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历史课程标准中,关于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主要原则有如下规定:以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考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具备程度为目的,以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为中心。所以教师在授课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材的史料作用,以其为依据,创设新情境,运用多种手段,引领学生走进历史,研读历史,感悟历史,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经历了隋唐的大一统,中国历史进入多民族政权并立时期。在特殊形势和时代背景之下,宋朝统治者和中央政府形成特殊的宋制,因此将宋制“祖宗之法”之下宋制的建立以及所带来的变化作为本课的立意和本课的主线。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 经历了隋唐的大一统,中国历史进入多民族政权并立时期。在特殊形势和时代背景之下,宋朝统治者和中央政府形成特殊的宋制,因此将宋制“祖宗之法”之下宋制的建立以及所带来的变化作为本课的立意和本课的主线。 本单元是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辽宋夏金元是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北方少数民族活跃的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北宋和辽、西夏的对峙,南宋与金、西夏的并立,元朝的统一。宋朝强化中央集权,内部统治比较稳定,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学术文化也取得突出成就,但军事力量不振,与北方少数民族交战处于劣势。与这一时期的战争相比,各民族之间经济和文化联系更为持久和稳定,呈现出互相交融的趋势。元朝结束了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成就在世界上仍处于领先地位,其整体发展趋势是由多民族政权并立逐渐走向多民族统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认识两宋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主要作用。 本课是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的第一课。本课是本单元的重点课,北宋是本课重点内容,宋朝的基本治国理念、政治和军事统治策略都形成于北宋,南宋是因循承袭。 本课分为四个子目,分别是“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王安石变法”、“南宋的偏安”。四个子目具有前因后果和不断递进的逻辑关系,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带来的弊病导致了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为了解决新弊,士大夫的变法运动兴起,变法的失败或收效甚微引起激烈的党争,最终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导致北宋逐渐走向衰亡,此后出现南北对峙,南宋占据半壁江山,偏安一隅,延续宋朝统治。 学生情况分析 优势:学生已在初中《中国历史》统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6课至第8课中已对两宋的政治制度、治国策略、变法运动、边疆危机以及南宋偏安等内容进行了初步学习。通过初中的课程学习,已初步具备历史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可以提取和概括文字、图片等常见史料中的关键历史信息,并作出简单的历史解释。 劣势:高中教材对关于宋朝政治和军事方面的史实、史料在广度和深度的基础上增加了理解难度,并加入历史五大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对于宋朝政治和军事方面的史实缺乏全面、客观、准确的理解、解释、评述的能力,对于宋朝政治和军事方面的史料不具备较好的解读、分析 、运用能力。
教学目标
通过观看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相关视频,了解宋朝立国的背景和理解宋初制度变革的原因。(时空观念) 通过呈现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文献史料和示意图,了解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理解崇文抑武方针的实行,分析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利弊,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通过呈现王安石变法具体措施的相关表格和对王安石变法评价的相关文献史料,分析王安石变法其具体措施所带来的积极作用,认识王安石变法“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全面、客观的评价王安石变法,感悟仁人志士为整顿国家做出的种种努力,及其不畏艰难的大无畏精神。(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通过呈现两宋重要史实所涉及的多元史料,了解历史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基本的史料类型,学会对不同史料进行甄别判断并从中提取、解读、运用有效信息。(史料实证)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教学难点 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文献史料、图像史料、现代音像史料、多媒体等数字资源 (二)教学方法 主题式教学法和因果关系逻辑推理教学法为主,文献史料研读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以及历史图示教学法为辅。
板书设计
