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科学分类题型汇编【代谢与平衡】

文档属性

名称 九上科学分类题型汇编【代谢与平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4.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4-12-25 21:40:44

文档简介

  九上科学分类题型汇编【代谢与平衡】
题型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下列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
①糖类 ②脂肪 ③蛋白质 ④水 ⑤无机盐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⑤
2.米饭、面条等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是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它是(  )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3.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营养师建议这一时期的青少年要要适当多吃奶、蛋、鱼、肉等食品,有利于身体生长发育。这是因为这些食品中富含(  )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无机盐
4.初中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营养学家建议他们多吃瘦肉、奶制品等,主要是为了补充(  )
  A.水 B.蛋白质 C.糖类 D.维生素
5.同学们正处于青春期,应该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这是因为(  )
  A.蛋白质是人体生命活动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B.人体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C.蛋白质摄取不足易患佝偻病
  D.蛋白质可以不经消化被直接吸收
6.饮食中如果长期缺乏维生素A就可能患(  )
  A.佝偻病 B.坏血病 C.夜盲症 D.脚气病
7.小风厌食,体内缺乏维生素C,可能会患(  )
  A.脚气病 B.坏血病 C.夜盲症 D.骨质疏松症
8.为预防中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应建议他们适量补充下列哪类无机盐和维生素D(  )
  A.含钙的 B.含锌的
C.含磷的 D.含碘的
题型二【消化系统的组成】
9.小华吃西瓜时不小心把一些西瓜籽吞进肚里了,最终这些西瓜籽会随粪便排出体外.这些粒瓜籽在小华体内经过的部位依次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口腔→咽→小肠→胃→大肠→肛门
B.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C.口腔→咽→胃→大肠→小肠→肛门
D.口腔→咽→胃→肝脏→小肠→大肠→肛门
10.下列有关人体消化系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B.小肠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
  C.所有的消化腺都能分泌消化液
  D.所有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
11.如图是人体消化管示意图,其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是(  )
  A.消化腺和消化酶 B.消化道和消化腺
C.消化腺和消化液 D.消化道和消化酶
13.下列对于如图的叙述中,哪项是正确的(  )
  A.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酶
  B.②分泌的消化液能消化淀粉
  C.③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含有胃蛋白酶,能消化蛋白质
  D.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14.吃饭时不能说笑的原因是(  )
  A.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 B.消化腺的分泌功能降低
  C.食物易从咽误入气管 D.影响肺的通气
15.下列对人体消化系统的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消化腺的功能是分泌消化液 B.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C.“吃饱了”一般指人体的胃中有较多的食物 D.所有的消化液都含消化酶
16.在消化道中,有消化功能,或有吸收功能的消化道是(  )
①口腔 ②咽 ③食道 ④胃 ⑤小肠 ⑥大肠 ⑦肛门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③④⑤⑥⑦
题型三【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17.观察人体消化系统的局部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胰腺,它能分泌胃液
  B.②是肝脏,它能分泌胰液
  C.③是胃,它能分泌胆汁
  D.④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18.试管内装有一定量的植物油,加入下列哪组消化液后.经充分振荡和适宜条件下的静置,植物油能被彻底分解?(  )21cnjy.com
  A.唾液、胃液、肠液 B.胃液、胆汁、唾液
C.胆汁、胰液、肠液 D.胰液、胆汁、胃液
19.下列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有关的内容中,正确的是(  )
  A.胆汁是由胆囊分泌的
  B.唾液中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
