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音乐与戏剧》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普通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教材下篇第七单元,是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深化情感体验,突出音乐特点的基本理念的重要方面。在听赏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过程中,感知作品表达的情绪、意境、情感、意志并产生共鸣,进而让孩子们感受音乐在歌剧、音乐剧中的巨大作用。培养了孩子们对歌剧等高雅音乐的兴趣,提高了音乐素养,加深了文化理解和人文情怀
课标分析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最重要的特点是直接影响人的情感世界,其强大的感染力无需借助概念,直达人的心灵。学生在音乐课程学习中,与优秀的作品展现的艺术情境产生共鸣,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激励精神,温润心灵,健全人格,启迪智慧,同时激发创意表达,理解文化内涵。本节课旨让孩子们通过感受不同的民族和文化背景下的歌剧作品来理解和探究音乐与戏剧的完美融合,丰富情感体验,发展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的核心素养。
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的音乐基础比较薄弱,音乐素养相对来说不是很高,关注的音乐领域也非常单一,孩子们一般情况下都非常喜欢流行歌曲,所以对一些高雅的音乐剧、歌剧作品认识匮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走进歌剧和音乐剧,让孩子们通过了解剧情,从音乐入手,引导他们感受音乐与戏剧的融合美,感受和认识到音乐是歌剧的灵魂,并且起主导作用,戏剧的语言只有加上音乐的翅膀,才更具浪漫气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亲自演唱,让孩子们近距离的感受音乐与戏剧融合的艺术魅力。从而引导孩子们科学的音乐鉴赏的价值取向,进而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拥有尊重文化多样性的人文情怀。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完整而充分的聆听音乐,感受音乐与戏剧的交融之美。理解音乐在歌剧当中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赏音乐、体验演唱音乐片段、讲授法以及小组合作探究法,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感受作品背后的人文内涵。
3、知识与技能:能够演唱作品主题片段,掌握音乐情绪的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一抹夕阳》的欣赏和分析,难点是分析音乐与戏剧的巧妙融合
三、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大屏幕播放舞剧《天鹅湖》的片段《四小天鹅舞曲》和歌剧《白毛女》的片段《北风吹》并提问问题这两段视频分别运用了什么艺术表现手法,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接着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歌剧,在音乐与戏剧的海洋里感受音乐与戏剧的交融之美。
2、歌剧的声乐样式咏叹调:咏叹调最能体现歌剧的艺术魅力,是歌剧中最具感染力的独唱形式,其旋律优美华丽、婉转动听,强调声乐演唱技巧,具有很强的歌唱性。歌唱性的旋律用来塑造人物形象,通过演唱抒发人物情感。宣叙调:是歌剧中语言性较强的歌唱,叙说故事剧情,推动剧情发展。是以歌唱形式表现的人物对话。是用来代替对白的声乐曲。其曲调接近朗诵。又称“朗诵调”。例如《我们的未来是美好的》教师提一下《北风吹》就是咏叹调
3、歌剧的演唱形式演唱形式:领唱、重唱、独唱、对唱、合唱等。
4、播放视频,第一遍欣赏《一抹夕阳》,思考声乐样式、演唱形式、结构和听后感受 4个问题,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和戏剧的融合及音乐的作用。
5、教师亲自跟伴奏演唱,让学生进行第二遍欣赏,小组讨论音乐情绪有什么变化(速度、节奏、旋律等)?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音乐的作用是什么?
6、学唱第一段,体验和感受主人公的内心活动。
五、欣赏歌剧《卡门》片段《斗牛士之歌》。感受音乐与戏剧的交融美,最后学唱副歌部分。
六、课堂小结和价值观导向
七、同学们,我们这节课感受了音乐和戏剧的完美融合,歌中有剧,剧中有音,歌剧和音乐剧中,音乐起主导作用,戏剧处于次要地位,戏剧的语言只有插上歌声的翅膀,才更有浪漫气息。音乐是灵魂,对刻画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推动剧情发展,烘托舞台气氛以及带动观众“入戏”等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每一首艺术作品都有它时代和民族的烙印,让我们好好学习,唱响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为我们伟大的民族和社会奉献力量!
八、《音乐与戏剧》课后反思
《音乐与戏剧》这节课总体来说是比较成功的,课堂的亮点如下:
第一、我的语言组织的比较流畅,课堂节奏把握的也不错。
第二、鉴赏音乐作品《一抹夕阳》的过程中我的亮点就是欣赏两遍音乐,让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由浅入深,有效的提高了孩子们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尤其适合高中生的思维结构和认知水平。让孩子们的情感得到了升华,陶冶了性情,养成理性的认识问题的能力。
第三、善于展示教师的基本功,通过教师亲自跟伴奏演唱歌曲《一抹夕阳》,让孩子们离舞台更近,有利于更深刻的感受作品的内涵。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知识渊博,不知不觉为孩子们树立了榜样。培养了孩子们欣赏和演唱高雅音乐的价值取向。对教师和学生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四、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先提出问题,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聆听、鉴赏、分析,同时我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演唱,自己感受和理解音乐和戏剧的融合之美。
第五、在教学过程中,我时刻注重引导孩子们积极的健康的价值取向。让他们为民族和社会贡献力量。
课堂不足之处如下
第一、本节课对教师文化底蕴要求很高,所以在课堂语言组织能力还有不足,要努力将本堂课的语言锤炼的像诗歌一样,教学节奏会更流畅。
第二、让学生参入体验的机会再多一些。师生互动再多一些。教学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