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 5 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选必一 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中国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西方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中国科举制的影响
影响中国公务员制度
各国制度互相学习、借鉴
三课之间既有历史的时序,也有空间的不同,存在一定的继承与影响的关系,体现了时空观念。总体上反映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一唯物史观。
中国古代官员选拔
中国古代官员管理(考核和监察)
“治国之本在治吏,吏治则国治”
“得贤者昌,不肖则亡”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
二、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制度
三、中国古代官员的监察制度
世官制
1.夏商西周:
含义:
标准方式:
影响:
是一种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贵族血缘世袭
形成贵族政治。
材料1:世官制(世卿世禄制):指世代为官,官吏都具有世袭官职的特权。无论王室还是各级贵族都是凭借宗法和血统世代继承高官厚禄。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材料2 “公有公门,卿有卿门,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3 西周选官用人的主要途径是世卿世禄制度,这种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宗法分封制的被破坏而遭到破坏。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背景:
标准:
材料一: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
—《战国策·燕策二》
材料二:选练举贤,任官使能。
—《史记·赵世家》
材料三: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史记·商君列传》
军功爵制
才能、军功
尚贤思想兴起,各国争霸图强
商君为发于秦,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
——《汉书》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2.春秋战国:
3.秦朝: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材料2:古者天下散乱,莫能相一。人善其所私学,闻令下,则各以其私学议之。臣请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除去之;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有学者,以吏为师。 ———《史记·李斯传》
先秦法家主张的专以国家政策、法令为教育内容的制度。
“百姓”和“一般官吏”都向“法官、法吏”学习法律,加强普法教育;“法吏”也担负起宣讲法律、执行君王旨意的使命。
材料1:吏民知法令者,皆问法官。故天下之吏民,无不知法者。
——《商君书·定分》
途径:
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实质:
摒弃诸子学说,专任法家思想,文化上的专制。
⑴形成:
⑵内容:
⑶作用:
察举制
常科(岁举):有人数规定,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秀才)等;
特科: 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
汉武帝,先考察而后推举,再提拔任用;
①为两汉选拔了大批人才;
4.汉朝:
材料1:察举制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在形式上吸收了荐举的因素。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与荐举相比有二大变化:一、察举权力掌握在皇帝和长官手中;二有固定时间、区域和名额;适应了汉代大一统局面。
分类 制度 门类
常科 岁举,有人数规定、具体标准 孝廉、茂才
特科 无固定时间,有具体标准 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
材料2:东汉顺帝六年,河南尹田歆掌握了察举六名孝廉的名额,当权的贵族勋戚争相请托,结果真正名士入选的只有一人,其他五人都是走后门人选的。
材料3: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晋书·段灼传》
②后期任人唯亲,豪强大族把持察举;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1.(2022·湖北·宜昌市夷陵中学模拟预测)察举制在最初的操作过程中不试笔墨,民间评议对朝廷选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东汉阳嘉年间,左雄上言:“郡国孝廉,就是古时候的贡士。出来做官,就要协理风俗,宣扬教化,若是不学无术,那就一点用都没有。请自今以后,被举荐者都先去公府,儒生测试儒学经术,文吏测试行政文书。”帝从之,颁下郡国。阳嘉新制( )
A.体现了汉代儒学独尊地位 B.便于豪强地主把持政权
C.蕴含向科举制演化的因子 D.利于选拔实际有用人才
2.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
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 B.监察体系的改进
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 D.察举制度的实施
材料:汉代实行以察举、征辟为主体的人才选拔制度。官员们互相嘱托,推荐亲属故旧,所推荐的人才“不复依其质干,准其才行,但虚造声誉”。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任人唯亲,以便控制朝廷与地方政治,世家大族干预人才选拔,一些地方的人才选拔甚至是被数个家族长期把持。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⑴背景:
⑵确立:
⑶选官标准:
⑷选官方式:⑸作用:
——九品中正制
220年,魏王曹丕推行
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
家世、道德和才能→只看家世
