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统编中外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统编中外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9 20:0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为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第一课,是学生进入高中学习中国史的开端。从内容来看,本课主要展示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两个社会形态演变过程,以及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过程,本课的社会形态的演变也为之后的中国史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课程内容结合了原始社会以及夏商周时期的文物遗迹和历史文献,使学生能够运用结合两者用辩证法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与初中教材相比,初中教材对于早期人类如北京人,以及对于原始农耕时代,华夏民族的起源,夏商周的更替过程有了详细的学习。而本课教材是对脉络的大致梳理,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更多地放在“中华文明的起源”的特征与“早期中国”的特征上,通过文物与史料,增强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与家国情怀。学生情况分析 已知:早期人类,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的代表文化,原始农耕生活,远古传说,夏商周更替的史实以及主要的制度,如“分封制”“宗法制”,青铜器与甲骨文的相关内容。未知: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石器时代,中国境内代表性的文化遗产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早期国家的特征。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结合已知的知识,思考与探究未知知识,使之提高学生阅读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情况与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通过文物资料认识新旧石器时代的特点以及两者的差别,结合文化遗产与文献史理解私有制、阶级与国家产生的关系。(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通过文字、图片资料认识中国早期文明分布的特点以及中国文明“源远流长”“多元一体”的特点。(素养目标:史料实证、家国情怀)通过实物、文献等史料,理解夏商周所展示的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素养目标:史料实证、时空观念)通过文献、出土文物,理解夏朝存疑的原因以及商朝为信史的原因。(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早期国家形成的原因与特征。教学难点私有制、阶级与国家产生的关系。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问题探究法。
板书设计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跨越千年的文化之旅中华文明的起源:由满天星斗——多元一体社会形态:原始群落——阶级社会生产力——私有制——阶级分化——早期国家二、探寻早期国家的文明印记中:一面特殊大旗,作为召集部族民众的标志,衍生出中央、中心等意思國:用围墙围起来,有兵戈保护,有人口居住的土地,即是一座城。早期国家的特征:政治经济文化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中华文明是五千年还是国际上所说的三千五百年?教师讲述良渚文化申遗成功,实证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 思考西方史学界为何提出中华文明三千五百年,并尝试用所学知识以及课外知识回答。 以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思考,为之后的中华文明的学习奠定基础。
环节一:跨越千年的文化之旅 让学生阅读两所博物馆所给出的代表文物,分析在旧石器时代的生产特征。设置思考,展示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请学生通过地图思考分析早期人类分布的特点。展示新石期时代的文化遗存分布图,并给出代表文化的文物,讲述代表文物所反映出的生产特点,请学生结合老师所讲以及地图归纳新石器时代的生产特征以及分布特点。展示有关中华文明传播分布的史料,请学生通过分析史料以及结合地图思考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并结合学生的回答讲述中华文明的起源是由满天星斗逐渐走向多元一体。以仰韶文化时期的陕西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和良渚文化遗址为典型代表,结合相关史料,请同学分析两个时期文化遗存的特点,并结合两个文化引出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的特征。对第一部分的内容进行总结,从良渚文化的遗存来讲述国家形成的逻辑。 阅读代表文物,归纳旧石器时代的生产特征。结合地图与教材,提取信息,进行归纳总结。结合地图与文物资料以及教材,归纳新石器时代的生产特点以及分布特点,为得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奠定基础。解读史料,提取关键信息,认识到各个文明之间是相互交融的,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性,开放性,包容性,是多元一体的。通过图片和史料,提取信息,表述两个不同时期文化遗存的特点。从生产力出发理解私有制经济和早期国家的产生。 培养学生分析史料与提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通过地图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以及提取信息以及归纳概括能力。增强学生解读史料以及归纳推理的能力。结合文物遗存的实物与史料,锻炼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通过教师讲述,从唯物史观理解生产力的发展与私有制、阶级、国家之间的逻辑关系。
