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2011—2014年4年中考试题汇编
201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9-11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12分)
小石潭记(节选)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钴鉧潭西小丘记(节选)
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冷冷状与目谋,滢滢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4分)
⑴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 ⑵斗折蛇行 蛇
⑶以效兹丘之下 之 ⑷ 虽古好事之士 虽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⑵清冷冷状与目谋,滢滢之声与耳谋。
【3】两段选文均系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作,其中的景物特点及心境体验大体一致,请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答案:【1】①大约 ②像蛇 ③的 ④即使
( http: / / www.21cnjy.com )【2】⑴因为环境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待下去,于是记下这番景致就离开了,
⑵清冷的样子与眼睛相接,清脆的流水声与耳朵相接。
【3】美妙、冷清(2分) 寄情山水排遣政治失意的痛苦(意思对即可)(2分)
解析【1】
试题分析: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句子1中的“以”“清”“乃”三字需注意,句子2中“冷冷”与“滢滢”两个叠词需要注意,“谋”这个字也需要注意。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做此题时要注意“景物特点及心境体验”“分别”“概括”等提示,答案要明确分为两部分,不能揉在一起,同时组织答案时要联系作者当前的经历。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014年南安市中考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5-9题。(17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http: / / www.21cnjy.com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节选)
(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
5.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2分)
①似 与 游 者 相 乐 ②今 天 下 三 分
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②心乐之( )
③潭中鱼可百许头( )
7.下面加点词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而山不加增
B.以其境过清 以塞忠谏之路也
C.其岸势犬牙差互 其真无马邪
D.乃记之而去 宋之地方千里
8.翻译句子。(6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 ( http: / / www.21cnjy.com )守也。
9.两段多次出现“乐”,联系文段分析比较,柳宗元的“乐”与欧阳修的“乐”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3分)
阅读答案:
5.(2分,每处1分)①似/与游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乐②今/天下三分
6.(3分,各1分)①向西、往西②认为……快乐(对……感到快乐)③大约
7.(3分)A
8.(6分)
(1)(3分)(那小溪)像北斗那样曲折,像长蛇爬行(那样弯曲),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或时隐时现)。
(2)(3分)喝醉了能和大家一起享受快乐,酒醒了能用文章记述的人,是太守。
9.(3分)相同:都借山水之乐来排遣遭贬后心中的郁抑。(1分)不同:甲文是看到小石潭后的惊喜,是个人短暂的快乐,(以“乐”写忧,其情感主调是凄苦的)(1分);乙文作者表达的是与民同乐(在他治理下,政治清明,百姓和乐,他也以此为乐)。(1分)
2014广西贺州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 ( http: / / www.21cnjy.com )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西方
B.斗折蛇行 蛇:像长蛇爬行那样
C.以其境过清 清:清澈
D.佁然不动 佁然:高兴的样子
14.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近的一项是(2分)( )
A.如鸣佩环,心乐之 永之人争奔走焉
B.全石以为底 不以己悲
C.似与游者相乐 念无与乐者
D.潭西南而望 学而不思则罔
15.下列对本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本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借景抒情。全篇流露出作者快乐的心情,以及对大自然和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B.文章开头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描绘潭的概貌。作者抓住石潭形状的特点来描绘,着重写石。
C.第二段写潭中之景,着意描写游鱼和潭水,明写“游鱼”,略写“潭水”,动静结合,写近处所见。
D.本文按游览的顺序,先写发现小石潭,再写潭中之景,接着写小石潭源流,然后写潭中气氛和自己的感受。
16.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2分)
