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学设计(表格式)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学设计(表格式)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9 19:56: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从秦国的建立到称霸来看》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选自《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2课。本课共设四个子目:“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一子目中叙述了东周时期周王室衰微与诸侯争霸的情况,在列国纷争与发展的过程中,华夏族、华夏观念形成。第二子目“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叙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与前代相比的重大进步,即“铁犁牛耕”出现,带动了经济的重大发展。从而导致各国政治发生重大变革,变法成为社会主要潮流。课本介绍了战国时期变法的典型代表:商鞅变法。第三子目“老子与孔子”和第四子目“百家争鸣”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的活跃、诸子百家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对我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两个流派儒家和道家。课本舍弃了对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状态的描述,而是选取各国发展中的典型事件,讲述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的总趋势、大线索。教师选择了以“秦国”为例,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诸侯国、学生所熟知的秦朝的“前身”,具有代表性与独特性,教师通过以秦国由建立到称霸过程之中的重大变相,来串联课文,构建情境,帮助学生更加具体的了解春秋战国时代。并且为第三课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的学习打下一个基础。学生情况分析本课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经过初中相关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趋于瓦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各诸侯国变法,推动社会进步,思想文化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版)。根据课标我们已知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基本发展面貌有所了解,但未能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理解经济发展带来的政治层面变化,对战国变法的必然性认识不足。思想文化层面基本了解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但对其意义认识不足。
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本课教学目标:通过观察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形势图,学会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的不同特点、华夏蛮夷的变迁,理解华夏族、中华文明是在不断交流碰撞之中发展形成的,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通过阅读、分析相关史料,对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相关解释,用唯物史观进行分析,理解阶级关系变化引起上层建筑变动,进而理解变法的必然性。(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通过了解诸子百家学说,分析其与时代背景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并对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优越感、自豪感,理解优秀思想对中国历史中的巨大意义,自觉继承和发展优秀的文化学说。(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春秋战国变法运动的必然性。教学难点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与解释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文字史料 图片史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史料研习法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秦国从建立到统一过程”公元前221年,秦国一统六国,建立起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而在西周时期,还没有秦国这个诸侯国,那么秦国是什么时候正式建立起来的?处于一个怎样的时代?秦国如何能从一个西陲小国统一全国? 观看视频,根据所学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初步帮助学生认识秦国发展的过程,引起学生兴趣与思考
学习任务一:探究秦国变像——从建立到称霸;从蛮夷到华夏; 1.筚路蓝缕,秦国始建根据《西周分封示意图》与《春秋列国形势图》对比,请学生集合课本与所学说一说西周、东周更替时间、原因。教师介绍秦国建立的原因、时间。教师讲解“春秋”、“战国”两个两段历史分期得名的原因。 观察地图,回忆上节课所学知识点:西周灭亡、平王东迁 根据地图,对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的诸侯国有初步的认识;
2.春秋争霸,秦创基业教师结合地图简单介绍春秋时期的争霸与春秋五霸,以《史记》所记载的秦穆公“霸业”为例,帮助学生理解“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变化,即周王室衰弱、分封制开始崩坏。3.战国成雄,六国侧目教师结合地图,讲解“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历史史实,帮助学生理解“春秋”与“战国”两个历史时期各国争霸的不同。随着诸侯兼并战争,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各国势力逐渐增强,国君纷纷称王。教师根据各国称王的时间,讲解“天下失道”的知识点。补充讲解为何楚国在春秋时期即称王。总结秦国在春秋战国争霸过程中的地位变化:从维护周王室的诸侯,到积极参与争霸的霸主,到称王,实力不断壮大,政治地位在争霸中不断提高。 阅读史料,了解春秋与战国时期诸侯国称霸的史实;对比思考,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段的划分依据有何不同,两个时代的本质不同在哪里。能够理解与基本回答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以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主地位为主要目的,手段主要是“尊王攘夷”,还需要借助周天子的权威。以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为标志事件,东周进入战国时代,各国争霸以兼并战争为主要手段,各国国君纷纷僭越称王,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 根据地图,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与时空观念。让学生逐渐养成认真读课本地图的习惯。根据秦国在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的不同争霸手段来看春秋、战国的不同。
