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在童话世界里,我们认识了“海的女儿”,懂得了小人鱼为了他人的幸福而舍去了自己生命的牺牲精神和高尚情操的可贵;我们认识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了解了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和社会的冷酷;我们还认识了“丑小鸭”,知道了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也不能放弃……童话世界真是一个神奇的世界,让我们获益匪浅。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来自童话王国的皇帝,他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学习目标】
1、掌握童话和作者的文学常识,积累重要词语,概括故事内容。
2、学习本文刻画人特性格的方法,把握人物性格形象; 体会想象和夸张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3、认识封建统治者虚伪、愚蠢的本质,培养敢说真话的优秀品质。
【作者简介】
安徒生(1805-1875),丹麦作家,世界著名童话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出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他从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夜莺》《皇帝的新装》等。《安徒生童话》至今已被译为150多种语言,在全球150多个国家或地区出版。
【背景链接】
18世纪末19世纪初,丹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的民间故事改编,创作了本文,揭露了贵族阶层的阿谀奉承和虚伪透顶,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文体知识】
童 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常常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童话的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常常采用拟人的手法,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的一切物品都可以成为童话中的人物而具有鲜活的生命和丰富的感情。
【读音释义】
①称(chèn)职:能够胜任所担当的职务。称,适合。
②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已坏到无法挽救。救药,用药救活。
③妥(tuǒ)当:稳妥适当。
④骇(hài)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坏事)。骇,惊吓;震惊。
⑤滑稽(jī):(言语、动作等)引人发笑。文中是荒唐的意思。
【整体把握】
1、速读课文,概括故事大意。
明确:这篇童话讲了一个酷爱新装的皇帝被两个装成织工的骗子愚弄,穿上根本不存在的美丽新装,赤身裸体参加游行大典,最后被一个孩子揭穿的故事。
2、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几个情节?
明确:以新装为线索;
情节:爱新装——织新装——看新装——穿新装——揭新装。
3、找出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的语句。
明确:“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4、划分结构层次。
明确:第一部分(1):引子——爱新装;
第二部分(2-4):开端——织新装;
第三部分(5-23) :发展——看新装;
第四部分(24-33):高潮——穿新装;
第五部分(34-37):结局——揭新装。
【合作探究】
1、第1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述皇帝爱新装的?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 由此可见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从治装费用、心思兴趣、换衣次数三个方面,运用对比和夸张手法,突出皇帝爱新装到了成癖的地步。由此可见,皇帝是一个爱慕虚荣、荒唐可笑、穷奢极欲的人。
2、第1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交待故事发生的缘由,为下文的情节作铺垫。
3、皇帝为什么一听骗子对新装的介绍就马上心动了?
明确:因为这衣服不仅漂亮,而且还是一件法宝,它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一旦有了这件新装,就可以帮助自己检验他的臣民,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
4、皇帝对这件美丽而神奇的新装早已垂涎欲滴,总想去看新装织得怎样了,但又不敢亲自去看。 请找出第5段能反映皇帝当时心理活动的有关词语,说说这些心理活动有什么作用。
明确:很想知道——不大自然——无须害怕——先派一个别的人去看看。
这段精彩的、一波三折的描写,把皇帝不自信而又心虚,愚蠢而又狡猾的性格特点准确地表达了出来,不仅使人物形象鲜明,而且又深化了中心。
5、老大臣去看织布,作者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这位老大臣有什么性格特点?
明确:作者采用了心理、语言、神态描写来刻画老大臣的形象。
老大臣生怕别人认为自己愚蠢和不称职而丢官,所以他说假话,体现了他的愚蠢、虚伪和自欺欺人,也再现了他当时的惶恐心态。
6、皇帝为什么又派另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布料?这位官员是否真的“诚实”?
明确:一方面,“看要多久布才可以织好”,说明皇帝迫不及待;另一方面,皇帝想继续考验大臣,看他们是否称职。
而就是这个“诚实”的大臣,在皇帝面前扯了大谎,于是这“诚实”也有了嘲讽的意味。
7、赏析:“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所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明确:心理描写、语言描写。“骇人听闻”“最可怕的事情”以及两个反问句突出了皇帝极端恐惧和骄横的心理。他虽然什么也没看见,嘴上却极力赞美,而且还用了“极”“十二分”等程度修饰语,表现了皇帝的虚伪和愚蠢。
8、跟着皇帝来的全体随员怎么评价骗子织的衣料?他们提出了什么建议?为什么如此建议?
明确:他们说:“哎呀!真是美极了!”“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
他们建议皇帝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以此建议讨取皇帝欢心,求得更好官位,保住已有官职。
9、穿上新衣后,“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第28段这句话运用什么描写方法?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动作描写(细节描写)。一“转”一“扭”写出了皇上穿新衣时做作的丑态,表现了皇帝的自欺欺人,同时也推动了情节的进一步发展。
10、一个小孩子最后说道:“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啊!”为什么小孩子敢说真话?作者安排一个小孩子来说出真相有何用意?
明确:因为小孩天真无邪,无私无畏,所以敢说真话。
用意在于告诫人们应该保持天真纯洁的童心,无私无畏,敢说真话;同时,“小孩子”身上寄托了作者对戳穿虚伪、改变现实的理想。
11、后来,从小孩子到老百姓都说了真话,为什么皇帝和他的内臣们仍然装模作样的把戏演下去?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明确:继续“演”下去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威。这样写,更加讽刺了皇帝和他的大臣们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态,并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12、说说骗子为什么能得逞。
明确:狡猾阴险,抓住了人们的心理,用“箝口术”——谎称这种布缝出来的衣服具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把所有的人的口都封住了。
13、像皇帝的新装这样的事在现实中可能发生么?真有皇帝能光着屁股上街游行么?
明确:这是作者运用了想象和夸张的表现手法。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在童话中的作用是突出事物的特点,深化故事的主题,加强艺术感染力。这个故事运用想象和夸张,是为了突出成年人的虚伪和自欺欺人,讽刺当时社会的虚伪和人们的自欺欺人。
14、归纳主旨
明确:这篇童话通过一个酷爱新装的皇帝上当受骗的故事,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虚伪、愚蠢、自欺欺人的丑恶本质,也告诉人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说真话。
15、文题有何作用?
明确:起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
【写作特色】
(1)通过对人物的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
(2)运用想象和夸张的写法突出中心。
(3)语言通俗、简洁、活泼、口语化。
【拓展延伸】
中国古代有哪些皇帝也有不良癖好?
明确:(1)晋灵公喜欢剁掉人的手足,然后扔掉。还喜欢爬上城楼用弹弓弹过路的人。看着他们被打的鼻青脸肿,晋灵公乐的嘴都合不上了。
(2)北齐后主高玮皇帝被称为具有“行为艺术家”的称号,在后宫设立了平穷村舍,自己还亲自穿上破烂衣服当乞丐,沿街乞讨,寻求刺激,荒废了政事,也败坏了政风。
(3)明熹宗皇帝朱由校,从小爱好与斧子,锯子,刨子打交道,他要是个普通人,一定是一个技艺精湛的好木匠。
【课堂检测】
1、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
(1)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 )
(2)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 )
(3)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 ( )
(4)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 ( )
答案:(1)夸张(2)反问(3)比喻(4)排比
2、皇帝被骗的原因有很多,下面列举的原因中,最根本的原因是( )
A.自己生活奢侈,只想穿新衣。
B.因为两个大臣说谎骗皇帝。
C.自己既愚蠢,又爱虚荣。
D.宫廷里的大小官员、骑士都在阿谀奉承,无耻献媚、讨好。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