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化学人教(新教材)必修1课时训练
1.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一、选择题
1.物质的分类如下图所示:
由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树状分类法
B.乙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交叉分类法
C.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D.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解析:选D。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等。
2.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选项 混合物 化合物 单质 盐
A 盐酸 NaOH固体 石墨 食盐
B 碱石灰 金刚石 O3 纯碱(Na2CO3)
C 空气 澄清石灰水 铁 石灰石
D CuSO4·5H2O CaCl2 水银 CaO
答案:A
解析:盐酸是HCl的水溶液,A正确;金刚石是单质,不是化合物,B项错误;澄清石灰水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C项错误;CuSO4·5H2O是纯净物,氧化钙是氧化物,不是盐,D项错误。
3.下列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
①液氯、氨水、干冰、碘化银均为纯净物
②CaCl2、NaOH、HCl、IBr均为化合物
③明矾、水银、烧碱、硫酸均为混合物
④C60、C70、金刚石、石墨均为碳元素形成的单质
⑤碘酒、淀粉溶液、雾、盐酸均为单质
A.①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⑤
解析:选C。①中氨水为混合物;③中各物质均为纯净物;⑤中各物质均为混合物。
4.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知识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方法不正确的是( )
①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②根据物质在常温下的状态,可以从硅、硫、铜、铁、氮气中选出氮气
③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④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
⑤根据氧化物中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将氧化物分为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⑥根据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将盐分为硫酸盐、碳酸盐、钾盐和铵盐
A.①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只有①③ D.全部
解析:①应该根据元素的性质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而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是不准确的,如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一般为金属元素,但H和He例外,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4的一般为非金属元素,但Sn、Pb等例外,错误。②硅、硫、铜、铁在常温下为固态,而氮气为气态,正确。③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正确。④根据酸分子在水溶液中能够解离出来的H+的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等,而不能简单地根据酸分子中含有几个氢原子,就将酸划分为几元酸,例如H3PO3是二元酸,CH3COOH是一元酸,错误。⑤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是根据氧化物的性质划分的,而不是根据组成元素划分的,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CrO3等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错误。⑥将盐按组成成分划分为硫酸盐、碳酸盐、钾盐和铵盐,与盐在水中的溶解度无关,错误。
答案:A
5.下列对溶液、胶体和浊液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三种分散系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顺序:浊液>胶体>溶液
B.胶体在一定条件下也能稳定存在
C.溶液和胶体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而浊液不透明
D.胶体能透过滤纸
解析:选C。溶液和胶体并不都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氢氧化铁胶体为红褐色。
6.有人设想通过特殊的方法将碳酸钙加工成为纳米碳酸钙(即碳酸钙粒子直径达到纳米级),这将使建筑材料的性能发生巨大的变化。下列关于纳米碳酸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纳米碳酸钙是与胶体相似的分散系
B.纳米碳酸钙分散到水中所得到的分散系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C.纳米碳酸钙的化学性质与原来碳酸钙完全不同
D.纳米碳酸钙粒子不能透过滤纸
答案:B
解析:纳米碳酸钙是纯净物,分散系是混合物,A项错误;纳米碳酸钙的化学性质与原来碳酸钙相比不会发生改变,C项错误;与胶体中的胶粒(微粒直径在10-9~10-7m之间)能透过滤纸一样,纳米碳酸钙粒子也能透过滤纸,D项错误。
7.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硫酸亚铁和硫酸铁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C17H33COONa)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5.5~36 nm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B.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红棕色的氧化铁
D.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溶液
解析:选B。磁流体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1~100 nm,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磁流体为黑色,不可能为红棕色的氧化铁。
8.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恢复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其分子直径比氯离子小
B.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C.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D.“钴酞菁”分子不能透过滤纸
解析:选C。分散质“钴酞菁”分子的直径(1.3×10-9m,大于氯离子的直径)介于1~100 nm,为胶体粒子,其分散系为胶体,能透过滤纸,具有丁达尔效应。
9.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种种美景的本质原因是( )
A.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为1~100 nm
B.光是一种胶体
C.雾是一种胶体
D.发生丁达尔效应
解析:选A。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种种美景的本质原因是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为1~100 nm,形成胶体,故选A。
二、填空题
