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3课 中国近代至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与改革
选必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中国古代大一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
奠基与转型
创制与巩固
变革与发展
1.王位继承的演变
禅让制:
世袭制: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礼记·礼运》
指统治者把部落首领之位让给有才华、有能力的人,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
古代君王去世或逊位后,将国家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礼记·礼运》
传贤
传子
〖史料阅读〗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左传·襄公十四年》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盲人乐师师旷对晋悼公所说的一段话,意在告诉悼公,上天为民众设立君主,让君主替代上天管理民众,不让民众失去天性;又为君主设置了辅佐,让君主行事不要过度,用古老的原始民主传统,劝诫晋悼公要做一个好的国君。
专制?
天下共主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是谓小康。
大同社会:伟大而美好的原则通行的时代。
小康社会:虽然是一家一姓的天下,但他们能效法仁爱,讲究礼让,也是面对现实一个值得赞颂的时代。
进步还是倒退?
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奠基与转型——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史料实证:
哪个更可信?
“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战国策·燕策一》
“禹荐益,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 ——《孟子·万章上》
“益干启位,启杀之。”
——《竹书纪年》
伯益禅位于启
启夺伯益之位
伯益夺启之位
有待进一步考证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B
父子是两代,兄弟是一代
所以,西周多是父死子继
即嫡长子继承制。
材料: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
——《史记·殷本纪》
商王间接控制外服地区
商王直接控制
内服王畿地区
特点:
直接控制与间接统治相结合
商王对附属国控制力有限
外服有一定的独立性
内外服制
1.奠基——西周
思考:为什么说“分封制是较内外服制更进一步的政治制度”(P2)?
对象:同姓诸侯、异姓功臣、旧贵族
目的(作用):巩固统治
关系:权利与义务关系
政体特征: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嫡长子继承制
血缘纽带
中央对地方控制力更强
家国一体
孕育统一
天生民而立之君,有君而为之贰,勿使过度。 《左传》
上天为民众设立君主,又为君主设置了辅佐,让君主行事不要过度。
原始民主传统
神权色彩浓厚
厉王虐,国人谤王。—《国语》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礼记》
“(王)大令众人曰:协田,其受年?十一月。”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史记》
自周成王起,形成“乡遂制度”,即“国”与“野”对应的制度。“国”指都城及其近郊。都城住着上层贵族和手工业奴隶,近郊的“乡”住着下层贵族“士”,都、乡居民合称“国人”。“野”(或称“鄙”、“遂”)指广大农村,住着从事农业的平民,成为“庶人”(或称“野人” )这反映了西周时期( )
A.形成严密的组织管理体系
B.实行分封制度以维护统治
C.注重经济的分区经营模式
D.建立闭塞的城乡交流制度
A
周厉王“国人暴动”
西周时期,“国人当兵,野人不当兵”,但是,春秋时期日益频繁的战争使军队对兵员的需求不断增加,“国人当兵,野人不当兵”的制度已不能适应新形式的需要。所以打破国、野界限,开始向野人征兵。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
A.平民政治的发展
B.社会转型的趋势
C.中央集权的确立
D.军功爵制的影响
B
受原始民主传统的影响
皇帝制度的首创
封建社会
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下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史记集解》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资治通鉴》卷第七《秦纪二》
特点
皇权至上
皇帝独尊
皇位世袭
由“王”到“皇”的变化,说明了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权力逐渐走向高度集中,体现了皇帝制度的本质是君主专制。
天下独主
周秦之变
本质
秦(前221-前207)
皇帝制度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死而以行为谥,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自今以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资治通鉴·秦纪二》
秦始皇
嬴政
廷议
秦:三公九卿制
百官之首
虚有其位
监察百官
(2015天津文综)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D
以皇权为中心
家国同治
皇帝任免
不得世袭
军权皇控
秦朝中枢:三公
(丞相为首)
设职授官,官僚政治的开始
一、秦朝:三公九卿——相权确立
由皇帝任命。
互不相属又互相牵制。
为皇室服务。
书同文,仅是统一文字?
规范、高效
二、两汉:中外朝制——相权转移
皇 帝
中 朝
外 朝
尚书令
侍
中
常
侍
丞
相
御史大夫
太
尉
九 卿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有事上报
皇 帝
尚书台
三公
尚书令
侍
中
侍郎
丞
相
御史大夫
太
尉
西汉:中外朝制度
东汉:增设尚书台
猜一猜:哪些是行政中枢?
汉:中外朝制度
(秦三公九卿制的发展)
西汉中枢:中朝
东汉中枢:尚书台
东汉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此时的“台阁”( )
A.是氶相等三公的下属机构
B.是对中外朝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C.完全掌握了国家决策权力
D.形成了三省六部制的雏形
B
汉武帝继位之初,丞相田蚡就很跋扈,为削弱丞相权力实行中外朝制度。中朝由一些地位不高的宾客、侍从等天子亲近之人组成。三公演变为外朝。中朝掌决策,三公掌执行。
皇帝亲信
丞相
光武帝刘秀吸取了西汉重臣专权、王莽篡政的历史教训,继续削减了“三公”的权力,执行权也被架空,尚书台成为真正的权力核心。
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三、隋唐两宋: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制——相权分割
1、相权三分,相互牵制。
2、制度约束,节制君权。
3、职责明确,提高效率。
4、协商政务,减少失误。
官僚政治的成熟?
