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统编中外史纲要上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统编中外史纲要上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9 20:3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程标准 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在文化方面的新变化;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为《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第三单元“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共有四个子目,分别是“儒学的复兴”、“文学艺术”、“科技”和“少数民族文字”,主要讲述了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本课内容涉及领域较多,相互之间比较零散,若试图面面俱到,则必定处处皆失。因此,我抓住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突出特征,以“寻理·融通”为主题,通过“思想之理”、“科技之理”和“文艺之融”、“文字之融”两条主线,描摹出文化繁荣所体现出的时代特征。 (三)学情分析 本课学生为高一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初中中国通史七年级下册的相关内容,对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学艺术和科技有一定了解;但儒学的复兴与少数民族文字是新增内容,学生的知识基础比较薄弱。且程朱理学的相关内容理论性强,更为考验教师的讲解能力。教师在讲述过程中需要注重对知识结构的进一步整合,并在此基础之上深化历史思维,引导学生分析文化与时代之间的关联。
教学目标
了解儒学面临的困境与机遇,理解理学出现的时代背景与主要内涵,辨析其历史影响;了解理学对科技的影响,以及这一时期科技的主要成就。(素养目标: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图文结合,了解文学艺术与少数民族文字的进步之处,体悟阶层与民族交融的时代特征。(素养目标: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通过本课学习,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感受辽宋夏金元文化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意义。(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儒学的复兴 (二)教学难点 儒学的复兴、少数民族文字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法、问题教学法、多媒体演示法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呈现材料】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 提问:为何陈寅恪对宋代文化有如此高的评价?这一时期的文化有何特征? 思考宋代文化为何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一、理:思想与科技 (一)思想之“理” 【呈现时间轴】 通过时间轴,回顾儒学发展历程。 1.儒学面临的困境 【呈现材料】 五代之乱,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而天理几乎灭矣。 ——(北宋)欧阳修《新五代史》 教师讲解:儒学面临的困境之一,社会动荡,秩序崩塌,儒学解释力下降。 【呈现材料】 汉魏而下……佛老之徒,横于中国,彼以死生福祸虚无报应为事。 ——(北宋)孙复《儒辱》 教师讲解:儒学面临的困境之二,佛道冲击。 【呈现材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注】马曰:“子者,男子之通称,谓孔子也。”王曰:“时者,学者以时诵习之。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说怿。” 【疏】此章劝人学为君子也。“子”者,古人称师曰子。子,男子之通称。此言“子”者,谓孔子也。“曰”者,《说文》云:“词也。从口,乙声亦象口气出也。”然则“曰”者,发语词也。以此下是孔子之语,故以“子曰”冠之。或言“孔子曰”者,以记非一人,各以意载,无义例也。《白虎通》云:“学者,觉也,觉悟所未知也。”孔子曰:“学者而能以时诵习其经业,使无废落,不亦说怿乎?学业稍成,能招朋友,有同门之朋从远方而来,与已讲习,不亦乐乎?既有成德,凡人不知而不怒之,不亦君子乎?”言诚君子也。君子之行非一,此其一行耳,故云“亦”也。 教师讲解:儒学面临的困境之三,儒学僵化。 2.儒学复兴的有利条件 【呈现材料】 在经历唐五代变局之后,在朝廷权威渐渐失坠和思想秩序日益紊乱之时,此种忧虑与急迫,显示出当时朝野对国家合法性与合理性的强烈诉求。于是,宋初通过以下举措就相当有意味:恢复与重建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有效性,以重建确立思想秩序。 ——整理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教师讲解:宋初国家政治需要与崇文抑武的政策为儒学复兴提供了时代契机。 【呈现材料】 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 ——韩愈《原道》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 教师讲解:历代儒家士大夫的努力,成为儒学复兴的重要动力。 3.程朱理学的理论与教育 【呈现材料】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 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朱熹《朱子语类》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朱熹《朱子语类》 教师讲解:分别讲明程朱理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与方法论。 【呈现材料】 教师讲解:合编“四书”、创办书院等举措,促进了儒学的通俗化、普及化。 探究:复兴之后的新儒学“新”在何处? 体系化:以“理”为核心,建构起一套包括宇宙观、 人生观、方法论的理论体系。 思辨化:融合佛道思想,实现了对传统儒家道德信条式言论的转化。 平民化:通过教育,儒学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深刻塑造了社会道德。 4.儒学的评价 【呈现材料】 1313年,元朝宣布将儒家经书作为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答题标准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主。