4.秦都八迁,由夷入夏引导学生将春秋列国形势图与战国形势图放在一起对比观察。教师介绍:以齐、鲁、晋为代表的中原地区众多诸侯国通常自称为“诸夏”、“诸华”、“华夏”,或者“中国”,他们认为自身是传说中的黄帝、炎帝的后裔,夏、商、周王朝的开创者是他们共同的祖先,周边民族只能称为“四夷”或者“夷狄”。(楚国:“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秦孝公《求贤令》:“诸侯卑秦”),请学生思考:这种“夷夏之辨”的“辨”指哪些不同?教师简介秦人的迁徙:西周末年,秦人仍然是“徘徊于西垂的一支游牧部落”,春秋时期,秦国地处偏僻,并且在争霸中失利,与西戎长期互处,被中原诸国鄙夷,不接纳。但随着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交流往来、北方新的少数民族强大,华夏文化圈拓展,秦人与楚人也积极主动学习华夏文化、融入华夏,自我认同为华夏。以秦人八迁都城的路线图为主要讲解对象,秦人不断发展壮大,向东迁移,也就是不断与东方互动、交融的过程。总结回答:秦国的社会地位,从蛮夷变为了华夏(在长期的交流来往过程中,华夏文化圈主动扩大、接纳秦国,也有秦国主动形成华夏认同) 学生观察地图,认识“华夏”与“四夷”的位置关系,知道由“四夷”确定“华夏”,由“华夏”确定“四夷”,二者是互为边界相互依存的。根据孔颖达对“华夏”的解释,分析夷夏之辨的“辨”主要是文化层面的。解读地图之中展示变迁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华夏不断扩大,各国修建起长城抵御北方匈奴;秦人都城东迁,尤其是逐渐迁入关中地区。 根据地图,帮助学生认识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即华夏观念的扩展、华夏族的形成,涵养国家情怀。在此应帮助学生建立平等的民族观念。
学习任务二:深思秦国变因 教师过渡:出示材料《史记:秦本纪》之中,秦武王意图灭亡周王朝的相关史实,提问:秦国为何敢有“虎狼之心”,窥伺周室?引导学生从“唯物史观”角度思考教师进一步解释唯物史观,皆是秦国之变、春秋战国之变的根本原因是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方面:教师出示四则能证明秦国经济发展的材料,并且给予相关解释,请学生根据材料回答:秦国的经济有哪些发展?教师以秦国为例,进一步透视整个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主要解释“铁犁牛耕”带来的生产力大发展的意义与影响。政治方面: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环境是各国展开变法的主要背景,教师引入各国的变法,并介绍变法的影响。在诸国变法之中,尤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典型与行之有效,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总结商鞅变法的内容,并且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商鞅变法的作用。商鞅变法是在法家思想的指导下构想、推行的,此处引入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请学生阅读课本《学思之窗》相关材料,谈谈对商鞅变法思想的认识。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归纳。从唯物史观角度解释,思想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大发展,社会思想也处于一个剧烈变动的时期,即此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百家争鸣”。思想方面:请学生结合前文所学春秋战国的社会变迁情况,思考并说一说诸子学说出现的背景、原因。教师进行补充,主要有经济、阶级、文化、政治几个方面。教师出示诸子百家思想的简易表格,请学生阅读课本,结合所学,完成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简单梳理。(课本相关思考点)教师对诸子思想之中的重难点、诸思想的异同进行解释,如老子的辩证思想、荀子和法家思想的异同,帮助学生理解。介绍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氏春秋》之中的相关思想,帮助学生理解思想层面,秦国也具备了统一的思想。引用相关学者对“轴心时代”和诸子百家的评价,引导学生思考,“百家争鸣”的性质,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 学生根据已知回答秦国敢窥伺周室的可能原因。(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层面简单回答)根据材料,同桌合作讨论,基本回答出:生产工具进步、水利工程发展、土地制度变革、手工业商业发展。学生根据教师课件的关键词提示,与教师共同从唯物史观角度理解春秋战国时生产力大发展的影响。对诸国变法的目的、影响有简单地了解。对教材进行有条理的梳理归纳,并与同桌合作,思考商鞅变法内容的作用。学生阅读材料,理解此段史料的意思,分析商鞅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的意思。学生思考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剧烈纷争的原因(对学生来说比较难,教师可以出示关键词进行相关引导)思考“诸子百家”的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从唯物史观角度来解释问题。认识到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是生产力的巨大进步,进而导致农业进步、手工业发展,促进商业发展。这些经济层面的进步,促进着上层建筑之中的土地制度的变化,即井田制度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小农经济发展起来。土地制度变动,社会阶级重新分化为以国君为主要代表的新型地主和农民两大阶级,各国为了适应社会转型,进而开展变法运动。扎实基本史实。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分析史料的能力。考察学生材料分析能力。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唯物史观中“思想文化的发展对政治和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帮助学生从历史发展(横向、纵向)的角度认识百家争鸣的重要影响,涵养家国观念,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
本课总结 回归课堂导入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总结。秦国处于一个怎样的时代?秦国为何能从一个西陲小国强盛起来,包举宇内,一统诸国? 依据一节课所学,回答课堂之处提出的问题。 根据总结回顾,要求学生对时代特征要求必须掌握,对秦国强盛的原因可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回答,理解秦国的变相是时代之下一个突出的具有典型性的表现,具有时代性,也具有自己的独特性。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