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闽清高级中学等四校2014-2015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闽清高级中学等四校2014-2015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2-11 09:54: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福建省闽清高级中学等四校2014-2015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命题人:林正新 校对:林振灯
友情提示:
1.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 所有题目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3. 本次考试题目共六大题,23小题。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⒈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寥落(liáo)  立仆(pū) 赁屋授课(lìn) 桀骜锋利(ào) 
B.作揖(yī) 解剖(pōu)  长歌当哭(dāng) 干练坚决(gān)
C.莅校(lì)  激亢(kàng) 涕泗交流(sì) 屏息(píng)以待
D.鳏夫(guān) 山阿(ā)   归纳演绎(yì) 屠戮妇婴(l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旗竿 嬉笑 紫荆花 世人瞩目
B.撰写 废墟 豆腐喳 睡眼惺忪
C.磕睡 谄媚 橘红色 绿树成阴
D.殴打 契约 水门汀 引人注目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人要是有一颗象草木一样“不怨寒暑移”的心,就不会抱怨天气变化、寒暑交替,遇事就会处变不惊,安之若素。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达赖喇嘛之所以能随心所欲地进行赏罚,就在于他的政教合一地位,他既掌握着农奴今生的生杀予夺大权,又掌握着他们“世”的命运,并以此作要挟。
C、美国总统奥巴马对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福德胡特陆军基础发生的枪击事件,在白宫发表讲话,称此事是“一次令人毛骨悚然的暴力事件”。21·世纪*教育网
D、去年美国国内航班,平均每天大约有一万件行李丢失,航空公司对此的解释是,惨淡经营,人手不足。
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 ( http: / / www.21cnjy.com )春秋》,传说为春秋时鲁国左丘明所撰,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著作,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是对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  21*cnjy*com
B.编年体史书是以年代顺序记录所发生的历史事件的史书,特点是时间概念清楚。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资治通鉴》就是一部编年体史书。21*cnjy*com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例,被鲁迅先生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秋毫无犯”“劳苦功高”“图穷匕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五个成语,均出自《鸿门宴》。
5.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无能为也已 B.往而不反者
C.旦日不可不蚤自谢项王 D.此亡秦之续耳
6、下列句子与“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C.沛公安在 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二、文言文阅读(27分,每小题3分)
(一)阅读课内文段,完成7~11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7.下列句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刑人如恐不胜 胜尽。
B.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称王。
C.窃为大王不取也 窃:急切。
D.项王按剑而跽曰 跽:长跪,两膝着地,上身挺直。
8. 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立而饮之 拔剑切而啖之 B.还军霸上,以待大王 项王未有以应
C.今者有小人之言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
9.下列选项中全都表现樊哙 ( http: / / www.21cnjy.com )机智勇敢的一项是( )
①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 ②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③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④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⑤樊哙从良坐。 ⑥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2-1-c-n-j-y
A.①④⑤ B.③④⑥ C.②③⑤ D. ①②⑥
10.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樊哙能言善辩,口齿伶俐,他居然把项羽说的无言以对。
B.项庄是项羽手下的一个武将,他在接受了趁舞剑时杀刘邦的任务后,手总是软的,总是于心不忍,再加上项伯的保护,所以他未能把刘邦刺死。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C.樊哙在危急关头不顾卫士阻拦,闯入军帐中,表现了极大的勇气。但入帐后的种种行为都是有礼有节的,表现了他有勇有谋,粗中有细的性格。
D.从樊哙的一番话看,他是很懂得外交辞 ( http: / / www.21cnjy.com )令的。他先指桑骂槐地怒斥一顿,然后又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讲出刘邦这样做都是为了项王,难怪项羽听后默不作声。