环节二:探寻早期国家的文明印记 教师讲述三皇五帝,介绍传说时代华夏族的形成并逐步过渡到万邦时代,结合出土文物介绍万邦时代的特征,最后进行对国家形态演变的总结。教师询问夏朝的特点,并且引导学生对其特点进行分析,介绍夏朝国家机构的完善,在讲解夏朝从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时,向学生提问:关于启的继位,为何古书有不同的记载?(关于启的继位的不同说法目前还不能确定孰是孰非,这反映了从公天下的禅让制到家天下的世袭制的转变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两则文献史料都会受到作者本身的立场,观点,对历史的认识,因此当我们认识文献史料时,最好能找到与之相印证的史料)探究二里头文化遗址能否印证夏朝的存在并在此过程中向学生介绍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询问学生商朝在文化上有何特点,展示相关史料,请学生思考从史料中能够反映出商朝的政治制度有何特点?并结合具体的青铜器,对商朝青铜文化做简要介绍。讲述商朝地域的扩大,向学生提问那么面对如此大的地域,商朝是怎么实现对地域的有效控制?学生回答后讲述内外服制的内容与影响以及其实质。展示西周的两件著名青铜器,通过青铜器上的铭文来印证所发生的牧野之战以及最早出现的“中国”二字。在教师的提示下,引导学生对青铜器上的铭文进行翻译。向学生提问:这里的中国与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意思吗?在当时又指的是哪里?(“中”本来是一面特殊的大旗,作为召集部族民众的标志,衍生出中央、中心等意思;國,中间的口代表人,口下面的一横代表土地,土地如此重要,必须有人手持兵器戈来保卫,最后修筑一圈城墙来防卫。用围墙围起来,有兵戈保护,有人口居住的土地,即是一座城,古代称“國”。那么我们可以知道当时的中国只是一个方位区划上的概念,在当时即洛阳盆地一带。而今天的中国是文明之中国,文化之中国,是以汉民族为主体,汉文化为核心,接受汉文化的各民族组成的共同体)讲述分封制的概念,并让学生通过教材以及PPT上所出示的分封地图与材料,向学生提问: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分封的对象与特点?分封制有何影响?展示分封制的结构图,请学生思考其特点。讲述宗法制的概念,展示宗法制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图片,向学生提问:分封制与宗法制有何关系?接着引导学生认识宗法制的作用。讲述礼乐制的概念,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学生认识礼乐制的实质是等级制度。请学生思考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三者之间的联系。请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商和西周的经济。重点讲述井田制,向学生提问:井田制能长久运作吗?(井田制是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产生的,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提示,工具的进化,井田制将无法满足民众的劳动力提升,也无法满足人口的增长,因此它将逐渐走向瓦解) 思考万邦时代的特征以及国家形态的演变。结合教材思考并回答夏朝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为何有不同的记载。结合所学知识认识夏朝因缺乏直接的文献史料,而无法形成完备的证据链。结合教材及所学知识,通过史料的分析认识到商朝神权色彩浓厚,神权与王权相结合。通过教材及所学知识得出答案,即实现内外服制。通过老师的讲述理解商朝实行内外服制的原因,以及内外服制的内容、影响与实质。结合所学知识尝试对铭文进行翻译并思考老师所提出的问题。结合教材、地图及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关于分封制的问题。结合教材、图片及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以及宗法制的作用。分析礼乐制的图片,明晰礼乐制的实质是等级制度。回忆所学思考并回答。结合教材对商和西周的经济进行归纳,并思考老师所提出的问题。 掌握基础知识,明晰历史发展的逻辑。自主学习,并通过思考分析,认识夏朝的特点,以及学会甄别史料。加深学生对史料价值的理解,认识到只有出土文物与传世文献的相互印证才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通过史料的解读,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认识商朝的国家特点。锻炼学生阅读教材提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商朝制度的讲解也为讲解周朝的制度埋下伏笔。锻炼学生翻译解读史料的能力,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通过对最早的“中国”一此的解读,渗透家国情怀。通过对问题的探究,使学生牢牢把握分封制的内容。增强历史解释能力。增强历史的分析辨别能力,认识到制度的本质。增强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增强自主学习以及归纳总结能力。
课堂小结 设置小组学习任务,让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维度概括早期国家的文明印记。 结合所学和教材归纳早期国家的特征。 增强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
学习拓展 展示《尚书》中记录西周思想文化的两则史料,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翻译,向学生提问:上述两则史料反映了怎样的思想观念? 研读史料,在教师引导下分析并回答问题。 巩固历史分析与解释的能力。
教学反思
本课是学生进入高中学习中国史的开端,因此本课的设计更多是以兴趣为主,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本课涉及众多的文化遗存,相关的史料,内容较多,因此本课利用箭头、表格等形式方便学生学习,提高课堂的效率,本课也注重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的研读史料,分析史料以及历史解释能力。但本课内容更多的是以教材为主,整合课本语言,课外的补充知识较少,是教学设计的不足之处。同时,由于课程内容整体较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时间的把握,做到有的放矢,抓住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研读,理解重点知识。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