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购物》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
《购物》单元是综合与实践领域第一学段中的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中指出:“在实际情境中认识人民币,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了解货币的意义,具有勤俭节约的意识,形成初步的金融素养。”
《数学课程标准》在“学业要求”中指出:“积极投入模拟购物活动,能清晰表达和交流信息,认识元、角、分,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会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合理使用人民币;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反思并述说购物的过程,积累使用货币的经验;形成对货币多少的量感和初步的金融素养。”
(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在学生已经认识元、角、分的基础上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教材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的购物情境,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多样化的付钱方法,能正确计算应找回的钱数。本单元内容的研究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购物的生活,体现了“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有助于学生深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单元学习前后内容联系:
(三)学生认知情况
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本单元是学生首次接触有关“购物”的知识。认识人民币的基础是日常生活中的购物活动,学生在这一方面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大部分学生都认识人民币,都有过买文具的经历,但对如何付钱、该找回多少钱缺少换算能力。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都有和家长一起购物的经历,但缺乏独立购物的实际经验,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人们用微信、支付宝付款的方式居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接触到各种面额的人民币,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作为从事新学习活动的“生长点”。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单元目标拟定
1.经历使用人民币的过程,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
2.在购物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3.在购物情境中进行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学会付钱、找钱,感受付钱策略的多样性,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养成爱护人民币以及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三、关键内容确定
(一)教学重点
1.结合购物情境,能正确辨认各种小面额、大面额的人民币,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并正确进行换算。
2.在购物活动中,让学生经历获取信息、提出问题、思考策略、列式解答的思考过程,学会付钱、找钱、体验付钱方式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运用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进行兑换,体会1元钱的价值。
2.经历购物的过程,会用小面额、大面额人民币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
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
整合指导思想定位: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在购物活动中,能灵活地选择不同币值的人民币,在情境中初步形成合理地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通过参加数学学习活动,进一步体会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认识人民币的基础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学生都有和家长一起购物的经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也经常看到人们在不同场合使用人民币,应该说他们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人民币的使用经验。教科书在编写时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交流、讨论、模拟购物等活动中,提高对人民币的认识。
让二年级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数的知识,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科书在编排上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先教学小面额的人民币,再教学大面额的人民币。
2.以课堂中的模拟购物活动为主线认识人民币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本单元的标题“购物”点明了本单元内容的特点,即在生活经验及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设计一系列熟悉的购物活动,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解决与人民币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例如,通过“买文具”认识小面额人民币,通过“买衣服”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通过“小小商店”经历购物过程,学会正确使用人民币。
教科书设计了很多购物或模拟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并熟悉人民币,积累丰富的购物经验,体会不同面额人民币之间进行等值兑换方法的多样性。
学生在模拟购物活动中,运用已学的加减法知识独立进行计算,体验付钱或找钱方式的多样性,体会应付的钱、付出的钱与应找回的钱三者之间的关系,体会正确计算应付的钱或应找回的钱都是加减法在购物中的重要应用。换钱、付钱、找钱等使用人民币的活动,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多样化的付款方式中发展学生数感
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在购物活动中教科书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如怎么付钱,怎么找钱,学生会有多种策略和付钱方法。这些活动有助于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感,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活动的乐趣。
五、单元课时规划
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
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单元数量 2
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
数与代数 购物 买文具 1
买衣服 1
小小商店 1
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 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 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 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
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
2.1《买文具》 目标: 结合具体的购物情境,认识小面额人民币,知道1元=10角, 1角=10分。经历购物过程,感受1元的实际价值,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任务一:认识小额人民币,探究元、角、分的关系→ 任务二:探究付钱的方法 → 任务三:计算应找回的钱 → 任务四:1元正好可以买哪些物品? → 1.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进行换算的十进制关系。 2.在解决如何付钱的过程中,巩固元与角之间的关系。 3.通过探究买尺子的活动研究如何找钱的问题,学会正确使用人民币,知道不同面值人民币的换算。 4.体会1元的使用价值。
2.2《买衣服》 目标: 结合购物情境,认识各种大面额人民币;掌握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能正确进行换算。 任务一:认识大额人民币 → 任务二:买T恤衫怎样付钱 → 任务三: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 1.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 2.在讨论买T恤衫怎样付钱的活动中,体会付钱策略的多样性。 3.能自己提出一个关于人民币计算的问题,并正确解答出来。