11.翻译句子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5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 ( http: / / www.21cnjy.com )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21教育网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2·1·c·n·j·y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 ( http: / / www.21cnjy.com )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注]①舣(yǐ):停船靠岸。②面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跟项王面对面。吕马童原在后面追赶项王,项王回过头看见他,二人才正面相对。
12.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王军壁垓下。   壁:营垒。 B.持短兵接战 兵:兵器
C.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被:受 D.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购:购买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②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B.①汉军至,无以渡 ②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C.①骓不逝兮可奈何 ②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D.①乃令骑皆下马步行 ②乃自刎而死【版权所有:21教育】
14.下面六句话分为四组,全都是表现项羽 ( http: / / www.21cnjy.com )“勇猛无畏”的一组是 ( )
①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②项王瞋目而叱之 ③汉军不知项王所在 ④复斩汉一都尉 ⑤项王泣数行下 ⑥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项是( )
A.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在刘邦及诸侯的军营四面唱起楚歌,同时上演了一出“霸王别姬”的悲剧。
B.项羽之所以乌江拒渡,是因为觉得没有脸面见江东父老。
C.节选的内容主要写了垓下之围和乌江拒渡,都表现了项羽在末路中的英雄本色。
D.垓下之围渲染悲剧气氛,乌江自刎精雕细刻神态,都写得活灵活现,有形有神
三、默写(6分,每个空格1分)
16. (1)书生意气, 。
(2)满载一船星辉, 。
(3)但我不能放歌, 。
(4)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
(6)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四、文化经典,文学名著。(16分)
17.下列传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焦大从小跟着贾府太爷出过三四回兵, ( http: / / www.21cnjy.com )九死一生,从死人堆里将主子背了出。自己挨饿,偷东西给主子吃,得了半碗水给主子喝,自己喝马尿,可谓是劳苦功高,因此老祖宗对他是另眼看待,如今年老体迈便更是倚老卖老了。
B.宝玉到宝钗处探病,恰巧黛玉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见二人在一起,心中不悦。薛夫人留两人吃晚饭,席间宝玉因宝钗劝说不喝冷酒命人暖酒,更使黛玉含酸。适巧雪雁怕黛玉冷着,叫紫鹃送手炉,黛玉趁机奚落宝玉和宝钗。
C.宝玉准备入家塾学习,去书房见贾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知宝玉要上学,贾政不抱信心。他训斥了宝玉的随从李贵一顿,吓的李贵忙双膝跪下摘了帽子碰头,并叮嘱他告诉教书先生,一定要宝玉讲明背熟《诗经》《四书》等书。
D.金荣在学堂里被迫给秦钟磕头,心理不满。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回到家中向母亲金寡妇抱怨,金寡妇在闲聊中将此事告诉给小姑子璜大奶奶(贾璜之妻),璜大奶奶要去宁府找尤氏和可卿理论,后在尤氏那里得知可卿身体不适,她便没有提及金荣之事。
E.听说秦可卿病故,宝玉急火 ( http: / / www.21cnjy.com )攻心而吐血;贾珍悲痛之极,哭得泪人一般;丫鬟瑞珠触柱而亡。贾珍愿为其丧礼尽其所有,不仅为她置办了贵重的棺木,而且花千两银子为贾蓉捐了龙禁尉,以抬高其身份。小丫头宝珠甘为义女,在灵前哀哀欲绝。
18.简答题(二选一 ),5分。
(1).“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刘姥姥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这么一段话:“我们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呢。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壮哩!”
刘姥姥的这段话是对谁说的?为何说这话?请简述事情的经过。
(2)“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你叫他拿三千银子,我就替他出这口气。”【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这段话谁说的?请简述相关的故事情节。
19.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5》)
(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3分
A.关于如何尽孝的问题,孟子认为要做到“无违”。
B.孔子这里所说的“无违”,主要是指不要违背父母的意愿。
C.孔子认为无论父母在世时的赡养,还是去世后的安葬与祭祀,都要依礼行事。
D.“孝”是孔子思想核心,“仁”中的重要内容,属于人格培养与塑造的范畴。
(2)根据选段内容,结合下面选段,说说孔子认为怎样才算做到了孝。3分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7》)
五.现代文阅读。(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目。
痛哭和珍
石评梅
惨淡庄严的礼堂,供满了鲜花,挂满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素联,这里面也充满了冷森,充满了凄伤,充满了同情,充满了激昂:多少不相识的朋友们都掬着眼泪,到这里吊你,哭你!看那渗透了鲜血的血衣。21·cn·jy·com
  四围都是哀声,似乎有万斤重闸压着不能呼吸 ( http: / / www.21cnjy.com ),烛光照看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头。和珍!谁都称你作烈士,谁都赞扬你死的光荣,然而我只痛恨,只伤心,这黑暗崎岖的旅途谁导领 多少伟大的工程凭谁完成 况且家中尚有未终养的老母,未成年的弱弟,等你培植,待你孝养。www.21-cn-jy.com
  不幸,这些愿望都毁灭在砰然一声的卫士手中!
