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中外史纲要上第19课 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中外史纲要上第19课 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9 20:4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9课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问题链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基本思路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以问题为线索,以学生已有知识水平为依托,开展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探索活动,以此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在问题链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根据课标要求和学情基础,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疑惑设计出一系列有逻辑、有层次、有关联的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进行知识的构建,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进步。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本节课的课标要求为: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课标对本课内容的要求由“了解”和“理解”两个层面,即能够了解孙中山所提出的三民主义的内涵,探究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同时通过学习辛亥革命的发展历程、了解不同学者流派的观点理解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从单元的逻辑层次来看,本课隶属于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本单元既是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的延续;同时也为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奠定了重要基础。本单元共包括第19课“辛亥革命”和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军事”两课内容。这两课在内容编排上按照时间线索展开,第19课主要勾画了辛亥革命展开的过程并分析了其历史意义;第20课讲述了中华民国建立后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表现,两课之间构成了紧密的逻辑关系。 就第19课内容本身而言,本课主要按照背景-进程-影响的叙事逻辑梳理了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这期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勾画了辛亥革命的全过程。在第一子目中,教材按照阶级性质分别展现了封建地主阶级和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救亡图存所做出的努力,;在第二子目中,教材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了保路运动、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等一系列重要事件,展现了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救亡图存做出的一系列努力;在第三子目中,教材言简意赅地阐释了辛亥革命的意义、性质和历史局限,以上便是第19课“辛亥革命”的全部内容。 学生情况分析 1. 已知:高一年级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有关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对辛亥革命的进行历程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高中新知识的学习对于他们而言属于同类学习。 2. 未知:高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的因素可能尚未完全理解三民主义的内涵、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以及其背后的局限性,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的点拨和讲解。 3. 想知:高一年级的学生对历史学习抱有较高的热情,对辛亥革命进程中的具体事件和其背后的意义与局限怀有较高的学习兴趣。 4. 能知:通过多种类型史料的呈现、教师的讲授以及学生之间的讨论,学生可以深化自身关于辛亥革命以及三民主义的知识结构,认识其历史意义并对其背后的局限性进行一定程度的探究。
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内容,认识辛亥革命的进程、历史意义与局限性。 通过阅读分析史料,能够了解晚清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处境,认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原因,体会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志士坚定的革命信念和报国热情(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通过运用文字图片资料和多条历史事件时间轴,能够再现辛亥革命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重现历史真实(素养目标: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通过阅读分析多种类型的史料,能够对三民主义的内容进行分析评价、能够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并理解其局限性产生的原因(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通过分析比较不同类型的史料,能够掌握辨别史料类型的方法,理解不同类型史料的不同价值(素养目标:史料实证)。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教学难点 认识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音频 (二)教学方法 以历史问题探究教学法为主,辅之以历史课堂讨论教学法和讲授法
板书设计
第19课 辛亥革命 晨钟破晓: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清朝末年的民众为何会觉醒? 清朝末年的民众如何觉醒的?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星星之火 旭日渐升: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保路运动——武昌起义——民国初立——南北和议——约法缔成 辛亥评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积极意义 历史局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提出问题:什么是革命?并呈现以下两张图片展示关于“革命”一词的不同解释;由此追问“什么是辛亥革命?” 根据老师呈现的两幅照片思考“革命”一词的含义,并在得出结论后进一步思考“什么是辛亥革命”这一问题。 通过对“革命”一词的阐释使学生初步理解本节课的一个核心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聚焦于“辛亥革命”,由此引入引入课程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讲授 一、晨钟破晓: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一)清朝末年民众为何会觉醒? 展现1820年清朝疆域图和时事漫画《时局图》,引导学生思考两幅图片背后所反映的时局变幻。 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回顾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运动,揭示不同阶级的民众为挽救国家危亡付出的努力,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运动失败的原因。 观察清朝疆域的变化,体悟晚清时期国家面临的危急处境; 跟随教师一同梳理回顾先前数次救亡图存运动,感悟国人挽救民族危亡的急切之心,并从阶级属性的角度思考这些运动失败的原因。 通过相关图片史料使学生直观感受到社会形势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通过梳理先前的救亡图存运动,帮助学生巩固先前所学内容的同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社会背景,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二)清朝末年民众是如何觉醒的? 依次介绍清政府为自救而发起的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运动。展现预备立宪运动中皇族内阁成员的合影及身份信息表并提出问题:预备立宪运动的本质是什么?在学生思考作答后给出答案,即满清贵族为平息舆论,维护自身统治而进行的一场假立宪,以此解释为何在清朝末年革命的呼声越来越高;随后呈现材料托克维尔定律,揭示清王朝逐渐走入穷巷。 阅读教材和教师呈现的史料,了解清末新政的基本内容,结合老师给出的材料和教材内容思考预备立宪运动的本质并进行作答,以此理解民众革命呼声日益高涨的原因;阅读托克维尔定律,聆听教师对其的解释,尝试理解其含义并用其解释清王朝的命运。 通过介绍清政府的自救行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适时错综复杂的社会形势,通过分析解读相关史料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原因,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
