.教师总结:由此我们得知,原色+间色,间色+间色是不能产生色相的渐变。只有通过三原色之间互相调和才能产生色相的渐变。 三、利用白板课堂测试,巩固基础知识 1.师: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色相的渐变就如同彩虹,红橙黄绿青蓝紫的排列,同时它也称为多色的渐变。 2.师:我们再回到这幅《葡萄熟了》,你们找到答案了吗?这幅画除了有明度的渐变外,还有哪些地方有渐变色? 生:叶子有色相的渐变。 师:对,在背景的叶子中有黄色,绿色,蓝色所排列的色相渐变。 3.利用希沃白板上的画笔功能和课堂活动功能中的知识配对进行课堂测试: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是否真的学会了,我们先来玩个小游戏。 (1)师:请同学们为这两个杯子进行连线。(学生上台使用白板上的画笔功能连线)。 (2)师:再请同学上来挑战这两道道选择题。(学生将选项拖拽到题目空格中,并自我检测答案。) 四、利用图像识读,欣赏评述作品 1.师:其实在我们的大自然中,也有许多色彩的渐变。 (1)彩虹:红橙黄绿青蓝紫组合成的渐变色. 这种色相的渐变让人美不胜收。 (2)鹦鹉:这两只鹦鹉美不美?美在哪?它的羽毛有色彩的渐变。 (3)观赏鱼:不仅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鱼,有了渐变色的装饰,也变得异常美丽。 师:正是这些渐变色独特的节奏感与韵律感,给人美的视觉感受。因此人们也将渐变色运用到生活中,看,这些就是由渐变色装饰的物品,它们都有独特的美感。不仅是生活中,在艺术作品中,渐变色更是不可缺少的。 3.师:例如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永久性纪念雕塑《飞翔的心愿》 (1)提问:这座雕塑作品颜色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提问:渐变色结合雕塑的造型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 (3)小结:雕塑外观如汉字“心”的志愿者标志,鲜艳的渐变色,寓意志愿者的辛勤劳动为世博会增添了瑰丽的色彩;蓬勃欲飞的造型,代表着志愿者的激情。 4.师:我们的好朋友蒙德里安的作品《线色的构成》,你能在作品中找出渐变色吗? 生:黄色和橙色的色相渐变。还有蓝色明度的渐变。 师:是的,我们可以将两种渐变色方法一起使用。使得画面富有节奏与韵律。产生独特的美感。 5.师:请同学们欣赏同龄小朋友的作品《竹笋青青》。 (1)是什么色调作品? 生:;冷色调 (2)用了什么渐变效果? 生:主体物用色相的渐变(蓝→绿→黄),背景用蓝色明度的渐变 6.师:这幅《城市》是冷暖色调结合的作品,同学们说说他是如何运用渐变色的? 生:主体物用蓝色明度的渐变,背景用黄→橙→红色相的渐变。
教 学 流 程 第 二 课 时 二次备课及反思
一、利用小视频反复示范,让学生边学边做 1.教师播放示范视频:老师也用了两种渐变色方法和冷暖色调创作了一幅作品,同学们来看看老师是如何创作的。 2.教师出示作业要求 (1)作业:创作一幅具有色彩渐变效果的作品。 (2)要求: a.构图大方。 b.画面丰富多彩。 c.结合两种渐变方法,色彩渐变自然 3.师:现在,我们来比一比谁的作品最有创意最好看!比赛正式开始! 4.学生创做,教师巡回指导学生。 二、展示学生作品,培养学生赏析能力 1.教师将学生作品贴在展板上展示。 2.师:同学们的作品都非常漂亮。这些作品都使用了两种渐变色方法,创作出丰富多彩的画面。 3.师提问,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 (1)那么,这些作品中你觉得哪幅最有创意? (2)作品中的渐变色排列是否正确? (3)又用了什么渐变色和色调? (4)构图是否美观大方? 三、拓展技能,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色彩的渐变,并在画纸上进行渐变色的创作。课后,同学们可以将我们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美化生活。也可以利用电脑绘画,创作渐变色的电脑美术作品。
板 书 设 计 色彩的渐变 色相渐变 红→紫→蓝→绿或者红→橙→黄→绿 蓝→绿→黄→橙或者蓝→紫→红→橙 黄→橙→红→紫或者黄→绿→蓝→紫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