10.下列每组物质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同,试分析每组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规律,将这种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并说明原因。
(1)AgCl、BaSO4、CaCO3、K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ClO3、KClO3、Na、NaCl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3PO4、HNO3、H2SO4、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uSO4、FeCl3、KMnO4、K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空气、N2、HCl、CuSO4·5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铜、金、汞、钠,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
答案:(1)KCl KCl可溶于水,其他都难溶于水
(2)Na Na属于单质,其他都是化合物
(3)HCl HCl是无氧酸,其他都是含氧酸
(4)K2CO3 K2CO3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没有颜色,其他溶于水后都形成有色溶液(也可以根据化合物中酸根阴离子的组成进成分类,只有FeCl3是无氧酸盐或只有KMnO4的酸根阴离子中含有金属元素)
(5)空气 空气是混合物,其他都是纯净物(也可以根据物质在通常状况下的状态进行分类,只有CuSO4·5H2O在通常状况下为固体)
(6)钠 钠是活泼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的前面,其他的都在氢的后面(也可以根据金属在通常状况下的状态进行分类,只有汞在通常状况下为液体)
11.下表是某地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盐”包装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配料表 精制海盐、碘酸钾(KIO3)
含碘量 20~40 mg·kg-1
储藏方法 密封、避光、防潮
食用方法 烹调时待食品熟后加入
请根据此表,结合中学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据物质分类中的树状分类法的有关知识,在①HIO3、②NaIO3、③KOH、④I2O5、⑤NaCl五种________(填“混合物”“化合物”“盐”或“氧化物”)中,与碘酸钾(KIO3)属于同类物质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推测出碘酸钾(KIO3)的物理性质:碘酸钾________(填“能”或“不能”)溶于水;化学性质:碘酸钾在受热时________。
解析:(1)题述五种物质均属于化合物。碘酸钾属于盐,其中属于盐的只有②和⑤。
(2)碘酸钾属于钾盐,能溶于水,根据“加碘盐”的食用方法“待食品熟后加入”可知碘酸钾受热易分解。
答案:(1)化合物 ②⑤ (2)能 易分解
12.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性质。
(1)若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物质中,能形成胶体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冷水
B.沸水
C.NaOH浓溶液
D.NaCl浓溶液
(2)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①甲同学的操作:取一小烧杯,加入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 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请评价该操作是否正确________。
②乙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请评价是否正确________。
③丙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为了使反应进行充分,煮沸10分钟,请评价是否正确________。
(3)写出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该操作利用胶体的性质是________。
(4)Fe(OH)3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胶体粒子直径小于1 nm
B.胶体粒子带正电荷
C.胶体粒子作布朗运动
D.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
(5)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________。
A.Fe(OH)3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
B.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Fe(OH)3胶体是均一的分散系
D.Fe(OH)3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6)若取少量制得的胶体加入试管中,加入硫酸铵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胶体的________。
解析:(1)FeCl3在冷水中反应程度小,不能形成Fe(OH)3胶体;FeCl3与NaOH浓溶液反应生成Fe(OH)3沉淀;饱和FeCl3溶液与NaCl浓溶液不反应,不会形成胶体。(2)①甲同学操作正确。②乙同学直接加热FeCl3饱和溶液,因FeCl3溶液浓度过大直接生成Fe(OH)3沉淀。③丙同学长时间加热会导致Fe(OH)3胶体聚沉。(3)书写化学方程时不能写成“Fe(OH)3↓”。丁达尔效应是区别胶体与溶液的最佳方法。(4)Fe(OH)3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带正电荷,互相排斥不易形成沉淀;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定存在的次要原因。(5)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是胶体的本质特征,决定了胶体的性质。(6)当加入(NH4)2SO4溶液时,Fe(OH)3胶粒所带正电荷被SO所带负电荷中和,发生聚沉,产生红褐色沉淀。
答案:(1)B
(2)①正确 ②不正确 ③不正确
(3)FeCl3(饱和)+3H2OFe(OH)3(胶体)+3HCl 让一束可见光通过制得的分散系,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制得的是胶体 丁达尔效应
(4)B
(5)A
(6)产生红褐色沉淀 聚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化学人教(新教材)必修1课时训练
1.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一、选择题
1.物质的分类如下图所示:
由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树状分类法
B.乙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交叉分类法
C.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D.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2.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选项 混合物 化合物 单质 盐
A 盐酸 NaOH固体 石墨 食盐
B 碱石灰 金刚石 O3 纯碱(Na2CO3)
C 空气 澄清石灰水 铁 石灰石
D CuSO4·5H2O CaCl2 水银 CaO
3.下列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
①液氯、氨水、干冰、碘化银均为纯净物
②CaCl2、NaOH、HCl、IBr均为化合物
③明矾、水银、烧碱、硫酸均为混合物
④C60、C70、金刚石、石墨均为碳元素形成的单质
⑤碘酒、淀粉溶液、雾、盐酸均为单质
A.①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⑤