2.3《小小商店》 目标: 在购物活动中,学会付钱、找钱体验付钱方式的多样性。通过购物活动,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 任务一:玩具柜台 → 任务二:文具柜台 → 任务三:体育用品柜台 → 1.能在“玩具”柜台找到有用的数学信息,并解决一共需要多少元和30元可以买哪两样物品的 问题。 2.在“文具”柜台找到有用的数学信息,解答找回多少钱。 正确解答怎样付钱和贵多少钱的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买文具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结合具体的购物情境,认识小面额人民币,知道1元=10角, 1角=10分。经历购物过程,感受1元的实际价值,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积累购物经验。
2.学习内容分析:小学生都有和家长一起购物的经验,在日常生活中也会自己购买一些文具。为了突出人民币在购物中的作用,沟通“生活数学”和“学校数学”的内在联系,教科书创设了“买文具” 的生活情境。教材通过“买文具”“认一认”等系列活动让学生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并对小面额人民币上的数字、图案等有初步的了解,然后进一步让学生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填一填”来了解人民币之间的兑换,以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认识人民币是日常生活中购物活动的基础,大部分学生都认识人民币,都有过买文具的经历,但对如何付钱、该找回多少钱缺少换算的能力。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能够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实用价值,懂得要爱护人民币。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各种小额人民币和它们之间的进率。
2.难点:运用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进行兑换,体会1元钱的价值。
三、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你们逛过文具店吗?课件出示:师:文具店里都有哪些文具?价格又是多少?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师:到文具店去买文具时要准备些什么呀 学生:钱。师: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到钱,如买文具,买饮料等。世界上的钱有很多种,我们国家使用的钱叫做人民币。购物时要用到人民币,我们都要爱护人民币。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并学习用人民币来购买文具。板书课题:买文具 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并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找准学生知识的生长点。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探究新知 任务一:认识小额人民币,探究元、角、分的关系1.认识小额人民币师:把你们手中的人民币拿出来,把你认识的人民币说出来给大家听一听,看哪个同学认识的人民币最多!学生自由说说,师巡视指导。师:你们认识了哪些人民币?你们能大声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课件出示:学生介绍人民币。师:你们是怎样知道这些人民币的面值的?学生自由说说:我们通过人民币上的数字、汉字,还可以通过颜色、图案来辨认各种人民币师:根据数字、汉字来认识人民币,这是一种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人民币按质地分为纸币和硬币,刚才大家认识的是纸币,那么下面的硬币你认识吗?课件出示:学生独自认一认。师:不管是纸币,还是硬币,上面都有什么图案?引导学生观察得出:都有国徽。师: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的象征标志,人民币上都有国徽,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要在它们上面乱涂乱画,更不要损坏人民币。如果把上面的人民币按面值分类,可以怎么分?拿出课前准备的人民币学具分一分。学生尝试分类,然后反馈。学生:我按几元、几角、几分的来分。展示:第一类有1元、2元、5元;第二类有5角、2角、1角;第三类有5分、2分、1分。 师:你们是按元为一类、角为一类、分为一类。你们这样分类是按人民币的单位来分的,它的单位有元、角、分。有的同一种面值,既有纸币也有硬币,同一种面值的纸币和硬币是相等的。2.探究元、角、分的关系课件出示: 师:小朋友们,你们能读懂这是什么意思吗?学生1:一张1元人民币相当于10张1角人民币。学生2:一张1角相当于10个1分硬币。师:根据自己的发现,你能填一填这两个空吗?课件出示:1元=_______角 1角=_______分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自由说说:1元=10角,1角=10分。 通过交流让学生说一说,认一认,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巧妙地借助学生间的交流,学习新知。在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过程中,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意识及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通过观察、交流,感悟元、角、分的关系,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总结、归纳等思维能力。 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和提取已有知识经验的能力,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任务二:探究付钱的方法师:老师想买1支钢笔,可以怎样付钱?拿出学具摆一摆,然后与同伴说说。学生用学具摆一摆,并与同伴说一说。师:可以怎样付钱?谁来说说。学生1:可以拿1张1元纸币或一枚硬币。学生2:1元=10角,可以拿10张1角。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学生1:还可以拿2张5角或5张2角。学生2:还可以这样拿:……师:在用人民币付款时,相同的钱数可以有不同的付款方式,但尽可能考虑最简便的付钱方法。 通过付钱活动进一步认识元与角之间的关系,不仅巩固了新知,还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本环节内容,并给予及时的鼓励与指导。
任务三:计算应找回的钱师:用1元买1把尺子,应该找回多少钱?学生自主计算,师巡视,指名学生展示。学生1:1元相当于10张1角,拿出去8角,还有2角,应该找回2角。学生2:1元=10角,10-8=2(角),应该找回2角。师:用所带的钱数减去花去的钱数就可以求出应找回的钱数。注意:计算有关元、角、分的加、减法时,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减。 人民币的认识离不开现实的购物活动,通过创设模拟购物活动,在买卖文具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也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和提取已有知识经验的能力,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任务四:1元正好可以买哪些物品?课件出示:师:如果你有1元,你能正好买哪些物品呢?和同伴说一说。与同伴相互交流,师巡视,了解同学的想法。师:1元正好可以买哪些物品?学生1:可以买2支铅笔。学生2:可以买5本练习本。学生3:还可以买1把尺子和1个练习本。……师:大家的想法真多!只要你们所用的钱正好是1元,不能多不能少,就说明你们的想法是正确的。 通过说说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 老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本环节内容,并给予及时的鼓励与指导。
迁移运用 任务五:课堂练习基础题:1.认一认,连一连。2.写出下面人民币的面值。 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堂练习的完成过程中对要点知识加深巩固,语言,有效应用。 分层挑选学生的作答,及时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堂效果,收集本节课学生知识吸收的反馈信息。
提高题:3. 小丽买一本1元2角的,可以怎样付钱?(如:6张2角)
拓展题 4.算一算,应找回多少钱?
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1.换一换。2.可以怎样付钱?连一连。选做题:1.晶晶买一张9角的贴纸,可以怎样付钱?请你写出几种方法:(1)( )角的( )张和( )角的( )张。(2)( )角的( )张和( )角的( )张。(3)( )角的( )张和( )角的( )张。(4)如果晶晶付出2张5角的,该找回( )角。 2.1元可以买哪些文具? (1)可以买( )块橡皮。 (2)如果买一本练习本,应找回( )。 (3)要买一把尺子,还差( )。 (4)军军想买一块橡皮、一本练习本和一支铅笔,钱够吗?【综合实践类作业】用人民币学具尝试买一买学习用具,付钱时算一算账。
板书设计 买文具 ——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 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1元=10角 1角=10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