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5节 遗传和环境
情境导入
1.为什么同一种生物的性状会有所不同?
2.哪种因素是决定生物性状不同的关键?
光照处
1.活动:观察环境条件对生物性状表现的影响
黑暗处
(一)性状表现是基因组成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课堂探究
阳光照射的幼苗 黑暗中的幼苗 时间/d 绿叶苗/株数 黄白叶苗/株数 绿叶苗/% 绿叶苗/株数 黄白叶苗/株数 绿叶苗/%
1 2 11 2 12
2 6 7 1 13
3 13 0 0 14
4 13 0 0 14
5 13 0 0 14
15.4
46.2
100
100
100
14.3
7.1
0
0
0
讨论:
①准确描述第一天观察的实验现象,哪只培养皿里的绿叶幼苗百分比高?两只培养皿里的绿叶苗百分比是否相近?
②实验结束后,哪只培养皿里绿叶苗的百分比变化较大?可能是哪种环境因素造成的?
③说出本实验研究中,小麦幼苗性状表现不同是环境因素造成的依据有哪些?
根据实际观察结果回答。
如果控制正常,可能的环境因素应该是光照条件。
小麦幼苗的性状表现不同是环境因素造成的,因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唯一不同是光照条件的不同。
2.环境影响生物性状的表现
生物的性状受基因的控制,一般环境条件的变化不易使基因型发生改变,表现型则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为什么西红柿和黄瓜的表现型不同?
因为西红柿和黄瓜的基因型不同。
伸出水面的叶片呈扁平状
在水中的叶片深裂呈丝状
环境对水毛茛叶片形状的影响
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30℃以上
喜马拉雅兔的毛色受温度的影响
25℃以下
1.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二)环境变化可以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2.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
同一窝生的猫大小,颜色不一样
相邻地块的同品种小麦,由于水肥不同,长势有差异
荒漠变色龙
不同环境中的变色龙,身体颜色不同
荒漠变色龙
(1)凡性状的变异能在后代重复出现的叫做可遗传的变异。
(2)仅仅由环境条件所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叫做不遗传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
不遗传的变异
不遗传的变异
两种变异类型之间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遗传物质是否发生改变
想一想:
不遗传的变异没有涉及遗传物质的改变,仅由外界环境条件直接作用于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过程而产生。
3.可遗传变异在生产中的应用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在农业生产上,人们常利用对人有益的可遗传变异来改良或培育新品种。
矮秆水稻
普通甜椒
太空椒
普通甜椒的种子经卫星搭载后,经选择培育出太空椒。原因是什么?
太空的微重力、强辐射等条件,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4.环境变化与变异的关系
环境的变化能够引起生物变异,当它引起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时,产生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否则,产生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
可遗传的变异
不遗传的变异
盘点收获
1.性状表现是基因组成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1)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2.环境变化可以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基因型
表现型
环境
控制
影响
(2)根据遗传物质是否改变
(3)利用可遗传变异改良或培育新品种
可遗传的变异
不遗传的变异
1.下列关于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C. 在相同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D. 相同生活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2.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凡是变异都可遗传
B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C.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利的
D.变异都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
B
当堂检测
B
3.有一种沙漠蜥蜴,在体温28℃时体色灰绿,随着体温的升高而逐渐变蓝和鲜亮,体温超过35℃时则呈现艳丽的黄色。这一事实说明( )
A.蜥蜴的体色调节体温
B.蜥蜴的体温能改变体内的基因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性状
C.蜥蜴表现出来的性状是基因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D.蜥蜴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隐性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4.不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往往是由于什么因素引起的( )
A.两个品种杂交 B.基因变化
C.染色体发生变化 D.环境的影响
C
D
5.下列变异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夏天多晒太阳皮肤变黑
B.头发由黑色染成金黄色
C.正常夫妇生白化病孩子
D.整容手术形成的双眼皮
6.新疆的哈密瓜因甜度大而著称,有人将其引进到某内地种植,其果实甜度大大降低,再引种回新疆种植,果实又恢复到以往的甜度。从哈密瓜引种的过程看出( )
A.在引种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B.甜度具有遗传性,不具变异性
C.甜度的变化不属于变异
D.由环境条件引起甜度的变化不遗传
C
D
7.科学家用低产抗倒伏小麦与高产倒伏小麦杂交,培育出高产抗倒伏小麦新品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品种培育方式属于杂交育种,其过程需通过基因重组实现
B.新品种的遗传物质来自低产抗倒伏小麦和高产倒伏小麦
C.新品种的高产和抗倒伏的性状均是可遗传的
D.新品种的高产和抗倒伏性状一直不会改变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