皇帝
财政
行政
军事
监察
度支
盐铁
户部
中书门下(政事堂)
参知政事
枢密院
三衙
台谏
御史中丞
知谏院
事为之防,曲为之制?
君弱臣强
唐:三省六部制
(中枢体制的创新)
相权三分 职权分明
互相牵制 加强皇权
创新之处:
行政中枢:三省长官
(2020浙江卷)唐朝自太宗时起,有了以他官为宰相的记载。一些官员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预宰相事;一些元老重臣则以“平章事”或“同三品”等名号参与决策。唐代的宰相是一个集体,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政事堂的设立,反映了( )
A.相权有所分散 B.官僚政治趋向贵族化
C.“外朝”参议要政 D.政治决策走向透明开放
A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会制。” ——钱穆《国史新论》
“寓分权于分工”
官僚政治的成熟
1.行政中枢的嬗变
宋:二府三司制
行政中枢:中书门下
行政中枢:中书省
元:中书一省制
“中书不与知兵,增兵多少不知也;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三司但知支办衣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据此可知,北宋前期的中枢机制( )
A.以文制武军政对立 B.三省并立相权削弱
C.机构重叠官员冗滥 D.分权过度缺乏协作
D
事为之防,曲为之制
相权反弹
四、元朝:一省制——相权反弹
元朝疆域辽阔,政事繁多,为提高行政效率,改三省为一省。
原因?
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 元初侍御史高鸣进谏
五、明清:内阁、军机处——相权终结
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清史稿》
行政中枢?
1.行政中枢的嬗变
明:废宰相,设内阁
行政中枢:内阁
职责:起草诏令
处理政务
职权:有相权无相名,权力来源于皇帝个人
实质:为保障皇权的高度集中而建立起来的新的中枢体制
行政中枢:军机处
清:军机处制
皇权强化
专制顶峰
地处内廷 跪受笔录
秉旨办事 加强皇权
明(1368-1644)
废除宰相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宰相制度缘何被废?
明太祖 朱元璋
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基本策略:
原则:皇权至上
2.行政中枢演变的特点
特点一:始终围绕加强皇权和削弱相权来进行的,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斗争是变化的主要动因。
特点二: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独相制——群相制——参议制
封建社会不断地寻找一种既有效率又无威胁的辅政制度
架空相权(汉)分散权力(唐)
分化事权(宋)
权力制衡(历朝)
但偶有特殊
唐代“中书门下”不仅继续拥有原来政事堂的决策的功能和权力,而且由于五房等办事机构的设立,“中书门下”还拥有了行政权力。因此,政事堂改中书门下后,中书门下掌握了从决策到执行的全部权力。这表明唐代( )
A.君主专制政体逐渐强化B.决策权与行政权分离
C.中枢机构运作方式异化D.政府行政效率提升
C
行政中枢作为君主专制的防错机制存在,既是对皇帝的辅佐也是对皇权的制约。
特点三: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唐代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必得中书、门下二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由此可见,唐朝( )
A.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B.氶相权力大于皇权
C.门下省高于中书省
D.皇权受到严重威胁
A
唐初,由三省执掌国家政务,三省分别负责起草、审议、执行政令。之后,中书和门下两省合署办公。宋朝时期,门下和尚书两省实际上逐渐被废止。这种变化反映了( )
A.政治体制受到现实需要的制约 B.君主专制呈现明显弱化趋势
C.唐宋时期的中央集权大大削弱 D.行政效率提高相权得到加强
官僚政治与皇权政治力求平衡
因事而设,因时而变
动
脑
练
手
动
练
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转移或分割)直至取消
六、行政中枢如何演变?
因事而设,因时而变
行政中枢演变的
特点?
官僚政治与皇权政治之间,力求平衡。
行政中枢演变的
趋势?
(2020·全国Ⅲ卷·27)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 )
A.内阁权势强大
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C.社会经济凋敝
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
A
从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治与行政权力趋向集中有三条清晰的轨迹与特征,见下表
据此可知,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 )
A.呈现出君主专制强化与弱化相交织的趋向
B.中央机构行政权大小不以君权强弱为转移
C.体现古代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与政治取向
D.能全面体现统治集团群体共治的合理性
C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古代君主在设计政治制度时,面临两个难题:
第一,如何防止官僚集团坐大,形成对皇权的威胁与挑战?
第二,如何防止地方力量坐大,形成对中央政府的致命挑战?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先秦时期
商 内外服制
西周 分封制
古代地方行政的演进
“服”即职事,本意为服事天子。内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即商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外服是商族以外的附属国即方国。商王与方国首领几乎没有血缘关系,独立性强关系松散。
原因:商朝生产力水平不高,血缘关系尚未完全被打破,商朝无力控制王畿以外广大地区。
分封对象:
同姓亲族(主体)、功臣、姻亲、先代贵族
周王与诸侯国君大多存在血缘关系,凝聚力强,但诸侯国仍有一定的独立性,未实现中央集权。
分封制是较内外服制更进一步的政治制度
内外服制
内 服
外 服
商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
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
◎商族势力范围示意图
商朝为什么推行内外服制?