4.魏晋南北朝:
→
→
→
→
→
九 品
八 品
七 品
六 品
五 品
四 品
三 品
二 品
一 品
官品九品
中正评定、吏部授官
①将选官权收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后来中正选人只看家世,逐渐形成造成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3. (2022·湖北·高考真题)宋初《百家姓》以“赵钱孙李”为首,而唐末五代河西节度使张议潮割据敦煌时期形成的《敦煌百家姓》写本以“张王李赵”为首。二者排序不同体现了( )
A.地域文化观念的差异 B.崇文抑武政策的实施
C.社会流动的日渐固化 D.门第观念的历史遗留
4.(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东晋南朝时,谱学成为专门之学,士族若不精谱学,便不能到吏部为官,谱学既是吏部选官的依据,也是南朝矫正伪冒士族的庶族寒人之凭依。这反映了
A.士庶界限日渐模糊 B.门阀政治具有重要影响
C.社会阶层完全固化 D.宗法制度影响南朝政治
⑴背景:
科举制
①庶族地主势力上升,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
②为加强中央集权;
③九品中正制无法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6、隋唐:
含义: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分科取士,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科,是考试科目;举,是选拔人才。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
九品中正制导致士族壮大,不利于中央集权;为此隋唐统治者需打破门第取士的标准,打击门阀世族势力,创立新的选官制度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
封建经济发展,庶族地主的势力加强。庶族地主尤其是中小地主为了维护和扩大其经济利益,迫切需要打破门阀士族在政治上的垄断,积极要求参政。
一拍即合
【知识拓展】:
春秋战国以来,贵族制度逐渐崩溃,以致到西汉初期形成了布衣将相的局面。但是由于九品中正制的推行,世家大族世代为官,士族逐渐成为新的贵族势力,一直到唐朝末年,士族贵族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⑵创立发展:
科举制
6、隋唐:
①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②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③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④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
隋炀帝
始建立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唐太宗
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
武则天
扩大了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隋文帝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唐玄宗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⑶特点:
⑷内容:
科举制
6、隋唐: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时间 科目 结果
制举 皇帝自设科目 取得为官资格,吏部选拔后正式任官
常举 每年 秀才、明经、进士等几十种
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科目 概况
秀才 等级最高,及第极难,高宗时废止
进士 考士人诗赋文才
明经 考士人对儒家经典及其注疏的理解
明法 选拔明习法令、文字书法、数学计算等方面的专门人才,社会影响不大
明书
明算
最受重视
①制举: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
②常举: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
吏部选官标准有四条:
身(仪表气质);言(语言表达)
书(书法遒美);制(文字表达)
③考试合格取得为官资格,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为官;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⑸标准:
⑹意义:
科举制
6、隋唐:
才学
①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
②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③加强了中央集权。
7.两宋:
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
“取士不问世家”,科举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
锁院制度
宋代对科举制进一步完善,强化殿试,严格考试,由皇帝亲策,废除公荐,尤其是锁院、糊名、誊
录等制度的实行,使得科举考试真正体现了公开公平的竞争原则。南北分卷制度、殿试制度、以经义取代诗赋,注重真才实学。
宋代科举中糊名与誊录制度
元仁宗
8.元朝:
①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
②1313年恢复科举制,但时断时续,录取人数不多,
官员中科举出身比例不高。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9.明清科举
⑴形式:
⑵生源:
⑶范围:
只考四书五经,不允许考试发挥个人见解。
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
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
乡试 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 考中者称为“举人”
会试 由礼部主持,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 举人考中者称为“贡士”
殿试 会试后举行,名义上由皇帝主持 贡士通过者为“进士”
明清科举的特点
◎考试的科目内容趋于单一化。
◎学校教育已沦为科举制度的附庸。
◎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僵化。
◎更加严格考试程序。
【概念阐释】 八股取士