  C.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
  D.细嚼馒头有甜味,有甜味的物质是淀粉
20.人体每天摄入800克食物和1200毫升水的情况下,消化腺大致分泌1500毫升唾液、2000毫升胃液、1500毫升肠液、500毫升胆汁、15毫升胰液。据此可以判断消化道中消化液最多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口腔 B.小肠 C.胃 D.大肠
21.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开始消化的部位依次是(  )
  A.口腔、小肠、胃 B.口腔、胃、小肠
C.胃、小肠、口腔 D.胃、口腔、小肠
22.在盛有一定量植物油的试管内,加入一组配制消化液,充分振荡后置于37℃温水中,约1小时后,试管植物油不见了,则这组配制的消化液可能是(  )
  A.胰液、肠液、胆汁 B.唾液、胃液、肠液
C.胃液和胆汁 D.胰液和肠液
23.某些药物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免对胃产生刺激.从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原因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B.胆汁不能消化地方
  C.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D.胃能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
24.营养物质的吸收是指(  )
  A.人体摄入食物的过程
  B.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为简单的溶于水的物质的过程
  C.营养物质进入小肠腔的过程
  D.营养物质通过胃肠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25.为避免对胃产生刺激,制药厂常把一些药物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里服用.下列有关淀粉及其消化和吸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21*cnjy*com
  A.淀粉属于糖类,是主要的能量物质
  B.唾液中含淀粉酶,既消化淀粉,也消化蛋白质
  C.胃液中不含淀粉酶,所以不消化淀粉
  D.淀粉消化后的葡萄糖只能由小肠吸收进入毛细血管
26.有些人吃饭狼吞虎咽,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饮食习惯,会影响食物的消化.这里主要会影响食物中哪类物质的消化?(  )
  A.淀粉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27.如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图中哪个器官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  )
  A.① B.②
C.③ D.④
28.关于人体消化和吸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胃液能够将吃下的大块肥肉乳化成脂肪微粒
  B.大肠能够吸收部分维生素
  C.胃不能消化淀粉但可以吸收葡萄糖
  D.蛋白质在口腔初步消化最终在小肠彻底消化成为氨基酸
29.用馒头和炸里脊给狗喂食,一段时间后,从其胃的下端处引流出食糜,所含的物质(  )
①淀粉;②麦芽糖;③葡萄糖;④脂肪;⑤甘油;⑥脂肪酸;
⑦蛋白质;⑧多肽(蛋白质的初步分解产物);⑨氨基酸;⑩水分
  A.①②④⑦⑧⑩ B.③⑤⑥⑧⑨⑩
C.②③④⑦⑧⑨ D.②③④⑧⑨⑩
题型四【酶的催化作用】
30.胃液中的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催化作用大大降低,原因是(  )
  A.酶发挥催化作用只有一次 B.胃蛋白酶被小肠稀释
  C.小肠内的温度高于胃内的温度 D.小肠的酸碱度比胃内的酸碱度高
31.在试管内加入2ml的食用油,再加入由几种等量的消化液混合配制的“X消化液”,充分振荡后,置于37℃的温水中,以观察食用油被消化的情况。让植物油最先消失的“X消化液”的组成成分是(  )  21*cnjy*com
  A.胃液、胆汁 B.胃液、胰液、肠液
C.胰液、肠液 D.胰液、肠液、胆汁
32.生物体内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在酶的参与下才能完成。以下有关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酶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
  B.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某一类化学反应
  C.酶的催化作用受到温度、pH的影响
  D.酶是生物体细胞制造的一种蛋白质
33.酶是生物催化剂,生物体内都含有各种各样的催化酶。下列所示为人体内某种酶在不同pH条件下,其催化效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来源:21cnj*y.co*m】
  A.当pH从5升高到7,酶的催化效率逐渐升高
  B.t1的温度大概在37?C左右
  C.人体内各种酶在中性环境下的催化效率最高
  D.在温度从0→t2的变化中,酶的催化效率逐渐降低
34.果酒放久了易产生沉淀,如果加入蛋白酶就可使沉淀消失,而加入其他酶则无济于事.这一事实说明(  )
  A.酶是一种蛋白酶 B. 酶的催化效率高
  C.酶的催化受环境的影响 D. 酶具有专一性
35.胃蛋白酶只在胃内对蛋白质起良好的催化作用,这说明(  )
  A.酶具有专一性 B.酶具有高效性
  C.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影响 D.酶的催化作用受酸碱度影响
36.人体发高烧时,常常没有食欲,最基本的原理是(  )
  A.胃肠蠕动明显减慢,使胃排空减慢 B.体内食物残渣排泄受阻
  C.所吃的食物不能被消化 D.体温超过37°C影响消化酶活性
37.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需要进行如下步骤:
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注入2mL淀粉溶液;②向各试管注入1mL新鲜淀粉酶溶液;③向3支试管中各滴一滴碘液;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入60℃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5min;⑤观察实验现象.最合理的实验顺序应为(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③④②⑤ D.①②④③⑤
题型五【血液】
38.小王的手指不慎划破出血,血液中与止血和避免发炎有关的成分分别是(  )
  A.血小板、血浆 B.血小板、白细胞
C.红细胞、血浆 D.白细胞、血浆
39.台州市某初中学校的一位科学教师到西藏山南地区参加支教工作.半年后体检时发现,血液中有一种成分显著增加(该教师未患病),则增加的血液成分最可能是(  )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40.某人患急性炎症时,做血常规化验,结果显示哪种血细胞数量明显增多(  )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红血蛋白
41.血液中血浆的主要功能是(  )
  A.运载血细胞 B.运输营养物质 C.运输废物 D.以上都包括
42.假如正常人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个数为A、B、C.某人去医院进行身体检查时,检测到三种血细胞的值分别用X、Y、Z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表:
正常值
检测值
正常值与检测值的关系
红细胞
A
X
A>X
白细胞
B
Y
B=Y
血小板
C
Z
C=Z
则此人的健康状况是(  )
  A.是正常人 B.患贫血 C.体内有炎症 D.患遗传病
43.人体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约是白细胞的500﹣1000倍,个体比白细胞小,使用显微镜观察已染色的人血涂片,在视野中清晰地看到许多红细胞,却看不到白细胞,如图所示,为了能观察到白细胞,应进行的操作是(  )21·世纪*教育网
  A.移动载玻片
B.放大光圈
  C.调节反光镜
D.换上放大倍数更大的物镜
44.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血涂片,分析正确的是(  )
  A.细胞①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
  B.细胞②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
  C.细胞③因富含血红蛋白而显红色
  D.细胞①和③都不能用来做DNA亲子鉴定
45.下列是有关“观察人体血液涂片”的表述,其中与实际不相符的一项是(  )
  A.用显微镜观察涂片时,两眼同时睁开,并用左眼注视目镜
  B.观察涂片时,发现物像在视野的偏右侧,应将涂片向右侧移动
  C.白细胞的体积比红细胞大,所以在显微镜视野中最容易找到它
  D.在低倍镜视野中观察到红细胞的数目最多
46.刘芳同学在探究血液的成分时,将等量的新鲜鸡血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在A、D两支试管内加入抗凝剂,B、C不做上述处理.静置较长一段时间后,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
47.下列哪条曲线能正确表示人从平原迁移到4000m高原一段时间后,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变化(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红细胞数量)(  )
48.贫血是因为(  )
  A.白血胞过少 B.血小板过少
  C.血浆过少 D.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
49.公安部深化“打拐”专项行动,各级公安部门对来历不明、疑是被拐卖儿童,要及时采血检验后录入全国打拐DNA信息库,下列血液成分中,可以获得DNA的是(  )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50.某人从嘉峪关到青藏高原工作,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他体内数量明显超出正常值的细胞是(  )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吞噬细胞
题型六【血液循环】
51.如图为小肠绒毛内的血管示意图,其中表示动脉的是(  )
  A.①
B.②
C.③
D.无法判断
52.医生常常选择患者手背上的“青筋”作为输液针刺部位,这些“青筋”是(  )
  A.动脉血管 B.静脉血管 C.毛细血管 D.小淋巴管
53.长期的自然选择,使生物在形态、结构、功能等各个方面都表现处适应性,如与静脉相比,人体四肢的动脉一般分布在较深的地方,这是对下列何者的适应(  )
  A.动脉的血压高 B.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C.动脉的管壁厚 D.动脉中的血液速度慢
54.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绘出如图简图,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是动脉
B.②是毛细血管
C.③是静脉
D.②处血流速度最快
55.人体内有着复杂的运输网络﹣﹣血管.下列关于人体动脉血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有动脉血的血管 B.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
  C.人体内最粗的血管 D.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的血管
56.医生在给病人抽血或输液时,要在针刺入的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用橡皮管捆扎紧起来,其原因是(  )
  A.捆扎紧起来后分布较深的动脉才能鼓胀起来,便于针刺入
  B.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向心流动,让静脉鼓胀起来,便于针刺入
