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小升初考点强化练习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小升初考点强化练习卷-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31.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29 20:31: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考点强化练习卷-语文统编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炽热(zhì) 搅和(huo) 倾覆(qīng) 燕山(yàn)
B.抽噎(yē) 深重(zhòng) 菜畦(qí) 弗若之矣(fú)
C.剥削(bō) 晃动(huǎng) 惊惶(huáng) 坚劲(jìng)
D.丑恶(è) 演绎(yì) 书簿(bù) 锲而不舍(qì)
2.下列词语和画“______”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司空见惯 崇山俊岭 因风飞过蔷薇(凭借)
B.百折不挠 应接不瑕 最是一年春好处(时)
C.死得其所 昂首挺胸 疾风知劲草(坚强有力)
D.重于泰山 不可思义 但爱鲈鱼美(单单,只是)
3.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千钧一发之际,消防员勇敢地冲进火海,抱出了小孩。
B.如果政府机构过于臃肿,就要精兵简政。
C.爸爸是个工程师,他在工作上总是精益求精。
D.他在我面前夸夸其谈,使我深受启发。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双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B.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破折号:表示转折)
C.你难道没听说过“腊七腊八,冻死寒鸦”的说法?(问号:表示疑问)
D.三九四九,冻死老狗;腊七腊八,冻死寒鸦……类似的谚语真有意思。(省略号:表示列举谚语的省略)
5.和“诸儿竟走取之”中的“走”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奔走相告 B.走投无路 C.儿童急走追黄蝶 D.兔走触株
6.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表现了董存瑞奋不顾身、英勇牺牲的英雄形象。
B.《手指》一文采用了比喻的写法,显得有趣而意味深长。
C.“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里的“客”指的是贺知章。
D.《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他还写过《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www-2-1-cnjy-com
7.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书写书法作品时,要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标题和作者要写在醒目的位置。
B.辩论前要有针对性地搜集材料,只要搜集能证明自己观点的材料,不需要搜集能反驳对方观点的材料。
C.评价名著中人物的时候,角度要多样,不能太单一。
D.“王明新(Wang Mingxin)家住滨湖路(BINHU LU)”。这句话中人名和地名的拼写是正确的。【版权所有:21教育】
二、填空题
8.看拼音,写词语。
huā pǔ sōu jí huā ruǐ wú dú yǒu ǒu
( ) ( ) ( ) ( )
lǐng yù yí wèn qiū yǐn bù kě sī yì
( ) ( ) ( ) ( )
9.形近字组词。
域( ) 贯( ) 疑( ) 圃( ) 锲( )
惑( ) 惯( ) 凝( ) 葡( ) 契( )
10.根据句意写成语。
(1)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 )
(2)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
(3)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形容有恒心,有毅力。( )
(4)经过多次考虑,还是没有想明白,形容难以琢磨,不好寻求答案。( )
(5)虽然罕见,但不止一个,还有一个可配对儿。 ( )
11.按要求填写相应的诗句。
(1)《马诗》中,描绘了富有特色的边疆战场的景色的诗句是: 。
(2)《石灰吟》中,表明诗人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保持高洁的品格的诗句是: 。21cnjy.com
(3)《竹石》中,描写竹子扎根坚实的诗句是: 。
三、诗词曲鉴赏
阅读古诗,按要求答题。
月夜忆舍弟①
(唐)杜甫
戍鼓②断人行③,边秋④一雁⑤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生死⑥。
寄书长⑦不达,况乃⑧未休兵⑨。
【注释】①舍弟:家弟。②戍鼓:戍 ( http: / / www.21cnjy.com )楼上用以报时或告警的鼓声。③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④边秋:边塞的秋天。⑤一雁:孤雁,比喻兄弟分散。⑥无家问死生:家园无存。指互相见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⑦长:一直。⑧况乃:何况是。⑨休兵:停止战争。【来源:21cnj*y.co*m】
12.本诗作者是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 ( http: / / www.21cnjy.com )甫,他被称为 【诗仙 诗圣】,从题材看,这是一首 【思亲怀乡 山水田园】诗。21·世纪*教育网
13.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包含二十四节气之一的( )
A.露水 B.白露 C.霜降
14.从“寄书长不达”和“ ”的诗句,可以看出本诗写于战乱时期。
15.下面名句中,表达的情感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同样的一项是( )
A.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出处:21教育名师】
16.语段选自课文《 》,作者是 。
17.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8.这段话共有四句话。第一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明“我们”( ),第二句表明“我们”( ),第三句表明“我们”( ),第四句明确了正确批评的标准。
A.接受任何人的正确的批评 B.欢迎任何人的批评 C.欢迎批评
19.对于语段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是通过具体事例联系起来的,描写具体生动。
B.是通过关联词语联系起来的,意思层层递进。
C.是通过正反对比联系起来的,表达明确鲜明。
20.这段话告诉我们,衡量批评正确与否的标准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 ,接受任何人的正确批评的目的是
课外阅读。
最美的书包
①每当看到现在的孩子背着那印满各式各样卡通画的精致书包上学时,我就会想起属于我的第一个书包。
②那是个花格子书包,妈妈做的。
③7岁那年,我终于拥有了上学的资格。可是我没有书包。
④那时,我们乡下孩子最常背的就是用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块碎花布拼成的花格子书包。每当同学们谈论谁的书包哪块花布多么多么好看时,我都会躲得远远的,心里却在一遍遍地喊着:我也要有一个花格子书包!