明代成化以后,用排偶文体阐发经义的科举考试之法。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部分组成,格式严格,内容空泛,严重束缚了学子的思想与才华。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明朝洪武年间的南北榜案
洪武三十年(1397年),二月科举录取的五十一人居然全部都是南方人,这引起了众多北方学子的不满,联名上书,质疑主考官刘三吾等人舞弊、偏袒南方人。结果朱元璋大怒,下令换人重新阅卷,结果发现呈上来的北方学子的试卷文理不佳,还带有禁忌之词,进而佐证此次科举公正无私。但北方学子对复审结果不满,又质疑张信等复审官得到了刘三吾的授意,故意上呈水平差的卷子,混淆圣听。朱元璋再次大怒,将相关官员处死、流放,并下令六月再次考试,自己亲自监考取士,又录取了六十一人,全部是北方学子,才终于平息这次事件。
⑷实行南北卷制度
9.明清科举
明朝科举考试中采取南北卷制度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明朝科举考试中的南北卷制度
为了保证科举能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也为了保持科举人才来源的地域平衡,宣德二年(1427年)的会试首次 实行南北卷制度。会试录取100人,其中南方60人, 北方40人。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南卷、中卷和北卷的录取人数分别占会试录取总人数的55%、10%和 35%。
材料 1397年明朝科举考试录取进士52人,全是南方人,北方举人全数落选。北方举人强烈不满,纷纷指责主考官自己是南人,就包庇南人压抑北人。朱元璋派人复查,结果是主考官并未舞弊违法,史称“南北榜争”。1425年,明朝实行按地域调配进士名额的制度,规定“南六十,北四十”。这一制度后来被清朝继承沿用。
——林白、朱梅苏著《中国科举史话》
你怎样看待材料四中的“南北榜争”及其最终结果?
看待:
①“南北榜争”反映了经济文化重心南移背景下,科举录取的公平性问题;
②明朝最终按地域分配进士名额的做法,有利于笼络北方士人,巩固明朝统治,
为后世借鉴(沿用)。
官员选拔
朝代 制度 标准 方式 特点 演变趋势
先秦 世官制 血缘 世袭 与分封制、宗法制相结合
军功爵制 军功 军功大小 军功与爵位官制密切相连
汉代 察举制 品德、才学 举荐 以才能和品德为依据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评定授官 与当时士族制度密切相关
隋唐 科举制 才学 考试 冲破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
明清 八股取士 与君主专制强化相关
门第
趋势:
①选官标准:由血缘、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
②选拔方式:由推选发展为公开考试;
③选官原则:逐渐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
④选官基础:范围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
选官制度变化的实质:
把官员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反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5.
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6.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
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 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
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 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
上计制
二、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
1.秦汉时期的考核:
上计制的含义:
是中央政府用来对地方政府实行财政监督和政绩考课的制度。
御史府
审核计簿,防止造假
中央
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
县、侯国
郡国
郡国汇编,制成计簿,上报中央。
考核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
(3)考核标准:
(4)考核主管:
土地人口,财政收入,社会治安情况
御史
(5)考核功能:
(2)考核对象:
每年
(1)考核时间:
地方行政长官
士族门阀、战乱使考核多流于形式
尚书省吏部负责
⑴官员的考核归尚书省吏部。
⑵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
⑶唐朝考核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分为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 。
4.宋朝:
2.魏晋南北朝:
3.隋唐:
5、明朝:
名称 考核时间 考核功能
考满 “初考”、“再考”、“通考”。 考核结果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
考察 包括朝觐考察和京察 重点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考满、考察
6、清朝:
实行考课制度,包括3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
宋代定期勘验官员已定升迁的制度称为“磨勘”,朝廷指定特别官员或官署以总核百僚之功过,类似于唐朝的校考。二是历纸,即考状,类似于政绩档案。由百司长官在平时记录,把部属的成绩作为衡量考核的依据,类似于唐朝的司考。在京的朝官由审官院负责考核,地方政府各级官员由考课院负责考核。考课的标准,开国初期沿袭唐制的“四善”而分列为三个等级:政绩优异者为上,职务粗理者为中,临事驰慢者为下。
二、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
朝代 考核制度 考核主管 考核时间 考核对象 考核功能
秦汉 上计制 御史 每年岁末 地方行政长官 结果作为官员赏罚的依据
隋唐 尚书省吏部负责考核 每年 九品以上官员 结果作为官员升降的依据
明朝 考满 三年、六年、九年 任职期满的官员 分三等,是决定官员升降的依据
考察 三年 外地官员 查处官员贪、酷和作为
六年 京官
清朝 京察 三年 京官 官员奖惩的依据
大计 外省官员
思考: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变化呈现什么特点?
