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9 16:23: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古代:
近现代:
个人所得税
农业社会,围绕农业、向农民征收;
现代关税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贫富差距拉大;
赋役制度
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③户税(调):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
赋役制度
赋税
徭役
赋役制度是中国历代王朝为维护国家机器运转而向人民强制征收财物、调用劳动力的制度。赋税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宏观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赋税和徭役。
为维护国家机器运转而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历代统治者强迫人民(主要是成年男子)从事的无偿劳役;
①田赋(租):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
②丁税:以人丁为主的人头税
④其它杂税;
②力役(庸);
①兵役;
③杂役;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1、先秦时期
(1)夏朝
任土作贡(实物税)
禹将土地分为上中下三等,每等又分上中下三级,按三等九级因田制赋,确定了各州每年应向朝廷进贡的物品种类和数量。
距王城一百里,将割下的庄稼纳贡;距城二百里,把庄稼割去秸杆后纳贡;距城四百里,以粟纳贡。
禹别九州,量远近,制五服,任土作贡,分田定税,十一而赋。”
——《史记·夏本纪》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1、先秦时期
(2)西周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诸侯
服从命令;
朝贡述职;
随同作战;
镇守疆土;
分封制下诸侯的义务:
贡赋制度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农民为领主服力役,并向领主交纳田赋
井田制(土地国有制):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1、先秦时期
(3)春秋战国
服从命令;
朝贡述职;
随同作战;
镇守疆土;
分封制下诸侯的义务:
农民为领主服力役,并向领主交纳田赋
井田制(土地国有制):
国有
土地所有权变化
私有
生产力的发展
井田制逐渐瓦解
①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多少和好坏征收赋税
②鲁国“初税亩”无论公私田,按亩数实数收税
③秦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私有;
商鞅变法
政治:
①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②大家庭拆散小家庭,实行“什伍连坐”;
③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经济:
④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⑤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军事:
⑥奖励军功;
内容:
②制定户籍制度,登记人口数量,按人口抽人头税,征徭役和兵役;
④赋税一律征粟,缴纳粮食,以鼓励百姓务农;
⑤打破公田和私田的界限,所有土地都按统一的标准征土地税;
商鞅变法是中国古代土地税开端,是封建赋税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的标志。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2、秦汉时期
(1)田赋:
秦:缴纳田产三分之二;(“收泰半之赋”)
汉初:“与民休息”汉高祖:十五税一;汉景帝:三十税一
(2)人头税:
秦:口赋;
(3)徭役:
更卒、正卒、戍卒
因为匈奴的入侵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从汉武帝开始,丁税以后加征3钱,商人和奴婢的算赋钱还要加倍。汉朝还征收财产税,对财产总额征收“税民资”,甚至农民饲养六畜都要缴税。
特点:人丁税远高于土地税(统治者和剥削者对人民的控制力较强)
秦朝田赋极重
汉:口赋、算赋,财产税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男子 女子 奴婢
北魏 露田80亩+桑田20亩 露田40亩 每三人一亩
隋 口分田80亩+世业田20亩 隋世祖即位后废止 废止
唐 口分田80亩+永业田20亩 身死或年满七十岁,须还露田于官,桑田则为世业田,不须还官;
露田、桑田均不得买卖,但“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
3、魏晋南北朝:
均田制: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土地制度;
均田制(北魏)
租:粮食(粟)
调:帛或布
均田制: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土地制度;
租调制:以均田制为基础,
按户征收赋税的赋税制度;
3、魏晋南北朝: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男子 女子 奴婢
北魏 露田80亩+桑田20亩 露田40亩 每三人一亩
隋 口分田80亩+世业田20亩 隋世祖即位后废止 废止
唐 口分田80亩+永业田20亩 均田制
租调制
4、隋唐: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均田制: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土地制度;
租庸调制
租庸调制:以均田制为基础,
按人丁征收赋税的赋税制度;
庸:纳绢代役
租调制:以均田制为基础,
按户征收赋税的赋税制度;
唐初,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至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如果朝廷因故加派徭役,就必须免除调、租的一部分乃至全部。
租:粮食(粟)
调:帛或布
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两税法
(1)背景:
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减;
(2)内容:
均田制、租调制
租庸调制
4、隋唐:
①按人丁、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②一年分春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3、魏晋南北朝:
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
国家赋税总额
地税
户税
田亩
人丁、资产
按人户收税
按土地收税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5、宋朝:
(1)税:宋承唐制,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
(2)役:除了征收庸外,还派发各种徭役,扰民严重;
宋代土地政策是“不抑兼并”,导致土地买卖频繁,不利税收。
方田均税法
「方田」是每年九月由县长举办土地丈量,按土壤肥瘠定为五等,「均税」是以「方田」丈量的结果为依据,制定税数。
募役法
又称免役法,原本百姓按户等轮流到州县当差役,改为由官府出钱雇人应役。费用由当地主户按户等分担,称“免役钱”,原本免役的官户,也缴纳同样的钱,称“助役钱”。
有利于减轻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生产时间,增加国家田赋收入。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6、元朝:
北方:丁税、地税
南方:夏税、秋粮
科差:征收以北方为主,分征丝、钞,南方只征钞。一般按户摊征。
明初
明英宗正统年间
明后期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7、明朝:
两税法
赋税分夏税、秋粮
(米麦实物)
金花银
江南部分税粮
折银征送北京
一条鞭法
赋役合并一概征银
一条鞭法:合并赋役,将田赋和各种名目的徭役合并一起征收银两,同时将部分丁役负担摊入田亩。
③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促进了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④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是古代赋役制度的重大变革;
“一条鞭法” 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使得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这种办法解除了无地农民劳役负担,有田农民的农耕积极性得到提高,稳定了农业生产。同时,徭役改为征收银两,农民获得了较大的人身自由,给手工业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而没有土地的工商业者可以不纳丁银。政府财政经济状况得到改善。
①简化了征收手续,实物税向货币税转变,减少了贪污的发生;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简要概括一条鞭法的作用(8分)