译文: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2分)
译文:
17.作者在描写小石潭的特征时融入了自己什么样的感受?你如何看待作者这样的感受?(3分)
答:
13.【答案】B14.【答案】C15. 【答案】A 16.(1)石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似的。(2)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17.答:①作者在描写小石潭的特征时融入了自己复杂的感受,一方面是乐,一方面是凄清。(1分)②我能够理解作者这种特殊的感受。(0.5分)看到美丽的景色,自然让人心情愉悦;然而生活中遭遇挫折,加上环境的凄清,难免又产生悲凉之感。(1.5分)(或者:我不认同作者这种感受。(0.5分)我们青少年,应该乐观向上,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努力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5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2014广西河池中考文言文阅读
【甲】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③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10.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皆若空游无所依 依:依托。
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斗:北斗星。
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通:互相通达。
D.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通“邀”,邀请。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同“乃记之而去”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C.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D.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伤仲永》
12.下列对文段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从侧面加以烘托,突出潭水的清澈。
B.从乙文“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可以看出,桃花源人不希望外人打扰这里的生活。
C.甲乙两文都写作者仕途上遭受挫折,抒发的思想感情是一样的。
D.从表达方式上看,甲文第②段侧重于描写,乙文第②段侧重于叙述。
答案 10 B 11 D 12C
【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
阅读《小石潭记》中的两段文字,完成6~9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
A. 潭中鱼可百许头 B. 全石以为底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C.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C. 皆若空游无所依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7.下面哪一个句子中的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2分)
A.日光下彻
B.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D.尉果笞广(《陈涉世家》)
8.阅读第一段,说说“伐竹取道”对表现人物心理和小石潭特点的作用。(2分)
9.在节选的语段中,哪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小石潭“水尤清洌”的特点?请结合有关语句作
【答案】
6.D
7.C
8.①表明作者被悦耳水声吸引,产生一探究竟的愿望,突出其内心之“乐”;②表明小石潭无路可通、人迹罕至,侧面写出其环境幽僻的特点。
9.写小石潭“全石以为底”,说明水清澈见底;写鱼在水中的情景,如“皆若空游无所依”等让人感觉不到水的存在,说明了水的清澈透明。
【2013年·四川省眉山市】
【甲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 ( http: / / www.21cnjy.com ),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念(思念、想念)无与为乐者 水尤清冽(凉)
B.凄神(感到心情凄凉)寒骨 乃记之而去(离开)
C.相与(互相)步于中庭 悄怆(忧伤的样子)幽邃
D.但少闲(清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盖(盖子)竹柏影也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潭中鱼可百许头 高可二黍许
B.如鸣珮环,心乐之 辍耕之垄上
C.全石以为底 以其境过清
D.乃记之而去 学而不思则罔
9.下列各项中,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文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的微妙心境,语言朴素而含有深长的意味。
B.柳宗元贬官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写下了乙文。
C.乙文是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移步换景,抓住了小石潭的清幽、冷寂的特点来写的。
D.以上甲乙两篇文章都是作者被贬官后所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因此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完全相同的。
10.把下面两个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乃入见。问:“何以战?”