⑤我终于向母亲开了口。
⑥家里没有碎花布。妈妈平静地说。
⑦我要!我固执地坚持着,却不敢看妈妈的脸。家里的窘境我是知道的。
⑧面对我的倔强,妈妈没有再说话。
⑨从那以后,我发现从来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喜欢串门的妈妈开始串门了。对于寡言少语的她来说,和人谈天说地是多么吃力的事情!有好几次,在一边玩耍的我发现妈妈的脸被别人的话锋逼得通红通红的。不知串了多少家的门,不知有多少次艰难地开口,妈妈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
⑩开学的前夜,妈妈把书包 ( http: / / www.21cnjy.com )做好了。美丽的图案,细密的针脚——这真是一只可爱的书包!我还惊喜地发现,书包里面居然还有一个夹层。这可是我们村独一无二的新设计啊!
我兴奋地把书包看了又看。然后抬头看看妈妈的脸,她的眼神十分安适。
好好学习。她依然平静地说。
我躺在床上,泪水止不住地流。愧疚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安开始一点点吞咽我的喜悦和满足。我知道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这道道匀净的线路是她那颗绵延万里却从不言爱的心!21*cnjy*com
第二天上学时,我郑重地背上这只书包。 ( http: / / www.21cnjy.com )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后来,它一直陪伴我读完了小学和中学,直到它不能再用,我也依然保存着它。因为我知道:这只书包必定是世界上最珍贵最美的书包。
21.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一句话概括。
22.细读文章,“我终于向母亲开了口”中的“终于”表现了“我”
的心理;“妈妈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中的“终于”表现了母亲 。
23.第⑩自然段画横线句子中的“居然”一词能删去吗?为什么?
.
24.第 自然段中,为什么说“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
.
25.请谈谈你对第 自然段中“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一句话的理解。
.
五、书面表达
26.第四部分:妙笔生花
俗话说:“人无志而不立。”一个人假若没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远大的理想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理想是人生的指路灯,理想是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请以“长大后,我想成为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参考答案:
1.B
【详解】考查汉字字音。
A.炽热(zhì) ——(chì),燕山(yàn)——(yān);
C.晃动(huǎng)——(huàng);
D.锲而不舍(qì)——(qiè)。
故选B。
2.C
【详解】考查字形易错字和字词解释。
A.崇山俊岭——崇山峻岭;
B.应接不瑕 ——应接不暇;
D.不可思义——不可思议。
故选C。
3.D
【详解】考查词语搭配。
A.千钧一发:形容情况极其危急。
B.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C.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
D.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是贬义词,结合“深受启发”可知不能用夸夸其谈。
故选D。
4.D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
A 错误。这里的双引号是表示引用。
B 错误。这里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C 错误。这句是反问句,问号表示反问。
D 正确。
5.B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
“诸儿竟走取之”的“走”意思是:跑。
ACD项“走”都是跑的意思。
B.走:行。
故选B。
6.B
【详解】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B.有误。《手指》一文采用拟人的写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介绍了一只手的五根手指,并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故选B。
7.B
【详解】考查综合性基础知识。
B.错误,辩论前要有针对性地搜集材料,不仅要搜集能证明自己观点的材料,还需要搜集能反驳对方观点的材料。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故选B。
8. 花圃 搜集 花蕊 无独有偶 领域 疑问 蚯蚓 不可思议21·cn·jy·com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圃、搜、蕊、偶、域、疑”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9. 领域 贯彻 疑问 花圃 锲而不舍 蛊惑 习惯 凝视 葡萄 契机2·1·c·n·j·y
【详解】本题考查辨字组词。
“域”字可组词:地域、领域、海域、区域等。
“惑”字可组词:迷惑、蛊惑、困惑、疑惑等。
“贯”字可组词:博贯、贯彻、贯穿、贯通等。
“惯”字可组词:习惯、惯性、惯例、惯犯等。
“疑”字可组词:疑惑、疑问、怀疑、半信半疑等。
“凝”字可组词:凝结、凝固、凝视、凝神等。
“圃”字可组词:花圃、园圃、苗圃、菜圃等。
“葡”字可组词:葡萄、葡萄干、葡萄酒、葡萄糖等。
“锲”字可组词:锲核、锲刻、锲刀、锲而不舍等。
“契”字可组词:契约、默契、契合、契机等。
10. 司空见惯
见微知著 锲而不舍 百思不解 无独有偶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
理解词语的意思,除了要注重日常的积 ( http: / / www.21cnjy.com )累外,还可以运用一些词语解释的方法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词语,比如拆分组词法、抓关键字法、近义词反义词法等。
(1)司空见惯:司空:古代官名。指某事物常见,不觉得奇怪。
