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16.3 生物进化的学说 学案
课题 16.3 生物进化的学说 章 16 学科 生物 年级 八
【教学重点】 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基本思想。
【教学难点】 达尔文进化学说与其他进化学说的关系。
【导学方法】 考点精讲,讲练结合,课后巩固
【课前预习】 1、达尔文经过5年的艰辛考察,提出了“________”学说,这一学说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2、达尔文的观点认为:地球上的生物一般具有很强的______能力(过度繁殖);但是由于食物和生活空间等条件有一定的限度,因而生物为争取必需的食物和生活空间等进行__________;在激烈的__________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__________。生物进化是__________的结果。3、现代综合进化论认为:变异是生物进化的材料,通过自然选择保留______变异,淘汰______变异,就可能产生新的生物。4、分子进化学说侧重于从______水平上揭示生物进化的现象和本质。5、在我国云南境内发现的________化石群被国际上称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其中我国科学工作者发现的海口虫化石将脊椎动物起源的地质年代推前到寒武纪早期。
学习探究
【新知导入】 从原始的首个生命的诞生,到现在这些各具特色的生物的涌现,请大家思考一下,这些生物的特征是怎样形成的呢?
【合作探究】 1. 2020年是农历鼠年,鼠是中国传统十二生肖之首。囊鼠有一个巨大的颊囊可以贮存食物,囊鼠的毛色与环境差异大,易被天敌捕食,有研究人员调查了不同区域囊鼠的数量,如图1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囊鼠的体色有深浅之分,这是一种________现象(填“遗传”或“变异”)。生物的变异是________的。(填“定向”或“不定向”) (2)生活在浅色岩P区的浅色囊鼠的体色对其自身来说是一种________,该现象说明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有利/不利)变异。 (3)根据达尔文的观点,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_______,适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________。 (4)鼠化石对于研究生物的起源和进化有很重要的作用,如图2代表科学家发现的未被破坏的沉积岩石层示意图,物种丙、物种甲、物种乙的化石分别在I层、Ⅱ层和Ⅲ层首次被发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物种乙的结构一定比物种丙简单B.物种甲是由物种乙进化而来C.在Ⅱ层内不可能找到物种丙的化石D.物种丙的化石出现可能早于物种甲的化石(5)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来看,进化的总体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为长颈鹿进化示意图,据图回答(1)图①说明古代长颈鹿祖先的个体之间颈长存在着________。 (2)图②说明地球环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________的个体容易获得食物而生存下来。 (3)图③说明________的个体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________的个体被淘汰掉。食物在决定长颈鹿变异个体的生存和淘汰过程中,起到了________作用。 (4)从长颈鹿的进化过程看,颈长的变异是由于________改变而引起的。 (5)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_______,________生存下来,________被淘汰掉,这就是________。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堂练习】 1.枯叶蝶在飞行时身体呈鲜艳的黄色来吸引异性;降落后的体态和体色像一片枯叶。下列关于枯叶蝶进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枯叶蝶的体色和体态是一种保护性适应B.为了应对天敌,枯叶蝶产生了体色随环境变化的定向变异C.在进化过程中,敌害对枯叶蝶的变异起选择的作用D.在进化过程中,枯叶蝶也能产生不利于应对天敌的变异2.滥用抗生素使得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各种超级细菌不断产生,抗生素的杀菌效果下降,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抗生素的使用,使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B.抗生素的质量随着时间推移下降了C.抗生素选择了细菌中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D.细菌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3.下列为某同学绘制的长颈鹿进化简图(如图)及相关阐述,你不认同的是( )A.①表示长颈鹿祖先的颈和前肢在长度上存在差异B.②表示通过生存斗争,长颈鹿有利变异保存下来,不利变异被淘汰C.现代长颈鹿是古代长颈鹿通过不断伸长脖子够高处树叶锻炼的结果D.③表示有利变异经过逐代积累和加强,进化成现代的长颈鹿4.某植物单株年产数百粒种子,其中大部分被鸟类所食,或因气候、土壤、水分等原因不能在第二年长成成株,按达尔文的观点,这一现象说明( )A.过度繁殖、生存斗争 B.物种是可变的C.遗传和变异 D.自然选择促使生物进化5.猎豹和羚羊奔跑速度的进化过程宛如一场漫长的“军备竞赛”,结合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猎豹和羚羊群体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②由于食物和生存空间有限,猎豹和羚羊展开了生存斗争③跑得慢的猎豹和跑得慢的羚羊在生存斗争中会被淘汰④猎豹和羚羊在进化过程中起到了相互选择的作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6.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有一种果蝇的基因发生突变后,在21℃的气温下生活能力很差,当气温升高到25℃时,其生活能力大大提高了,这一现象说明了( )A.温度高低是决定果蝇变异的主要因素B.变异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大大提高了C.变异的有利、有害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D.生物的变异多数是有利的7.当尺蠖静止不动时,它的形态像树枝,使敌害不易发现,从而可以获得逃生的机会。依据达尔文的进化论,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遗传→变异→进化 B.变异→遗传→适者生存C.遗传→自然选择→适应 D.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8.鼹鼠是一种哺乳动物。体矮胖,长10余厘米,毛黑褐色,嘴尖。前肢发达,脚掌向外翻,有利爪,适于掘土;后肢细小。眼小,隐藏在毛中。因视力不好,白天住在土穴中,夜晚出来捕食昆虫,也吃农作物的根,下列关于鼹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鼹鼠长期生活在土穴中,眼睛不经常使用导致退化B.鼹鼠视力不好不利于其生存,不属于有利变异C.鼹鼠视力不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鼹鼠相较夜间视力极好的猫头鹰来说更为低等9.目前临床治疗对付黄色葡萄球菌用“万古霉素”很有效,但不要滥用,否则万一出现耐药病人一旦出现严重感染就会无药可救。关于“耐药”葡萄球菌说法正确的是( ) A.霉素使葡萄球菌发生了耐药的变异B.万古霉素选择了葡萄球菌中能抵抗耐药的变异C.葡萄球菌会自然发生并巩固耐药的变异D.万古霉素质量越来越差10.某种农药对杀灭害虫有独特的效果,但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防治效果越来越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农药的质量随着时间推移降低了B.害虫产生能抵抗农药的定向变异C.农药促使害虫产生了抵抗农药的变异D.农药选择了害虫中能抵抗农药的变异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自然选择
2、生殖 生存斗争 生存斗争 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
3、有利 不利
4、分子
5、澄江动物
合作探究:
【答案】(1)变异;不定向(2)保护色;有利(3)生存竞争;自然选择(4)D(5)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2、【答案】(1)变异(差异)(2)长颈(3)长颈;短颈;(自然)选择(4)基因(5)生存斗(竞)争;适者;不适者;自然选择
课堂练习:
1、B 2、C 3、C 4、A 5、D 6、C 7、D 8、C 9、B 10、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