  当偕行社同学公祭你时,她们的哀号 ( http: / / www.21cnjy.com ),更令我心碎!你怎忍便这样轻易撒手离开了她们,在这虎威抖擞,豺狼得意的时候。一直是同患难,同甘苦,同受惊恐,同遭摧残,同到宗帽胡同,同回石驸马大街。三月十八那天也是同去请愿,同在抢林弹雨中扎挣,同在血泊尸堆上逃命;然而她们都负伤生还,只有你,只有你是惨被屠杀!她们跟着活泼微笑的你出校,她们迎着血迹模糊的你归,她们怎能不痛哭战线上倒毙的勇士,她们怎能不痛哭战斗正殷中失去了首领!www-2-1-cnjy-com
  和珍!我不愿意你想起我,我只是万千 ( http: / / www.21cnjy.com )朋友中一个认识的朋友,然而我永远敬佩你做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与我的热力和温情。
  现在夜已深了,你的灵前大概也绿灯惨惨 ( http: / / www.21cnjy.com ),阴气沉沉的静寂无人,这是你的尸骸在女师大最后一夜的停留了,你安静的睡吧!不要再听了她们的哭声而伤心!明天她们送灵到善果寺时,我不去执绋了,我怕那悲凉的军乐,我怕那荒郊外的古刹,我更怕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他们比什么都蠢,他们比什么都可怜,他们比什么都残忍,他们整个都充满了奴气。当你的棺材,你的血衣,经过他们面前,触入他们眼帘时,他们一面瞧着热闹,一面悄悄地低声咒骂你“活该”!他们说:“本女学生起什么哄,请什么愿,亡国有什么相干 ”虽然我们不要求人们的同情,不过这些寒心冷骨的话,我终于不敢听,不敢闻。自你死后,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丢失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竟究去了哪里。
  和珍!你明天出了校门走到石驸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街时,你记得不要回头。你一直向前去吧,披着你的散发,滴着你的鲜血,忍痛离开这充满残杀、充满恐怖、充满豺狼的人间吧!和珍,梦!噩梦!想不到最短时期中,匆匆草草了结了你的一生!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连这都不能得到,依然供豺狼虫豸残杀,还不知死在何日 又有谁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
   三月廿五赴和珍追悼会归之夜中写。
20.在作者的眼中,刘和珍是怎样的人 请整合文中的信息,简要回答。4分
答:
21.作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她是怎样写自己的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分
答:
22.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君》中写道:“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而本文写道:“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试比较这两段话的含意。5分【出处:21教育名师】
答:
六、写作:70分
23.读书时,你为书中的精彩赞叹不已,你牢 ( http: / / www.21cnjy.com )记了一位名人;骑车上学时,妈妈在你身后不停地挥手,留下了一片温馨;失去朋友时,你记下了那挥之不去的苦恼;考试成功时,你又捕捉了那欣喜的一瞬……生活太多变化,因而你也会有太多的记忆,那么哪些记忆曾对你的成长产生过影响呢?请你以“生活中的那 ”为题作文。写作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段语文学科参考答案
1. 选择题(18分,每小题3分)
1.A (B项“干”读“gàn”,“当”读“dàng”;C项“屏”读“bǐng”;D项“阿”读“ē”21cnjy.com
2. D (A.竿—杆;B.喳—渣;C.磕—瞌)
3. D(点拔:惨淡经营:①形容极端艰苦地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诗文创作;②形容苦费心力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与语境不符。A项,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B项,生杀予夺:指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的大权。C项,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来源:21cnj*y.co*m】
4.D(“图穷匕见”出自《荆轲刺秦王》。)
5.D(A项“巳”同“矣”;B项“反”通“返”,C项,“蚤”通“早”)
6.C(C项与题干句都是宾语前置句,A、D项为被动句,B项为定语后置句。)
二、(27分,每小题3分)
7.C(窃,常用作表个人意见的谦词,私下)
8.A (A和一个“而”表修饰,第二个“而”表顺序;B两个“以”都是表目的关系的连词,可译为“”;C助词,的。)
9.B(①只是询问情况。②表现其豪爽的一面。⑤只是说了樊哙的一个动作。)
10.B(项庄未能刺杀到刘邦,不能理解为他心慈手软,完全是因为当时有项伯及时保护。)