商汤
商 内外服制
西周 分封制
秦 郡县制、文书制度
西汉
东汉
魏晋南北朝
隋朝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古代地方行政的演进
秦朝
秦汉以后,随着郡县制取代分封制,除帝王继统仍由皇族血缘确定之外,各级权力机构官员的任用主要是通过体现“尚贤”原则的各种选拔制度。这一现象( )
A.表明封建专制皇权日益衰弱
B.意味着宗法制影响的消除
C.说明政权与族权进一步分离
D.是科举制推行的必然结果
C
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地域取代血缘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郡县制是较分封制的进步之处在于:
秦朝制定了一套系统化的文书制度,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还建立了覆盖全国的文书传递系统,以保证政令通达。这一措施( )
A.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
B.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c.加强了思想文化专制
D.建立起完备的行政体系
A
商 内外服制
西周 分封制
秦 郡县制 文书制度
西汉 郡(王国)县(侯国) 二级制
东汉 州、郡、县 三级制
魏晋南北朝 州、郡、县 三级制
隋朝 州、县 二级制
唐朝 道、州、县 节度使
宋朝 路、州(府)、县 三级制
元朝
明朝
清朝
古代地方行政的演进
汉至清
东汉监察区“州”演变为一级行政机构
唐代的“道”和宋代的“路”也如此
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汉郡统辖。名为“推恩”,实为软性削藩,虽诸侯国仍长期存在但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玄宗时为了巩固边防,在边境设置军镇(又称藩镇、方镇),长官为节度使。节度使自募军队、任免官吏、自行征税,逐渐发展成为地方割据势力。755—763年安史之乱,虽最终被平定,但藩镇林立局面延续了百余年。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不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不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3所示。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D
商 内外服制
西周 分封制
秦 郡县制 文书制度
西汉 郡(王国)县(侯国) 二级制
东汉 州、郡、县 三级制
魏晋南北朝 州、郡、县 三级制
隋朝 州、县 二级制
唐朝 道、州、县 节度使
宋朝 路、州(府)、县 三级制
元朝 省、路、府、州、县 行省制
明朝
清朝
古代地方行政的演进
汉至清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行省拥有大权,但受中央节制
到清朝,巡抚由临时委派到永久存在,成了一省长官;由负责监察到负责地方行政;由一般加衔到正式建制。尤其是总督,节制一省或数省的军政大权,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是清代实施地方要地及边区统治的重要官制设计。
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布政司管民政、财务、按察司掌刑法、都指挥使司掌兵务,调兵则由中央),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三司分权,设立巡抚。明代的巡抚,还不是以省为单位的固定辖区,具有临时性,多担任军事方面的职责。
商 内外服制
西周 分封制
秦 郡县制 文书制度
西汉 郡(王国)县(侯国) 二级制
东汉 州、郡、县 三级制
魏晋南北朝 州、郡、县 三级制
隋朝 州、县 二级制
唐朝 道、州、县 三级制
宋朝 路、州(府)、县 三级制
元朝 省、路、府、州、县 行省制
明朝 省、府、县 巡抚制
清朝 省、府、县 督抚制
古代地方行政的演进
汉至清
加强中
央集权
围绕中央集权的方向发展的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
监察区转化为地方行政区
演进特点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
特点?
历史悠久
体系完备
多有创新
影响深远
民主传统、行省制
三省六部制等
五千年传承
从中央到地方
1、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
3、下稳上动是地方层级变化的的特征
2、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
4、财政改革是影响地方层级嬗变的重要因素
传承创新的帝制制度
地方行政制度之变—规律
关于行政区划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山川形变和犬牙交错两条原则。在中国历史上这两条原则是同时并用的,但越到后来,犬牙交错的原则越占上风,这一点反映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愈来愈紧,中央集权愈来愈加强的客观事实。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小结:
古代中国行政中枢的嬗变
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的演进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
古代中国君主专制的强化
萌芽于战国,确立于秦朝,
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
发展于宋元,强化于明清。
产生原因:
1.经济上: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
2.政治上: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
3.思想上:法家集权理论
的影响
影响作用:
积极:奠定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有利于国家统一、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消极:
政治:暴政,腐败。
经济: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文化:文化专制
总体:阻碍社会的进步
大一统思想下的制度设计
古代中国君主专制的强化——核心
君主权力至高无上
古代中国行政中枢的嬗变——矛盾
相权削弱君权加强
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的演进——矛盾
地方权力集于中央
自春秋战国后,以血缘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为标志的大一统思想深入人心。
结束语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因事而设,因时而变”,就是根据现实政务的需要不断创新制度设计。纵观整个古代制度的嬗变与走势,体现了国家治理制度渐趋规范化、法治不断完善化的特点。
1
“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在几千年的制度变更过程中形成的创新思路和体制基础,奠定当今制度优越性的底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是能高效调动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我们要大力彰显制度优势,在守正创新中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