1、考核方法与考核法规完善
2、考核重德尚能
3、据考核结果奖惩激励
4、监察官员介入考核
秦朝的中央监察机构是御史府,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朝廷百官。在各郡派驻一名御史,称“监郡御史”,这标着我国古代地方监察制度的正式确立。
汉承秦制,在中央仍设置御史大夫。汉武帝于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置十三州部刺史。前期加强中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巩固国家统一起到了积极作用。
后期刺史改称州牧、太守,职权进一步扩大,拥有地方军政大权。变成了割据势力,严重威胁了中央集权,导致国家分裂。
秦朝监察
御史大夫
监郡御史
汉朝监察
御史大夫
刺史
东汉时机构化变为御史台
1、秦汉时期:
三、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①秦汉建立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
②汉武帝设十三州刺史,刺史品级不高,权力很大,代表皇帝巡行郡国,监察地方不法行为。
⑴中央:御史台——最高监察机构;御史大夫——最高监察官
⑵地方: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巡回监察。
◎唐代十道图
2.隋唐:
殿中御史
御史中丞
监察御史
御史大夫
御 史 台
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监察系统。
三、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中央监察
谏院
御史台
宋代监察制度的重大变化就是台谏合一,御史拥有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
宋朝在地方监察制度方面建立了与路、府州二级相适应的监察体系,并且对地方监察体制自身监察进行了强化。其在路上建立监司,府州一级设置了通判 ,称为 “监州 ”,与知州同领州事并专门负责对知州的监察 。
曾任杭州通判的苏东坡
3.宋朝:
⑴中央承唐制设御史台;地方设路为监察区,设四监司、通判
◎包拯,累迁监察御史、知谏院、谏议大夫、御史中丞
⑵台谏合一
三、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元代监察制度以三台为主干,以二十二道肃政廉访司为网结,颇为严密。独创了行台制度,从中央到地方浑然一体,从组织上保证了对各级官吏实行有效的监察,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中央
御 史 台
地方
行御史台
肃政廉访司
4.元朝:
中央设御史台;
地方:设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三、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中 央
地 方
各省设按察使司,掌管司法、监察。
中央:改御史台为都察院,督察院监察御史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罢谏院设六科给事中,成为六部的独立监察机构,还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科道并立。
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按察使司掌监察,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临察网络。
明朝
沿袭明代,仍设都察院,以都御史为主事官。雍正年间,将六科并入都察院,科道合一,实现了监察权的统一;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
清朝
品级低权力大
督 察 院
六 科
—— 六科给事中
十三道监察御史
科 道
5.明清
⑵清朝:
⑴明朝:科道(都察院、六科)
①都察院监察御史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
②六科给事中则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
①中央:六科并入督察院;
②地方:停止御史巡按各省。
三、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知识归纳】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与评价
评价
朝代 中央 地方
秦朝 御史大夫 监察史
汉朝 御史大夫 十三州刺史
隋唐 御史台(御史大夫) 唐太宗将全国分为10道监察区,派监察官巡回监察
两宋 御史台、台谏合一 地方划分路为监察区(四监司)、通判
元朝 御史台 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明朝 都察院、六科 御史巡按各省
清朝 都察院 /
特点;
①垂直管理,机构独立,以轻制重。
②服务于皇权
③监察方式多样
④选拔严格,文化素养要求高;
积极: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局限:①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权;
②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
中国古代的官员监察制度
实质:
始终围绕着皇权的强化、中央集权的加强而变化,是巩固统治、强化专制的一种手段。
【本课小结】
①先秦时期的萌芽阶段:夏商周三代已有监察的因素和活动,但严格意义上的监察制度并未确立。
②秦汉时期的形成阶段:秦朝的御史大夫、汉代的刺史,表明从中央到地方出现完整的监察制度。
③隋唐时期的成熟阶段:隋唐时期,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出现谏议制度,形成较严密的监察网。
④宋元时期的强化阶段:宋代设独立机构谏院,元代制定整套监察法规。
⑤明清时期的顶峰阶段:中央设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地方设按察使司。至此,我国古代监察制度达到高度的统一和严密。
中国古代官员管理的制度设计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