因势而动,有事而无政 ----两宋的政治与军事 宋制--祖宗之法下的国权 宋制--祖宗之法下的国弊 宋制--祖宗之法下的国思 宋制--祖宗之法下的国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 课 导 入 通过视频导入新课。 使用40秒左右的时间,利用多媒体给学生观看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过程。 五代时期,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中原王朝更迭频繁。960年,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发动兵变夺取帝位,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新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形成长时间的稳定统治。 著名历史学者钱穆先生说过,在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里,宋室最贫最弱的一环,为什么这么说呢?今天就让我们走入“因势而动,有事而无政“的宋代!也就是第三单元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让学生在课前已做五代十国时期到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时间轴的基础上观看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过程的相关视频。 课前让学生充分利用教材,通过梳理和画出五代十国时期到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时间轴,让学生通过时间轴,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可以从时空观念的角度理解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意义以及北宋立国的时代背景和特殊历史形势。
明确 课标 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 让学生齐读课标要求,掌握本课重点。 让学生通过掌握课标,从而理解本课重点。
第一章导入 展示图像史料和文献史料,引导学生思考宋初统治者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历史背景 建隆二年(961),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此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1《杯酒释兵权》 接下来宋初统治者将具体采取什么措施来扭转这种局势呢? 请同学们根据图像史料:《雪夜访普图》和阅读文献史料:《涑水记闻》 节选,思考宋初统治者宋太祖赵匡胤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利用图像史料:《雪夜访普图》和文献史料:《涑水记闻》节选中关于宋太祖与谋士赵普筹划统一方略的场景的对话。 使学生指出宋初统一战争之后,宋太祖赵匡胤面临的三大问题,其一是武将专政,其二是方镇太重,其三是君弱臣强,尤其是倚重武将的军事力量带来的历史教训。这说明宋太祖十分关注唐末五代以来武臣长期主导政局的严重问题。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宋初统治者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维护政权稳定的措施。
第 一 章 宋 制 丨 祖 宗 之 法 下 的 国 权 1、展示三段文献史料,引导学生了解宋初统治者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之一 史料一 (宋太祖曾对赵普说)五代方镇残虐……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从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 史料二 自唐天宝以来,方镇……多以赋入自赡,名曰留使……及赵普为相,劝上革去其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6 史料三 禁军聚之京师……皆一以当百。诸镇皆知兵力精锐非京师之敌,莫敢有异心者。由我太祖能强干弱枝、制治于未乱故也。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1《收诸道精兵》 2、展示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宋初统治者在对地方收权的基础上进一步监控的史实 1、展示唐代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和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宋初统治者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之二 2、展示文献史料,引导学生了解关于历史学者对宋初统治者在中央对相权进行严重分割的相关史论 宋代军事,财政,用人三权都有掣肘,都分割了,这显见是相权之低落。相权低落之反面,即是君权提升。即以朝仪言,唐代群臣朝见,宰相得有座位,并赐茶。古所谓“三公坐而论道”,唐制还是如此。迨到宋代,宰相上朝,也一同站着不坐,这一类的转变,说来甚可慨惜。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第三讲《宋代》 1、展示文献史料,引导学生了解宋初统治者取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之三 史料四 五代以来,藩镇节度使诸武臣,非重禄厚赐不足饜(yàn)其欲.宋既积重难返,又深惩武人跋扈之病, 意望提奖文吏,退抑武臣。既已高官厚禄夺武臣之权,自不得不以高官厚禄慰文吏之心。 ——钱穆《国史大纲》第六编《两宋之部》 2、展示文献史料,引导学生了解宋初统治者实行崇文抑武方针内容的相关史实 数据一:宋代枢密院正职共85人次,其中文职出身者63人次;枢密院副职共143人次,其中文职出身120人次。 数据二:宋代通过科举制、正奏名进士、诸科共取士60035人,平均每年取士达360人。据统计,唐朝取士平均每年71人。元朝平均每年不到12人。明朝平均每年89人。清朝平均每年103人。 展示三段文献史料,组织学生分A、B两组进行讨论。 