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微观史学周兵认为微观历史是“显微镜下的历史学”,即将特定历史时空内的个人和小的社会群体聚焦在历史的显微镜下,通过研究分析,放大、重现和传递他们生动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从而完成见微而知著、由特殊到一般的历史认识过程。 [1] 虽然微观史学关注的是小事件、小人物、小区域,但往往揭示了更广阔的背景、更宏大的结构。它就像是一团“泥”,由此我们可以了解所有的“泥制品”。它为历史细节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历史细节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本课选取苏轼的“朋友圈”作为核心进行勾连统合,苏轼对于社会诸多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并习以记录,他的身上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以苏轼的人生经历和诗文创设情境,串联本课。 2、诗史互证其次,本课教学中引用了苏轼的大量诗文,“诗史互证”是文史研究的重要方法,是一种双向互动,诗与史的转换是不可分割的环节,着力把文史大同,把文学参考文献和历史的研究相融合。
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本课的要求是: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高中中外历史纲要第三单元第11课,内容聚焦于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尤以宋代为要点。本课共4目,分别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和城市的繁荣,经济重心南移,社会的变化。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共5段。第1段介绍农业发展的成就;第2段边疆地区农业的开发;第3段介绍宋代瓷器的发展;第4段介绍宋代矿冶业-煤的开采和使用;第5段,宋代印刷业的发展。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共4段。第1段介绍宋与辽夏金各政权的经济往来;第2段,宋元的纸币;第3段,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的发展;第4段,宋元的都市繁荣。经济重心南移共3段。第1段,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第2段,元的运河与海运;第3段,南方文化的发展。社会的变化共4段。第1段,科举制的完善。第2段,宋代平民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第3段介绍政府对社会控制的削弱;第4段,金元时期逆转了上述变化,但从大体趋势上看发展仍是主流趋势。
学情分析
1、已知: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对两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了一个宏观上的认识,知道商品化、世俗化等概念的基本内涵,且知道该时期存在经济重心南移。2、想知: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究竟有何新变化。3、能知:从农业、手工业、商业角度了解辽宋夏金元的经济发展状况,从中结合相关史料明白这些都与经济重心南移密不可分。4、未知:对于宋元时期的知识有限,知识呈现碎片化记忆,对于经济重心南移等重点概念的理解可能存在误差,难以联系政局状况了解该时期的经济与社会,对于社会、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难以进行较为清晰的认知。
教学立意
重庆教研员以2019年历史年会示范课为例,认为本课要突出高、变、势。上海苗颖老师将本课定位为“流动的王朝”,她认为“流动”是宋王朝的典型特征,在宋代经济社会流动性的背后,是文明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突破。基于各位前辈的成果,将本课的教学立意(教学主题)确定为“流变”,即经济社会的“变化”中有“流动”,而“流动”中亦有“变化”。
教学目标
1、通过解读诗词、历史图片、表格等材料,感知宋代经济的发展(时空观念、史料实证)。2、能够认识古诗等史料及其价值,能够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基于这些信息理解宋代经济发展的情况,并据此作出合理解释,理解宋代的经济发展达到的某些前所未有的高度,增强对中华古代物质文明的认同与民族自豪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3、认识到经济的新发展必然回促进社会产生新变化(唯物史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这一时期在经济与社会两方面新变化的表现。2、教学难点:经济发展与社会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1、教学资源:历史图片、文字材料、多媒体等。2、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辅以历史问题探究教学法、历史情景实践教学法。
板书设计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苏轼的“朋友圈”农业和手工业发展 门第观念淡化,阶层流动加强商业和城市繁荣 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经济重心南移 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松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设计 1、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位朋友:他,天约有350万字存世,平均每天写文300字;他,跑了二辈子据统计去过186.座城市;他朋友五花入门,诗人.官僚、和尚、道王、歌女、厨师、画家、街头邻居…他喜欢到处发议论,四处发“帖子”,一刻也不停。他是谁呢 如果他生活在今天,他的朋发圈一定很热闹,美食、美酒、美文,还有各地美景。他就是苏轼。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苏轼的“朋友圈”,透过苏东坡的诗文,感受宋代生活的新面貌。2、好奇的同学,不经要问了,历史课为什么要讲诗人苏东坡,诗和史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王国维《古史新证》“本世纪的中国诗学研究,有两个人的名字无疑是影响深远的。一个是陈寅恪。他开创了一种以诗证史、以史解诗的学术方法,代表了一个主流传统,即知人论世、比兴说诗的传统在现代新的复苏。——胡晓明《陈寅恪与钱钟书:一个隐含的诗学范式之争》 过渡:正如前面所学“多重证据法”作为一种科学的史学研究方法,源于王国维先生在 20 世纪初,根据甲骨文字的释读成果而提出的进行古史研究所运用的“二重证据法”,即用文献资料与考古文物相结合后的方法,来证实客观的历史实在。“诗史互证”也是文史研究研究的重要方法, 自钱谦益的《钱注杜诗》开创了诗史互证“的方法以来,后世学者不断加以开拓,最终将”诗史互证“作为一种科学的学术研究方法引入学术研究中。苏轼是时代的参与者和观察者,他的人生经历、思想认识无一不是时代的反映,他对于社会诸多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并习以记录。通过苏轼流传至今的诗文,我们可以一窥北宋的社会风貌。今天就让我们透过苏轼的朋友圈,展开本课的学习。 认真听讲,思考问题:诗与史的关系。 一是学生都知道苏轼,容易产生学习的兴趣;二是朋友圈这种教学内容呈现方式贴近学生生活,可以引导学生换一个视角观察历史。
