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课题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时间 节次 第 节 主备人
来源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目标确立依据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六单元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本课通过三个子目(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世界遗产公约》、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讲述了世界各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概况,整体偏向感性认知和概括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从古代到近现代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构建相关历史现象的时空观念。2.通过对《世界遗产公约》的了解和认识,提升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与素养。3.通过对各国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的了解,培养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世界遗产公约》、各国文化遗产 2.难点: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导入 教师:请大家观看一则视频新闻。这里讲的是2019年巴黎圣母院的一场大火,我们看到塔尖烧毁跌落,看到巴黎市民墩身的祈祷,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所以请大家思考,为什么远在几千里之外的法国宫殿,会引动大家的关怀和瞩目?大火后的结局也在引动着人们的心弦,正如视频中所说,这是一场全世界的灾难,因为有一种遗产是世界遗产,他们是全人类的财富,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课题《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学生:回答观看视频的感受(悲伤心痛,感到非常惋惜)回答自己记忆认知中的巴黎圣母院,虽然离自己很远却又仿佛很近 意图:通过视频场景史实的渲染,调动学生对巴黎圣母院火灾的喟叹,埋下本节课的主线和情感基调,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任何损失都是全世界的损失,我们要共同保护文化遗产
环节一: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①文化遗产的价值 教师: 给出图片:圣母院大火场景。 提问:关于巴黎圣母院大火问什么会引起广泛关注,同学们有答案了吗? 补充讲述:文化遗产的价值。A、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世界共同的财富B、传承民族文化、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C、是历史、文化、宗教和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资源。 学生: 回答出知道雨果,知道那本书《巴黎圣母院》知道其中所蕴含共同的精神家园。他们是曾经存在过的人类精神、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熟知的问题,将新知接入生活场景;同时锻炼学生的思辨表达能力。
②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 教师:给出图片,四川佛窟面目全非的修复对比;给出敦煌史料(敦煌学在世界)提问:这样的修复,同学们认同吗?补充讲述: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A、真实性B、完整性C、世界性 学生: 回答不认同面目全非的保护,得出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真实性和世界性(敦煌史料)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史料分析能力
③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 教师:给出表格给出任务,同学们快速的浏览教材第83、84页,完成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梳理历史上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方式,第一组总结古代的,第二组总结近代的;第二个任务总结保护利用的发展趋势,第三组来说趋势。 补充讲述,国际合作立约、立法,引出国际公约《世界遗产公约》 学生: 阅读教材,小组补充,自主梳理并回答。 总结趋势:古代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主要是通过个人收藏,近现代呢,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通过立约和立法的方式加强对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空观念和信息提取、历史解释的能力。以及小组协作。
环节二:世界遗产公约①《世界遗产公约》 教师:讲述1972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会议上通过了世界遗产公约,突出了两个方面,一是强调了任何文化和自然遗产呢,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充分肯定了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二是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集体参与保护这些日益受损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会议之后在1978年1979年收录和颁布了《世界遗产名录》和《濒危世界遗产名录》。这里,细心的同学可能会发现关键词有些区别,即标红的即文化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给出图片,提问学生掌握遗产公约中对遗产的三种分类。给出公约中文化遗产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概念的问题所在。 学生:观察图片。回答判断图片属于那种遗产类型。回答什么属于文化遗产?思考文化遗产的概念。学生的回答溢出了《世界遗产公约》所定义的“文化遗产”的范围之外。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对历史概念进行分析批判,加强对历史文本的解读能力。
②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师:播放视频黄梅戏《女驸马》选段提问:黄梅戏在刚才文化遗产的定义范围之中吗?那这是不是文化遗产?是哪种文化遗产?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之前文化遗产的区别。补充讲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况、内涵、形式和意义。 学生: 回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举列知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结特征 设计意图: 引起学生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美育精神,并珍爱非遗。
③中国践行《世界遗产公约》 教师: 给出表格 给出任务,梳理中国践行遗产公约精神的行动。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梳理总结的成果 设计意图: 锻炼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
环节三: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教师: 给出图片,简单介绍,带领学生一切浏览古今世界和中国之间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感受历史、文化的厚重 学生:浏览文明古迹,并简单回答其中的信息和故事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遗迹的敬重,从内心生发对文化遗迹的保护之情
课堂小结 教师: 给出本节课的框架结构 学生:回思、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网络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结构、整体性思维。
板书设计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1.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a.价值b.原则c.保护方式2.世界遗产公约:a.内容b.自然遗产、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c.中国3.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a.世界b.中国(共17张PPT)
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追问:巴黎圣母院火灾后应如何修复和保护呢?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1)文化遗产的价值
A、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世界共同的财富
B、传承民族文化、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
C、是历史、文化、宗教和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资源
讨论:巴黎圣母院遭遇大火为什么引起广泛关注?