史料五 吾宋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zhuàn)捧诏,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惟恐不及。 ——苏洵《嘉祐集》卷1《审势》 史料六 唯本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藩方守臣,统制列城,付以数千里之地,十万之师,单车之使,尺纸之诏,朝召而夕至,则为匹夫! ——范祖禹《范太史集》卷22《转对条上四事状》 史料七 今内外上下,一事之小,一罪制微,皆先有法以待之;极一世之人志虑制所周浃( jiā ),忽得一智,自以为甚奇,而法固已备之矣,是法之密也。虽然,人之才不获尽,人之志不获伸,昏然俯首一听于法度,而事功日隳(huī ),风俗日坏,贫民愈无告,奸人愈得志。 ——叶适《水心别集》卷10《实谋》 史料八 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本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 ——叶适《水心别集》卷14《纪纲二》 请同学们阅读三段文献史料,提取有效信息,使用关键语言,概括宋初统治者采取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之一是什么? 请同学们根据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并结合上面三段文献史料,分析宋初统治者采取地方收权的特点是什么? 请同学们根据唐代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和北宋中央权力示意图,提取有效信息,使用关键语言,概括宋初统治者采取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之二是什么? 请同学们阅读文献史料:《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节选,并结合上面两幅示意图,分析宋初统治者采取中央分权的特点是什么? 请同学们阅读文献史料:《国史大纲》节选和根据两段数据统计,提取有效信息,使用关键语言,概括宋初统治者实行崇文抑武方针的内容是什么? 请两组同学阅读三段文献史料,提取有效信息,使用关键语言,讨论宋初统治者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利与弊? 利用文献史料:《续资治通鉴长编》 节选和《涑水记闻》关于宋初统治者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使学生概括出宋初统治者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整:一、夺其权。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二、制钱谷。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三、收精兵。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从而掌握必备基础知识。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宋初统治者从地方收权这一角度来解决中央集权的强化问题。 利用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和上面三段文献史料。 使学生分析出宋初统治者为防止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历史重演,不仅对地方收权,而且对地方监控,进而形成了“强干弱枝”与“守内虚外”的特点。 利用唐代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和北宋中央权力示意图。 使学生概括出宋初统治者为分散中央机构权力,对中央进行了调整:在中央,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从而掌握必备基础知识。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宋初统治者从中央的行政、军政、财政的分权这三个角度来解决中央集权的强化问题。 利用文献史料:《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节选,并结合上面两幅示意图。 使学生分析出宋初统治者为防止相权过重威胁皇权,进而形成了“分化事权”的特点。 利用文献史料:《国史大纲》节选和两段数据统计。 使学生概括出宋初统治者为抑制武将势力膨胀,实行了崇文抑武的方针,其中 抑武: 罢免宿将兵权(杯酒释兵权),枢密院长官皆用文臣,作战不设主帅,将从中御。 崇文: 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地位。(“不杀士大夫及言事者”、“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如何对历史名词做出简单的历史解释。 利用三段文献史料。 使学生分析出宋初统治者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利与弊,其中 小组A结论:有利于防范内部动乱,维护统治稳定,强化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和安定,同时庶族上升,形成良好的文化风气,促进文化繁荣,传承中华文化。 小组B结论: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同时严控地方,地方无兵无权无钱,地方虚弱难以抗敌。 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全面、客观、一分为二的评价历史事件,做到史论结合,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培养学生唯物史观指导下对历史事件的评述能力。
第二章导入 展示图像史料和相关历史事件,引导学生了解北宋所面临的统治危机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移师幽州,试图一举收复燕云地区,在高梁河展开激战,宋军大败,宋太宗中箭,乘驴车逃走。之后北宋与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一直未能占领此地。 接下来北宋所面临的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具体表现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根据图像史料:燕云十六州示意图 和阅读历史事件:辽宋之战,思考北宋所面临的统治危机是什么 利用图像史料:燕云十六州示意图和辽宋之战的历史事件。 使学生指出北宋的统治危机主要表现在军事和财政两个方面。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宋初统治者大力加强中央集权,成功地维护了政权的稳定,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出现了统治危机。