一、手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1、观察这幅人物像,该人物有何特点 与你心目中苏轼的形象吻合吗 (朱之蕃《临李公麟画苏轼像》轴(局部))2、从材料1“朋友圈”的动态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关于宋朝经济的信息?结合材料2加以说明。材料1:枪烧后有,麦浪水前空。万户不禁酒,三年真识翁。——《新年五首》(其四)遗我吉贝布,海风今岁寒。——《和陶拟古九首》其九)吴国晚蚕初断叶,占城早稻欲移秧。——《歇白塔铺》材料2: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帝以江、准、两浙稍旱即水田不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为茶种,择民田高仰者蔚之,盖旱稻也”。 ——《宋史》卷173《食货上一》 [2] 种植技术的巨大进步……复种指数显著提高,从一年一熟、两年三熟,发展到比较普遍的一年两熟——二作制,宋代“稻麦复种”有明显发展。……另外,棉花栽培技术在宋金时期从岭南、新疆扩展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 ——姜锡东:《宋代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 福建路植棉,宋人记载得最多……彭乘指出:“闽岭以南多木棉,土人竞植之,有至数千株者,采其花为布,号吉贝布。” ——漆侠:《宋代经济史》 [4] 观察人物图像,思考其与苏轼的关系。小组合作探究,回答问题:从材料1“朋友圈”的动态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关于宋朝经济的信息?结合材料2加以说明。(一年两熟的复种制在南方普及;北宋时期农村经济中的非农产业已有明显增长;制瓷技术的改进;冶矿业在手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海外贸易迅猛发展)。 在学生以往的认知中,苏轼为文人形象,而图中的农人形象颠覆学生的固有印象,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
二、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1、设问:结合图文史料,指出宋代商业领域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结合教材加以说明。这些变化又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余米买束薪,百物资之市。——《伞米》城郭、乡村之民交相生养。———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5] 北宋交子铜版印及其拓片 合作探究,结合图文史料,指出宋代商业领域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结合教材加以说明。这些变化又带来怎样的影响。(①新变化:市场扩大,商业城市的繁荣,纸币的出现;②影响:商品经济发展、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促进人口的流动。) 通过图片、文字史料,将本子目市场的扩大、商业城市的繁荣、纸币的出现形象体现出来,使零散内容结构化。同时点出以上变化的影响,为进入“经济重心的南移“这一子目坐铺垫。
三、经济重心南移 1、设问:这组图片反映了什么趋势 结合史料指出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这新世界生存于连续不断的入侵威胁中……12世纪初帝国北方各省被夺,1273——1279年间全国被吞并。这种外来威胁与宋代的经济社会史息息相关。——谢和耐:《中国社会史》 [6] 《隋唐大运河和元朝运河图》2、下述图文史料与前一事件有关联吗 请说明。治平三年(1066这年),河北五路发解试合格比例是“十人取一”,而东南地区发解试合格比例是“百人取一”,“比之东南,十倍假借之矣”——《欧阳修全集》 阅读教师所示图文史料,并思考问题。 历史教学中要注意时间、空间逻辑,对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进行合乎逻辑的意义关联。此处教学的设计正是基于建构历史事件内在逻辑而形成的。
四、社会的变化 1、聚焦:苏轼的朋友圈分类。潘子久不调,沽酒江南村。郭生本将种,卖药西市垣。古生亦好事,恐是押牙孙。——《东坡八首》(其七) 设问:请给苏轼的朋友圈分类贴标签,他为何能交友众多呢?2、两宋时期的社会生活材料组。设问:(1)这组材料反映了两宋哪些社会变化呢?请结合教材内容加以说明。(2) 这种变化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体现了社会怎样的特点?结合教材,试析其根源何在? 给苏轼的朋友圈分类贴标签,并思考为何苏轼能交友众多。(不问家世;身份平等;管理放松。)通过材料认识到两宋的社会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特点和其发生的根源。 两宋时期的社会变化是抽象的概念,苏轼的“朋友圈”恰将这种抽象具象地 呈现了出来,易使学生感同身受。将小历史和大历史结合,便 于学生理解教材的描述
结课设计 再次展示《临李公麟画苏轼像》,回应初始问题:这是苏轼的形象吗?学完本课,你觉得苏轼“自得幽野之趣”说明了什么?总结本课所学,正是独特的时代环境,造就了苏轼独特的人生旨趣,正如罗伯特·英格所说:“自由是进步的象征。“ 总结本课所学,并思考问题:这是苏轼的形象吗?学完本课,你觉得苏轼“自得幽野之趣”说明了什么。 首尾呼应,为对画作进行解读,将表层画面内容与历史深层含义相结合,起到管中窥豹的作用。两处以同一张画像创设问题情境,引领课堂走向生动和深处。
教学反思
1、本课教学设计借鉴于《历史教学》2022年第23期《基于学习主题的教学转化———“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删改部分史料和教学环节,并增添了“诗史互证”这一史学研究方法。该设计体现了在学习主题的引领下将教材内容有机整合,创设符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选取了适度适宜的多种史料,并设置具有关联性的问题链。2、本课时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虽以“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为题,但无论是课标要求还是实际情况都只能以宋朝为主,如何取舍教学内容、合理处理人物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仍是本设计值得关注的问题。
PAGE
^1
^2 脱脱等:《宋史》卷 173《食货上一》,北京:中华书局,1977 年,第 4162 页。
^3 姜锡东:《宋代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中国社会科学》2022 年第 7 期。
^4 漆侠:《宋代经济史》(上册),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9 年,第 141 页。
^5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394,元祐二年春正月辛巳条,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第 9612 页。
^6 谢和耐:《中国社会史》,黄建华、黄迅余译,第 25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