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邮票上的历史武昌起义为何事出偶然却又迅猛扩展全国? 10月22日,湖南起义,巡抚余诚格逃遁
10月22日,陕西起义,巡抚钱能训逃走
10月23日,江西起义,清军标统马毓宝宣布独立
10月29日,山西起义,新军协统阎锡山任都督
10月30日,云南起义,蔡锷任都督
11月 3日,上海起义,同盟会员陈其美任都督
11月 4日,浙江起义,立宪派汤寿潜任都督
11月 4日,贵州起义,新军教官杨荩诚任都督
11月 5日,江苏独立,巡抚程德全宣布独立
11月 5日,安徽起义,同盟会员孙毓筠为都督
11月 6日,广西独立,推巡抚沈秉堃为都督
11月 9日,广东独立,同盟会员胡汉民任都督1、 广东广州 1895年10月
2、 广东惠州 1900年10月
3、 广东潮州 1907年 5月
4、 广东惠州 1907年 6月
5、 广西钦州 1907年 9月
6、 广西南宁 1907年12月
7、 广西钦州 1908年 3月
8、 云南河口 1908年 4月
9、 广东广州 1910年 2月
10、广东广州 1911年 4月 孙中山
(1866—1925)
从力量对比、情势发展来看,都对立宪派有利,为什么最终却是革命派胜出? 慈禧太后死后留下的满清王朝领导层一无可取:一个小儿皇帝,一个软弱而贪婪的摄政王,一群自负和徒爱虚荣的年轻王公,一帮虚有其表的朝臣,凑在一起正好可以阻挠任何变革,而无法领导变革。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奕劻(皇)、那桐(满)、徐世昌(汉)、梁敦彦(汉)、善耆(皇)、载泽(皇)、唐景崇(汉)、荫昌(满)、载洵(皇)、绍昌(皇)、溥伦(皇族)、盛宣怀(汉)、寿耆(皇)
汉族4人,满族9人,其中皇族7人。皇 族 内 阁 纵观晚清历史,清朝统治者根本没有那种审时度势的能力,容纳各方的明智与气度。所以,与其说“革命”是下层“激进”的结果,不如说是被上层的“极端”逼迫出来的。
——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成,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礼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上髻兴,堕马髻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灭,卡片兴,大名刺灭,马路兴,城垣栏栅灭,律师兴,讼师灭,枪毙兴,斩绞灭,舞台名词兴,茶园名词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
——时报《新陈代谢》辛亥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变化? 教材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1)性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____________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功绩
①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_____________政体。
②建立了资产阶级_________。
③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④是中国社会________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反帝反封建君主专制共和国近代化有关辛亥革命的积极评价,你还知道哪些?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 1912年2月12日,由隆裕太后颁布的这道诏书结束了清朝入关以来二百六十七年的统治,也终结了秦始皇以来周而复始的王朝轮回,没有流血漂橹、尸横遍野,没有连年苦战、民不聊生,以最小的代价,和平完成了政权的更迭,在中国历史上这还是第一次。
——傅国涌《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近代亚洲主要国家政体变迁可惜,辛亥革命做了一锅夹生饭,而且夹生得很,米是米水是水的,连粥都未熬成。民国的成立,告别皇权世袭而走向共和,但共和对百姓来说是个“画饼”。
——马未都《百年辛亥》你认同马未都先生的说法吗?为什么?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预备立宪清末新政护国运动二次革命第一次护法运动文化大革命第二次护法运动社会主义革命解放战争土地革命国民大革命抗日战争改革开放----------------------------19C60、70Y18981905197819531946193119271924192019161915191219111966改良革命 过去需要鼓吹激进主义,就说辛亥革命不够“彻底”。现在提倡渐进改革,就说辛亥时代本来可以搞和平改良,都怪革命派乃至立宪派无事生非瞎捣乱,那逻辑都是一样荒唐的。
——秦晖《辛亥革命与保路运动的若干解析》 从社会发展所付代价看,立宪是最好选择。可惜,在汹涌澎湃的请开国会运动面前,清政府不能当机立断,错过了改革的时机。
—— 袁伟时《辛亥革命成了盛大的假面舞会》 把混乱归咎于革命的不彻底,因此也只好在前进方向上做更激进的动作,革命,再革命,从制度变革走向文化和伦理革命,再则阶级革命。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中共十五大把辛亥革命……称为“二十世纪中国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之一)。这是极高的评价,比其它千言万语更明白准确地说明了辛亥革命在二十世纪中国的“历史定位”。
——金冲及《如何看待辛亥革命的历史定位》 不拿出大胆的勇气改革,就是在与“革命”赛跑;一味追求激进的改革甚至革命,又有走向动荡混乱的危险,只能依靠审慎的进一步改革化解,决不可误入冒险激进的歧途。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王岐山为何
推荐?《旧制度与大革命》长时段(千年):
中时段(百年):
短时段(十年):顺应时代潮流成果与代价必然与偶然 历史不是叫我们哭的,也不是叫我们笑的,乃是要求我们明白的!
—— 陈衡哲推荐资源: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
张 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雷 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凤凰网《辛亥革命100周年专题报道》
辛亥革命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