  C.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向针刺部位的下方(近心端)流动
  D.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向心流动,让动脉鼓胀起来,便于针刺入
57.下列各项中,不是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的是(  )
  A.数量大,分布广 B.管壁非常薄
C.血流速度慢 D.管腔小,弹性小
58.用丝带扎紧人的上臂发现:丝带上方的血管①膨胀,血管②变扁;丝带下方的血管③膨胀,血管④变扁.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血管①④是动脉血管 B.血管①③是动脉血管
  C.血管③中血液含二氧化碳量比血管①低 D.血管④中血液含氧量比血管②低
59.某同学在“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中,对小鱼作下列哪种处理将最有利于实验的进行(  )
  A.口腔外面放湿棉花
  B.用湿棉絮包裹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
  C.用湿棉絮包裹小鱼的躯干部
  D.把小鱼放入培养皿中不作处理,等小鱼不再跳动时再进行观察
60.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时,判断毛细血管的依据是(  )
  A.管腔较细 B.血流速度快
C.血液流向心脏 D.红细胞单行通过
61.人体循环系统中,不存在瓣膜的是(  )
  A.动脉与心室之间 B.心房与心室之间 C.静脉内 D.动脉内
62.在显微镜视野下,判断毛细血管的依据是(  )
  A.没有红细胞通过的血管 B.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
  C.流鲜红色血液的血管 D.流暗红色血液的血管
63.如图示人体某部位的部分血管,其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网,则经肺循环后c中血液氧气含量增多,营养物质含量不变
  B.若b为小肠处毛细血管网,则c为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
  C.若b为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则c中为代谢废物减少的静脉血
  D.若b为肾小管外毛细血管网,则c中为含营养物质增多的动脉血
64.如图是人体某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血管是小动脉
  B.图中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C.气体交换后,组织细胞内含氧量降低了
  D.气体交换后,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降低了
65.以下不属于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的是(  )
  A.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B.管壁薄,只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
  C.在人体内分布广、数量较多
  D.连通最小的动脉与最小的静脉
66.根据右图所示判断,P和Q分别是(  )
  A.动脉,静脉 B.静脉,动脉
C.静脉,静脉 D.动脉,毛细血管
67.从人体手臂的两根不同血管中抽得血液,测定其中的氧气(O2)、二氧化碳(CO2)的相对含量如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21教育网
  A.甲是动脉血 B.乙呈鲜红色
  C.甲是静脉血 D.乙是从动脉中抽取的
68.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体循环先进行,肺循环后进行 B.体循环进行时,肺循环不进行
  C.肺循环进行时,体循环不进行 D.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进行
69.心脏的四个腔中,哪个腔的壁最厚(  )
  A.左心室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右心房
70.关于血液在人体心脏中流动方向正确的是(  )
  A.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B.肺静脉→左心室→左心房→主动脉
  C.主动脉→左心房→左心室→肺静脉
  D.上下腔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71.如图是心脏的结构模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④只能朝向心室方向开闭
  B.图中A内是经过肺循环回来的血液
  C.图中①内流动的是动脉血,D内流动的也是动脉血
  D.图中②是将血液运往全身去的血管
72.小张得了肠炎,医生将药物与生理盐水从他的前臂静脉输入,当药物运于小肠时,经过的途径依次是(  )21·cn·jy·com
①肺动脉 ②肺静脉 ③上、下腔静脉 ④心脏 ⑤小肠毛细血管
⑥肺部毛细血管 ⑦主动脉
  A.③→④→①→⑥→②→④→⑦→⑤ B.③→④→②→⑥→①→④→⑦→⑤
C.③→④→⑦→⑥→②→④→①→⑤ D.③→④→①→②→⑥→④→⑦→⑤
73.取新鲜的猪心,从肺静脉灌红墨水,从上、下腔静脉灌蓝墨水,将来流出红、蓝墨水的血管分别是(  )2-1-c-n-j-y
  A.主动脉、肺动脉 B.肺动脉、主动脉
C.主动脉、肺静脉 D.肺动脉、上腔静脉
74.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示意图.如果I代表小肠壁内的毛细血管,Ⅲ代表脑部毛细血管,则该物质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出处:21教育名师】
  A.氧气
B.二氧化碳
C.葡萄糖
D.尿素
题型七【输血与血型】
75.一位战士在四川雅安的抗震救灾中受重伤,急需输血.经化验,他的血型是AB型,正常情况下应该给他输入的血液为(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O型 B.A型 C.B型 D.AB型
