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人物长廊,绘芸芸众生相”
——《人物描写一组》说课
多角度分析,制定单元目标
《人物描写一组》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立足课程标准分析,本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
创建大情境,设计递进式任务群
创设校园杂志征稿大情境,在“观人物长廊,绘芸芸众生相”大任务的驱动下,在前期鸟瞰教材的基础上,可以发现课文的编排是有梯度的。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属于文学创作,第14课《刷子李》描写的是俗世奇人,习作例文聚焦到身边的普通人,习作则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要求写写身边形形色色的人。
四个子任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分设不同的学习活动,助力学生习得方法,迁移运用。
三、指向学习目标,进行评价设计
在本单元的评价设计中,主要采取逆向设计,进行嵌入式的评价,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内容结构化,开展学习活动
活动一:初遇人物话印象
引导学生发现这篇课文是由三个片段组成,三个片段各有小标题,而且选自三本不同的文学作品,发现三个片段都是写人物的,组合起来就叫做:人物描写一组。
指导生字认读及书写后,在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交流人物初印象。
活动二:走近人物明写法
引导学生思考“活泼机灵的小嘎子遇见沉着冷静的小胖墩儿,想了什么办法取胜呢?”接着以“使巧招”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探究问题"小嘎子主要使了哪些巧招?"“小胖墩是如何化解的呢?”在交流过程中,感悟“不同动作凸显不同人物特点”“比喻式动词”“相同动作凸显不同人物特点”“连续动作写出激烈场面”等动作描写方法。
利用课中任务单中的鱼骨图,对关注到的动词进行整体梳理,回顾小嘎子和小胖墩的摔跤过程,总结出“不同人物连续写”的写作秘籍。
在《两茎灯草》中,作者也是运用浓墨重彩描绘了严监生的一系列动作,以此迁移运用,梳理作者对严监生的动作描写。
通过作加法和作对比的方法,发现作者将“摇头”这一动作细化,随着严监生动作的升级,感受到他的情绪从着急到生气到绝望,人物形象呼之欲出,体会“同一动作细处描”的表达效果。
补充严监生家庭情况的课外资料,体会课文事例的恰当,总结出选取“典型事例”的写作方法。
引导学生对两个活动中学过的主要描写方法进行梳理,品悟人物出彩秘籍,总结出“多种描写更出彩”的写作秘籍。
活动三:习得方法巧表达
观看小嘎子和小胖墩第二次摔跤视频,采取多次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不同纬度的描写,能让人物更立体,再借助评价标准,完成任务单中的小练笔。
利用课后拓展单进行拓展延伸,创意表达将择优刊登到《青青校园》杂志上,最后海报的出示,则是大情境的一以贯之。
心向往之,行必能至。通过这次网络研修活动,老师们对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的理解更加深刻。改变从课堂开始,相信教师能够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落实到课堂中,把大单元教学模式逐步落实到教学中,助推核心素养真正落地,开拓新课标下教学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