(2)见微知著:微:小,指事物的萌芽状态。著:明显,指事物的发展。见到事物的一点苗头,就能料到它未来的发展趋势。【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比喻坚持不懈。
(4)百思不解:百思:百般思索。经过多次、反复地思考,也不能理解。
(5)无独有偶:独:单独,一个。偶:成对,一双。并非只此一个,还有一个可以和它配成一对的。表示两人或两事十分相似。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1.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古诗词。
(1)《马诗》唐代诗人李贺,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本诗第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2)《石灰吟》明代诗人于谦,全诗:千锤万凿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本诗第三、四句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21教育网
(3)《竹石》清代诗人郑燮,全诗:咬定青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本诗第一、二句表现了竹子竹子扎根坚实。“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2-1-c-n-j-y
12. 诗圣 思亲怀乡 13.B 14.况乃未休兵 15.B
【解析】1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作家及其作品。
阅读诗文可知,《月夜忆舍弟》的作者是伟大现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义诗人杜甫。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从题材看,这是一首思亲怀乡诗。
13.本题考查诗歌词句理解、传统文化。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意思是: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故“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包含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白露。
故选B。
14.本题考查诗歌词句理解。
结合注释“休兵”是停止战争的意思,所以从“寄书长不达”和“况乃未休兵”的诗句,可以看出本诗写于战乱时期。
15.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意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此句不仅写客观实景,更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感情,诗人以幻作真的手法,极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A.“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出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宋朝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意思是: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描写的是乡村男女耕田、绩麻,日夜忙碌的景象。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何时照我还?”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意思是: 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阳关无故人。”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意思是: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表达作者对远行者依依惜别的情谊。
故选B。
16. 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 17.因为 所以 如果 就 不管 都 只要 就 18. C
B
A 19.B 20. 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 为人民服务
【解析】16.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的演讲稿。
17.本题考查关联词。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与“我们有缺点不怕批评指出”是因果关系,应该用“因为……所以……”相连接。
“有缺点”与“不怕批评指出”是假设关系,可以用“如果……就……”相连接。
“什么人”与“行”是条件关系,可以用“不管……都……”相连接。
18.本题考查语段内容理解。
从“我们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可知,“我们”乐于别人批评。
从“不管是什么人”“谁”可知,这句话强调,批评的发出者没有年龄、性别等限制。
从“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可知,“你说的对”与“改正”之间是充分必要条件,改正的前提是要批评的对。www.21-cn-jy.com
19.本题考查句子之间的关系。
A.选段是讲道理的形式,没有举出具体的例子,描写的也不具体。此项说法错误。
B.选段每一句都采用了关联词,意思从“欢迎批评””欢迎任何人的批评”“接受任何人的正确批评”逐渐递进,逻辑清晰。此项说法正确。
C.选段并没有例举反面的事例,不存在正反对比。此项说法错误。
故选B。
20.本题考查语段内容的概括理解。
从“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可知,衡量正误是对人民是否有好处。
从“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可知,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接受正确批评基于我们服务于人民。“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说明了我们听取正确的批评是为了提高服务人民的水平。
