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生命的人》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他没有双腿,却能潜水;
他没有双腿,却能驾驶汽车;
他没有双腿,却能成为运动场上的冠军;
他没有双腿又得了癌症,却能环游世界四处演讲;
……
他就是创造奇迹的世界著名激励演讲家约翰·库缇斯。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在逆境中创造奇迹的人——海伦·凯勒。
【学习目标】
1、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
2、感悟莎莉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
3、体会作者热爱生活,自强不息的精神。
【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1880—1968),19世纪美国盲聋哑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种语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1964年获“总统自由勋章”,被誉为“美国英雄偶像”。
【背景链接】
海伦·凯勒一岁半不幸染上疾病,致使双目失明、双耳失聪,随之又丧失了说话的能力。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 6岁时,莎莉文老师来到她的身边,把一个几乎无药可救的女孩培养成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大学生。莎莉文老师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海伦,是她丰富了海伦的情感世界,重塑了海伦的生命。
为了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恩与怀念,海伦·凯勒写下了此文。
【读音释义】
①不求甚解: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②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③花团锦簇(cù):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
④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胜,完、尽。
⑤譬(pì)如:比如。
⑥油然而生:形容某种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⑦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疏忽。
【整体把握】
1、标题是“再塑生命的人”,是谁再塑了谁的生命?
明确:是莎莉文老师再塑了海伦·凯勒的生命。
2、莎莉文老师来到海伦的生活中,海伦的情感前后有什么变化?
明确:莎莉文到来之前海伦的世界:绝望、愤怒、苦恼、迷惘、恐慌、黑暗、没有爱;
此后海伦的世界:希望、快乐、自由、光明、有生命、有爱。
【合作探究】
1、作者在莎莉文老师出场前铺垫了哪些内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铺垫的内容:①莎莉文老师到来的时间。准确地记录时间,意味着重要而深刻;②家人匆匆忙忙的样子,猜想有不寻常的事情发生;③“我”当时的状态:愤怒,苦恼,疲倦不堪;④“我”心里期盼“光明!光明!”
铺垫的好处:①渲染气氛;②制造悬念,吸引读者;③突出了莎莉文老师对于海伦的重要意义,凸显了文章的主次。
2、“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这几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比喻、反复。语言生动形象,写出“我”在黑暗、沉寂中的苦闷、迷茫、绝望情绪和对光明的渴望。从侧面烘托莎莉文老师对“我”的重要性。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莎莉文老师为海伦做了哪几件事?
明确:①给“我”拥抱;
②送“我”布娃娃,教“我”拼写“doll”;
③教“我”拼写一些简单的单词;
④送“我”大布娃娃,教“我”区别大小;
⑤教“我”区别“杯”和“水”;
⑥在井房教“我”认识水。
4、结合第6段思考: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育引导“我”认识具体事物的?
明确:老师送给“我”一个布娃娃,既是老师对我的爱心表达,也是用来启迪“我”智慧的钥匙;通过“手指游戏”,“我”在轻松简单的模仿中接受了启蒙教育。
5、“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都涨红了,立即跑下楼去,找到母亲,拼写给她看。”第6段这句话运用什么描写方法? 有什么作用?
明确:神态描写、动作描写。通过“涨”、“立即”、“跑”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最初取得成功的高兴和兴奋之情。
6、第9段写“我”把布娃娃摔碎了,这是为什么?把布娃娃摔碎了, “我”为什么心里觉得特别痛快?
明确:“我”把“杯”和“水”混为一谈,莎莉文老师让“我”重新练习布娃娃“doll”这个词,“我”实在有些不耐烦,就把布娃娃摔碎了。
心里觉得特别痛快是因为“我”处于寂静而黑暗世界里,没有温柔和同情,也没有爱。
7、第10段中产生摩擦时,莎莉文老师为什么带“我”去散步?
明确:莎莉文老师将“我”带入一个轻松、美好的环境,让“我”从坏心情中解放出来,获得轻松愉快的学习心境,寻找教育契机。
8、莎莉文老师用什么方法来引导“我”认识“水”的?
明确:莎莉文老师让“我”一只手接触水流,在“我”另一只手手心里写出“水”这个字,使“我”终于领悟到“水”这个字就是“我”手上流过的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9、为什么说“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明确:因为“水”激起了“我”强烈的求知欲,井房的经历使我知道万物都有自己的名称。从此,“我”有了自己的思想,能够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10、“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反问。加强语气,突出“我”内心浓烈的幸福感以及对生活、未来的欣喜及企盼。
11、文中的海伦和莎莉文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明确:海伦热爱光明,聪明好学,自强不息,坚毅执着,情感丰富,求知欲强。
莎莉文热爱孩子,善良和蔼,循循善诱,教育有方,有耐心。
12、说说你对标题“再塑生命的人”的理解。
明确:“再塑生命”的字面意思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但它在本文中是指“我”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体验了爱,灵魂被唤醒, 再次拥有了 “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
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13、归纳主旨
明确:本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教“我”识字、认识事物的过程,赞扬了莎莉文老师博大的爱心及高超的教育艺术,表达了“我”对莎莉文老师的热爱、感激和崇敬之情,同时也表现了“我”自强不息的精神。
【写作特色】
(1)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2)大量的细节描写。
(3)心理描写,突出主题。
(4)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
【拓展延伸】
积累逆境中奋进的名言。
明确:①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王宝池
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
③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巴尔扎克
④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泰戈尔
⑤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奥斯特洛夫斯基
【课堂检测】
1、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表达方式。
(1)第二天早晨,莎莉文老师带我到她的房间,给了我一个布娃娃。 ( )
(2)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布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 ( )
(3)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 )
(4)“水”这个词就是指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 )
答案:(1)记叙(2)描写(3)抒情(4)说明
2、你认为海伦·凯勒成功的因素是什么?
答案:①莎莉文老师的帮助:老师讲究教育方法,善抓教育时机,充满爱心、耐心;
②自身因素:海伦求知欲强,善思好学,坚毅执着,有极高的悟性以及丰富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