第 二 章 宋 制 丨 祖 宗 之 法 下 的 国 弊 展示图像史料和相关历史事件,引导学生了解北宋边防压力 宋真宗:1005年宋辽签订“澶渊之盟”。辽宋约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尊宋真宗为兄),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各守疆界。此后百年间保持和平、通使不断,沿边开榷场互市贸易。 宋仁宗:1044年宋夏签订“庆历和议”。宋封元昊为“夏国主”,夏向北宋称臣,结束战争。北宋每年“岁赐”西夏绢15万匹、银7万两、茶3万斤。重开沿边榷场贸易,恢复民间商贩往来。此后元昊“帝其国中自若。”宋夏时有战事,互有胜负。 展示图像史料和相关史实,引导学生了解北宋财政危机 北宋的募兵制 通过普遍招募方式组建军队的做法开始于唐玄宗时期。北宋统治者将募兵发展为一种有意识的的“养兵”政策,希望通过广泛募兵稳定社会治安、消除社会消除动乱因素,即所谓“不收为兵,则恐为盗”,“饥岁莫急于纺民之道,而防盗莫先于募民为兵”。募兵过滥致使军队数量不断增加,累增至120余万,军费随之恶性膨胀,成为财政支出的大宗。北宋中期有人说:“天下之所以困,本于兵”,“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 展示三段文献史料,组织学生分A、B两组进行讨论。 材料一 北方的强敌,一时既无法驱除,而建都开封,尤使宋室处一极不利的形势下。藩篱尽撤,本根无庇。这一层,宋人未尝不知。然而客观的条件,使他们无法改计。 ——钱穆《国史大纲》第六编《两宋之部》 材料二 “澶渊之盟”后,宋辽达成协议,在河北沿边陆续开放榷场,用中原地区的茶叶、缯帛、漆器、瓷器等换取契丹的牛羊、马匹等。汉族建立的两宋王朝通过设置榷场、和市和朝贡等形式与周边民族进行经贸往来,将中原农耕经济区与北方游牧经济区两种经济类型较为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并互为补充。 ——摘编自段红云《略论辽宋夏金对峙时期中国民族的一体化进程》 材料三 澶渊之盟未为失策。而所可痛者,当国大臣论和之后,武备皆废。……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长者),不识于戈。 ——富弼《富郑公集》 请同学们根据图像史料:北宋、辽、西夏对峙图(1111年)和阅读两个历史事件,思考北宋边防压力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请同学们根据图像史料和阅读相关史实,思考北宋财政危机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请两组同学阅读三段文献史料,提取有效信息,使用关键语言,讨论北宋统治者用钱财换取和平的利与弊? 利用图像史料和两个历史事件。 使学生分析出北宋边防压力出现的原因如下 多而不精; 管理混乱; 训练废弛; 素质低下;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以上原因导致北宋兵力散和弱,进而出现防压力这种因果之间的逻辑关系。 培养学生深入思考探索事物本质的能力,建立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 利用图像史料和相关史实。 使学生分析北宋财政出现的原因如下 其一:冗兵 军队不断扩编; 军费直接上升。 其一:冗官 政府机构设置重叠; 官僚子弟入仕过滥; 官僚队伍不断膨胀; 官费逐渐递增。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因为冗兵和冗官导致冗费,进而又导致北宋积贫和积弱的这一长期过程,最终积重难返,被迫改革。 培养学生深入思考探索事物本质的能力,建立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 利用三段文献史料。 使学生分析北宋统治者用钱财换取和平的利与弊,其中 小组A结论: 签订和议后维持两国和平; 榷场互市使北宋损失有限; 和平、互市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民族交融。 小组A结论: 屈辱求和,财政损失严重; 和平状态使北宋军事力量减退,埋下亡国之患。 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全面、客观、一分为二的评价历史事件,做到史论结合,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培养学生唯物史观指导下对历史事件的评述能力。
第三章导入 展示图像史料和文献史料,引导学生了解宋代士大夫精神的相关史实 宋朝的时代,在太平景况下,一天一天的严重,而一种自觉的精神,亦终于在士大夫社会中渐渐萌出。 所谓的“自觉精神”者,正是那辈读书人渐渐自己从内心深处涌现出一种感觉,觉到他们应该起来担负着天下的重任。 ——钱穆《国史大纲》第六编《两宋之部》 那么拥有自觉精神的士大夫又会具体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改革呢? 请同学们根据图像史料:《西园雅集图》和《国史大纲》节选, 思考北宋所面临的统治危机要如何解决 利用图像史料:《西园雅集图》和《国史大纲》节选。 使学生指出宋代士大夫力主改革国家弊政的人物。 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士大夫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历史使命感和国家大义的历史情怀。