21.本文主要写妈妈花了很大心血为“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做了一只独一无二的书包。 22. 既懂事,理解家中的困难,又对获得书包有着强烈的渴望 为“我”攒花布的艰辛。 23.不能,删去就不能表达出“我”的意外惊喜。21*cnjy*com
24.①因为母亲从不串门, ( http: / / www.21cnjy.com )却为了攒方格子花布而串门求人;②母亲不善言辞,却为了攒方格子花布而不得不与人交往,以至于受人讥笑。 25.书包里装的东西虽少,但妈妈的关心和期盼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母爱的分量是“沉甸甸”的。
【解析】21.本题考查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
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注意表述的简洁通顺。
阅读可知,文章主要写了“我”家境贫 ( http: / / www.21cnjy.com )寒,家里连一只书包都没有,可“我”却固执的向妈妈要一个花格子书包,妈妈无可奈何,只好用她的矜持和尊严换来一块块碎花布,然后连夜为“我”赶制了一个可爱的花格子书包,“我”被妈妈的行为所感动,由此可简短概括为妈妈花了很大心血为“我”做了一只独一无二的书包。
22.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与分析。
“终于”的意思是到底,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
结合短文可知,第⑤段中“我终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向母亲开了口”讲的是“我”因为家境贫困而没有书包,但是看见同学们都有书包,“我”非常渴望有一个书包,所以开口说希望有一个书包,“终于”体现了“我”既懂事,理解家中的困难,又对获得书包有着强烈的渴望。
第⑨段中“妈妈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花布”说的是妈妈为了给我做书包,放下尊严向周围的邻居借花布,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终于”体现了妈妈攒花布的艰辛。
23.本题考查字词语段在文中的作用。
结合题干,先表明这个词能不能去掉,再根据句子意思是否改变进行分析。
“居然”的意思是:竟然;表示出乎意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⑩自然段画线句子“我还惊喜地发现,书包里面居然还有一个夹层”可知,“我”对于书包有这个夹层是意想不到的,如果去掉,就不能表达出“我”的意外惊喜。
2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⑨段中“从那以后,我发现从来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喜欢串门的妈妈开始串门了。对于寡言少语的她来说,和人谈天说地是多么吃力的事情!”“不知串了多少家的门,不知有多少次艰难地开口,妈妈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可知,母亲为了满足我想拥有一个花格书包的愿望,从不串门的母亲,却为了攒方格子花布而串门求人;母亲不善言辞,却为了攒方格子花布而不得不与人交往,由此表明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
25.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
结合第 自然段中“书包里装的东西很 ( http: / / www.21cnjy.com )少,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可知,这句话说的是书包里的东西虽少,但这书包是妈妈用她的爱心做起来的,这里面融入了深深的母爱,是无法用任何东西来衡量的,妈妈的爱让“我”感到很沉。
26.例文:
长大后,我想成为一位科学家
我的理想是长大当一名科学家。
我想当科学家有两个原因:一是当一名科学家一直是我的理想;二是我要为人类做出贡献,让人们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我们一出门,脚下就是水泥地,头顶就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楼大厦,空气很不清新,人们都很冷漠,急匆匆的赶路,只能听到公交车嘈杂的声音,公家车排成了一条长长的 伍……如果我当了科学家,就可以改变这一切。我要发明一个机器,它的外形像和平鸽。和平鸽每天早晨都会自动飞到大街上,然后便会把大街变成大山,高楼大厦 变成农家小院,旁边还有一条小河,小河里还有欢蹦乱跳的小鱼呢!人们再也不用急着赶路。这就是我当了科学家后制成的第一个机器。
我还要发明一个机器,这个机器能给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病。像得癌症、白血病、尿毒症的人,有了这种机器就能摆脱病痛的折磨。这个机器是一个极小的颗粒,用肉眼看不 到的,只要把这种颗粒咽下去,颗粒就会再人体里发作,慢慢地把病根消除掉,这样人们就可走出病魔的困扰。吃了这种颗粒你还会正常饮食,不会影响一切正常规律。
这就是我当科学家的理由,我爱发明,我爱科学。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
本次为半命题习作,要求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大后,我想成为 ”为题写一篇习作,先想一想自己长大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好后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一写自己为什么样想成为那样的人,成为那样的人扣你要做些什么?你会遇到哪些困难?又该如何克服?可以运用恰当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表达出真情实感。
开头:开篇点题,写明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中间:写清楚自己为什么想成为那样的人?你又遇到了些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把内容写清楚、具体;做到详略得当。
结尾:抒发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