②减轻了农民负担,有利于农业发展;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8、清朝:
康熙年间
雍正年间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摊丁入亩
摊丁入亩,就是将历代相沿的人头税(丁税),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这直接废除了延续几千年的“人头税”。由此,朝廷放松了对户籍的控制,农民和手工业者可以自由迁徙,出卖劳动力。
废除人头税后,这种对“被征税”担心的消失,中国由此进入第一波“人口大爆炸”时代,据统计,康熙二十四年,全国人口为1亿,到嘉庆十七年已到3.6亿,这仅仅花了127年时间。
意义:
①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
②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
古代赋税制度发展趋势
(6)重农抑商,对商品征收重税。
摊丁入亩
两税法和一条鞭法
(5)人身依附关系:
秦汉赋役
租庸调制
两税法
一条鞭法
摊丁入亩
(1)征收标准:
(2)赋役形式:
人丁为主
土地财产为主
取消人头税
两税法
劳役地租
实物地租
货币地租
(3)征收种类:
繁杂
简单
一条鞭法
(4)征收时间:
不定时
定时
两税法
必须服役(强)
纳物代役(弱)
以“庸”为标志
二、关税制度
1、含义:
海关依据国家的关税政策、税法及进出口税则,代表国家对进出关境的物品征收的税,称为“关税”。
2、作用:
(1)保护生产,调节经济;
(2)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3)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
二、关税制度
3、起源:
古代中国国内关税:
《辞源》关:关口、关门。古设关于界上,以稽查行旅。
《现代汉语词典》关:古代在交通险要或边境出入的地方设置的守卫处所。
(1)最早起源于西周;
《周礼·地官》:司关,掌国货之节,以联门市,司货贿之出入者,掌其治禁与其征厘。
军事功能
财政功能
(2)1937年中国废除国内关税;
二、关税制度
4、演进:
近代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与回收
①独立自主地制定本国关税制度的权力;
②管理海关行政的权力;
③独立处理关税收支的权力;
(1)鸦片战争后: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赫德,英国人,28岁担任大清海关总税务司,1861年起,代理总税务司职务。1863年11月任海关总税务司。1908年离职回国,仍挂总税务司的头衔。掌权长达45年。
列强攫取协定关税权与片面最惠国待遇使中国失去了自主调整税率的权力。中国国境关税的海关大权也长期把持在外国人手中。
经济:
政治:
方便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中国传统的经济遭到冲击;
破坏了国家主权,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二、关税制度
4、演进:
近代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与回收
(1)鸦片战争后: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2)国民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都明确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要求关税自主的主张;
(3)南京国民政府:
收回关税主权的努力;
①1927年,宣布关税自主,公布国定《进口税暂行条例》;
②1928年,国民政府发表“改订新约”的对外宣言,关税自主为其两项主要内容之一,与美、意、英、法、西等国缔结新的关税条约;
③日本也终于同意了《中日关税协议》;
评价: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了进展,但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税率。
二、关税制度
4、演进:
新中国成立后关税制度的发展;
意义:
①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
②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③促进对外贸易,增加财政收入。
(1)1951年,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及其实施条例。这标志着一百多年来,中国拥有了第一部独立自主、有益于国计民生的关税税则。
(2)198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强化了关税制度的法制化建设。
(3)198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国务院据此重新修订发布了关税条例,进一步完善了关税的基本制度。
三、个人所得税制度
(1)含义:
以纳税人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收对象的税种。
个人所得税的起源和演进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征个人所得税的国家。1799年,英国开始试行差别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此后这成为英国的一个固定税种。英国的这一做法后来逐渐影响到欧美其他国家,再传播到全世界,使个人所得税成为各国广泛征收的一种税种。
(2)起源与演变:
三、个人所得税制度
(1)含义:
以纳税人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收对象的税种。
(2)起源与演变:
民国时期(1912-1949)
①起源: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起步于民国时期(北洋政府)
1914年北洋政府制定所得税条例,其中包括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内容,但并未实施;
②演变: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了所得税暂行条例,随之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至今)
①改革开放前:
②改革开放后:
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
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标志着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
计划经济时代,收入整体差别不大;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逐渐加大,社会矛盾激化。
不断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1、为什么直到1980年改革开放后才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3)个税征收的作用
②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①调节收入分配,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稳定;
③增强公民纳税意识,树立义务观念;
2、个税起征点的变迁呈现什么趋势,说明了什么?
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包括正税和杂税,税率总计10%左右。乾隆时期对浙海关税率提高两倍,试图“寓禁于征”,但效果不显著,之后实行粤海关一口通商。
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根据这个税则,一些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较原来粤海关实征的税率大幅降低,出口税率一般也比过去降低。此后,列强利用协定关税权,一再压低中国进口税率,使其长期低于出口税率。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海关税率变化,并简析其原因(8分)
变化:
①从不区分进出口税率,到区分进出口税率,且出口税率高于进口;
②晚清时期的海关税率比鸦片战争前更低;
原因:
①清代中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中外贸易;
②鸦片战争后丧失关税自主权,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
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则“必需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在海关税率方面,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予以调整,“使其较能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同年,中国对外贸易出现了70余年来未有的出超。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0年中国海关税率调整的特征和意义。(10分)
意义:
①维护国家关税主权;
②有利于结束外贸入超的局面;
特征:
①完全自主;
②税率灵活;
③保护了本国民族经济,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