第 三 章 宋 制 丨 祖 宗 之 法 下 的 国 思 展示两段文献史料,引导学生了解范仲淹改革的内容和结果的相关史实 史料一 一、明黜陟。二、抑侥幸。三、精贡举。四、择官长。五、均公田。六、厚农桑。七、修戎备。八、减徭役。九、覃恩信。十、重命令。 ——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 史料二 然而范仲淹的政策 ,到底引起了绝大的反动。宋朝百年以来种种的优容士大夫,造成了好几许读书做官人的特有权力,范仲淹从头把他推翻,天下成千上万的官僚乃至秀才们,究竟能“以天下为己任 ”的又有多少?能“先 天下忧后天下之乐”的又有多少 暗潮明浪,层叠打来,不到一年,仲淹只得仓皇乞身而去。 ——钱穆《国史大纲》第六编《两宋之部》 展示表格,引导学生了解王安石变法目的、措施和内容的相关史实 展示三段文献史料,组织学生分A、B两组进行讨论。 史料三 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之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弃者取之,矻( kū)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传家集》卷60《与王介甫书》 史料四 二三年间,开阖动摇,举天地之内,无一民 一物得安其所者…… 数十百事交举并作,欲以岁月变天下。 ——刘挚《忠肃集》卷3《论助役法分析第二疏》 史料五 但安石新政,虽属失败,毕竟在其政制的后面,有一套高远的理想。这一种理想,自有深远的源泉,决不是只在应付现实、建立功名的观念下所能产生。因此在王安石新政的后面,别有所谓的“新学”。安石的新政虽然失败,而新学则不断地有继起者。直到朱熹出来,他的四书集注,成为元、明、清三代七百年的取士标准,其实还是沿着王安石新经义的路子。 ——钱穆《国史大纲》第六编《两宋之部》 请同学们阅读文献史料:《答手诏条陈十事》节选和《国史大纲》节选,提取有效信息,使用关键语言,指出庆历新政的宗旨和分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请同学们根据王安石变法表格里的目的、措施和内容方面的有效信息,推出王安石变法的作用是什么? 请两组同学阅读三段文献史料,提取有效信息,使用关键语言,讨论王安石变法的利与弊? 利用文献史料:《答手诏条陈十事》节选和《国史大纲》节选。 使学生指出庆历新政 背景:在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 宗旨:宋仁宗在位时,大臣范仲淹曾发起以整顿官僚队伍为宗旨的改革,史称“庆历新政 ”。 失败原因:明显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引发抵制,很快归于失败。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历史事件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利用王安石变法表格里的目的、措施和内容方面的有效信息。 使学生推出王安石变法的作用如下: 一、富国措施 青苗法——限制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财政收入; 募役法——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政府收入; 农田水利法——保证灌溉,防洪赈灾; 均输法——节省开支,限制大商人控制市场,稳定物价; 方田均税法——打击豪强隐漏田税现象,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减轻农民负担; 市易法——打击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财政收入。 强兵措施 节省军费开支,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宋军的战斗力。 取士措施 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推动改革;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王安石变法涉及面非常广,其基本原则是加强国家对这些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利用三段文献史料。 使学生分析出王安石变法的利与弊,其中: 小组A结论: 达到了富国强兵,大大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一定程度改善了积贫局面。复兴了文治,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北宋国力有所提高。
小组B结论: 变法操之过急,涉及面太广,强兵的效果不明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引起了激烈争议,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 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全面、客观、一分为二的评价历史事件,做到史论结合,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培养学生分析和认识史料对历史研究的重要作用,并尝试运用常用史料探究历史问题。
第四章导入 展示图像史料和相关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思考南宋建立的背景 靖康二年(1127)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除徽钦二帝被金人拘禁之外,还有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靖康之变导致北宋的灭亡。同年,宋徽宗之子赵构于应天府建国称帝,史称南宋。 那么新建立的南宋政权又将如何进行统治呢? 请同学们根据图像史料:宋金交战形势图 和历史事件:北宋灭亡与南宋建立,思考南宋所面临的形势是什么 利用图像史料:宋金交战形势图和历史事件:北宋灭亡与南宋建立。 使学生知道南宋的建立是在北宋灭亡的基础上,因此是延续了宋朝的统治,而南宋面临的 形势依旧是北宋延续下来的因循守旧的政治体制和防止武人专政的军事策略。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南宋建立后偏安半壁的局面维持了较长时间。
第 四 章 宋 制 丨 祖 宗 之 法 下 的 国 运 1、展示文献史料,引导学生了解岳飞抗金的相关史实。 《满江红·怒发冲冠》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展示图像史料和历史事件,引导学生了解南宋延续北宋统治的相关史实 宋高宗:1141年宋金签订“绍兴和议”。 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白银25万两、绢25万匹,称为“岁贡”。岳飞也被南宋朝廷逮捕杀害。 请同学们根据文献史料:《满江红·怒发冲冠》 ,思考岳飞抗金的意义是什么 请同学们根据图像史料:金、南宋、西夏对峙图(1142年)和历史事件:“绍兴和议”,思考南宋面临的边疆问题是什么 利用图像史料:《满江红·怒发冲冠》。 使学生知道南宋初年,宋军在与金军对抗中素质明显提高,形成几只较有战斗力的部队,尤以岳飞指挥的“岳家军”战绩卓越。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岳飞的抗金事迹,数百年来为人们所传颂,人们是岳飞为民族英雄。 利用图像史料:金、南宋、西夏对峙图(1142年) 使学生知道“绍兴和议”之后,宋金之间又发生几次战争,南宋地位稍有上升,不再向金称臣,而是“世为侄国”,继续维持南北对峙的局面。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不同时空条件下历史的延续与继承。