(2)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
A、真实性
B、完整性
C、世界性
“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当时著名国学家陈寅恪曾这样感慨。
“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敦煌藏经洞的藏品,大约有1.37万件在大英博物馆里。
各国经验与措施(浏览教材,概括总结)
古代 (文物收藏) 世界
欧洲
中国
近代 (立法保护) 欧洲
世界
中国
世界各国历史上都有保护及研究文物的传统。在古代世界,收藏文物,往往是从艺术珍品开始的,成为人们拥有财富与权力的体现。
皇室、贵族和教会中,收藏艺术珍品和宗教遗物之风颇为盛行。
历代帝王、达官贵人和民间收藏家十分重视收藏各种器物、字画、书籍等,针对古代器物进行分类、著录的金石学还发展成为专门之学。
1834年,希腊针对古迹保护制定了法律。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保护文物古迹的高潮。
1964年《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强调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以历史的真实性为第一要义,有着深远意义。
1906年,清政府颁布《保护古物推广办法》
1930年,设立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公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物保护法律《古物保存法》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新中国建立起专业化的文物保护体系,1982年通过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文物普查建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
古代:
现代:
趋势:
个人收藏
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立约、立法
个人-国家-国际,范围越来越广;从私人到立法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世界遗产公约》
1972年《世界遗产公约》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7届会议通过
第二部分
1978年《世界遗产名录》确定首批12处世界遗产
1979年《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收录严重威胁的遗产
缔约国最多的公约之一
任何文化和自然遗产都是人类共同财富,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集体参与保护日益受损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自然遗产
判断:以下属于哪种遗产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
历史纵横
《世界遗产公约》所定义的“文化遗产”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
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
(1)提出:
1998年正式提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
2003年,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补充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2)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相关、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
(3)形式:
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遗媒介的语言;
2.表演艺术;
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
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5.传统手工艺。
(4)意义:
完善对文化遗产的认识;
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有重要意义。
你知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措施
意义
中国践行《世界遗产公约》
①1985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遗产公约》,成为缔约国。
②2004年8月,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③2006年,审议通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
④2011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①保护遗产、传承文化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②中国成为推动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体现出一个文明大国守护人类共同财富的担当。
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历史遗迹:是指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痕迹。遗迹包括遗址、墓葬、灰坑、岩画、窑藏及人类活动所遗留下的痕迹等。古代文明的遗迹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部分
古代文明遗迹(部分代表)
希腊 雅典卫城
埃及
孟菲斯及其墓地
金字塔
意大利 古罗马城
埃及
阿布辛拜勒神庙
1.世界
(1)古代
意大利 佛罗伦萨
文明的辉煌
广岛和平纪念公园原爆遗址, 广岛和平纪念公园(广岛和平纪念公园)
凡尔赛宫及其园林
1.世界
(2)近代
2.中国
(1)第一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①截止2018年,在中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40个。
②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
③截止2014年,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1372项。
2.中国
(2)非物质文化遗产
白先勇将五十五折的昆曲《牡丹亭》删减为二十九折,并将西方歌剧和东方戏曲融合成青春版《牡丹亭》,引进高校,场场爆满。
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把一份千百年前的文物用心修复好然后在自己手里传承下去,几十年如一日
故宫木雕佛像修复师屈峰说,在修复文物过程中,跟它对话,以文物观自己,把自己融入其中——格物致知
守护文化遗产,守护民族精神,守护人类文明!
有这样一群可爱的人……
课堂小结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文化遗产的
保护与利用
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古代世界各国文物保护
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
世界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中国的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公约》: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坏的
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
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保持文化的传承、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