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高 适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文本探究
铁衣:士兵护身的盔甲。
辛勤:辛苦。
玉箸:玉做的筷子,形容女人流泪,泪如玉著。
【译】战士们身穿铁甲辛苦地久戍边疆;家中妻子一定泪如玉箸时时感伤。
借代。铁衣代士兵,玉著代家中的思妇。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文本探究
城南:唐代长安城住宅区都在城南。
空:白白地。
【译】少妇们在长安家中恐怕哭断了肠;征人们在蓟北边防枉自回首望故乡。
将思妇与征人对照。这样写更能突出征人思乡、思妇断肠的分离之苦。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文本探究
飘飖:飘摇,比喻局势动荡不安。
苍茫:形容荒凉。
【译】边疆朔风凛冽动荡不安无法度日;遥远的边疆空旷迷茫是人世间绝无仅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文本探究
杀气:战争气氛。
三时:早晨、中午、晚上。
作阵云:战争的气氛化作战云,弥漫在战地。
刁斗:军用铜制用具,日以作炊,夜以敲更。
【译】晨午晚三时都杀气腾腾战云弥漫;夜里频传的刁斗声叫人听了胆寒。
思考
写士兵的痛苦;边疆的荒凉;战争的酷烈。作者是在正面肯定这些为国戍边的战士,歌颂和肯定他们戍边的艰苦,战争的酷烈,边疆的荒凉,抒发对士兵的敬佩之情。
第三层八句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说明什么?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文本探究
纷纷:表示多。
死节:为国捐躯的志节。
岂顾勋:岂是为了个人的功勋?
【译】你我相看雪白的战刀上血迹斑斑;自古尽忠死节的人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
反问,突出和强调表达的语气和力度。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文本探究
君不见:这三个字在唐诗歌行体中经常见到。
李将军:指李广。
【译】君不见沙场上尝尽征战苦的士兵;至今仍然怀念历史上的名将李将军。
李广夺马(来自网络)
思考
是为了讽刺和对比当时领军将领的无能和不体恤士兵的艰苦。
为什么要提历史上的名将李将军呢?
李广(前186-前119),西汉陇西成纪人。为人口讷,不善言辞。他身体高大,两臂如猿,灵活自如,这就是他善于骑射的优越条件。得到奖赏,都分给部下,饭食和士兵一样,毫不特殊。为人廉洁,待人宽厚,毫不苛求,故得到战士的爱戴,愿为他效命疆场。
艺术特色
“榆关”“碣石”“瀚海”“狼山”等特殊的边疆地点;“金鼓”“羽书”“猎火”“刁斗”等战场特殊用具;“大漠”“穷秋”“塞草”“孤城”“落日”“斗兵”等边疆战场特殊的景象……
善于描绘边塞风光,渲染战地气氛。
艺术特色
大量采用对比、对偶、和借代等修辞手法。
对比
将军
士兵
征人
思妇
敌军
我军
古代将军
当代将军
艺术特色
作品采用了同一主题下的双线结构方式。
情感波澜起伏,有抑有扬,避免了作品的单调和枯燥。
主线
前十六句
上阵杀敌,情绪高昂。中间六句是副线,征人思妇,情绪感伤。
副线
中间六句
征人思妇,情绪感伤。
主线
最后六句
情绪再高昂
补充作用
情感小结
诗人的思考:唐代边塞诗以表现民族间的征战内容居多。本诗虽是边塞诗,但重点不在于揭示民族矛盾,而是揭示官兵间的矛盾。这是诗人对战争失败原因的理性思考。
对士兵
赞美士兵奋勇杀敌,不图名利同情士兵离家远戍,内心悲苦
对将军
谴责将军纵情声色,腐败无能,贪功轻敌,不恤士兵,对军中苦乐不均极为愤慨。
对比探究
燕歌行
尚质,叙事质实、语言质朴,主理重在表达自己的看法;尚巧,立意巧(如雪中送别),构思巧(如千树万树梨花开),主景,重在写景。
尚质主理
尚巧主景
元陈绎:
高适
岑参
对比探究
燕歌行
相同点
抒发为国守边、报国立功的理想抱负和执著追求,有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歌颂边塞将士不畏艰险、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高、岑边塞诗都具有悲壮的共同格调。
尚质主理
尚巧主景
元陈绎:
高适
岑参
对比探究
燕歌行
不同点
高适悲壮而深刻苍凉,岑参悲壮而昂扬豪迈;高诗叙事、写实、议论,思想深刻,现实主义气息浓厚;岑诗写景、描写、抒情,富有艺术个性,浪漫主义色彩突出;高适直抒胸臆,语言朴质;岑参寓情于景,语言瑰丽,想象奇特。
尚质主理
尚巧主景
元陈绎:
高适
岑参
对比探究
燕歌行
高适
岑参
选材立意的不同。两人虽同为边塞诗人,同以“边塞”为题,他们在选材立意上却有质的差异。
高适诗具有广阔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而岑参的诗则显得比较单一。高适的诗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抑或是描写底层士兵和人民的生活,均是为了表达沉重的忧国忧民之情。如《燕歌行》
而岑参只是以其诗人式的敏感、敏锐的心灵去感受战斗的生活和边塞的风光,有着昂扬的情绪和乐观的精神,而缺乏一个政治家的深刻性以及关怀底层黎民百姓的情怀。
高适的诗重在抒情,他往往直抒胸臆,或者夹叙夹议,因此他的诗常常带有浓郁的主观情调。
而岑参的诗歌却重在描写塞外的神奇风光以及种种的边塞军旅生活。所以他的诗往往是客观的示现,展示出一幕幕五彩缤纷的生活画面,以奇异之思引人入胜,当然作者也有情,但情浑含在景的描写中。
对比探究
燕歌行
高适
岑参
在抒情方面,高适、岑参也表现出迥然不同的特色。
高、岑风格都写“边塞”题材,塞外地域广阔,风景壮丽,战争军旅生活的悲壮,以及诗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
高适诗雄浑悲壮中显得深沉,质朴浑实;岑参诗雄浑悲壮中显得雄放,洒脱。高适常用对比、反衬的手法,语言刚健质朴、精炼准确;岑参则好比喻和夸张,语言新奇自如,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对比探究
燕歌行
高适
岑参
艺术风格同中有异,表现手法各具特色。
《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太平天国》中也有“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杜甫的《兵车行》“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李颀的《古从军行》中也说“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杜甫的《新婚别》有这样两句“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同类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