本课 总结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个大变动。但宋制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宋之于唐,只好说东汉之于西汉,有事而无政。有形势推迁,而无制度建立。 幸而还是宋代特别重视了读书人,文治方面仍能复兴,以此内部也还没有出什么大毛病。其大体得失如是。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第三讲《宋代》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所涉史事多,时间跨度大、空间范围广。因此在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时,仔细分析了每个学习专题的重点内容、核心概念和关键问题,选择和确定了教学重点和难度,采取了多种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通过对重点内容、核心概念、关键问题的理解,带动整个学习主题的探讨和认识。在本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初步达成了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对于本课的立意,从宋制-“祖宗之法”之下的国权、国弊、国思、国运这一主题展开,课堂有较好的梳理,深化了学生的认识。 本课是以围绕主题来让学生进行史料研读,初步学会运用史料来理解历史和解释历史。在引导学生阅读史料过程中,发现学生文言文基础不够扎实,中国古代史史料主要来源是二十四史,文体形式是文言文,翻译史实有一定难度,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与语文老师做好配合,同时循序渐进地在教学课件中加入文言文这种类型的文献史料,逐渐提升学生翻译史实和对应史事的能力,逐渐引导学生在深度阅读的基础上,分析和认识史料对历史研究的重要作用,并尝试运用常用史料探究历史问题。 本课是以三个任务驱动来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因此设计并组织了学生的讨论活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尤其是注重学生对史料进行提取有效信息的体会,开展小组合作形式来进行交流。同时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开展对问题的积极思考和广泛探讨,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积极进行观点交流。在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过程中,发现学生知识水平差异性比较大,大部分都是知识水平较高的学生发言讨论多,而知识水平较低的学生发言讨论少,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在思考和回答问题环节,充分利用视频展示台,增加让知识水平较低的学生来展示自己答案的机会和次数,并当场进行点评,突出优点,讲下不足,以鼓励为主。 本课是以唯物史观指导来让学生初步运用探究历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了解史学家史如何运用史料进行历史论证的,能够在理解史事的基础上,全面、客观地评述历史问题,做到史论结合,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引导学生评价历史事件过程中,发现学生喜欢先入为主,倾向于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且偏激、片面,非黑即白。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纠正学生不看史料直接评价的习惯,选择具有典型性的史料,慢慢地培养学生先利用史料,知道史料在历史探究中的重要性,再提取史料关键信息、建构时空关联、探寻因果关系等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唯物史观解释历史的能力。 本课是以创设历史情境来让学生体验当时人们所处的历史背景,感受当时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在对历史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认识史事的性质、特点、作用和影响。在引导学生使用情境理解史实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历史情境比较排斥,喜欢直接上结论,对情境导入非常陌生,并且对历史情境里的基本史实和重要史事缺乏正确的认识,出现时空错位、张冠李戴的现象。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以学生所学习的历史基础知识为依托,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通过对一些具体而典型的材料,如史料、史家论述等进行分析与理解,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了解有关的史学知识,掌握并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技能及方法。同时在历史时空框架下把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以及取得的重要成果,理解历史进程中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原因与结果,建构历史发展的前因后果,认识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