【答案】
7. B (A中“念”应理解为“考虑、想到”;C中“相与”应理解为“共同、一起”;D中的“盖”应理解为“原来是、大概是”。)
8.A(A的两个“可”都是“大约”之意;B的“之”分别是代词和动词;C的“以”分别是“用”和“因为”;D的“而”分别表示顺接和转折。)
9.D(D项中甲文表达的是乐观豁达,乙文则表达悲凉凄苦的思想感情。)
10.(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 ( http: / / www.21cnjy.com )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重点词语为:斗、蛇、明灭)(2)(曹刿)于是进宫拜见鲁庄公,问:“凭什么作战?”(重点句式:宾语前置,重点词语:乃、见、以)(每句2分,根据重点词语和句式考虑评分)
【2013年·辽宁省锦州市】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第12—15题。(12分)
【甲】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几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观第五泄①记(节选)
袁宏远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②,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④如虹,忽卷掣折⑤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⑥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注释】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在今浙江 ( http: / / www.21cnjy.com )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是著名旅游胜地。②罅(xià):缝隙,裂隙。③掉:摇动。④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⑤掣折:转折。⑥欹(qī):斜靠。
12.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日光下澈: (2)其岸势犬牙差互:
(3)疾趋: (4)山行之极观也:
13.翻译选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凌神寒骨,悄怆幽邃。
(2)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14.请从【甲】【乙】两段文字中各找出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2分)
(1〉《小石潭记》:
(2〉《观第五泄记》:
15.两篇选文,让我们感受到小石潭的幽美和第五泄的恢宏气势,其中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填入下表。(2分)
选文 表达的感情
《小石潭记》
《观第五泄记》
【答案】
12.(4分)(1)澈:同“彻”,穿过,透。 (2)犬牙:像犬牙(像狗的牙齿)。
(3)趋:快走。 (4)观:景象(景观)。【每题1分】
13.(4分)(1)(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1分)寂静极了,幽深极了(1分)。(翻译成使动用法亦可。)
(2)走了几步,听到很响的雷声(1分),心里很害怕。【每句2分】
14.(2分)(1)清 (2)伟(奇)【每题1分】
15.(2分)
选文 表达的感情
《小石潭记》 表达了作者被贬谪后孤独、寂寞、凄凉之情。
《观第五泄记》 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
【每空1分,意近即可】
(2012陕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2分)
【甲】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石渠。民桥其上。有采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掊足,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走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战百尺,清深多俢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干渴,其侧皆诡石怪杰,奇卉美箭②,可列坐而庥③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节选自柳宗元《石渠记》)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堇竹 ( http: / / www.21cnjy.com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光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注释】①渴(hè)地名,指袁家渴。②箭:小竹。③麻(xiū),树荫。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民桥其上(搭桥,架桥) (2)逾石而往有石泓 (越过,经过)
(2)北堕小谭(落入) (4)卷石底以出(弯曲,翻卷)
评分标准:每词1分,计4分。共4分。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C )。(2分)
A.有泉幽幽然 B.其侧皆诡石怪木
然胡不已乎 安陵君其许寡人
C.然卒入于渴 D.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2分。共2分。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其长可十许步。
【答案】它的长度大约十来步。(2分)
(2)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答案】山风吹动树梢,悦耳的声音响动山谷。(2分)
评分标准:每句句意翻译准确通顺,得2分。共4分。
20.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2分)
【答案】甲文:清澈幽深,鸣声多变。
乙文:谭水清冽,水声悦耳。
评分标准:甲文乙文中水的特点答对,各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012陕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2分)
【甲】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有采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掊足,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走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战百尺,清深多俢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干渴,其侧皆诡石怪杰,奇卉美箭②,可列坐而庥③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节选自柳宗元《石渠记》)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 ( http: / / www.21cnjy.com )步,隔堇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光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注释】①渴(hè)地名,指袁家渴。②箭:小竹。③麻(xiū),树荫。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民桥其上(搭桥,架桥) (2)逾石而往有石泓 (越过,经过)
(2)北堕小谭(落入) (4)卷石底以出(弯曲,翻卷)
评分标准:每词1分,计4分。共4分。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C )。(2分)