76.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如果在危急且没有同型血的情况下,也可以少量输入的血型是(  )
  A.A型 B.B型 C.AB型 D.O型
77.已知甲、乙、丙、丁四人的ABO血型各不一样,将上述四人的血分别滴入B型血的血清中,结果只有丙、丁的红细胞会发生凝集,又知在紧急情况下,丙只能接受少量乙的血.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A.丙和丁红细胞上都有B凝集原 B.丙的血滴入乙的血清中不会发生凝集
  C.乙的血滴入丙的血清中会发生凝集 D.甲的血清中只有抗A凝集素
78.下列有关血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型血的病人可以接受AB型的血
  B.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会比红细胞多一些
  C.血液分层:上层是血浆,下层是红细胞,两层的交界面还有白细胞和血小板
  D.成熟的红细胞以及白细胞都没有细胞核
79.一个战士是O型血,当他受伤失血后需输血时,应以输给何种血型的血为原则(  )
  A.A型血 B.B型血 C.O型 D.AB型血
80.血浓于水,情深于海.在汶川大地震中,林晓同学不幸被楼板压住,失血过多,急需输血.经化验,她的血型是AB型.很多富有爱心的人主动要求为林晓献血,下面最合适输给林晓的血型是(  )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题型八【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81.下列生理活动中,不属于人体排除废物的是(  )
  A.呼吸排出二氧化碳 B.皮脂腺分泌皮脂
  C.消化道排除粪便 D.汗腺分泌汗液
82.某人在环境和进食相同的条件下,测定完全休息和运动时,通过不同途径散失的水分,结果如表(单位:ml)
尿液
粪便
汗液
呼出气体
休息(一天)
1800
200
100
300
运动(一天)
500
200
2000
600
则运动时人体散失水分的主要途径是(  )
  A.尿液 B.汗液 C.粪便 D.呼出气体
83.在人体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尿道 B.膀胱 C.肾脏 D.输尿管
84.下列关于泌尿系统中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肾小球﹣﹣重吸收作用 B.肾小管﹣﹣滤过作用
  C.尿道﹣﹣排出尿液 D.膀胱﹣﹣输送尿液
85.肾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当肾衰竭而无法正常工作时,人体内的废物就不能排除,人就会因中毒而死亡.下列物质在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是(  )
①水 ②无机盐 ③尿素 ④葡萄糖 ⑤蛋白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86.如图为某健康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结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内液体中没有尿素和血细胞
B.②内液体中没有尿素和无机盐
  C.③内液体中有尿素和葡萄糖
D.④内液体中有尿素和蛋白质
87.尿液与原尿相比,不含葡萄糖,这是由于(  )
  A.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膀胱的储存 D.输尿管的输送
88.某患者肾脏受损,长期检测发现尿液中蛋白质超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最可能导致该结果的原因是(  )2·1·c·n·j·y
  A.肾小管对血浆的过滤功能受损
  B.肾小球和肾小囊对血浆的过滤功能受损
  C.肾小管对原尿的重吸收功能受损
  D.肾小球和肾小囊对原尿的重吸收功能受损
89.血液流经肾单位时,会经过过滤和重吸收的双重作用,在形成尿液的过程中,依次经过的结构是(  )
  A.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B.入球小动脉→肾小囊→肾小管→出球小动脉
  C.入球小动脉→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
  D.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出球小动脉
90.肾动脉中的血液流经肾脏再由肾静脉流出时,血液中的(  )
  A.氧气增加了 B.蛋白质减少了
C.尿素减少了 D.葡萄糖增加了
91.尿的形成过程中,既能随血浆过滤的原尿,又能全部被重新吸收回到血液的物质是(  )
  A.水 B.大分子蛋白质 C.无机盐 D.葡萄糖
92.对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有重吸收作用的是(  )
  A.肾动脉 B.肾小球 C.肾小囊 D.肾小管
9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膀胱是形成尿的主要器官
  B.进入肾小球的血管为小动脉,出肾小球的血管为小静脉
  C.肾小球和肾小囊具有过滤作用,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
  D.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尿液
94.传统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如图为肾脏形成尿液过程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肾单位是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由①②④构成
  B.血液经过②和④内壁的滤过作用形成尿液
  C.④内的液体与①内的液体相比,④内含有大分子蛋白质
  D.③内的液体与①内的液体相比,③内尿素含量大大降低