(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星星之火 以孙中山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的呼吁》中对清王朝的评价作为过渡,将授课内容从清末社会形势的介绍引至早期革命党人的努力中,以历史事件时间轴的方式与学生共同梳理革命党人早期的活动轨迹。 邀请学生朗读林觉民的《与妻书》选段和黄兴的《绝命书》选段并播放配乐,引导学生从中体会革命党人救国救民,英勇无畏,不惧牺牲的爱国热忱。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案预习成果和教师一同梳理革命党人早期活动的时间轴; 用心聆听、阅读《与妻书》和《绝命书》的选段内容,切身感悟革命党人为国奉献、为民牺牲的报国情怀。 设置师生共同梳理历史事件时间轴环节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熟悉革命党人的早期活动轨迹,掌握必备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设置书信朗读环节,有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氛围感,还原历史情境,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学生对革命党人报国热忱的体会和感悟培养家国情怀。
二、旭日渐升: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保路运动:呈现保路运动的形势发展变化图 带领学生了解保路运动的起因和发展过程,通过地图向学生阐释保路运动对辛亥革命爆发所起到的导火索的作用 武昌起义:呈现武昌起义的形势变化发展图 结合地图介绍新军的起义过程及其后续在南京创立中华民国、建立临时政府、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等系列基本史实。 南北和议:呈现袁世凯与孙中山南北对峙的形势图 以此为基础概述袁世凯与南方革命党人之间的对峙与和谈,由此介绍清帝溥仪退位、袁世凯被选为临时大总统等基本史实。 约法缔成:展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页原件内容,提出问题: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并阐释《临时约法》的价值所在。在学生思考作答后进行总结点评,强调《临时约法》所规定的: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一律平等并享有诸多权利和责任内阁的政治架构,点明其作为我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文件的重要地位。 跟随教师讲授节奏了解保路运动的起因及形势发展变化,通过观察地图和清廷军队的运动轨迹理解保路运动为何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索; 观察武昌起义的形势发展变化图,提取关键信息,了解新军起义的事件经过,在头脑中构建武昌起义和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时空坐标联系和知识框架体系; 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师讲授内容了解袁世凯与南方革命党人的纷争以及期间发生的重要事实,阅读清帝退位诏书,提取关键信息,了解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的过程; 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和教师所呈现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页原件内容,提取其中的关键信息,并思考材料所反映出的《临时约法》的内容要点和地位价值,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按照时间顺序展示辛亥革命的前因后果和发展变化过程,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梳理这段时期的历史事件,构建知识框架,掌握必备知识; 以地图为依据讲述保路运动、武昌起义等相关历史事件可以使学生将时间坐标与空间坐标联系起来,增强对历史事件前因后果的理解和认识,提升学生的时空观念; 由学生自己阅读分析《临时约法》的原件内容进而得出对该文件的评价,这一环节意在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归纳概括和理解辨析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三、辛亥评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分步骤向学生介绍史料阅读的方法,通过手把手带领学生分析案例史料强化学生对方法的理解和要领的掌握; 回顾课堂所学并提出问题:“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同时在课件上呈现多则不同类型、不同观点的材料,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按照先前划分的历史兴趣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在讨论完成后抽选小组成员代表进行成果分享; 在聆听相关小组成员的发言后进行点评并带领学生一同进行总结,阐释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经济、思想、社会风俗等领域带来的积极意义和其自身的历史局限性。 聆听教师关于史料阅读方法的讲解,体会方法的运用技巧和要领; 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用教师教授的史料阅读方法对课件上呈现的相关材料内容进行分析,提取关键信息,在此基础上得出自身对辛亥革命的评价观点,将自己的观点分享给同组同学并认真聆听组内其他同学的发言; 通过组内讨论和聆听教师点评理解辛亥革命的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向学生介绍史料阅读的方法意在提升学生对文献史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能够更为娴熟的解读史料、提取信息,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 设置小组成员共同分析史料讨论观点环节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自主表达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聆听不同同学的观点看法有助于学生深化对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认识,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课堂小结 以孙中山的遗志和杨天石在《帝制的终结》中对这段历史时期的评价作结,进一步凸显革命党人为救亡图存所付出的努力与贡献,提醒学生要铭记前辈先烈的英勇事迹,厚植家国情怀,敢于牺牲,勇于奉献,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不懈奋斗。 阅读孙中山的遗志和杨天石的评语,感悟革命先辈们的光辉事迹和高尚情怀,树立敢于牺牲,勇于奉献价值观念,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自身的爱国热忱和报国热情。 通过向学生展示孙中山的遗志和学者的评价强化历史情境的氛围感,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价值观念,体现历史学科的人文追求。
教学反思
本课以“历史问题链教学”为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围绕“辛亥革命”的时代背景、发展过程和分析评价展开教学,按照时间脉络将本课内容串联编排形成一个整体,主线明晰、衔接紧凑,遵循一定的历史逻辑,易于学生接受。 本课内容紧紧围绕课标要求展开,凸显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借助历史概念、地图、文字等史料,增强学生的史料互证意识,通过刻画历史事件时间轴、展示历史地图等方式阐释基本史实,帮助学生构建时空坐标联系,提升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通过展示多种不同类型不同观点的史料并带领学生进行分析研读,提升学生解读史料、分析史料、提取信息和归纳总结的能力,体现对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素养培育;通过让学生朗读革命党人的亲笔书信、展示革命志士的英勇事迹使学生感悟前辈先烈的报国热忱,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在讲授关键史实的基础上,本课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在第三部分辛亥评述环节,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了史料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并手把手带领学生对案例史料进行分析研读,促进学生对方法要领的掌握和理解,促进学生提高自身学习能力、信息提取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本教学设计从学情出发,力求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等课堂活动的设计,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强化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锻炼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但本课在教学环节间的过渡设计上还有些欠缺,部分环节的过渡转折有些生硬,不够流畅;此外,本课对多媒体资源的运用仍有待挖掘和进一步思考设计,部分内容有些平淡,难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同课章节目录