A.有泉幽幽然 B.其侧皆诡石怪木
然胡不已乎 安陵君其许寡人
C.然卒入于渴 D.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2分。共2分。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其长可十许步。
【答案】它的长度大约十来步。(2分)
(2)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答案】山风吹动树梢,悦耳的声音响动山谷。(2分)
评分标准:每句句意翻译准确通顺,得2分。共4分。
20.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2分)
【答案】甲文:清澈幽深,鸣声多变。
乙文:谭水清冽,水声悦耳。
评分标准:甲文乙文中水的特点答对,各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011·湖北省孝感市)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伐竹取道 齐师伐我 B.以其境过清 咨臣以当世之事
C.不可久居 高可二黍许 D.隶而从者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8.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中的鱼大约白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无所依靠。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向潭西南望过去,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曲折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明的暗的都能看见。
D.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源头在哪里。
9.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作者把地处幽僻的小石潭作为描写对象,意在借荒远之景,寓贬谪之怨,倾抑郁之情。
B.作者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如鸣佩环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声、参差披拂的枝头蔓、空游无依的鱼儿、斗折蛇行的小溪、竹树环合的四周,把小石潭绘就成一幅美妙的图画。
C.首段文字,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
D.本文语言凝练。写卷石的形态各异,仅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坻”“屿”“嵁”“岩”四字刻画;写小溪的曲折蜿蜒,也只用了“斗折蛇行”四字描述;写环境的清新和心绪的烦躁,仅用了“过清”二字加以揭示。
10.同为山水游记,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提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乐”,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也多次提到“乐”,两文中的“乐”,乐在何处,不同点是什么?(3分)
【答案】
7.D(2分)
8.C(2分)
9.D(3分)
10.柳宗元的“乐”是发现小石潭后暂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的自乐;欧阳修的“乐”既有山水之乐、太守自乐,更有与民同乐的情怀。(能说出不同点在“与民同乐”即可,3分)
(2011·新疆乌鲁木齐市)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2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全石以为底/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B.潭中鱼W百许头/杂然相许
C.不可久居/居数月,典马将胡骏马而归
D.乃记之而去/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第Ⅱ卷(共115分)
11.请将第l卷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2)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2.全文两次写列“乐”,这与文章忧伤凄苦的感情基调矛盾吗 为什么
【答案】10.D
11.(1)(游鱼)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又向远处游去,往来轻快而敏捷。
(2)向小石潭西南方望去,(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12.不矛盾。作者被贬,心中自然忧伤凄苦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恹伤的心情;但这种从自然美景中得到的快乐是短暂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凄苦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2011·山西省)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12分)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http: / / www.21cnjy.com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7.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2分)
往来翕忽( )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8.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2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 怀民亦未寝
9.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
②念无与为乐者:
10.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用原文回答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2分)
甲文是
乙文是
11.仿照示例,赏析乙文中的句子。 (2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示例:正面写了游鱼,侧面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字面只写鱼,对水只字未提,但水清鱼欢的优美画面却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答案】
7.(2分)xī ; suì
8.(2分) 大约 ; 睡觉、眠、卧
9. (4分)
① 那(石)岸的形状像 ( http: / / www.21cnjy.com )狗的牙齿(犬牙)那样相互交错(参差不齐)
② 想到(考虑) 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10.(2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答“心乐之”也可);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2分)示例: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了月光的皎洁(清澈透明)。句中没有写“月 ”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蔬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只要扣住“比喻的手法”和“月光的皎洁”即可得分)
(2011·河南省)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7—20题。(共11分)