95.如图所示为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某种物质(Y)依次经过Ⅰ、Ⅱ、Ⅲ三种结构时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对此曲线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若Y表示摄入的脂肪,则Ⅱ是小肠
  B.若Y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气体,则Ⅲ为肺动脉
  C.若Ⅱ所示结构为肾小管,则Y一定是尿素
  D.若Ⅱ所示结构为肾小球,则Y可能是大分子蛋白质
题型九【营养物质的利用】
96.血糖是指血浆中的( )
A.糖原 B.麦芽糖 C.蔗糖 D.葡萄糖
97.能够把多余的葡萄糖转化成糖原的器官是( )
A.胃 B.肾脏 C.胰脏 D.肝
98.北京鸭在育肥期要填饲过量的糖类饲料,减少其运动,从而使鸭在短期内变成肥鸭,这说明( )
A.糖类可以转化为脂肪 B.糖类可以转化为糖原
C.糖类可以转化为蛋白质 D.糖类可以转化为能量
99.人体产生的尿素来源于下列哪种物质( )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无机盐
题型十【水盐平衡】
100.人在高温作业或剧烈运动后,要喝些淡盐水,患急性肠胃炎时,要及时注射生理盐水;所用盐水的作用是(  )www.21-cn-jy.com
A.消毒 B.降温
C.提供能量 D.维持无机盐和水代谢的平衡
101.某人患急性肠胃炎引起腹泻,给其注射生理盐水,其首要目的是(  )
A.提供能量 B.维持水分代谢平衡
C.维持无机盐代谢平衡 D.供给营养
102.我们每天应喝适量的开水,这有利于 ( )
A.代谢废物及时随尿排出 B.对无机盐的吸收
C.对葡萄糖的吸收 D.肾小管的重吸收
103.人体排尿的意义在于( )
A.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含量 B.排出废物
C.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D.包括以上三项
题型十一【代谢的多样性】
104.下列物质不属于代谢废物的是(  )
A.尿素和尿酸 B.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C.水和二氧化碳 D.多余的水和无机盐
105.某同学进入青春期,身体迅速长高增重,此时他的(  )
A.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 B.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相等
C.同化作用小于异化作用 D.无法判断
106.下列有关新陈代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在睡觉时新陈代谢暂时停止
B.新陈代谢是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控制下进行的
C.把物质分解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属于异化作用
D.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是同时进行的,使细胞内的物质不断更新
107.自养生物与异养生物的根本区别是(  )
A.能否利用光能 B.能否将有机物转变成自身物质
D.能否将简单的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 C.能否利用化学能
108.下列有关新陈代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在睡觉时新陈代谢暂时停止
B.新陈代谢是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控制下进行的
C.把物质分解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属于异化作用
D.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是同时进行的,使细胞内的物质不断更新
109.下列有关人体代谢的正确叙述是( )
A.食物中的淀粉通过人体消化、吸收以及血液的运输,在肝细胞内转变成肝糖原的过程属于异化作用
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这是人体内大多数酶发挥催化作用的最适宜温度
C.人体对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量极少,因此,人体不摄人维生素和矿物质也不影响健康
D.剧烈运动时,人体肌肉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为肌细胞收缩提供能量,这一过程属于同化作用
110.人体的异化作用是指( )
①分解自身的部分物质 ②把糖转变成脂肪 ③肝脏把葡萄糖转变成糖元
④释放能量⑤排出代谢废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九上科学分类题型汇编【代谢与平衡】参考答案
1-5 CACBB
6-10 CBABD
11-15 DBDCD
16-20 BDCCB
21-25 AAADB
26-30 AABAD
31-35 DABDD
36-40 DDBBA
41-45 DBADC
46-50 ACDCB
51-55 ABABB
56-60 BDABD
61-65 DBCBD
66-70 BADAA
71-75 BAACD
76-80 DDCCD
81-85 BBCCA
86-90 CBBAC
91-95 DDCDA
96-100 DDACD
101-105 BADBA
106-110 ADABC
温馨提示:本系列作品由三人行名师科学工作室原创,版权归21世纪教育网和编者(三人行名师科学工作室)所有,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凡是下载“三人行名师工作室”资料的朋友,如有疑问,均可与编者交流(QQ:15888649998)。资料如有差错,本工作室均负责调换。并免费赠送无水印版答案或指定资料一份,谢谢配合!其他相关资料可点击:http://www.21cnjy.com/book.php?mod=studio&op=detail&stid=5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也可百度搜索(三人行名师科学工作室)
版权所有,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