4.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知识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方法不正确的是( )
①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②根据物质在常温下的状态,可以从硅、硫、铜、铁、氮气中选出氮气
③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④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
⑤根据氧化物中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将氧化物分为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⑥根据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将盐分为硫酸盐、碳酸盐、钾盐和铵盐
A.①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只有①③ D.全部
5.下列对溶液、胶体和浊液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三种分散系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顺序:浊液>胶体>溶液
B.胶体在一定条件下也能稳定存在
C.溶液和胶体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而浊液不透明
D.胶体能透过滤纸
6.有人设想通过特殊的方法将碳酸钙加工成为纳米碳酸钙(即碳酸钙粒子直径达到纳米级),这将使建筑材料的性能发生巨大的变化。下列关于纳米碳酸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纳米碳酸钙是与胶体相似的分散系
B.纳米碳酸钙分散到水中所得到的分散系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C.纳米碳酸钙的化学性质与原来碳酸钙完全不同
D.纳米碳酸钙粒子不能透过滤纸
7.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硫酸亚铁和硫酸铁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C17H33COONa)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5.5~36 nm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B.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红棕色的氧化铁
D.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溶液
8.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恢复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其分子直径比氯离子小
B.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C.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D.“钴酞菁”分子不能透过滤纸
9.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种种美景的本质原因是( )
A.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为1~100 nm
B.光是一种胶体
C.雾是一种胶体
D.发生丁达尔效应
二、填空题
10.下列每组物质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同,试分析每组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规律,将这种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并说明原因。
(1)AgCl、BaSO4、CaCO3、K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ClO3、KClO3、Na、NaCl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3PO4、HNO3、H2SO4、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uSO4、FeCl3、KMnO4、K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空气、N2、HCl、CuSO4·5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铜、金、汞、钠,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
11.下表是某地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盐”包装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配料表 精制海盐、碘酸钾(KIO3)
含碘量 20~40 mg·kg-1
储藏方法 密封、避光、防潮
食用方法 烹调时待食品熟后加入
请根据此表,结合中学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据物质分类中的树状分类法的有关知识,在①HIO3、②NaIO3、③KOH、④I2O5、⑤NaCl五种________(填“混合物”“化合物”“盐”或“氧化物”)中,与碘酸钾(KIO3)属于同类物质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推测出碘酸钾(KIO3)的物理性质:碘酸钾________(填“能”或“不能”)溶于水;化学性质:碘酸钾在受热时________。
12.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性质。
(1)若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物质中,能形成胶体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冷水
B.沸水
C.NaOH浓溶液
D.NaCl浓溶液
(2)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①甲同学的操作:取一小烧杯,加入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 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请评价该操作是否正确________。
②乙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请评价是否正确________。
③丙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为了使反应进行充分,煮沸10分钟,请评价是否正确________。
(3)写出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该操作利用胶体的性质是________。
(4)Fe(OH)3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胶体粒子直径小于1 nm
B.胶体粒子带正电荷
C.胶体粒子作布朗运动
D.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
(5)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________。
A.Fe(OH)3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
B.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Fe(OH)3胶体是均一的分散系
D.Fe(OH)3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6)若取少量制得的胶体加入试管中,加入硫酸铵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胶体的________。
(6)产生红褐色沉淀 聚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