(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技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伦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丸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二)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 ( http: / / www.21cnjy.com ),独其水色最奇。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吾知之,独于碧不甚了然。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晓岚①;比之舍烟新柳则较浓,比之脱箨②初篁则较淡;温于玉,滑于纨③;至寒至腴,可拊④可餐。
(节选自袁中道《游青溪记》)
注:①岚:林中雾气。②箨(tuò):竹笋皮,笋壳。③纨:白色的丝绢。④拊(fǔ):抚摩。
17.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潭中直可百许头
(2)斗折蛇行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9.在语段(一)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 (3分)
20.两个语段分别是怎样突出水的特点的 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4分)
语段(一):
语段(二):
【答案】
17.(1)大约(2)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每小题1分,共2分)
18.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久留,于是题字(记下这里的景致或记住这个地方)后就离开了。(意思对即可。2分)
19.由乐到忧(1分)从“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可以看出乐;(1分)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忧。(1分)(共3分)
20.语段(一):用潭中的石、鱼、日光、影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从侧面进行衬托。 语段(二):用“秋天”“晚岚”“含烟新柳”“脱箨初篁”等比喻水色。(用“含烟新柳”“脱箨初篁” “玉”“纨”和水进行比较) (意思对即可。一个语段2分,其中方方法l分,具体内容l分。共4分)
(2011·江苏省扬州市)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0-13题。(16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有删节)
【乙】道洲城西百余步,有小溪。……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屈①,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休②木异竹,垂阴相荫③。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④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⑤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元结《右溪记》,有删节)
【注释】①攲(qí)嵌盘屈:倾斜嵌叠、曲折盘旋的样子。②休:美好。③阴:树荫。荫:遮蔽。④逸民退士:退居山林的隐士。⑤裨(bǐ):使。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⑴凄神寒骨( ) ⑵悉皆怪石( )
⑶不可名状( ) ⑷为之怅然( )
11.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都邑之胜境 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
B.以裨形胜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耳(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C.乃疏凿芜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D.以其境过清 其真无马也(韩愈《马说》)
1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2分)
。
⑵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2分)
。
⑶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2分)
。
13.【甲】【乙】两文的作者带我们去“小石潭”和“右溪”游览了一番,请你向同学概括介绍“小石潭”和“右溪”的相似之处。(3分)
① ② ③
【答案】10.(4分)⑴使……凄凉 使……感到凄凉(凄清) ⑵全,都。 ⑶说出 ⑷失望,失意,惆怅
11.(3分)C于是,就。 A结构助词,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来/因;D它的/表推测语气,恐怕。
12.(6分)
⑴(2分)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相互 ( http: / / www.21cnjy.com )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得分点:“犬牙”,像狗地牙齿,1分;“差互”,相互交错,1分。)⑵(2分)这条溪水如果在荒山野外,那是很适合隐士游览和居住的地方。(得分点:若,如果,1分;宜,适合,适宜,1分。意思对即可。)⑶(2分)因为溪在州城之右(的右边),就命名它为“右溪”。(得分点:“为”,因为,1分;“命”,命名,1分。意思对即可。)若整体翻译不通顺,酌情扣分。
13.【甲】【乙】两文的作者带我们去“小石潭”和“右溪”游览了一番,请你向同学概括介绍“小石潭”和“右溪”的相似之处。(3分)
①都地处荒郊,少有人来。(从【甲】文中的“寂寥无人”和【乙】文中的“无人赏爱”等语可以看出。) ②都是以石为 ( http: / / www. / )底、为岸(从【甲】文中的“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和【乙】文中的“水抵两岸,悉皆怪石”等语可以看出。)③景色都很优美。(从【甲】文中的“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和【乙】文中的“休木异竹,垂阴相荫”等语可以看出。)④都能使人产生凄凉、惆怅之感。(从【甲】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和【乙】文中的“徘徊溪上,为之怅然”等语可以看出。)(每写出1点得1分,无需举出相应的语句。得满3分为止。意思对即可)
(2011·吉林省)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回答问题。(10分)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记承天诗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两篇短文的作者柳宗元、苏轼分别是我国 代和 代文学家。(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悄怆幽邃 (2)怀民亦未寝
11.《小石潭记》第二段通过刻画游鱼的形神姿态表现了潭水的什么特点?(2分)
12.记承天诗夜游》中以高度凝练的笔墨对月夜进行了描写,请用自己的语言将这种美丽景色描绘出来。(2分)
13.都写于作者被贬期间,分别表达了柳宗元和苏轼怎样复杂的心情?(3分)
【答案】9.唐 宋(共1分,每空0.5分)
10.(1)忧伤的样子 (2)“躺着休息”或“睡觉”(共2分,每小题1分)
11.围绕“水清”回答即可。(2分)
12.围绕“月光如水清澈透明,竹柏影如藻、荇交错纵横”回答即可。(2分)
13.柳宗元的心情围绕“乐与忧”回答即可;苏轼的心情围绕“欣喜悠闲与失意悲凉”回答即可。(共3分,内容2分,语言表达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