11.那秦王有像虎狼一样凶狠的心肠,杀人如恐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能杀尽,(1分)处罚人如恐不能用尽酷刑,(1分)因此天下百姓都背叛了他。(1分)(注意“举”、“胜”的翻译)。
12.D(“购”是悬赏征求的意思)
13.A(A两个“而”分别表转折和顺承。B无以:没有用……的办法;C奈何:怎么办;D乃:于是。)
14.B(①表现项羽败走的情况;③从汉军的角度说的;⑤项羽伤心的表现。)
15.A(“四面楚歌”是汉军在楚营四周唱楚地的歌谣。)
三.16.(共6分,每格1分,写错一字,顺序错乱均不给分)
(1)挥斥方遒。 (2)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3)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4)风萧萧兮易水寒。
(5)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6)怅廖廓
四、(共16分)
17.选对一项得3分,两项全选对得5分。
B、C(B.“雪雁怕 ( http: / / www.21cnjy.com )黛玉冷着,叫紫娟送护手”有误,是紫娟怕黛玉冷着,叫雪雁送暖手炉。C.“一定要宝玉讲明背熟《诗经》《四书》等书”有误,应是不要念诗经古文,讲明背熟《四书》最要紧。)
18. (1)刘姥姥的这段话是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王熙凤说的。(1分)刘姥姥因家中生活艰难,到贾府攀亲,见到了凤姐。(1分)凤姐从言谈中知道她的意,先是说贾府表面轰轰烈烈,却大有大的难处,而后答应施舍二十两银子。(1分)于是刘姥姥高兴地对凤姐说了上述这番话,拿二十两银钱千恩万谢地回去。(1分)语言通顺与否1分。
(2)王熙凤。(1分)凤姐为秦可卿送葬住宿 ( http: / / www.21cnjy.com )铁槛寺不远处的水月庵。老尼净虚告诉她,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看上了张财主的女儿金哥,但她已许配给守备之子。(1分)两家相争,打起官司。老尼姑求凤姐摆平此事,凤姐收了三千两银子,送信给主审官。(1分)后守备不得已,收回彩礼。金哥和守备之子双双殉情。(1分)语言通顺与否1分。
19.(1)B(无“违”是指不违背“礼”。)
(2)孔子认为的“孝”,不是简单的赡养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仅表现在形式上的依礼行事,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1分)赡养父母,不是简单的物质上的奉养,此外,还要有精神上的安慰。(1分)
参考译文: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五、20.刘和珍是勇士、革命首领;(2分)有毅力,任劳任怨,乐观热情。(2分)
21.作者写了自己的渺小,写自己“早已 ( http: / / www.21cnjy.com )丢失了,吓跑了”, (2分)以自己的渺小衬托出刘和珍的伟大,以自己的胆怯衬托出刘和珍的英勇无畏。(2分)
22.鲁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愤怒,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希望民众在沉默中爆发。沉默是无言的愤怒,而愤怒迟早将在沉默中爆发,不爆发,就会在沉默中灭亡。(3分)作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悲哀。刘和珍的牺牲给作者带的是“最深的悲哀”,永久的悲哀。(2分)
六、参照2014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建议45分为切入点。
写作指津
该题目命题的意图是考察同学们平时对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的观察能力,意在捕捉生活中的一两个镜头(场景),选取一个人物,或者一段记忆,通过叙述或议论让人看出你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一些事情的态度。因此,针对该题目,写成记叙文比较容易。
“生活中的那 ”是个半命题作文,题目中的“生活”给我们限定了范围,也就是自己经历的生活中的东西。除此之外,写他人的感受或者别的都不符题意。至于“那”后面应该填写什么内容,则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或观察加以选择,比如,你最高兴的一个场景——同学的相聚,亲人的团圆,让你感受到友情、亲情的珍贵;也可以是最精彩的一个场景——比赛得了第一名上台领奖,让人感到成长过程中努力的重要;还可以是自己所经历的一段生活,父母都在外经商,自己一个人初到外地上学的孤独,由此感受游子思乡的真切,父母对自己的爱等等。只要是生活中自己经历过的一个或几个事件,我们从中得到了启示或生活的情景引发了自己的一点情感,都可以拿写。
但要注意的是,场景描写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泛泛地叙述,而是用极简练的语言勾画,也就是从众多的事件中选择一个中心事件、一个中心人物、一个场景,细细刻画,提炼出精彩,然后再展现给大家。尽量做到形象丰满或意境深远。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