当时宰相向皇帝上奏说: 自隋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人都习学的浮华了……俺如今……专立德行明经科。明经内“四书”“五经”,以程子、朱晦庵注解为主,是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学。这般取人呵,国家后头得人材去也! ——《通制条格》卷5《学令·科举》 教师讲解:理学的天理论证了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为皇权合法性奠定了基础,为政治统治和社会治理提供了道德准则。所以,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到元朝成为官方哲学。 【呈现材料】 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文天祥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程颐 教师讲解:积极方面,强调社会责任,培育家国情怀;消极方面,扼杀人的本性,成为统治工具。 (二)科技之“理” 【呈现材料】 宋儒学思想中所蕴含的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宝贵的思想财富无论是怀疑批判之风、格物致知之法还是经世致用之学,都有力地证明了宋朝科技的发展不仅仅是继承了汉唐以来优秀的科技文化成果,其本身的宋儒文化对科技的发展的贡献也是功不可没的。 ——周远全、赵世庆《宋儒学对宋朝科技发展的影响》 教师过渡:理学对当时科技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科技领域也有类似“理”的概念出现。 【呈现材料】 大凡物理有常、有变……其造微之妙间不容发。推此而求,自臻至理。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 余奉使河北,遵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所谓大陆者皆浊泥所湮耳。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 教师讲解:《梦溪笔谈》所记载事例即是“格物致知”的运用。 【呈现材料】 教师讲解:从著名科学家及其科学著作以及三大发明两个方面,讲明这一时期科技取得的重大突破。 通过时间轴,回顾儒学发展历程,思考儒学为何需要“复兴”。 通过多种类型材料与多重视角,理解儒学面临的困境,体会儒学复兴的必要性。 解读材料,了解儒学复兴存在哪些有利条件,感受士大夫身上的责任感。 结合史料解读与教师分析,理解程朱理学的主要理论建构,及其背后的逻辑关联。 归纳儒学复兴之后“新”在何处。 辩证看待理学产生的深远影响。 了解理学对科技领域的影响,深化理解“格物致知”的具体内涵。 串联所学知识,有助于学生建构知识网络,同时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图文结合,创新史料运用方式,以情境的代入使学生深入体会儒学发展受到的阻碍。 从“国家合法性”的视角出发来解读历史,拓展学生思维;以儒家士大夫的精神品格打动学生,实现教育价值。 提升学生解读文言史料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引导学生从多个视角分析历史问题,突破新儒学的本质特征。 以“节”作为对比,突出理学影响的双重性,培养学生的辩证观念。 通过具体实例,使学生真切体会理学对科技的深远影响,感受这一时期科技的进步程度。
二、融:文艺与文字 (一)文艺之“融” 【呈现材料】 兼容精神还表现在宋代文化雅俗互融的关系上。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的兴起,宋代精神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世俗文化的倾向。士大夫不仅以宽容心态接纳了世俗流行的下层文化,也有意让士大夫文化走上了由雅而俗、俗中求雅的发展道路。 ——虞云国《略论宋代文化的时代特点与历史地位》 教师讲解:在文学艺术领域,“雅俗互融”的本质是“阶层交融”。 通过宋词、元曲的展示,感受雅文化、俗文化各自的特点及其发展倾向。 【呈现材料】 教师讲解:分别介绍文人画与风俗画的代表作品。 (二)文字之“融” 【呈现材料】 教师讲解:少数民族文字中,既有对汉字的模仿,也有对其他少数民族文字的借鉴,体现出文化认同的特征;同时也保留了本民族文化特色。 【呈现材料】 辽人在自称“中国”的同时,并不反对宋人称“中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辽人自称炎黄子孙,并不否认宋人也是炎黄子孙。第二,辽人自称“北朝”,称北宋为”南朝”,认为“南朝”、“北朝”是一家…… 金人进人中原以后,即援引“中原即中国”“懂礼即中国”等汉儒学说和理论自称中国,但金人并没有将宋人排除于中国之外。…… 这就是中国古代比较宽泛的“中国”意识,称“大中国”意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多元一体”意识。 ——赵永春《“中国多元一体”与辽金史研究》 教师讲解:辽宋夏金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从多民族政权并立走向国家统一的时代,也是民族交融的高潮期。反映在语言文字领域,各民族文字多元并存又彼此互动。少数民族文字所体现出来的特征,体现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意识的加强。 了解文学艺术领域的新变化,理解“雅俗互融”所反映的“阶层交融”。 了解这一时期少数民族文字的创制,理解文字借鉴与文化认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之间的关系。 深化学生历史思维,培养其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习惯与能力。 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高度,认识少数民族文字的历史贡献,加强学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
小结与升华 小结: 结合思维导图,对本课内容加以小结。 升华: 【呈现材料】 “华夏民族之文化, 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陈寅恪 教师讲解:希望同学们皆抱定“复振中华文化”之自信,承担时代赋予青年一代的使命。 回顾本课所学,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增强文化自信,坚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 升华部分与导入相呼应,点明学习文化史的价值,培育学生家国情怀。
教学评价与反思
本课设计了主题式结构,注重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并有针对性地设置了教学目标,以期达到帮助学生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效果。但本课材料提供相对较多,有待于进一步筛选整合;同时以讲述为主,对学生吸引力有限,部分内容可以体现新课程标准之下的教学要求,总体上仍有待于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